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电生理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EPSP)和神经 -肌肉接头兴奋性接点电位 ( EJPs)的作用。甘露醇间隙法对美洲大蠊 ( Periplaneta americana)中枢神经离体标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EPSP)的测定表明 ,质量浓度为 0 .1 g/L的苦皮藤素 在用药后 72 min阻断了 EPSP。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法对果蝇 ( 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运动神经 ,即腹纵肌离体标本的神经 -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 ( EJPs)的测定表明 ,0 .1 g/L的苦皮藤素 作用 1 9.5min可阻断 EJPs。  相似文献   

2.
苦皮藤素对果蝇幼虫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研究了杀虫植物苦皮藤中的麻醉成分苦皮藤素 和毒杀成分苦皮藤素 对果蝇3龄幼虫腹纵肌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和自发电位(SP)的作用。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可使自发电位发放频率明显降低,而苦皮藤素 可使发放频率先增加,后降低,并且在某些标本中记录到明显的重复簇状发放;苦皮藤素 和 对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的影响表现为逐渐抑制、最后阻断,其阻断时间与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高浓度下短时间内就能被阻断,而低浓度下则需较长时间才能被阻断。  相似文献   

3.
苦皮藤素Ⅴ引起粘虫兴奋的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皮藤素 是从杀虫植物苦皮藤 (Celastrus angulatus Max)根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对昆虫有毒杀活性的一种新化合物。通过对该化合物引起粘虫产生类似神经毒剂兴奋性症状的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 ,苦皮藤素 对昆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轴突动作电位 (AP)无显著影响 ;试虫经苦皮藤素 处理后 ,抽搐期和失水期体内乙酰胆碱酯酶 (ACh E)活性分别下降 33.9%和 39.6% ,谷氨酸 (Glu)含量分别升高 2 8.44%和 49.1 8% ,γ-氨基丁酸 (GABA)含量分别降低 42 .1 1 %和 44.47%。抽搐期体内谷氨酸脱羧酶活性降低了 8.67%。  相似文献   

4.
苦皮藤素V引起粘虫兴奋的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皮藤素V是从杀虫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根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对昆虫有毒杀活性的一种新化合物。通过对该化合物引起粘虫产生类似神经毒剂兴奋症状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苦皮藤素V对昆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轴突动作电位(AP)无显著影响;试虫经苦皮藤素V处理后,抽搐期和失水期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分别下降33.9%和39.6%,谷氨酸(Glu)含量分别升高28.44%和49.18%,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分别降低42.11%和44.47%。抽搐期体内谷氨酸脱羧酶活性降低了8.67%。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生理和生化方法,以美洲大蠊为材料,研究辛硫磷与溴氰菊酯混用的增效机理。结果表明:辛硫磷与溴氰菊酯混配,特别是1×10-5mol/L辛硫磷与1×10-6mol/L溴氰菊酯混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开始兴奋时间比单用溴氰菊酯缩短了67%,阻断时间缩短了36 min以上,说明混剂提高了乙酰胆碱的释放和在突触间隙的积累。生化分析认为,混剂增效的原因之一是提高了对靶标酶——AchE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一、毒杀作用 (一)胃毒毒杀 大多数植物源杀虫剂都具有胃毒毒杀作用,但它们的作用机理并不完全相同。有研究表明,植物源杀虫剂可以破坏昆虫的中肠组织,使中肠结构发生变化,也可能是作为神经毒剂阻断昆虫的神经传导使昆虫死亡。如苦皮藤素V主要是破坏中肠肠壁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对主要消化酶系的活性无影响;而川楝素则破坏中肠组织,阻断神经传导而导致害虫麻痹、昏迷、死亡。  相似文献   

7.
对苦皮藤素V引起粘虫失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毒试虫经消化道流失的液体与对照试虫血淋中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比对照试虫肠液中蛋白质含量高47.97%,认为,试虫经消化道丧失的液体主要为昆虫的血淋巴:试虫经苦皮纱V处理后,抽搐期中肠Na /K -ATP酶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失水期酶活性升高了10.07%,并且苦皮藤素V引起中毒试虫中肠环腺苷酸(cAMP)的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鸡离体肝细胞几种分离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鸡肝细胞离体培养中几种分离肝细胞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选用1-56日龄的粤黄鸡,分别采用肝组织块培养、肝组织直接通过细胞筛过滤、2.5g/L胰蛋白酶活消化、2.5g/L胰蛋白酶加0.1g/L EDTA消化、不同时间的4℃冷消化与37℃消化、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5g/L氯化铵除去红细胞等试验方法,观察了鸡离体肝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2.5g/L胰蛋白酶加0.1g/L EDTA 消化10min,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后的肝细胞培养效果最好,肝细胞在培养液中分裂增殖,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女性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妊娠期应激诱发的相关精神疾病发病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对大鼠施行束缚应激后,采用在体麻醉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比对经历应激和未应激妊娠期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妊娠空白对照组相比,低频刺激诱导后未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可形成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此外,施行束缚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则表现为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 LTD)不能形成。【结论】妊娠期内应激使海马突触可塑发生异常,为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突触可塑性异常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荸荠[Heleocharis dulcis(Burm.f.)Trin.ex Hensch.]花粉生活力和最佳体外萌发条件,分别采用I2-KI、TTC、MTT染色法和离体培养基萌发法对荸荠花粉活力进行了测定,并初步研究了荸荠花粉在常温(25℃)条件和低温(4℃)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动态。结果表明,MTT染色法测定结果与离体萌发法最接近,最适宜荸荠花粉活力的快速检测;离体萌发法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蔗糖+50μg/m L硼酸;荸荠花粉在常温条件下50 min活力降至0.29%的低水平,在低温条件下5 h后完全失去活力。  相似文献   

11.
非洲菊花序的离体培养及其舌状花花色素苷积累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建立非洲菊花序离体培养系统,以便进一步深入探讨外界环境因素对花生长和着色的调控,对影响非洲菊花序离体培养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2花序离体后,以体积分数为1%的NaClO消毒10min,在30g/L蔗糖 8g/L琼脂的培养基中培养,先暗培养3d再转至光培养,花序可生长并着色.光培养过程中,舌状花(ray floret,rf)花色素苷积累水平不断增加,在第9d达到最高水平,而黑暗下,离体花序不能生长、着色.证明光和代谢性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是离体花序生长和花色素苷积累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12.
芍药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花粉活力是杂交育种的重要环节,本试验研究了芍药花粉离体萌发的条件,并利用8个芍药品种,建立了新鲜花粉活力快速测定方法.试验表明,芍药花粉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为50mg/L硼酸、100g/L蔗糖、pH值7.0~7.5、25℃下培养6h,在此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与TTC法和醋酸洋红法相比,I2-KI染色法的测定结果与离体培养萌发法的测定结果相近,并相关性显著,I2-K(I染色法适于芍药新鲜花粉活力较快捷、简便、准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小肠运动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器官法,利用RM6240B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记录不同浓度的大黄水煎剂对离体肠道作用前后的张力值。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曲线的描记;离体肠段下端固定在通氧气"L"形倒钩上,上端连接离体肌肉张力换能器,使肠段在恒温28℃今村液的麦氏浴槽内正常收缩。打开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以1 g砝码定标,待肠段收缩稳定后,先记录一段肠管在今村生理溶液恒温28℃时的收缩曲线5 min。在预试验的基础上依次将浓度为0.062、0.125、0.250、0.500 g/ml的大黄水煎剂分别取1 ml放入20 ml的今村液中混匀备用,然后分别记录各组加入不同稀释度大黄水煎剂后的收缩曲线5 min,观察肠管的收缩幅度(g)、收缩频率(次/min),并从收缩曲线的基线改变,观察小肠平滑肌张力变化,以收缩基线上升表示张力增强,收缩基线下降表示肌张力减弱。[结果]药液浓度为0.062和0.125 g/ml的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肠道收缩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药液浓度为0.250和0.500 g/ml的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肠道收缩表现出抑制作用,在用药浓度0.500 g/ml前后差异极显著。可见,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小肠平滑肌自发收缩幅度在低剂量有明显的增强效应,表现为正性变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在高剂量时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并呈剂量依赖性,但对收缩频率影响不明显。建议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饲料中添加大黄的量为0.062 ~0.125 mg/L,用于鱼类细菌慈宁宫疾病治疗,提高鱼体免疫机能。[结论]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活动有明显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神蜂精对虎斑蛙的神经电位传导有很强的阻滞作用. 25% 的神蜂精溶液在给药后4 m in 对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开始有明显的阻滞作用(P< 0.05); 50% 以上神蜂精溶液在2 m in 内就开始有显著阻滞作用(P< 0.05),并随给药时间推移,阻滞作用不断加强,表现出明显的时程效应.此外,不同剂量的神蜂精组间还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阻滞效应(r= 0.98),而对照组10 m in 内仍无阻滞作用.神蜂精对蛙的肌肉收缩力也有抑制作用.在给药后2~4 m in, 200% 的神蜂精(指内含200个蜂单位蜂毒)与对照组对蛙缝匠肌收缩力均有抑制作用,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2 m in 时, P< 0.01; 4 m in 时, P< 0.001),且10 m in 后肌肉收缩完全受抑制.上述试验表明神蜂精具有较强的阻滞神经动作电位传导和抑制肌肉收缩作用,证明了神蜂精对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引起的神经酸痛和肌肉犟痉痉挛具有较好的缓解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肠道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小肠运动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器官法,利用RM6240B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记录不同浓度的大黄水煎剂对离体肠道作用前后的张力值.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曲线的描记;离体肠段下端固定在通氧气"L"形倒钩上,上端连接离体肌肉张力换能器,使肠段在恒温28 ℃今村液的麦氏浴槽内正常收缩.打开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以1 g砝码定标,待肠段收缩稳定后,先记录一段肠管在今村生理溶液恒温28 ℃时的收缩曲线5 min.在预试验的基础上依次将浓度为0.062、0 125、0.250、0.500 g/ml的大黄水煎剂分别取1 ml放入20 ml的今村液中混匀备用,然后分别记录各组加入不同稀释度大黄水煎剂后的收缩曲线5 min,观察肠管的收缩幅度(g)、收缩频率(次/min),并从收缩曲线的基线改变,观察小肠平滑肌张力变化,以收缩基线上升表示张力增强,收缩基线下降表示肌张力减弱.[结果]药液浓度为0.062和0.125 g/ml的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肠道收缩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药液浓度为0.250和0.500 g/ml的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肠道收缩表现出抑制作用,在用药浓度0.500 g/ml前后差异极显著.可见,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小肠平滑肌自发收缩幅度在低剂量有明显的增强效应,表现为正性变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在高剂量时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并呈剂量依赖性,但对收缩频率影响不明显.建议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饲料中添加大黄的量为0.062~0.125 mg/L,用于鱼类细菌慈宁宫疾病治疗,提高鱼体免疫机能.[结论]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活动有明显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低血压期间,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减少对多巴胺(DA)与去甲肾上腺素(NE)升压效应的影响。方法;戊巴比妥钠麻醉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DA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只,NE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只。实验组失血前静脉注射NG-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1mg/kg体重),回输血液后静脉注射L-arginine(L-Arg,100mg/kg体重),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股动脉抽血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5.0kPa左右,维持120min,于低血压期间,每隔30min,及回输血液后10min,静脉注射L-Arg后10min等时间点,静脉注射DA(20μg/kg体重)或NE(10μg/kg体重)。结果:经L-NAME处理的大鼠,存活时间延长,回输血液后,BP基本恢复至失血前水平,无论在低血压期间或血液回输后,对DA、NE的升压反应均增强,实验组MAP回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Arg可抑制此作用。心率(HR)反应在L-NAME处理鼠与对照鼠之间无差异。结论。在重度失血性低血压期间,L-NAME可以增强血管对DA、NE等缩血管药物的敏感性,在动物的存活和血管张力的调节方面起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食用菌眼蕈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的基因序列,为建立分子鉴定方法奠定基础,并研究1%苦皮藤素和0.6%印楝素对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对成蚊mtDNA COⅠ部分编码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相应序进行比对.室内毒力采用胃毒触杀联合作用法,观察24h后2种植物源农药对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COⅠ基因扩增片段的长度约440bp;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与食用菌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COⅠ基因同源性为100%;室内毒力结果显示,24h,1%苦皮藤素乳油和0.6%印楝素乳油的LD5o分别为16.775 23、19.926 88 mg/L.在50 mg/L的处理下,2种植物源杀虫剂校正死亡率均达80%以上,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药膜法、滤纸药膜选择法和三角瓶药纸熏蒸法分别测定了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β-asa-rone)对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成虫的触杀、驱避及熏蒸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谷蠹成虫具有较好的触杀与熏蒸活性。药膜法159.20μg/cm2浓度触杀处理72 h后对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100.00%。滤纸药膜选择法157.30、78.65、39.33、19.66μg/cm2剂量处理72 h内的平均驱避率均≥Ⅳ级。三角瓶药纸法166.67μL/L、83.33μL/L熏蒸处理72 h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20%、75.86%。  相似文献   

19.
贝母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与发展潜力的球根花卉。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碘-碘化钾(I2-KI)染色法对10个品种(种)观赏贝母的新鲜花粉的生活力进行测定,同时采用离体培养法对各品种花粉的萌发率进行测定。综合2种测定方法发现,伊贝母的花粉活力最高,托里贝母、花格贝母和大白花贝母花粉活力相对较高;在离体培养时,培养基为1g/L硼酸+150g/L蔗糖时,花粉萌发率最高;-20℃干燥环境有利于花粉的贮藏。  相似文献   

20.
糖皮质激素对肉鸡骨骼肌糖摄取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位素双标法,测定在NO供体硝普钠(SNP)、NO合酶(NOS)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和糖皮质激素皮质酮(corticosterone)存在条件下,基础状态或胰岛素诱导的肉鸡离体腓骨长肌的2-脱氧葡萄糖(2-DG)转运速率。结果表明:①SNP引起肌肉基础状态和胰岛素诱导的2-DG转运速率增加,表明NO是调节骨骼肌糖代谢的一个重要细胞因子。②皮质酮引起静态肌肉2-DG转运速率增加,可能与其破坏肌纤维膜的完整性有关。③皮质酮引起肌肉胰岛素诱导的2-DG转运速率下降,加入SNP后,胰岛素机能明显改善,表明应激早期,机体NO浓度的下降,可能与糖皮质激素诱发的胰岛素抵抗有一定关系。④与体内研究不同的是,没有观察到L-NAME对离体骨骼肌2-DG转运速率的影响,表明血液动力学因素在骨骼肌糖摄取机制中同样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