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渔业生物学     
010009恩氟沙星在舌齿妒体中的药动学二Pharmaeokineties of enrofloxaein in thes‘abass(Dice二t,二rchus za吞rax)[刊,英〕/Intorrel』,CeeehiniS,BertihiS…// Aquae.2.一2000,182(l/2).一49~59 研究了采用口服和浸泡的方法用药,恩氟沙星(EF)在舌齿妒体中的血浆动力学和组织分布。采用HPLC法测得EF在血浆和组织中的浓度,以及其代谢产物赛氟沙星eiproflaxaein(CF)的浓度。通过口服处理(5 mg/kg bw)后,EF被缓慢地吸收和清除〔Cmax=(1.39士。·67)拼g/mL,sh;T,/2=25h〕。EF被有效地分布到.血管外各部位,在肝脏中的浓度总是高于在…  相似文献   

2.
渔业生物学     
010981舌齿助神经病结节病毒对温度、娜及电解质的敏感性,及采用加热,紫外线和消毒剂进行灭毒二Temperature,州and eleetrolyte sensitivity,and heat,UV anddisinfeetant inaetication of Sea bass(D溉n-t,二rcnu:勿brax)neuronathy nodavirus[刊,英]/Freriehs GN,TweedieA,StarkeyWG二// Aquae.一 2000,185(1甩)一13一24 用一种纹鳍细胞系(SSN一1)进行病毒繁殖和进行生物检测,离体研究温度、pH和电解质对两种地中海舌齿妒神经病结节病毒分离物(SBNN)的影响,及采用加热、紫外线照射和化学消毒剂对SBNN的杀灭作用。发现,两种病毒…  相似文献   

3.
铜在西施舌鳃和消化腺蓄积及对SOD和CAT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重金属铜(Cu2+)在西施舌鳃、消化腺组织中的蓄积规律及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本文采用急性毒性实验的方法,将西施舌置于不同浓度Cu2+溶液进行实验。结果显示,鳃组织中的Cu2+在第4天时达最大蓄积量,为79.7μg/g,消化腺组织则在第8天蓄积量达最大,为139.2μg/g,Cu2+的最大蓄积均出现在0.16 mg/L胁迫组,消化腺Cu2+浓度蓄积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鳃、消化腺组织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后者CAT活性显著高于前者;鳃组织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受到显著诱导(P0.05),消化腺组织的SO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在0.16 mg/L胁迫组,鳃和消化腺组织的SOD活性均分别在第3~4天受到极显著抑制(P0.01),表明CAT和SOD活性可作为指示西施舌受Cu2+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低温压力会导致鱼类生理功能失调、机体损伤甚至死亡,鱼类会产生各种适应性变化来应对低温压力,其中涉及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鱼类低温应激压力下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本研究对斑马鱼(Daniorerio)胚胎成纤维细胞ZF4进行短期低温胁迫(18℃处理3d、5d和10℃处理3d、5d)和长期低温胁迫(18℃处理30 d),然后用具有不同甲基化敏感性的同裂酶HpaⅡ和MspⅠ对细胞基因组DNA进行酶切以监测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结果显示短期低温胁迫下ZF4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而经过长期低温胁迫的ZF4细胞对低温压力产生了一定适应性。并且低温胁迫下DNA甲基化水平呈现动态变化,短期低温培养细胞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但是长期低温培养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反而下降。此外,研究发现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或者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蛋白(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抑制剂KU-55933可以抑制18℃5 d低温处理后的ZF4细胞DNA甲基化水平的增高,说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和ATM的激活介导了DNA甲基化水平的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短期低温刺激下ZF4细胞ROS的产生导致DNA损伤,激活DNA损伤修复机制,进而导致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上升,该研究为后期斑马鱼低温胁迫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多氯联苯对海洋微藻的生理生态毒性,以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进行7 d的六氯联苯(PCB153)胁迫实验,比较其生长、光合色素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PCB153胁迫对湛江叉鞭金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和解毒相关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PCB153浓度的增大,其对湛江叉鞭金藻生长抑制作用不断增大,250 μg/L胁迫组藻细胞在第5天全部死亡。PCB153胁迫后,湛江叉鞭金藻叶绿素a、叶绿素c、类胡萝卜素和总光合色素均显著下降(P<0.05),且随着PCB153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光合色素含量下降比例增大。PCB153胁迫后,各胁迫组藻细胞MDA含量显著增加;低浓度PCB153 (< 25 μg/L)胁迫显著诱导SOD和GST活性的提高;而高浓度PCB153(> 25 μg/L)胁迫则显著抑制2种酶活性。短期低浓度PCB153胁迫会改变金藻细胞超微结构,使细胞器形态改变、聚缩;高浓度PCB153胁迫则会直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破裂,导致细胞自溶死亡。研究表明,PCB153抑制叉鞭金藻的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低浓度PCB153激活抗氧化和解毒系统,提高其自我保护水平,高浓度PCB153加剧脂质过氧化,破坏抗氧化和解毒系统正常功能,导致细胞破裂死亡。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多氯联苯对海洋微藻的生理生态毒性,以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进行7d的六氯联苯(PCB_(153))胁迫实验,比较其生长、光合色素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PCB_(153)胁迫对湛江叉鞭金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和解毒相关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PCB_(153)浓度的增大,其对湛江叉鞭金藻生长抑制作用不断增大,250μg/L胁迫组藻细胞在第5天全部死亡。PCB_(153)胁迫后,湛江叉鞭金藻叶绿素a、叶绿素c、类胡萝卜素和总光合色素均显著下降(P0.05),且随着PCB_(153)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光合色素含量下降比例增大。PCB_(153)胁迫后,各胁迫组藻细胞MDA含量显著增加;低浓度PCB_(153) (25μg/L)胁迫显著诱导SOD和GST活性的提高;而高浓度PCB_(153)( 25μg/L)胁迫则显著抑制2种酶活性。短期低浓度PCB_(153)胁迫会改变金藻细胞超微结构,使细胞器形态改变、聚缩;高浓度PCB_(153)胁迫则会直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破裂,导致细胞自溶死亡。研究表明,PCB_(153)抑制叉鞭金藻的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低浓度PCB_(153)激活抗氧化和解毒系统,提高其自我保护水平,高浓度PCB_(153)加剧脂质过氧化,破坏抗氧化和解毒系统正常功能,导致细胞破裂死亡。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仙鹤草乙醇提取物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使用NIH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与实验组(相当于仙鹤草生药8g/kg组,16 g/kg组和24 g/kg组),每组8只。试验组以仙鹤草乙醇提取物连续灌胃(qd×5 d),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量N.S.灌胃。末次灌胃后以脂多糖(LPS)2.5 mg/kg气管滴注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建模24 h后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10(IL-10)和环氧化酶-2(COX-2)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仙鹤草乙醇提取物8 g/kg组,16 g/kg组和24 g/kg组血浆PGE2和COX-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仙鹤草乙醇提取物8 g/kg、16 g/kg、24 g/kg组血浆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仙鹤草乙醇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COX-2表达,降低PGE2生成,并促进IL-10的生成对急性肺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姜黄素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和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鱼体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筛选治疗鱼类肝脏综合征的绿色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0、15 mg/kg、30 mg/kg、60 mg/kg、120 mg/kg和240 mg/kg)的姜黄素,连续饲喂鱼体8周后进行采样,探讨姜黄素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的影响,并采用CCl_4诱导鱼体急性肝损伤,72 h后采集血液和肝组织,检测相关抗氧化指标以及肝组织切片的变化。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60 mg/kg和120 mg/kg姜黄素可显著增加鱼体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当罗非鱼经CCl_4诱导72 h后,60 mg/kg和120 mg/kg姜黄素组的血浆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胱甘肽(GSH)、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姜黄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鱼体肝不受损伤,且以添加120 mg/kg水平时效果最佳。综上,饲料中添加60~120 mg/kg姜黄素可促进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提高,而当饲料中添加120 mg/kg姜黄素时,对其肝的保护作用最强,可有效地抑制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9.
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分别设置白光(λ_(400~780 nm))、红光(λ_(630 nm))、黄光(λ_(595 nm))、绿光(λ_(530 nm))、蓝光(λ_(455 nm))5组不同LED光谱处理组,研究5种不同LED光谱对舌齿鲈幼鱼[(29.91±0.39) g、(13.78±0.35) cm)]摄食、生长和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LED光谱对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和能量分配具有显著性影响。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生长较好(41.09±5.70) g,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生长较差(36.02±4.18) g;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DGC(daily growth coefficient)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5组LED光谱处理组舌齿鲈幼鱼摄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红光谱摄食率最高。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IGF-2测定结果表明,白光谱下IGF-1的mRNA表达量最高;黄光谱下IGF-2的mRNA表达量最高。能量分配方面,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排粪能和代谢能较低,摄食能和生长能较高;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排粪能较高,摄食能和代谢能较低,生长能最低。对舌齿鲈幼鱼肌肉和肝脏RNA/DNA比值测定结果表明,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肝脏RNA/DNA比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蓝光谱和白光谱下舌齿鲈幼鱼肌肉中RNA/DNA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均表现较好,且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具有较高的摄食能和生长能;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表现较差,排粪能较高,生长能较低。因此,红光谱对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具有积极影响;蓝光谱对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产加工     
021273意大利养殖舌齿妒的质量概况:保藏期,食用产量,营养和饮食特性二Qualityoutline of Eu拍pean sea bass(Dicentrarchuslab,一)rea耐in Italy:shelflife,edibleyield,nutritional anddietetie traits[刊,英]八、11 BM,parisiG,zamPaeavalloG…// Aquae.一2001,202(3/4)一303一315 对500多尾商品鱼进行测定,对所有鱼称重、量长,置于4或1℃冰柜中保存,每24h测定一次。肉片平均来说呈同质异能性增长,但背肌生长较快,而腹肌较慢于体重增长。在生长期间,鱼体形出现变胖。当鱼肉和背肌比率高于48%和31%,内脏比率低于10%时,体重500到9409…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阐明营养盐水平下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生长特性,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总体浓度和磷限制对两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影响显著,培养中期添加营养盐(二次添加)可以显著提高两种藻类的细胞浓度,同步测定氮磷营养盐水平发现,一次性添加营养盐培养时东海原甲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1.6%和76.9%,米氏凯伦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92.5%和99.9%,二次添加营养盐培养时则稍低,同时两种藻类在实验后期较低磷酸盐水平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较高细胞浓度,说明藻细胞内存在明显的营养盐库。在磷限制情况下,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东海原甲藻细胞体积在磷限制培养下变化不大,而且米氏凯伦藻细胞体积在磷限制培养一段时间后明显增大,当磷酸盐恢复正常水平,细胞体积又快速恢复。该结果对于阐释不同营养盐水平下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竞争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注射葡萄糖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miloticus)生化指标、胰岛素和糖酵解酶的影响。选取体质量约80 g的吉富罗非鱼150尾,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对照组腹腔注射0.7%的无菌生理盐水,处理组按照30 mg/100 g(体质量)的剂量腹腔注射葡萄糖。结果表明:(1)吉富罗非鱼在注射葡萄糖后1 h血糖达到最高水平,而后显著下降(P<0.05),3 h后降低到正常水平。注射葡萄糖可显著提高胆固醇的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水平(P<0.05),但对血浆蛋白、甘油三酯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没有显著影响(P>0.05)。(2)肝糖原在葡萄糖注射后的6 h达到最高水平,而后显著下降(P<0.05),肌糖原没有发生变化。(3)血浆和肌肉中的胰岛素均在葡萄糖注射后的3 h达到最高水平,而后显著下降(P<0.05),而肝中的胰岛素水平没有发生变化。(4)丙酮酸激酶的活力在葡萄糖注射后6h达到最高水平(P<0.05),己糖激酶的活力在注射葡萄糖后没有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注射葡萄糖可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血糖水平,且维持时间较长,胰岛素含量和丙酮酸激酶(PK)活力的提高均相对延迟,而己糖激酶活力的不足又限制了葡萄糖的酵解反应,从而引起血浆胆固醇升高,并伴有持续的血糖和肝糖原升高,从而产生营养胁迫的生理反应,加重鱼类对葡萄糖的代谢负担。  相似文献   

13.
以淡水组为对照,通过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96 h的急性盐度(15和22)胁迫试验,研究了幼鱼对水体盐度突变的血浆皮质醇和代谢反应,并探讨了施氏鲟适应环境盐度变化的渗透调节机理.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导致幼鱼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随后各项指标逐渐下降,并分别于24、48、96 h时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盐度15组的血浆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分别在胁迫5、24和48 h时达峰值,而盐度22组则分别在0.5、24和24 h时即达峰值,且胁迫后0.5 h时的皮质醇浓度、12 h时的血糖及12~48 h时的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盐度15处理组(P<0.05);各处理组的Na+浓度随着盐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Cl-浓度在15和22盐度组中匀先升高后降低,血浆K+浓度在盐度组(15和22)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突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并在24 h达最大值,胁迫12 h和24 h时22盐度组幼鱼血浆渗透压的浓度显著高于15盐度组(P<0.05).15和22盐度组的Na+/K+-ATP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12 h时达最高值,随后下降,但在12~96 h内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盐度突变可在第一时间内导致施氏鲟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而血糖及乳酸的变化则明显滞后于皮质醇的变化,且通过对幼鱼血浆中皮质醇、血糖及乳酸浓度变化的分析,发现通过机体的生理调整,至96 h时施氏鲟幼鱼对水体盐度突变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E(VE)在鱼类繁殖、生长代谢、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机能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究饲料VE添加量对云纹石斑鱼低盐度胁迫下抗氧化和渗透压调节功能的作用,本实验设计0、20、40、80和160 mg/kg等5个VE水平饵料添加量,依次为A、B、C、D、E组,饲喂云纹石斑鱼幼鱼56 d。然后进行6 h低盐度(12)胁迫实验,测试皮质醇(COR)、葡萄糖(GLU)、乳酸(LD)等血清生化指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以及鳃Na+/K+-ATP酶(NKA)、Ca2+-ATP酶活力等。结果显示,血清COR含量最高为盐度胁迫后A(32.74±1.53) ng/mL,最低为胁迫前E(19.06±3.88) ng/mL;GLU含量最高为盐度胁迫后A(16.46±0.99) mmol/L,最低为养殖前O(7.90±0.34) mmol/L;LD含量最高为低盐度胁迫前C(1.94±0.15) mmol/L,最低为胁迫后E组(1.30±0.06) mmol/L。说明VE的添加可以增强云纹石斑鱼抗应激的能力,且在47.524~134.566 mg/kg(B~D)的添加范围,效果较好。血清SOD、CAT、GSH-Px活力、T-AOC和MDA含量与投喂饲料中VE水平密切相关,SOD最高为胁迫前C(105.29±9.07) U/mL,最低为胁迫后A(11.23±2.30) U/mL;CAT最高为养殖前O(4.09±0.17) U/mL,最低为胁迫后A(0.35±0.10) U/mL;GSH-Px最高为胁迫前E(972.58±55.35) U,最低为胁迫后A(47.90±10.64) U;MDA最低为胁迫前D(33.48±2.34) nmol/mL,最高为胁迫后A(101.79±7.79) nmol/mL。饲料中添加91.378~178.924 mg/kg(C~E)水平VE对其抗氧化能力有增强作用。VE可增强NKA活力,当VE添加量为91.378 mg/kg(C)时,低盐度胁迫对NKA影响较小。而添加91.378~178.924 mg/kg(C~E)水平VE可增强云纹石斑鱼Ca2+-ATP酶活力。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91.378~134.566 mg/kg范围的维生素E,可以增强云纹石斑鱼的机体活力、抗应激及环境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5.
急性温度胁迫对半滑舌鳎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急性温度胁迫对半滑舌鳎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将半滑舌鳎在17 ℃海水中驯化2周后直接放入21 ℃(T21)、24 ℃(T24)、27 ℃(T27)的海水中热冲击1.5 h,再放回17 ℃海水中饲养.分别在温度胁迫前(对照)、温度胁迫后0、6、12、24、48、96 h,尾柄采血,检测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白蛋白/球蛋白(A/G)、溶菌酶(LZM)、血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胁迫后SOD先降后升,胁迫后12 h降至最低;CAT在胁迫后12 h急剧下降,之后维持较低水平;温度胁迫后GSH和MDA先升高后降至对照水平;T21、T24组GSH在胁迫后12 h升至最高,T27组24 h升至最高;MDA在胁迫后6 h升至最高;温度胁迫后6 h LZM急剧升高,之后维持较高水平;温度胁迫后A/G先降后升,12 h降至最低,96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Glu在胁迫后6 h急剧降低,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TG在胁迫后出现波动,并有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的趋势;CHO在胁迫后整体呈下降趋势.ALT在胁迫后先升(12 h达峰值)后降,T21和T24组在48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T27组在96 h仍高于对照组.T27组AST先升高(6 h达峰值)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T21和T24组AST在胁迫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分别在拥挤胁迫后第3、10、20、30天对鲫鱼(Carassiusauratus)血液皮质醇水平和血液溶菌酶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在每次采集血样后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进行人工感染以评估鱼体抵抗力。结果显示,血液皮质醇水平在胁迫后几天内显著升高(P<0.005),随后虽有所下降,但至第30天高密度组仍保持较高水平(216.32±11.91)ng/mL。实验初期,血液溶菌酶水平小幅升高,但经过长时间的拥挤后,高密度组血液溶菌酶活性受到极大抑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攻毒后的死亡率与胁迫时间成正相关,在最后一次采样期,高密度组死亡率高达58.3%,而同期对照组仅为16.7%,两者具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表明,经过拥挤胁迫后,鲫鱼血液皮质醇水平和溶菌酶水平均发生了变化,短期内,两者成正相关,而长期胁迫则表现为负相关。另外,拥挤胁迫也引起了鱼体抵抗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许多国家针对氟苯尼考残留制定了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并规定了相应的休药期。设计连续7 d以10 mg/(kg·d)的氟苯尼考投药试验和14 d停药的暴露试验,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氟苯尼考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残留规律以及在欧洲舌齿鲈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残留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系统各处理单元中(蛋白分离器、生物滤池、紫外消毒装置)氟苯尼考的质量浓度随着投药时间的增加,呈不同程度积累上升。在投药第7 d时,各处理单元氟苯尼考的残留质量浓度均达到最大值;停药后,氟苯尼考残留质量浓度逐渐下降,停药第14 d各处理单元中的氟苯尼考水平与投药前水平相当。不同处理单元对于氟苯尼考降解率的贡献为紫外消毒装置蛋白分离器生物滤池。此外,氟苯尼考在欧洲舌齿鲈组织样品中的残留水平随停药时间延长而降低,停药7 d后其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1000μg/kg)。本试验将为循环水系统中各水处理单元的工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渔业现代化》2012,(1):72-73
两种舌齿鲈养殖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估研究目的是评估与舌齿鲈集约化陆基养殖系统相关的环境负荷。应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比较了传统式水道(TR)和阶梯式水道(CR)两种养殖系统。主要目标是建立评价环境性能的参考值,并确认系统中影响环境的环节所在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通过贡献度分析可以显示,大多数的环境影响由饲料加工所贡献。而舌齿鲈饲养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重金属铬在水环境中的致毒机理和生态风险,本实验开展不同浓度Cr6+(0、0.1、0.75、1.5、2.25和3 mg/L)对受试生物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急性毒性实验,分析藻密度、叶绿素a(Chl-a)含量、多糖含量、蛋白(TP)含量、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通透性、总抗氧化(T-AOC)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植物螯合肽(PCs)含量和吸附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96 h内Cr6+各浓度组均会抑制藻细胞的生长,其中3 mg/L处理组抑制率最高,为57.32%,96 h-IC50为2.067 mg/L。叶绿素a(Chl-a)含量和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呈现一致性,3 mg/L处理组最低,仅为对照组的26.60%。藻细胞胞内多糖和TP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胁迫浓度的增加诱导了ROS含量的升高,3 mg/L浓度组ROS水平为对照组的6倍,MDA含量呈现相同趋势。此时藻细胞受到氧化损伤,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0.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体内的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药饵口灌给药途径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欧洲鳗鲡口灌给药恩诺沙星10 mg/kg后,其血浆、肌肉和肝脏中药物时量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恩诺沙星在欧洲鳗鲡不同组织中分布较广,血浆、肌肉和肝脏的Vd分别为6.362 L/kg、8.081 L/kg和15.870 L/kg;恩诺沙星在鳗鲡体内消除较慢,在血浆、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β1/2)分别为161.10 h、333.21 h和611.26 h,总体清除率(CLs)分别为27.4 mL/(kg.h)、16.8 g/(kg.h)和18.0 g/(kg.h)。代谢物环丙沙星在鳗鲡血浆、肌肉和肝脏中药物水平的变化趋势与恩诺沙星基本相似,呈现出多峰现象,但3种组织中环丙沙星出现第一个药峰时间分别为给药后第24小时、24小时和12小时,3种组织中环丙沙星峰值水平肝脏中最高、肌肉中次之、血浆中最低,环丙沙星在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速率比较缓慢。鉴于恩诺沙星和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体内消除较慢,建议养成阶段使用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