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黄是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材,富含活性成分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桑黄的多糖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保肝和抗肝硬化、免疫调节与抗炎、抗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桑黄是珍贵的食用药真菌,含有多糖、黄酮、多酚、萜类等活性成分,为了探索桑黄在药用领域的开发价值以及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就国内外研究学者在桑黄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人工栽培方面的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今后在桑黄资源产业化开发方面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桑黄(Phellinus spp.)是一类具有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其中以野生的桑树(Morus L.)桑黄最为珍贵。综述了国内外在桑黄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人工培养方法研究,以及药理活性物质的组成、提取与分离纯化、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桑黄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桑黄的分类学、生物学特征、活性成分与药用机理、栽培方法与加工提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桑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中药现代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人工栽培桑黄(Phellinus spp.)的药用价值,以野生桑黄和人工栽培桑黄的子实体为材料,检测分析其水溶性活性物质粗多糖和粗酚的含量,以及其抗肿瘤、抗感染活性。采用乙醇浸提及甲醇萃取的方法提取栽培桑黄子实体粗酚的得率显著高于野生桑黄子实体,经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MS)技术分析2种桑黄子实体中的桑黄酚主要由丁香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4种单体酚组成。采用MTT法检测2种桑黄子实体来源粗多糖、粗酚以及4种单体酚物质对体外培养HCT116、HT-29、HepG 2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较强抑制作用,2种来源的活性成分样品在相同剂量下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其中原儿茶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较强。用流式细胞术体外检测桑黄粗酚中的单体酚物质对结肠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凋亡具有诱导活性,且咖啡酸、原儿茶酸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活性较强。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中多糖和原儿茶醛成分是抑制结肠癌、肝癌细胞增殖的主要活性物质,丁香酸、原儿茶酸通过诱导CD4+T细胞凋亡发挥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方蚕业》2018,(3):14-16
桑黄是一类具备重要药用价值的真菌,其主要药用成分为多糖、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利用设备制备不同粒径的桑黄粉,比较不同粒径的桑黄粉的多糖溶出率,结果表明:桑黄超微粉平均粒径达到4.75μm,溶出率大约是普通桑黄粉的1.75倍。  相似文献   

7.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在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广泛种植,桑叶和果实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大量使用。一些研究表明,桑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黄酮类化合物是桑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对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纯方法、影响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因素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桑黄是一种名贵珍稀药用真菌,仅生长于桑树之上。本文介绍了桑黄的类型、生长特性、活性成分功能以及人工培养条件,简述了国内外有关桑黄的研究成果,并对桑黄的开发利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是当前畜牧业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中草药提取物作为一种潜在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杜仲叶提取物含有绿原酸、杜仲多糖和黄酮化合物等多种活性功能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调节免疫、调节糖脂和骨代谢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就杜仲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杜仲叶提取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是白花蛇舌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和应用价值。本文简述黄酮类化合物在饲料中的应用,综述了白花蛇舌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常用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提取工艺的优缺点,探讨了今后发展趋势,旨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桑黄是一类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很好的抗癌功效。本文综述了桑黄的菌种资源、药用价值、人工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桑黄的应用前景和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桑黄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汉麻(Hemp,Cannabis sativa L.)是汉麻科草本植物,其叶、籽中蛋白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多,是一种优良的饲料资源,且其提取物中富含多酚、黄酮类、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护肝等药理作用,相关研究已成为汉麻领域的热点。本文从汉麻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生物学功能及汉麻在动物营养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汉麻提取物在动物营养领域作为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汉麻|提取物|生物学功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多糖是药用真菌桑黄(Phellinus baumii)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建立高效实用的桑黄多糖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方法提取桑黄多糖,在对料液体积质量(g/mL)、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交互作用及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体积质量为1∶26,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3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桑黄多糖的提取得率为1.645%,是理论预测值(1.706%)的96.42%。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桑黄多糖提取得率,优化的工艺条件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松针含有大量挥发油、莽草酸、可溶性糖及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能够发挥降血糖、抗氧化、抗疲劳等功效。因此,湿地松松针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综述了湿地松松针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湿地松松针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葱属植物的提取工艺以及各种提取物的生物活性,主要包括具生物活性的甾体化合物、黄酮化合物、硫化物和含氮化合物。另外大蒜素也是葱属植物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在饲料营养免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为以后更好的研究葱属植物在其他方面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酮是桑黄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桑黄黄酮的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还原力及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桑黄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的桑黄黄酮提取得率为4.41%,达到回归模型预测值的98.44%;3个因素对桑黄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并且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提取的桑黄黄酮具有较强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强清除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8):53-53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药研究专家姚新生认为目前我国中药化学研究存在四个主要问题 :一是中药化学活性成分研究少。一些研究者只是单纯进行化学研究 ,满足于发现一些新化合物 ,急于发表文章 ,对活性则极不重视 ,很少有人进行活性成分研究。二是活性成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当。所谓“活性成分研究” ,多半只是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测定结构之后 ,再送至有关活性筛选部门进行活性筛选。很少有人采用活性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方法 ,因此那些含量甚微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在分离途中可能丢失 ,且丢失了也难于察觉。化学家与生物学家工作脱节 ,无法…  相似文献   

18.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的化合物,本文对桑资源中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化学组成、分子结构、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作者认为桑树中黄酮化合物是极具有开发潜力的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19.
甘草三萜类、甘草黄酮类与甘草多糖类化合物是从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与抗肿瘤等作用。目前,甘草主要活性成分已被证实可显著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健康和肉品质,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氧化能力。本文主要综述了甘草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理化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甘草类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药用真菌桑黄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也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桑黄类真菌涉及的种类繁多,丰富的桑黄类真菌资源和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利于桑黄类真菌抑菌物质开发利用。本文介绍了桑黄及其与形似真菌的关系,简述了桑黄类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结果,以期为桑黄类真菌抑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