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猪支原体肺炎及其检测和防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疾病,其流行范围广、治愈难,对养猪业的经济损失巨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对猪支原体肺炎的深入研究,目前已对其有一定了解并有多种检测和防治方法,但这些方面的研究均不完善。本研究对猪肺炎支原体及其致病机理、检测方法和疫苗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从而促进对猪支原体肺炎的研究,对猪支原体肺炎的防制和诊断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克隆和表达猪肺炎支原体(Myeoplasma hyopneumoniae) 地方毒株Z株P97-R1基因,探索不同菌株P97-R1基因的差异及其蛋白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能性,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陆的猪肺炎支原体(Mhp)232株P97基因,使用Primer Permier 5.0和DNAman设计引物,以猪肺炎支原体地方毒株Z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了P97-R1基因片段,并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T-easy和pET-32a载体上分别进行测序和原核表达。测序结果与参考株232株序列对比分析发现Z株P97-R1区发生了多处碱基突变;经DNAstar软件分析表明Z株包含11个5aa重复序列,232株P97-R1区包含15个5aa重复序列,推测Rl重复序列的差异与菌株毒力强弱有关。Z株P97-R1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得到了分子量约为30 KD的蛋白,经Western-blot鉴定表明该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原性。这为Mhp的诊断、预防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渗溶液对猪肺炎支原体(Mhp)形态、大小,以及活力的影响。Mhp经终浓度为1.8% NaCl的高渗溶液分别作用1、2、4、6、8 min后,分别进行染色镜检、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CCU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在高渗溶液作用不同时间后,从2 min开始,Mhp皱缩变圆,且直径变小,菌体数量也快速变少至消失;测定的终CCU降低了一个梯度,且时间延长了1天;在作用不同时间后的样品中,PCR均能扩增出Mhp目的条带。经终浓度为1.8% NaCl作用1~6 min,Mhp的形态大小发生了变化,且具有活性,这将为Mhp经肌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研究和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新免疫途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猪肺炎支原体气溶胶富集检测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一个简单易行的猪肺炎支原体气溶胶富集和检测技术,结合液体冲击式采样器和过滤式采样器的原理,自行设计一个气溶胶双重富集装置,并在密闭环境下采集人工制备的猪肺炎支原体气溶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确定该装置的采集效率。再通过收集不同猪群中的气溶胶进行检测以确定该装置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首先,收集人工感染Mhp阴性仔猪后不同时间猪舍内的气溶胶;其次,收集1个猪支原体肺炎发病猪场和1个阳性未发病猪场的产房、保育舍和育肥舍共11个猪舍的气溶胶,荧光定量PCR或套式PCR检测所收集的气溶胶。结果显示:实验室模拟采样的采集效率达到(37.04±6.43)%,人工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后7天即在饲养房间的气溶胶中检到猪肺炎支原体;2个猪场共11个不同猪舍气溶胶中猪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检出率100%。成功建立了一个简单易行的猪场猪肺炎支原体气溶胶富集及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猪肺炎支原体净化检测程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生产的传染病之一。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欧各国和北美,均通过彻底净化病原的方式来控制该病的爆发。实行净化程序必须对净化后的猪群进行各项检测以确定净化成功与否。然而,每个猪场采用的检测方案都不一样,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阴性群标准。本研究就国外猪肺炎支原体净化后阴性群的检测方法和不同检测方案做一综述,给国内猪场实施气喘病净化后检测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猪肺炎支原体流行菌株遗传变异情况,选取2014-2017年不同时间、地点收集的17头猪肺炎支原体阳性屠宰猪肺脏灌洗液DNA为模板,进行猪肺炎支原体P36(编码具有强免疫原性的胞浆蛋白)、P46(编码具有强免疫原性的表面蛋白)、P97 R1区、P146高变区(猪肺炎支原体黏附气管纤毛细胞的重要功能区域)基因的PCR扩增、测序。结合Gen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相关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比对的序列之间,P36、P46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8.9%以上,但P97功能区R1区、P146多变区在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11个屠宰猪样本和5个GenBank登录菌株P97 R1区重复氨基酸序列数量达到14个以上,而GenBank登录的3个疫苗相关菌株(168株、168-L株、J株)及另外4个菌株、4个屠宰猪样本重复序列为9~11个不等;P146高变区氨基酸序列的差异主要集中在2个重复氨基酸序列区(R1、R2),GenBank登录的168株、168-L株、J株以及另外2个菌株,1个屠宰猪样本在R1区出现较多氨基酸缺失。168株、168-L株,6个屠宰猪样本及另外3个GenBank登录菌株在R2区出现了3~9个不等的氨基酸缺失。利用DNAStar进行抗原表位预测发现,菌株间P97 R1、P146 R1、P146 R2区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导致了抗原表位出现明显的变化。提示开展P97、P146等黏附因子的筛选和研究或许能进一步提升疫苗阻止猪肺炎支原体黏附气管纤毛细胞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福建省某羊场发生的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的病原,对肺组织的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和纯化,通过生化试验和特异性PCR方法进行鉴定,用16S rRNA通用引物对分离株进行克隆测序。将分离菌株命名为FJ-GT。结果显示菌落呈典型的油煎蛋状,中心有棕褐色突起;分离株能发酵葡萄糖,不能水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血细胞吸附试验呈阴性,胆固醇需要试验、美兰还原反应和氯化四氮唑还原反应均呈阳性,溶血试验为β溶血;PCR结果扩增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subsp. capri, Mmc)特异大小为394 bp 的目的片段;菌株16S rRNA 序列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 的序列比较,同源性为99.5%。鉴定结果表明本次分离到的支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本研究首次从病原学角度证明了福建省存在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羊支原体性肺炎,对福建省羊支原体性肺炎的诊断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的人兽共患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畜牧业的发展。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不同布鲁氏菌菌株间蛋白质组学研究,分析羊种布鲁氏菌强毒株与疫苗株间的差异蛋白,牛种布鲁氏菌与羊种布鲁氏菌间的差异蛋白,猪种布鲁氏菌强毒株与疫苗株间的差异蛋白,可为探求布鲁氏菌在致病机制、毒力因子、代谢通路、诊断标志物以及新型疫苗的研制等热点研究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法。通过对布鲁氏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以期在布鲁氏菌病诊断防治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瑞士减群法在猪肺炎支原体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生产的传染病之一,可以感染任何日龄和任何品种的猪只,且一旦侵入就难以清除。很多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和北美,均通过彻底净化病原的方式来控制该病的爆发。然而每个猪场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完全套用其他猪场的模式未必能成功。瑞士减群法因其成本低、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灵活多用而被很多猪场活用,本研究就瑞士减群法在不同猪场成功的活用做一综述,为国内猪肺炎支原体净化提供临床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猪蓝耳病及继发感染试验诊断与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细菌培养鉴定和血涂片镜检对20例以高热为特征的疑似蓝耳病病例进行病原检测诊断,并根据病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发现蓝耳病(PRRS)阳性率100%,圆环病毒病(PCV-2)阳性率40%,伪狂犬(PRV)阳性率40%,非典型性猪瘟(CSFV)阳性率10%,猪流感(SI)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均为阴性,附红细胞体阳性率90%,并有少量细菌感染。结果表明我市猪高热病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猪并分别不同程度地混合或继发感染了其他病原体,病原一般3~5种,病原多样化导致病情复杂化,增加了诊断和治疗难度,所以本病宜采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ORF4蛋白的空间结构与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预测猪附红细胞体(Mycoplasma suis)ORF4蛋白的空间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选择Genebank序列号AJ504999中ORF4基因,应用生物信息软件和互联网在线程序分析ORF4的氨基酸序列预测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亲水性、柔韧性、抗原指数及表面可及性。结果表明:ORF4蛋白二级结构没有α-螺旋,其中柔性结构以β-转角为主,潜在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区段主要分布在28~34,54~61氨基酸区段。本研究预测了ORF4蛋白空间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为猪附红细胞体表位疫苗的设计研发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全辉  李争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48-151
中国种业发展经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发展阶段,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外垄断种子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种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从中国种业的发展背景、种业市场的概况、科研概况、种业企业概况等几个方面阐述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种业发展中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研发基础薄弱、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促成企业的合理转型和资源重新配置、引导公共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费分配制度改革、加强育种人才培养等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麦冷驯化相关基因及抗寒性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抗寒性锻炼或冷驯化过程的小麦会增强抗寒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小麦冷驯化与抗寒性相关基因与分子机理研究的主要进展,对参与低温信号传导的CBF、ICE、b-ZIP、WRKY、NAC等转录因子,以及低温响应蛋白包括ABA依赖和非ABA依赖途径的COR蛋白、水通道蛋白、微管蛋白、抗冻蛋白等的表达调控模式做以介绍。我们对春化作用与冷驯化的相关性,小麦冷驯化过程中低温信号传导途径和低温响应机制也进行了讨论、总结,期望能对今后小麦抗寒分子育种及抗寒性分子机理的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4.
3种制备猪肺炎支原体DNA模板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一种快速、高效、廉价提取猪肺炎支原体模板DNA的方法,本研究分别对试剂盒法、双蒸水煮法、酚-氯仿法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提取方法。结果显示:这3种方法均适合由菌液中提取基因组DNA;水煮法不能由组织中提取出基因组DNA,试剂盒法可由组织中提取出基因组DNA且得到的目的DNA较纯,但每次提取量少;酚-氯仿法能大批量提取组织基因组DNA,但操作繁琐,易污染且稍有杂带。针对不同的模板,选择合适的DNA制备方法,有利于做出准确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