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19年我国兽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9年国内兽用抗菌药物销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兽用抗菌药销售量等同于使用量的评价指标,结果发现,国内兽药使用总量为37159.12吨;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四环素类,占比36.56%;促生长用抗菌药的用量为14871.05吨,占比48.12%;每吨动物产品兽用抗菌药使用量为160 g。与2018年相比,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略有上升,每吨动物产品使用的抗菌药物量也同比增加,这提示我国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不能放松,减抗政策需继续实施,久久为功。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抗菌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受试菌,建立一种检测活体动物尿液中抗菌药物残留的快速筛选拭子法,进行宰前活体检疫.添加试验测定猪尿液中5类抗菌药物最低检测限分别为:β-内酰胺类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均为0.05mg/L;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0.05mg/L、新霉素0.4mg/L;四环素类金霉素0.1mg/L;大环内酯类红霉素0.05mg/L和氟喹诺酮类恩诺沙星0.2mg/L.各抗菌药物添加回收率范围均在64.0%~107.7%,变异系数均小于15%.假阴性结果显示,除青霉素(5%)和氨苄青霉素(4%)出现假阴性外,红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和金霉素均未出现假阴性.与国外同类试剂盒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对10种抗菌药物的检测限一致.  相似文献   

3.
赵洪山 《中国兽药杂志》2012,46(5):48-50,61
通过对山东省动物养殖企业的调查,初步摸清了当前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部分兽用抗菌药物存在超范围使用问题,小规模动物养殖单位存在抗菌药物滥用和兽药残留隐患;兽用抗菌药物在动物饲养用药费用中占一半以上,但占动物饲养总成本的比例不足1%。建议采取宣传、引导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国外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和相关规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食品动物使用抗菌药物后物菌耐药性增加已引起国际重视,文章就国外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调查研究、国际会议情况,以及某些国家和组织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综述,希望对国内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预混剂中6种促生长类抗菌药物的检测方法。以乙腈-0.25%甲酸水溶液(50∶50)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0.05 mol/L甲酸铵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至3.8)-乙腈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淋洗和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结果显示,6种抗菌药物的检测限为1~10 mg/g,在制剂添加浓度为2~100 mg/g的范围内,利用试验所用方法检测得到的6种促生长类抗菌药物主成分的峰面积与制剂添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4~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2.2%~104.6%。研究表明,试验所用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信、灵敏度高,适合预混剂中促生长类抗菌药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磺胺类药物抗菌谱广,是第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有10000多个品种,其中用于人类和动物的共有40多种。由于其疗效显著,该药被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养殖业。合理使用磺胺类药物,可以预防、治疗疾病,提高产量,但如果使用不当,滥用或是误用,容易在动物体内富集,人们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作用,如过敏、造血功能障碍、致癌等[1,2],同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3]。自2005年起,农业部已经将磺胺类药物作为继“瘦肉精”之后的另一个重点监控物质。我国规定磺胺类药物在食品动物的鸡肉、脂肪、肝、肾等最大残留总量为100 μg/kg(农业部公告第235号)。  相似文献   

7.
牛奶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的残留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均属于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药物,为一族人工合成的新型杀菌性抗菌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动物和人类的多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但食品动物中的药物残留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并且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菌株,从而影响该类药物的临床疗效[2]。因此许多国家都对这两种药物实施例行监控,国家农业部规定恩诺沙星(恩诺沙星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环丙沙星)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RL)量不得超过100μg/L[3]。用0·1 mol/mL磷酸盐缓冲液…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在防治细菌性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不规范的使用所造成的残留超标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进一步发挥抗菌药物的作用,减少药物残留量,合理使用是关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抗菌药物从饲料向畜禽粪肥转移的残留迁移规律,将40头猪和200羽鸡分为饲喂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饲喂对照实验和粪便堆肥发酵实验,其中空白对照组使用普通全价饲料,饲喂组在饲料中加入盐酸金霉素50 mg/kg、磷酸泰乐菌素50 mg/kg、磺胺对甲氧嘧啶各50 mg/kg、恩诺沙星150 mg/kg、二甲氧苄啶10 mg/kg,每日及时对各组实验动物粪便进行采集,样品经提取和净化后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定量。所得结果表明,猪、鸡饲喂含多种抗生素饲料后粪便中可以检出抗菌药物原型,其可能进入有机肥料发酵制作的环节。参照猪、鸡粪便中排出抗菌药物含量峰值建立模型对发酵期间粪肥中抗菌药物含量进行采样测定,结果显示,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和二甲氧苄啶在堆肥过程中会由于温度升高和氧化作用发生降解,其半衰期在5周左右,到10周后其含量低于检测限;但金霉素和磺胺对甲氧嘧啶被少量降解,残留迁移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在欧美发达国家对动物用药限制越来越严格,采取人用抗菌药物不得用于动物等多种限制措施。目前美国已发布禁用药物11(种),欧盟发布禁用药物30类(种),日本禁用药物和重点监控品种11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