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鸡、鸭等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由于大量使用配合饲料,往往会使色素沉着不够,蛋黄颜色变浅,商品价值降低。近年研究和生产实践发现,选择一些无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的中草药作为蛋黄增色剂,添加到鸡、鸭饲料中饲喂,能明显增加蛋黄颜色,改善蛋的风味。而且不会影响产蛋性能,并能保证蛋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1蛋黄色泽浅的原因及改善方法鸡蛋蛋黄颜色是在饲料摄入过程中脂溶性色素在卵形成期间沉积到蛋黄中形成的。蛋黄的颜色与饲料中的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等有关,但与蛋黄的营养价值没有关系。而对消费者来说,红黄蛋要比淡黄蛋受欢迎。一些饲料原料叶黄素含量较低,如小麦、大麦、稻米及其副产品,如果蛋鸡日粮中这些饲料所占比例较大,蛋黄颜色就  相似文献   

3.
色泽不仅是构成饲料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人为地控制饲料中某些天然或添加色素来影响动物产品的质量与商品价格,已为许多饲料生产厂家所重视,如鸡配合饲料中添加叶黄素,可使其在皮肤及蛋黄沉着而成为消费者喜悦的色泽。消费者认为蛋黄颜色深即蛋品质好,偏爱介于金黄色和橙色之间的蛋黄颜色,这就要求饲料生产厂家在饲料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人们对红壳蛋的需求量非常大,并要求蛋壳完整无损,蛋黄呈桔黄色。因此,饲料制造厂商、育种公司和养鸡专家,为生产这种蛋进行了很多研究。美国对鸡蛋划分为7个等级,特别对前3个等级需求强烈,并要求生产出味美的鸡蛋。现就与生产优质鸡蛋有关的饲养方法和营养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综述如下。一、蛋黄的颜色蛋黄颜色的浓、淡与饲料中的色素摄取量和吸收程度有关,色素少则有损于蛋黄颜色。蛋黄颜色主要来源于叶黄素,如黄色玉米、草粉、合成色素的长奴普红、卡奴普黄等,这些原料中的叶黄素含量各有差别(表1)。使用合成色素比用自然界的叶黄素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日粮中添加角黄素和阿卜酯及日粮总着色素量对蛋鸡产蛋性能、蛋黄颜色和1日龄雏鸡脚胫部皮肤着色的影响。按照3×3因子设计试验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70只蛋鸡,分别饲喂添加有角黄素(25mg、50mg和100mg)和阿卜酯(25mg、50mg和100mg)的日粮,试验42天。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角黄素明显降低产蛋率、蛋重和饲料报酬,对受精率无明显影响;添加阿卜酯可提高种蛋受精率,而对产蛋率、蛋重和饲料报酬无明显影响。角黄素和阿卜酯使蛋黄和1日龄雏鸡脚胫皮肤着黄色显著加深,蛋黄的黄色程度与日粮总着色素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0.95),1日龄雏鸡脚胫部皮肤黄色程度与蛋黄的黄色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6)。  相似文献   

6.
目前居民食用鸡(鸭)蛋都喜欢选择蛋黄颜色红的蛋,一些饭店、宾馆和食品加工厂对蛋的要求也是如此.但目前蛋鸡场、蛋鸭场用常规配合饲料饲养的鸡、鸭所产蛋的蛋黄颜色呈黄而浅淡,故在市场上不太受欢迎.要使鸡、鸭产出红蛋黄的蛋,一般都要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着色素有人工着色素和天然着色素.随着人们科学知识不断普及和对健康身休的向往,用人工着色的食品已不被人们接受,人们要求摄取的是具有天然色素的食物.天然色素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属于生理性的色素,这类色素包括胡罗卜素及称之为“类胡罗卜素”者.  相似文献   

7.
<正> 据试验,长期使用高粱、大麦,小麦取代日粮中的黄玉米饲喂产蛋母鸡,可以使蛋黄的颜色指数从10下降到3。如果在上述饲料中添加人工合成的类胡萝卜素或苜蓿粉,则可使蛋黄的颜色迅速恢复到正常。鸡蛋白的质量也受饲料的影响,据最近研究发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旨在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鸡蛋品质的影响。选取300只48周龄左右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对照和试验组,每组重复3次,每次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某品牌蛋鸡预混料所配制的全价饲料,试验组饲喂中草药预混料所配制的全价饲料,试验期28天。结果表明:添加了中草药添加剂的实验组蛋重、蛋黄相对重、蛋形指数、哈夫单位、蛋黄颜色、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比重都较对照组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蛋重、哈夫单位、蛋黄颜色和蛋比重实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6%、8.0%、5.58%和1.29%,差异显著(P0.05),而且鸡蛋中重金属含量低,无抗生素残留。  相似文献   

9.
DDGS是玉米酒精厂加工的副产物。试验研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0%、5%、1 0%、1 5%的DDGS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蛋黄颜色的影响。试验1,48~56周蛋鸡饲喂金黄色的DDGS,每2周记录产蛋率、蛋重、采食量、蛋量、蛋比重和蛋黄颜色;试验2,58~67周蛋鸡饲喂棕褐色的DDGS,每3周测定产蛋性能参数和蛋黄颜色,在大多数周龄里,产蛋性能参数变化不大。随着DDGS添加量的增加,产蛋率(52~53周)、蛋重(63周)、蛋量(51~53周)、蛋比重(51周)呈线性的降低,鸡蛋颜色显著增加(P<0.01)。试验2,随着DDGS添加水平的增加,鸡蛋红色指标(a值)显著增加(P<0.01)。试验结果显示,蛋鸡日粮中添加1 0%或更高水平金黄色的DDGS饲喂1个月或者添加5%DDGS饲喂2个月,鸡蛋蛋黄颜色通常会发生改变。总之,蛋鸡日粮中最多能够添加1 5%的DDGS而不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同时,试验1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蛋鸡日粮中使用DDGS时,其添加水平不应过高。  相似文献   

10.
鸡蛋的品质除与品种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饲料的质量,鸡日粮的营养水平会直接影响产蛋量、蛋重、蛋壳硬度、蛋黄的颜色及蛋的营养与味道。一、饲料与禽蛋成份禽蛋的主要成份是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和碳水化合物。这些成分很少受饲料影响而变化,但其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微量成分的含量,常因饲料的影响产生明显变化。禽蛋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对其商品蛋的  相似文献   

11.
据试验,长期使用高粱、大麦、小麦取代日粮中的黄玉米饲喂产蛋母鸡,可以使蛋黄的颜色指数从10下降到3。如果在上述的饲料中添加人工合成的类胡萝卜素或苜蓿粉,则可使蛋黄的颜色迅速恢复到正常。鸡蛋白的质量,也受饲料的影响,据最近研究发现,某些发酵物的副产品中含有一种结构还未搞清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确可提高鸡蛋白的质量。蛋壳的质量与饲料的关系尤为密切,如饲料中钙、磷、维生素 D、微量矿物质以及其它养料的含量适当与否,对蛋壳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鸡蛋的气味,在  相似文献   

12.
<正>1对家禽产品质量的影响蛋黄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饲料中叶黄素的含量,如每千克饲料中含有60毫克叶黄素,就会产蛋黄颜色较深的蛋,苜蓿草粉中叶黄素含量丰富,每千克草粉中约含有240毫克叶黄素,是黄玉米的10倍以上(22毫克/千克),蛋鸡日粮中添加5%的苜蓿草粉,结果  相似文献   

13.
禽蛋的品质包括食用、加工及商品价值等方面若干指标。这些指标受遗传、环境和健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指标,如蛋的成分、蛋壳品质、蛋黄颜色、蛋的风味等,与饲料的关系较为密切。 一、饲料对蛋成分的影响 蛋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和水分等,受饲料的影响较小。但在一定范围内,蛋中的一些微量成分的含量受饲料的影响比较明显。 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D或一些B族维  相似文献   

14.
蛋黄颜色是衡量禽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广大消费者都希望蛋黄呈金黄色。从市场的需要和养禽业经济效益上讲,改善蛋黄色泽的鲜艳度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1蛋黄色素的成分及来源蛋黄的色泽深浅主要取决于日粮中叶黄素等成分的多少。优质黄玉米、玉米麸皮粉、万寿菊粉、辣椒粉及青绿饲料等都是富含天然色素的饲料,有助于增加蛋黄色泽,可用之弥补天然类胡萝卜素的不足。这些色素成分饲喂家禽后,都能通过消化吸收,使有效的色泽物沉积到蛋黄或皮脂间,从而呈现出鲜艳的色泽。2影响蛋黄色素沉积的因素2.1品种:不同品种家禽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沉积情…  相似文献   

15.
鸡、鸭等家禽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由于大量使用配合饲料,往往会使色素沉着不够,蛋黄颜色变浅,商品价值降低。近年研究和生产实践发现,在鸡、鸭饲料中适当添喂一些无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明显增加蛋黄颜色,改善蛋的风味,而且不会影响产蛋性能.并能保证蛋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早籼糙米替代饲粮中玉米的比例分别为100%、75%、50%,饲喂产蛋期湖北红鸡。结果表明,蛋鸡的产蛋率、饲料转化率、蛋的品质试验各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用糙米替代玉米饲喂蛋鸡,不同的替代比例均无差异。但蛋黄颜色随糙米用量的增加有变浅的趋势,添加饲用色素可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7.
据试验,长期使用高粱、大麦、小麦取代日粮中的黄玉米饲喂产蛋母鸡,可以使蛋黄的颜色指数从10下降到3。如果在上述饲料中添加人工合成的类胡萝卜素或苜蓿粉,则可使蛋黄的颜色迅速恢复到正常。鸡蛋白的质量,也受饲料的影响。据最近研究发现,某些发酵物的副产品中含有一种结构还未搞  相似文献   

18.
1造成碎蛋率高的因素 1.1蛋壳厚度 日粮中缺钙、缺磷或钙磷比例不当,蛋鸡就会产薄壳蛋或软壳蛋。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代谢而导致鸡产薄壳蛋。饲喂霉变饲料可损害鸡的肝脏、肾脏,使维生素D在鸡体内的代谢遭到破坏,导致鸡产蛋量减少,蛋壳变软。如果饲喂不均匀,某些个体采食量不足也会造成蛋壳偏薄。  相似文献   

19.
笼养蛋鸡的全部营养都由人工供给,蛋黄颜色是饲料中脂溶性色素在卵形成期间沉积到蛋黄中形成的,蛋黄颜色直接受饲料中的色素含量影响,由鸡摄人体内沉积的色素数量和质量决定。这些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这些色素的日粮主要是黄玉米和苜薯草粉。另外,  相似文献   

20.
沙棘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棘(H·rhamnoidesL)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糖、脂肪、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及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用沙棘叶和沙棘果渣作为补充饲料饲喂产蛋母鸡,可提高产蛋率8.7~11.3%,提高产蛋量24.9~30.3%,蛋黄胡萝卜素含量增加8.44~75.66%,蛋黄胆固醇含量降低10.54~27.65%。对蛋黄颜色、比重均有一定的影响。证明沙棘在畜牧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