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翎电鳗是深受广大水族爱好者喜爱的观赏鱼类,研究其卵巢发育规律,可以为该鱼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基础。翎电鳗成熟卵巢为囊状,泄殖孔位于体前端下颌后方。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其卵巢进行观察发现,翎电鳗的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子发育分为5个时相。4月龄雌鱼卵巢中有较多第Ⅱ时相卵母细胞,少量卵原细胞,发育至第Ⅱ期;8月龄雌鱼卵巢中含有卵原细胞、第Ⅱ时相和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发育至第Ⅲ期;10月龄雌鱼卵巢中同时存在卵原细胞、第Ⅱ时相、第Ⅲ时相和第Ⅳ时相卵母细胞,发育至第Ⅳ期,达性成熟;11月龄雌鱼卵巢中第Ⅴ时相卵母细胞占主要成分,为Ⅴ期。Ⅴ期卵巢中成熟卵径的大小分布在1.08~1.15 mm和1.78~1.84 mm。翎电鳗雌性亲鱼在理想环境下存在短时间内一批卵排出后新一批次的卵成熟并被释放的可能,产卵类型属分批同步型。  相似文献   

2.
《水利渔业》2007,27(5):11-11
1 乌龟 要求雄龟甲壳乌黑,尾基部粗实,底板内凹长而深;雌龟躯干短而厚,尾粗短,最好8龄以上,雌龟体重350g,雄龟达到性腺成熟年龄即可,雌雄比为2:1~3:1。[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乌龟(Chinemysreevesii(Gyzy)的种苗单靠野生资源远远满足不了人工养殖的需要,为发展乌龟的养殖事业,开展人工繁殖是解决饲养所需种苗来源的可靠途径。1亲龟的选择俗话说:“好种出好苗”。任何一个养殖品种要获得优良的后代,必须注意亲本的选择。亲本指达到性成熟年龄能繁殖后代的雌雄个体。选留的亲本一定要达到4龄以上,要求个体肥大,体壮无伤、无畸形。雌龟体重要在350克以上;雄龟要求性成熟。雌雄比例为3:1或4:1,雄电过少,受精率不高.过多则干扰雌电产卵。购买亲龟要严格把好以下几关:门)收购时间直在(夏、秋)乌龟能…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龟类家庭成员中,生存着一种最古老而奇特的乌龟,它体形巨大、长相雄伟、肉质鲜美而被各国水产养殖者和宠物爱好者所钟爱。它便是世界著名乌龟———美洲鳄鱼咬龟(Macroclemystemmincki)。鳄鱼咬龟只分布于美国南部几个州,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龟。成年鳄鱼咬龟一般体重可达16~68公斤,背甲长约38~66厘米,大的可超过80厘米,95公斤重。鳄鱼咬龟粗糙的背甲呈泥棕色、黑色或褐色,尾巴长得与背甲一样长。雄龟的体形比雌龟长得多(这与一般乌龟正好相反)。体重是雌龟的2倍以上。鳄鱼咬龟背上有三条很…  相似文献   

5.
提高亲龟产卵率是增加效益的主要环节。对于乌龟,巴西彩龟等水龟,要提高亲龟的产卵率,关键是把好以下技术措施。1优良种龟健壮的雄亲龟是提高亲龟受精率的关键。要挑选甲壳黑色,尾基部粗实,底板内凹长而深,体重在150g以上的野生龟作种龟(家养在200g以上)。雌种龟则要个体大、躯干短而厚。尾短粗,体重在300g以上的野生龟(家养在400g以上)。雌雄年龄在6龄以上为佳。用于繁殖的群体不应掺养未成熟的后备亲龟。雄、雌配比以1:3为宜。2秋季放养亲龟的投放一般分秋季和春季。秋放的效果要比春放高、因亲龟对新环…  相似文献   

6.
半滑舌鳎卵巢发育的组织学和形态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亲鱼卵巢的组织发育周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分为6期.卵巢不同发育时期都由不同类型的卵母细胞组成,半滑舌鳎为非同步分批多次产卵类型.周年发育过程中,6月龄前的鱼卵巢发育处于第Ⅰ期;9~12月龄卵巢可发育至第Ⅱ期;12月龄半滑舌鳎性腺可发育达到Ⅲ期,并一直保持至24月龄.3龄雌鱼达到性成熟,卵巢可发育至第Ⅳ期;随着水温和光周期的调控,卵巢发育进入成熟期(Ⅴ期),发生水合现象是卵母细胞成熟并准备排卵的信号;产卵结束后卵巢退化至第Ⅵ期,排出的卵母细胞退化吸收,以Ⅲ期卵巢越冬后,卵巢退化至Ⅱ期并持续至下一个繁殖周期.人工养殖条件下,卵巢内存在卵母细胞闭锁现象.性腺周年发育过程中,性腺指数(GSI)在性腺达到成熟期时达到峰值,产卵结束后性腺快速退化,GSI值各月份差异显著(P<0.05),亲鱼性腺重量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一直处于生长状态.亲鱼肝脏指数(HSI)在产卵前7~8月份(性腺达到成熟期前30 d左右)达到最大,表明7~8月份是性腺进行卵子发育、卵黄能量储备的重要时期,亲鱼在产卵前通过积极摄食储备体内能量,肝脏在卵母细胞卵黄积累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肥满度(CF)值在繁殖盛期10~11月份达到最大,表现出与GSI类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1.控温法 把乌龟孵化温度控制在22~28℃孵化出的雄龟占全窝的50%~100%,温度控制在30C以上和20℃以下时,孵化出的雌龟占全窝的50%~100%。7~8月份自然气温下孵化出的稚龟多为雌雄参半,春秋季节自然气温孵出的稚龟多为雄性,晚秋产出的龟蛋,自  相似文献   

8.
人工养殖龟类,近几年已在不少地方兴起,但养殖者们逐步发现.有些品种的雌龟产卵量不少,但受精率不高,特别是初产年龄的龟卵受精率更低。后经养龟专家发现,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的性成熟过程中,两性的发育时间上有差异,一般雌性性腺发育早、成熟早,雄性性腺发育迟、成熟也晚些。龟类中也亦然,雌龟性成熟早,雄龟性成熟晚,这是影响先期性成熟雌龟没有与性成熟雄龟给予有效交配,致使所产龟卵未受精或受精率偏低的原因。针对此种情况,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摸索出以下方法,能使受精率由原来20%左右提高到80%以上,大大提高了效益。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正>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是我国淡水水域中主要的经济虾类,近年来除了捕捞野生个体外,不少单位开展人工养殖或混养在养殖池塘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江苏省水产研究所(1963)研究了青虾的生物学和养殖,山东省临沂地区淡水所(1981)研究了青虾的繁殖习性和人工养殖技术。他们指出青虾第一次产卵一般在5月间,自然情况下通常一年产两次卵。雌虾性腺发育到第4期,外观卵巢扩展到整个头胸甲时已接近成熟。当进入生殖活动时,首先雌虾进行生殖蜕皮。此时雌虾伏于水底,雄虾守护在近傍,雌虾蜕皮完毕,立即进行交配。交配后在水温为20~23℃下需15~24小  相似文献   

10.
黄海鳀鱼的卵巢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和常规目测法对黄海鯷鱼的卵巢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卵巢各发育期的特征,对不同发育期卵巢内卵母细胞的发育时相组成、卵径分布、卵巢两叶及其前、中、后部发育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鯷鱼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Ⅱ期卵巢由1~3时相卵母细胞组成,2时相卵母细胞在数量上占优势(66.39/6);Ⅲ、Ⅳ和Ⅵ期卵巢均由1~4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其主要区别在于4时相卵母细胞所占比例不同,其中Ⅳ期卵巢中最高(34.8%),Ⅲ期次之(28.69/6),Ⅵ期最低(17.8%);Ⅴ期卵巢由1~5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已发育成熟的5时相细胞所占比例最高(29.8%);卵巢由Ⅲ期到Ⅴ期的发育过程中,主要是3、4时相卵母细胞向4、5时相的发育,1、2时相细胞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卵母细胞的粒径分布呈明显的峰、谷特征,这与以前对该问题的“浅锯齿状分布”认知有明显不同;Ⅲ和Ⅵ期卵巢内的卵径(长径)呈单峰分布,优势粒径组均为0.5~0.6mm;Ⅳ和Ⅴ期卵巢呈双峰分布,优势粒径组分别为0.2~0.3mm、0.7~0.8mm和0.5~0.6mm、1.1~1.2mm;V期卵巢两个优势卵母细胞群在粒径分布上彼此分离,粒径较大的群内均为水合卵母细胞,呈现出明显的分批产卵特征。鯷鱼卵巢左叶大、右叶小,右/左重量比值为0.71,95%置信区间为(0.67,0.75);卵巢叶间和叶内部位间卵母细胞的发育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金钱鱼性腺发育及其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了金钱鱼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2+龄的金钱鱼性腺发育成熟.金钱鱼精巢为管型,可分为: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精子成熟期等5个时期.从Ⅱ期精巢起,金钱鱼精巢的成熟系数(GSI)为0.2%~1.5%,精巢成熟系数在发育到精子细胞成熟期(Ⅴ期)达到峰值,肝重指数(HSI)在精子细胞变态期(Ⅳ期)达到峰值.金钱鱼卵巢的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相,相对应的卵巢发育亦分为5个时期.从Ⅱ期卵巢起,金钱鱼卵巢的成熟系数为1.2%~14.9%,在发育到Ⅴ期时达到峰值,HSI在Ⅳ期达到峰值.Ⅱ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核和滤泡膜.Ⅲ时相卵母细胞中开始出现油滴,卵黄颗粒.Ⅳ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与油滴的数量迅速增多.Ⅴ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融合成片,在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与油球之间在数量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切片观察,Ⅴ期卵巢中,除了Ⅴ时相卵母细胞外,还有一定数量的Ⅱ、Ⅲ和Ⅳ时相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发育呈现非同步型.并且发现在多数产完卵后的卵巢中,除空的滤泡外亦存在一定数量的Ⅱ、Ⅲ和Ⅳ期卵母细胞,因此推测,金钱鱼的产卵类型为分批非同步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一、螺类生活史腹足纲通称螺类,螺生活史分为卵、幼螺和成螺三个阶段。年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螺和幼螺越冬。越冬后的成螺于4月中旬开始交配产卵,越冬后的幼螺开春后开始生长发育到成熟后,也陆续开始交配产卵,雌螺不在水中产卵,产卵时爬到离水面15厘米以上的池边干燥处,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附着物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下卵块,并粘附其上,产卵活动常在晚上进行。每只雌螺可产卵多次,一只成熟的雌螺,一般每隔5~10天产一次卵块,卵块为粉红色,每次产卵时间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人工养龟业的兴起,养殖者逐步发现,有些品种的雌龟产卵量不少,但受精率不高,特别是初产年龄的龟卵受精率更低。这是因为龟在生长发育尤其是性成熟过程中,两性存在时间差,雌性性腺发育早、成熟早,雄性性腺发育迟、成熟也晚些。因为先期性成熟雌龟没有得到性成熟雄龟给予有效交配,致使所产龟卵未受精或受精率偏低。围  相似文献   

14.
繁殖习性一、性成熟年龄及体重亲龟必须选用落山龟,经济效益才能较好。选用时,必须选择母龟互.25公斤以上,公龟900克以上的作种龟。因为落山龟体重达互.25公斤以上,其生长期一般达6—7年,在山上已经开始繁殖了。若是饲养龟,即使体重超过了1.5公斤,其生长期也不过2—3年,是未成熟的龟。二、交配季节和交配活动经观察,每年4—5月和9—10月,气温在20-28℃,水温16—25℃之间,为金钱龟发情交配季节。金钱电没有发声器官,在发情季节,雄龟和雌龟各自分泌一种特殊气味,以此招引异性。雌龟发情时,显得很灵活,而雄龟比雌龟更灵活…  相似文献   

15.
施氏鲟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秋芝 《水产学报》2004,28(5):487-492
对人工养殖施氏鲟卵巢发育的不同时期(1~8龄)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1龄施氏鲟处于性分化早期,卵巢中卵原细胞形成增殖团;2~3龄鱼卵巢为Ⅰ期,第1时相的初级卵母细胞直径10~60μm,核大,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均匀分布;4~5龄卵巢为Ⅱ期,第2时相小生长期的初级卯母细胞直径60~200μm,核内含有7~26个核仁;6~7龄卵巢Ⅲ期,第3时相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直径200~1600μm,卵母细胞内出现脂肪滴、卵黄颗粒和色素颗粒。细胞膜有完整的3层结构。8龄卵巢Ⅳ期,第4时相晚期初级卵母细胞直径1600~3300μm,细胞核膜消失,核仁溶解,核由中心向动物极受精孔移动;V期卵巢的第5时相生殖细胞为成熟的卵细胞,直径3400~3750μm,从滤泡膜中释放到体腔内;Ⅵ期为产卵后的卵巢,以第2时相的卵母细胞为主:根据研究结果推测,施氏鲟卵巢再次成熟的周期为3~4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三线闭壳龟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2008年平均每只雌龟产卵量达6.22枚,平均每只雌龟产仔量达4.21只,受精卵孵化率达67.66%。2007年5月~2009年8月共孵化仔龟295只,实现了三线闭壳龟人工繁殖生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切片技术系统观察和描述了葛氏鲈塘鱧(Perccottus glenii Dybowski)卵巢各时相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卵巢切面显示:卵母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第Ⅰ时相卵母细胞由处于原始分化阶段的卵原细胞构成;第Ⅱ时相卵母细胞进入滤泡细胞期,胞外形成滤泡细胞膜:第Ⅲ时相卵母细胞由质膜向核膜逐渐积累皮质液泡: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主要形成卵黄颗粒: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为成熟的卵子,胞内含有丰富的卵黄;第Ⅵ时相卵母细胞是未排出的处于退化吸收阶段的卵细胞,卵膜破裂,卵黄被吸收。根据卵巢切片及性腺系数变化推测葛氏鲈塘鱧属于一次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台湾省将天然的或人工养殖的雌斑节对虾切除一侧眼柄,诱导其卵巢成熟,然后将雄性斑节对虾的精(竹3夹)移植到蜕皮后尚处于柔软状态下的雌虾的纳精囊中。结果发现,当向雌虾纳精囊中移植两个精(竹夹)时,雌虾第一次产卵平均孵化率为82.35%,第二次产卵的平均孵化率为39.11%。当向雌虾的纳精囊中移植一个精(竹夹)时,两次产卵的平均孵化率分别为71.87%和13.17%。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产卵亲虾可多次产卵。另外对不移植精(竹夹)的雌虾在产卵前向水  相似文献   

19.
赤眼鳟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赤眼鳟在长江流域曾广为分布,是一种重要的江河经济鱼类。2002~2004年,对产于长江一级支流府河孝感段及其附属湖泊,如野猪湖、王母湖和府河的一级支流———环河中的赤眼鳟进行了多次资源调查。通过对采自不同月份的186尾赤眼鳟标本进行解剖,测量了Ⅳ~Ⅴ期卵巢中卵母细胞的直径。Ⅳ期末卵巢中,Ⅱ~Ⅲ时相的卵细胞直径为0.39~0.52mm,卵细胞数占7.4%;IV~V时相的卵细胞直径为0.94~1.04mm,卵细胞数占92.6%;测定周年性成熟系数,其峰值出现在7月,雌鱼平均为28.8%,雄鱼为1.27%,刚产过卵的Ⅵ期卵巢,性成熟系数仅为0.78%,其卵巢切片显示很少见到Ⅲ、Ⅳ时相的卵母细胞。根据测定的卵母细胞的直径和性成熟系数可以推断,赤眼鳟的产卵类型应为一次型而不是分批产卵型。解剖的186尾标本,其中雌鱼96尾,雄鱼90尾,性比为1.07∶1,接近1∶1。对赤眼鳟的繁殖与保护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殖刀鲚卵巢发育的形态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石蜡连续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池塘养殖刀鲚(Coilia nasus)卵巢的各个发育阶段进行了形态和组织学研究,并对卵母细胞各个时相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分析了刀鲚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规律和产卵类型.结果显示,刀鲚卵巢发育可为6个时期:Ⅰ期卵巢较细,呈线状,长约25 mm,以卵原细胞向初级卵母细胞过渡的细胞为主.Ⅱ期卵巢细柱状,长为40~50 mm,外观呈浅肉红色至肉黄色,2时相卵母细胞占92%以上;Ⅲ期卵巢呈肉色直至浅青色,长55~65 mm,中部逐渐膨大,细胞处于初级卵母细胞的大生长期,由2~4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其中3时相卵母细胞占60%~75%,出现油滴;Ⅳ期卵巢青色直至灰色,体积急剧增大,呈囊状,约占体腔的2/3,肠大部分被掩盖,肉眼可见增大的卵粒,晚期可见游离的卵粒,细胞处于初级卵母细胞发育的晚期,油滴充满细胞,第4时相卵细胞占86%以上,最大卵径482 μm;V期卵巢柔软膨大,占据腹部绝大部分,外观呈玉绿色,卵粒充满卵巢,清晰易辨,细胞中卵黄和原生质表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核膜消失,卵径为750~900μm;Ⅵ期卵巢为酱紫色,体积明显减小且松软,卵巢腔萎缩,以空的滤泡细胞和2时相细胞为主.刀鲚繁殖高峰期在4-6月,10月中、下旬起卵巢重新进入Ⅱ期,直到翌年2月都停留在Ⅱ期,3月下旬部分刀鲚卵巢开始重新发育.研究表明,刀鲚属一次产卵类型的鱼类,但个体间卵巢发育差异显著,产卵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