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施用量相同情况下,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有利于免耕抛秧稻早生快发,早够苗,增加粒数和有效穗以及总颖花量,提高产量。每公顷施纯氮180.0~202.5 kg有利于免耕抛秧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就不同氮素施用量对超级杂交晚稻丰源优299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有效穗数增多,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增加;在每公顷施纯氮180 kg的水平下产量较高,生产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试验证明中微量元素钙施用后的增产效果。[方法]在整地时基施钙肥,分析钙肥对油菜的增产效应。[结果]试验证明,通过基施硝酸钙,种植油菜效益得到提升,施用量60 kg/hm2纯钙和施用量120 kg/hm2纯钙处理油菜分别增产32.8%和51.6%,分别增加效益3 046.6和4 647.7元/hm2。[结论]基施纯钙60和120 kg/hm2处理比未施用钙肥处理分别增效3 046.6和4 647.7元/hm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何增明 《作物研究》2002,16(1):26-27
为找出灰黄泥田早稻氮肥最佳施用量 ,降低施肥成本 ,减少水质污染 ,于 1999~ 2 0 0 1年在永州开展了不同施氮量的试验。以无氮肥区为对照 ,在每公顷施用普钙 30 0 kg,氯化钾 15 0 kg为肥底的基础上 ,分别施用尿素态纯氮 6 0 ,12 0 ,180 ,2 40 kg,以金优 40 2为试验材料。结果表明 ,每公顷施纯氮 16 5 kg,可提早分蘖 ,增加有效穗数 ,且可增加株高和穗长 ,施肥量对产量的效应方程为 y =3378.6 30 .97x - 1.15 4x2。  相似文献   

5.
棉花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简化栽培技术和农业生态建设的理论,对陕西棉区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基肥N、P的施用量进行田间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每公顷种植7.5万株,比4.5万株、6万株分别增产671.85kg、483.30kg,增产57.49%和41.36%.品种陕402(早)、陕576(中早熟),分别比中棉所19(中熟)增产16.62%和16.17%.基肥施二铵比施尿素增产126kg,每公顷施150~225kg,分别增产11.35%和10.53%.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黄淮麦区冬小麦高产节水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以小麦品种山农23为材料,在大田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壤含水量分别补灌至田间持水量的70%和65%条件下,设置每公顷施纯氮0kg(N0)、180kg(N1)、240kg(N2)、300kg(N3)4个施氮水平,研究小麦耗水特性和水氮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结果表明,N2处理较N0和N1处理显著提高了20~16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但与N3处理无显著差异。N2处理灌水量较N0和N1处理分别降低7.35%和9.51%,显著提高土壤贮水消耗量、开花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N3处理的灌水量较N2处理增加9.59%,两个处理间土壤贮水消耗量、开花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均无显著差异。N2处理的籽粒产量、降水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比N1处理分别高9.53%、9.54%和21.04%,施氮量增加至300kg·hm-2时,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灌水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7.55%和18.94%。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240kg·hm-2的增产、水氮高效利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施肥量与氮肥基追比对西农979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给小麦品种西农979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高、中两种施肥量(高肥:每公顷施纯氮270kg、P2O5 225 kg、K2O 120 kg;中肥:每公顷施纯氮180 kg、P2O5 120 kg、K2O 120 kg)和氮肥7:3、6:4、5:3 :2、10:0四种基追比例(一次追氮在拔节期进行,两次追氮分别在拔节期与孕穗期进行)条件下,研究了施肥量和氮肥基追比例对西农97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处理产量比中肥处理产量提高9.66%;无论在中肥或高肥条件下,籽粒产量均随氮肥追施比例的增加而提高.施肥量和氮肥基追比例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对穗粒数的影响居中,对群体穗数的调控作用较大.氮肥基追并施可显著提高成穗率.随施肥量的提高和氮肥追施比例的加大,群体穗数逐渐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也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但蛋白质含量增幅小,湿面筋含量增幅大.高施肥量下,氮肥基追比例5:3:2,西农979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 573.5 kg·hm-2、14.97%和32.12%.  相似文献   

8.
氮肥运筹对穴盘育苗移栽棉花吸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苏杂3号为供试品种,设计3个水平的氮肥运筹方式,探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的吸肥特性。结果表明,穴盘育苗移栽棉花在每公顷施纯氮300kg、移栽肥10%、花铃肥65%、桃肥25%的运筹下成铃最多(34.5个.株-1),铃重、子棉产量最高,分别达5.36g、4642.5kg·hm-2。此氮肥运筹下植株体内N、P、K吸收较多,成熟时N、P、K吸收量分别为每公顷15.9kg、3.65kg和18.22kg。在优质铃形成期,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每公顷12.8kg、1.93kg和13.97kg,分别占全生育期的76.7%、52.7%和76.7%。试验还表明,产量高的处理,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盛铃期至盛絮期均保持较高的磷、钾吸收比例,盛铃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24∶1.12。  相似文献   

9.
氮肥是水稻产量的限制因子,在田块中等肥力条件下,进行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施纯氮(N)量为12 kg/667 m~2,平均产量最高为599.7 kg/667 m~2,比对照区平均产量525.8 kg/667 m~2增产14.1%。以处理1为松辽122品种高产较为科学合理的施用纯氮(N)量。  相似文献   

10.
对镁肥不同施用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施用镁肥,对防治水稻黄叶病、提高水稻产量有显著效果,可降低水稻黄叶率4.2%~15%,每公顷增产7.4%~10.8%。供试品种在镁肥施用量每公顷基施100 kg硫酸镁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8 157.6 kg/hm2。  相似文献   

11.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两季高产高效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602为材料,在头季稻不同施氮量基础上分别设再生稻促芽肥施用量处理,研究了头季稻施氮量和再生稻促芽肥施用量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均与头季稻施氮量(纯N 0~240 kg/hm2范围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头季施纯N 0~180 kg/hm2条件下,与促芽肥施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头季稻施氮量越高,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施用量要求越少。从头季稻与再生稻两季高产和经济施肥的角度考虑,以头季稻施纯氮120~180 kg/hm2,再生稻促芽肥施纯氮135 kg/hm2为佳。  相似文献   

12.
1999—2004年进行了配方施肥及施肥方法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技术,并获得了显著效果。在10个点9个处理的试验中,从产量上看,以每公顷施纯氮450kg、磷225kg、钾150kg最高,平均每公顷产皮棉2250kg,比对照增产59。1%,单株成铃34.4个,比对照多10.9个。氮、磷、钾合理配比为3∶1.5∶3。1在肥料施用中存在的问题1.1人们认识不足,主观意识强。在化学肥料出现以前,人们用肥主要靠堆肥、厩肥等有机肥料,但施用数量极少,每公顷不足30m3。使用化学肥料以后,人们完全依靠化肥,棉花产量一度出现大幅度提高。可是施用时,人们主观意愿强…  相似文献   

13.
以“宝石”甘薯为试材,通过两个生长季节在沙质壤土上对3种氮肥、3种钾施用量和2种氮施用量进行了评价。氮肥种类对甘薯产量没有影响,然而NaNO_3与NH_4NO_3或Ca(NO_3)_2相比,显著地使叶片和薯块中Na的含量增加。每公顷140公斤钾和101公斤氮处理的产量,分别超过每公顷70或280公斤钾和每公顷202公斤氮处理的。全叶和薯块中矿物质的含量充足。块根中氮、磷、钙、镁的浓度比叶片组织中的低。  相似文献   

14.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大西洋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脱毒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种植蜜度、肥料种类及施用量与产量之间的优化数学模型,经计算机对模型进行分析模拟,求得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大西洋每公顷产量在18 826.5kg以上的组合方案有266个,建立高产栽培技术模型: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29 450~133 680株,每公顷纯(N)施用量为109.8~123.75 kg,纯(P2O5)施用量为237.9~260.1 kg,纯(K2O)施用量为254.25~294.3 kg。措施中心值是:每公顷种植密度为131 655株、施纯N 117 kg、P2O5 249 kg、K2O 274.5 kg。N、P2O5、K2O的比例约为1:2.1:2.4。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早稻田两优402吸氮特性及氮肥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氮方法处理,对两系杂交早稻田两优402的吸氮特性和施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两优402全生育期平均吸氮162.8kg/hm^2,具有明显的中、后期,尤其是后期吸氮优势。该组合的产量、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分别与植株总破氮量、中期吸氮量和抽穗前吸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每公顷施红花草24.48t的早稻田种植田两优402,每公顷增施纯氮87kg就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在此施肥水平下,均匀施肥法和前控施肥法显著优于前重施服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谢会雅  朱列书  赵松义 《作物研究》2007,21(1):22-23,27
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对湘东烟区烤烟干物质的积累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公顷施纯氮127.5kg的水平下,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到圆顶时分别为78.20,74.66和128.48g,相对增长量分别是不施氮处理的4.33,2.967和1.355倍,相对增长速度分别为2.060,1.819,2.198g/d,说明在当地的气候条件下,在每公顷施127.5kg纯氮的条件下,撂烟有较高的生物学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中适宜的施氮水平和施肥技术,2011年早稻在广西北流市民乐镇民乐村进行了不同的施N水平(120,180,210和240 kg/hm2)和施肥技术(精确定量和常规施肥技术)对水稻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中,每公顷施纯氮240 kg,氮、磷、钾比例为1.0∶0.5∶1.0,并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云烟87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育期以施纯氮135 kg/hm^2处理最长,施纯氮75 kg/hm^2处理最短,大田生育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延长;施纯氮135 kg/hm^2处理烤烟的有效叶数、茎围、茎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均优于其他处理;以施纯氮105kg/hm^2处理烟叶协调性较好。此外,色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还原糖、NR活力、SOD活力等生理生化指标,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了广两优676产量与种植密度、氮、钾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立了广两优676高产栽培的优化方案:每667m~2种植密度1.48万~1.71万穴,施纯氮8.29~11.87 kg,施纯钾7.27~10.73 kg。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适用于灌区胡麻高产优质生产的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以内亚9号为材料,于2017和2018年连续两 年进行田间试验,分析播种密度与氮对胡麻籽粒木酚素及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播种密度分别为3.0× 106、6.0×106和9.0×106粒每公顷,现蕾前结合灌水进行的氮肥追施量分别为每公顷0、16、32和48 kg氮。结果表明: 在同一播种密度下,随施氮量增加,籽粒产量增加;在同一施氮情况下,随播种密度增加,籽粒产量提高。随氮肥增 加,油酸含量减少,亚油酸含量增加。随密度增加,亚麻酸含量也显著提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和氮对油酸 含量影响显著;密氮互作对木酚素含量影响显著。相关性结果显示,籽粒木酚素、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两两显著正 相关。综合考虑增产增效和胡麻籽粒特殊品质,灌区种植胡麻的推荐播种密度为每公顷6.0×106粒,追施氮16 kg·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