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菌采集病死仔猪的病料,经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检查、生化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确定该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所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药敏试验结果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中药肠氨(CA)对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采集自内蒙古地区某牧场的病料内的病原菌,对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分离培养出的2株病原菌进行16S rDNA扩增、细菌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以及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出暗红色或黑色并且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镜检可见,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测定的结果相一致;分离菌的16S rDNA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16S rDNA PCR扩增结果相一致;分离到的2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致病性,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结果提示,该次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主要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济源、通许等7地采集的7份仔猪黄白痢和仔猪水肿病的病料,经麦康凯、伊红美蓝分离培养后,挑取红色或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再经肉汤纯培养,然后采用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来立信、杀菌王都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天津市某规模化猪场疑似仔猪水肿病病例进行确诊,无菌采集病变明显的组织器官,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培养、镜检、生化鉴定、RT-PCR检测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等对疑似病例进行综合诊断。结果见病猪有仔猪水肿病的典型特征:各脏器组织出血、水肿,且组织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特性与大肠杆菌一致;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具有致病性,判定病猪群有大肠杆菌感染。经过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检测结果为阴性。确诊该猪病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的仔猪水肿病。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大肠杆菌对头孢唑啉、多西环素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对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调查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从重庆市荣昌和江津两地采集了220份仔猪黄白痢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201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186株。对15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16种抗生素敏感试验,发现分离菌株对16种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青霉素G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阿米卡星抑制作用最强(76%),其次为头孢唑肟(72%)。150株菌中,多数为8耐以上。占供试菌株的70.6%。因此,猪场应定期对大肠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的监测,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来控制仔猪腹泻性大肠杆菌病,或根据具体情况交替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近来,长春地区多个养猪场发生高致病性、高死亡率的仔猪水样腹泻,腹泻仔猪经多种药物反复治疗,均无疗效。试验从发病仔猪肠壁内膜分离到2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经鉴定,分离菌株为多耐药、高致病性菌株。将分离株进行生化试验及其16S rRNA序列的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分离菌株16S rRNA与GenBank登录的大肠埃希菌序列同源性达99%。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该大肠埃希菌能引起仔猪水样腹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常用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如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均对其无效。  相似文献   

7.
2020年8月份,青海省大通种牛场1.5岁"阿什旦"育成牦种公牛发生腹泻,为了确诊其病因,无菌采取18头腹泻犊牛粪便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PCR鉴定、致病性实验、虫卵检测和药敏试验等。实验结果(病料编号为10#)的样品:生化结果表明: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性;PCR结果表明:引物能有效扩增大肠杆菌16SrRNA基因;致病性实验表明:将纯化后的细菌在营养肉汤培养24 h,将其腹腔注射昆明系小白鼠,每只0.2 mL,注射两只,白鼠24 h死亡,且小鼠腹腔呈现肠道炎症状样,该菌具有致病性,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毒性腹泻(BVDV)RT-PCR阴性,沙门氏菌PCR阴性。虫卵检测14/18线虫阳性。药敏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氨苄青霉素、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先锋霉素、庆大霉素、畜痢灵高度敏感;采自(编号为10#)1头犊牛为大肠杆菌感染,本研究为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分析和防治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大麻芋对仔猪致病性肠道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效果。通过采集腹泻仔猪肠道内容物进行体外细菌培养、生化鉴定,分离获得大肠杆菌。提取大麻芋制剂,通过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大麻芋对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4,(11):87-89
为了研究临床犬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试验采用鉴别培养基从10只腹泻犬肛拭子病料中分离大肠杆菌,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对其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10份病料中均分离到大肠杆菌,试验共分离到10株大肠杆菌,其中有8株具有致病性。这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临床常见的16种药物表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2株对所有的16种抗生素均耐药,在临床诊疗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高度重视。分离株对临床上应用较早的药物,如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西林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头孢西丁、磷霉素、阿米卡星比较敏感,建议临床选用这3种药物对腹泻犬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采集大竹县某养猪合作社疑似发生黄、白痢的仔猪直肠拭子病料,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得出分离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该场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采用E.coli标准抗O型血清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得出分离菌株的优势血清型分别为O20、O101、O141;通过对30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敏感性试验,得出分离的E.coli对复达欣(头孢他啶)、多粘霉素B高度敏感,对其余药物中度敏感或耐药。  相似文献   

11.
2017年7月,40日龄仔猪出现了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腹泻,个别发病仔猪出现死亡.为了确定引起仔猪腹泻死亡的病原,无菌采集病死仔猪的肝脏、心血、肺脏等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了1株病原菌,通过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检测、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分离到的1株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被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用K-B药敏纸片法对1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结果表明,对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克肟、头孢曲松、氟苯尼考4种药物敏感,对其他的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从送检的1份因腹泻致死的病料中分离培养得到1株菌,经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动物致死试验,鉴定该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敏实验证实了分离株该菌对杆菌肽、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等药物敏感;对氯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中敏;对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3.
河南某猪场仔猪爆发以腹泻症状为主的疾病,通过对该场在现场调查,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生化鉴定,初步病原为大肠杆菌,用小白鼠做致病性试验,获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用14种抗菌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仅对头孢吡肟敏感,对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产生了耐药性,根据本试验的结果建议:运用自家的大肠杆菌疫苗进行免疫,结合使用少量敏感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并合合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来防制该场的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大肠杆菌分离菌的致病性,采用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对小鼠有致病力的分离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剂量组均引起仔猪腹泻,临床症状典型,从试验病猪回收到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证实与攻毒菌一致。试验的分离菌对供试仔猪具有致病力。  相似文献   

15.
从红河州某猪场采集腹泻仔猪粪便及肛门拭子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16S rDNA扩增、测序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确诊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对小鼠有致病性,对7种药高敏、8种药中敏、12种药有耐药性。为该猪场仔猪腹泻的临床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确诊贵州省毕节市某养兔场仔兔发生腹泻的病原,通过对发病兔进行病理剖检,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病兔盲肠水肿、胀气,肠壁扩张,肠内充满水样粪便。(2)分离菌株在SS培养基及麦康凯培养基均生长有光滑、湿润、粉红色、圆形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麦芽糖、乳糖、葡萄糖、甘露醇、甲基红试验为阳性,V-P、枸橼酸盐、H2S试验为阴性;可导致小鼠发病,表现畏寒、精神不振。(3)分离菌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低度敏感,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8种抗生素耐药。结论:分离菌经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兔场病例确诊为大肠杆菌病,可采用高度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为搞清豫南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病原学特性,采集了豫南地区部分猪扬210窝,450头发生黄、白痢仔猪的粪便病料,分离培养70个菌株进行生化、溶血性、致病性、K抗原及肠毒素的测定。确定分离株的菌鞭毛抗原为K88,它与溶血性及致病性正相关,有的并检出肠毒素。生化反应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腹泻仔猪肠道为试验材料,对其肠道内容物进行细菌学检查及分离,对从肠道内容物分离得到的优势菌进行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分子鉴定,判定为大肠杆菌。此菌株对供试的小白鼠有致病性,测其LD50为1.26×107 CFU/只。菌株对供试的氧氟沙星等敏感;对庆大霉素等中度敏感;对林可霉素等耐药。推断此菌株是导致仔猪腹泻致死的主要病原菌。利用病死猪肠道制作自家苗,给产前母猪注射,其后代仔猪腹泻率大幅降低。研究弄清了四川某猪场仔猪腹泻的原因,减少了猪场的经济损失,也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为临床早期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山东某巴马香猪场送检的35日龄病死猪病因进行确诊,试验对送检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马兽疫链球菌,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对昆明系小鼠及断奶仔猪均有一定致病性。说明该分离菌为发病猪发病病原,可作为防治该病自家灭活菌苗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病料进行病原检测,并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研究,依据研究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试验结果:成功分离到一株牛致病性大肠杆菌,该株菌多重耐药,对小鼠具有高度致病性,其血清型为O101,使用该菌株的敏感药物对后续腹泻犊牛进行了及时治疗,成功控制了该养殖场犊牛腹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