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以多花黄精组培苗的带芽根状茎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构建组培苗的再生体系。以泥炭土、椰糠、蛭石和珍珠岩为移栽基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多花黄精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加0.5mg·L~(-1)6-BA加0.2mg·L~(-1)NAA,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加0.5mg·L~(-1)NAA。V_(泥炭土)∶V_(椰糠)=3∶1是提高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最佳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2.
张溪香芋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溪香芋茎尖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香芋组培苗的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以及不同炼苗移栽基质对香芋组培苗的影响,以期建立一套完整的张溪香芋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以0.1%HgCl2(加2滴吐温-20)5~6 min消毒效果最好;较适宜张溪香芋茎尖诱导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2 mg/L,增殖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15 mg/L、增殖倍数达5.3,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 0.20 mg/L+NAA 0.20 mg/L,炼苗移栽基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4∶1∶1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大叶蒲公英耐盐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培养光质、移栽基质配比对其耐盐性愈伤组织分化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随盐胁迫浓度梯度升高,大叶蒲公英耐盐性愈伤组织分化率呈现降低的趋势;在大叶蒲公英耐盐性组培苗培养过程中,选择红∶白=2∶3的光质,有利于组培苗的生长;幼苗移栽到蛭石∶营养土∶珍珠岩=1∶4∶3的混合基质上成活率最高,为78%。最优培养条件的确定对大叶蒲公英组培苗的后期高成苗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大西洋组培苗的生根诱导及移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铃薯大西洋组培苗进行壮苗,在1/2M 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IAA、IBA对大西洋进行生根诱导和移栽研究。结果表明,大西洋组培苗壮苗后,在生根诱导培养时添加IBA的效果较好;最低生根培养浓度为0.4mg/L IBA;以东北土∶(花土 炉渣)=2∶1为移栽基质,在灭菌条件下,1/2M S 0.6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最高,可达87.61%,而1/2M S 0.4mg/L IAA的移栽成活率仅为41.23%。因此,在生产中,推荐使用0.6mg/L IBA,有利于大西洋组培苗生根诱导和移栽。  相似文献   

5.
以黄连木(Pistacia chinesis Bunge)实生苗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黄连木茎尖丛生芽诱导、生根以及试管苗移栽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1/2WPM+4.0 mg/L 6-BA+0.1 mg/L IBA适合茎尖丛生芽的诱导,诱导率达82.1%,生根以1/2WPM+1.0 mg/L IBA+0.2 mg/L NAA较佳,生根率达100%.黄连木实生苗茎尖是较适合的外植体材料,在短期内能获得大量组培苗,其试管苗适宜的移栽基质为营养土-蛭石(比例1 ∶1),移栽成活率达95.0%.  相似文献   

6.
安祖花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安祖花幼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叶片、叶柄以及组培苗气生根为外植体,进行安祖花愈伤组织的诱导,探索安祖花再生植株规模化生产的最佳途径。[结果]叶片、叶柄以及组培苗气生根均能成功地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其中叶片诱导率最高(92%),组培苗气生根诱导率可达82%。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产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1.0 mg/L+KT0.1 mg/L。培养基1/2 MS+IBA0.5 mg/L和MS+IBA0.5 mg/L均可诱导不定芽产生根,无明显差异。将珍珠沙和花泥按1∶1(V∶V)混合后作为组培苗移栽的培养基质,经30 d培养,幼苗成活率达91%。[结论]以气生根为外植体,规模化再生植株只需55~60 d,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
脱毒魔芋良种组培快繁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5 g以下的花魔芋种芋为外植体,经消毒脱毒处理,接种在含有NAA的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上,同时添加微量元素和铁盐,诱导率和分化率均较高;由此所得组培苗在蛭石-珍珠岩或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基质上生长良好,微球茎的脱毒率可达97.6%,繁殖系数可达1∶9,年繁殖率225~258万倍,种植或移栽成活率可达89.6%。  相似文献   

8.
以菜园土和荒山土为基质,对甘蔗新台糖22号脱毒组培苗进行分单株假植,比较不同基质、不同移栽时间对其室外假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园土和荒山土均以生土层处理假植成活率最高,分别达93.95%、94.07%,最低为熟土层处理;同一基质不同种植时间,随温度光照条件的改善,其成活率逐渐提高,且以熟土层处理尤其明显;在温度光照条件最好的5月,种植成活率最高,达97.45%,不同基质间差异不明显;成活假植苗以熟土处理的生长较好,其次为上层生土下层熟土处理,生土处理最差,但各处理假植苗均符合大田移栽种植标准;组培苗以大苗成活率最高,达97.80%,其次是中苗,成活率最低的是小苗;同一时间移栽,不同基质处理间的假植苗叶绿素a+b含量差别不大。应用菜园土、荒山土等为基质对组培苗进行单株移栽,其成活率较高,可缩短室外育苗时间,提高育苗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乳茄嫩枝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和不同激素对乳茄诱导、增殖及生根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乳茄外植体的消毒方法为70%的酒精消毒10s,0.1%的升汞消毒6min;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mg·L~(-1)+NAA0.05mg·L~(-1);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BA1.0mg·L~(-1)+NAA0.05mg·L~(-1)+GA_30.1mg·L~(-1)+蔗糖30g·L~(-1),增殖系数为4.3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1)+ABT1 0.3mg·L~(-1),生根率达93.5%以上;组培苗移栽适宜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5∶1,成活率达96.7%。  相似文献   

10.
将密闭培养的栀子组培苗移栽到不同基质中,观察其成活率和长势,以期筛选适合于栀子组培苗移栽的基质。结果显示:在珍珠岩、锯末、腐殖叶、有机土体积比为1∶1∶2∶2的基质中,栀子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为80%,且幼苗叶色油绿,长势较健壮,株高、叶片数、根长、根数均优于其他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1.
提高甘蔗组培瓶苗根系的素质,增加假植成活率和提高假植苗的质量。通过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探讨不同生根粉浓度对甘蔗组培苗瓶苗生根及假植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200 mg/L浓度范围内的生根粉对甘蔗组培 瓶苗生根和假植成活率及假植苗质量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生根粉浓度为100mg/L时瓶苗根素质和假植成活率及假植苗生长表现最好,瓶苗表现根系多、根粗长袁假植苗表现苗高大粗壮、叶色浓绿、新长白色粗根多,适合大田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大肉姜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对不同移栽基质、生根时间、移栽前预处理方式、空气湿度控制方法等因素对大肉姜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建立高效而稳定的移栽炼苗体系,为大肉姜组培苗在大田的成功移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土壤与珍珠岩比例为2:1组成的移栽基质为最佳,生根时间为25 d的大肉姜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最高,大肉姜组培苗进行移栽前处理后再移入炼苗基质时成活率明显提高,移栽后用小拱棚遮盖一层遮阳网时的湿度最合适。  相似文献   

13.
以紫霞黄栌(Cotinus coggygria var.‘Zixia’)为材料,组培紫霞黄栌外植体,获得最适宜紫霞黄栌的组培条件,得到一套紫霞黄栌苗木资源大规模生产的组织培养技术规范。最适宜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添加1.0 mg/L 6-BA和0.1 mg/L NAA,扦插苗、一年生枝条和二年生枝条作为外植体的诱导率分别达到96.7%、93.3%和73.3%。外植体材料在5~8月适宜采集。增殖培养最适宜条件为以改良MS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pH调至5.4,添加100μmol/L 6-BA、1μmol/L NAA、10μmol/L IAA并添加1 mg/L维生素C,评价得分4.23分,增殖系数最高达到8.97。生根培养使用MS改良培养基,添加0.3 mg/L IBA和0.2 mg/L NAA时生根率达到53%。移栽以消毒灭菌后的珍珠岩作为基质,温度控制为25℃,相对湿度保持在90%,移栽后组培苗成活率达到70%。使用该方法可大幅提高紫霞黄栌增殖数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带壳播种对花生出苗的影响。[方法]试验针对浸种时间、播种深度和播种方式共设置了8个处理,研究带壳播种对花生出苗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播种前对浸种48 h,播种深度5 cm,播种时进行镇压的花生出苗快、出苗率高且生长势强。[结论]该研究为克服辽宁省花生播种出苗率低、出苗慢等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消毒剂对连作花生的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施用生石灰、多菌灵、五氯硝基苯、敌克松4种消毒剂,对连作花生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空白为对照,研究了土壤消毒剂对花生的成苗率、生长期内叶部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消毒剂可以提高连作花生的成苗率,降低花生生长期内叶斑病和锈病的发病率,可建立较为理想的经济产量结构,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五氯硝基苯的增产幅度最大,生石灰次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猴腿蹄盖蕨孢子人工培养成苗效率,以猴腿蹄盖蕨孢子为外植体,通过在组织培养中加入不同种类激素和NaH2PO4及活性炭,探讨了猴腿蹄盖蕨孢子萌发和成苗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mg/LGA3处理成熟孢子5min,孢子萌发速度加快;NAA、2,4-D、BA、KT四种激素中KT促进孢子萌发效果最好,BA和NAA次之。1/2MS,MS两种培养基中,1/2MS培养基孢子萌发速度快于MS培养基;NaH2PO4浓度以200 ̄300mg/L可促进幼苗迅速生长,形成大量丛生苗;培养基中添加2%活性炭有利于小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马铃薯冬种期间发生的持续低温霜冻条件,对选育的新品种桂农薯1号与广西主栽品种费乌瑞它进行田间耐寒性调查比较,为指导马铃薯耐寒栽培及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3月和2015年12月~2016年4月,分别对桂农薯1号和费乌瑞它在薯块膨大初期和苗期受低温胁迫后的田间寒害发生情况及寒害对产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并测定分析苗期遭受低温胁迫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试验期间试验点阴雨霜冻天数分别有76和82 d,占冬季4个月总天数的63.9%和66.9%。桂农薯1号苗期和薯块膨大初期受寒害程度低于对照品种费乌瑞它,耐寒性强,2014和2016年收获期产量分别比费乌瑞它高61.0%和19.0%。在受低温胁迫后的第5 d,桂农薯1号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SOD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费乌瑞它(P0.05)。【结论】桂农薯1号耐寒性较强,在持续低温霜冻条件下产量较高,在我国马铃薯秋冬种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红蛇果接穗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于早春取红蛇果接穗两年生苗半木质化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消毒、萌芽、增殖、生根过程建立组织培养体系。[结果]最适宜的萌芽培养基为MS+6-BA(1.0 mg/L)+IBA(0.1 mg/L),其萌芽率可达93.33%,添加PVP(0.5 g/L)和VC(100 mg/L)可以有效地防止褐化。将萌发后的芽转入MS+6-BA(1.2~1.6 mg/L)中,可以进行高效增殖的同时抑制玻璃化情况的发生,增殖倍率可以达3.79。最适宜红蛇果接穗顶芽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BA(1.0 mg/L),生根率为34.17%。[结论]该研究可为提供大量的红蛇果组培苗以及之后的组培微嫁接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旱地粮用豇豆高产栽培技术,2015年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阳曲县河村示范基地,采用裂区设计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粮用豇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种植出苗率较露地种植增加10.5%,且明显加快粮用豇豆的生育进程,出苗期提前1d,分枝抽蔓期平均提前2d,开花结荚期平均提前3d。其中覆膜种植和露地种植对豇豆生长影响的最大差异在分枝抽蔓期,株高、复叶数和分枝数显著大于露地种植,为取得高产奠定基础,实收产量和理论产量分别较露地种植增加27.4%和20.5%。覆膜种植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为11.3万株/hm~2,且随密度增加产量的变化呈倒抛物线型,而露地种植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仅为7.5万株/hm~2,且随着密度增加,产量显著降低。该区域旱地粮用豇豆采用覆膜种植,播种密度为11.3万株/hm~2时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花生种子机械脱壳变形和等效应力变化规律,改进脱壳装备设计,以辽宁地区主栽品种花育23和鲁花1号花生种子为研究对象,以破壳力和变形量为试验指标,加载速度、含水率、加载方式和品种为影响因素,对花生种子作单因素试验分析,建立花生壳和花生仁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其静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加载速度、含水率、加载方式和品种对破壳力均影响显著(P0.05);加载速度增加25%,破壳力和变形量下降7.54%及2.11%;含水率增加6.6%,破壳力和变形量上升19.7%及8.5%。花生壳不同加载方式有限元仿真最大变形量分别为2.34、3.23和3.86 mm,变形量与压缩载荷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花生仁最大变形量约为花生壳的32%,试验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相近。研究为优化花生种子脱壳设备关键部件设计,降低脱壳破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