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影响母猪排卵数的因素 1.1品种 据资料报道,中国猪种的排卵数初产猪平均为17.21枚,经产猪为21.58枚,如中国嘉兴黑猪为25.68枚,二花脸为28.00枚,内江猪为15.00枚。国外猪种初产猪为13.50枚,经产猪为21.40枚,如大白猪平均为16.70枚,杜洛克为11.50枚,长白猪为15.22枚,品种不同,排卵数不同。  相似文献   

2.
据资料报道,中国猪种的排卵数初产猪平均为17.2l枚.经产猪为21.58枚。如中国嘉兴黑猪为25.68枚,二花脸为28.0枚,内江猪为15枚;国外猪种初产猪为13.5枚,经产猪为21.4枚。如大白猪平均为16.7枚,杜洛克为11.5枚,长白猪为15.22枚。品种不同.排卵数不同。  相似文献   

3.
提高全群母猪年产仔数的技术指标是年产胎次和胎产仔数,而胎产仔数决定于母猪的排卵数、受精卵数、胚胎成活数。因此,建立规范化、标准化优良品种的无疫病健康猪群十分必要。1提高全群母猪年产仔数的总则1.1选择优良品种种猪购买或繁育生产性能好、繁殖性能好的二元母猪做母本。如美系、法系的长大或大长母猪,经产猪窝产仔数在10~12头。我国地方品种梅山猪产仔数高,经产猪窝产仔数13~15头,梅山猪与长白、大白生产的二元母猪是很好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4.
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型梅山猪育种中心2007-2012年间繁育记录进行研究,结果可知:(1)母猪初情日龄平均为73.4±7.5d,初配为6月龄;公猪第一次射精日龄为78.6±4.2d,初配为8月龄。(2)初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0.31±1.44头,产活仔数为9.85±0.2I头;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为15.3±1.82头,产活仔数为i4.87±0.60头,育成13.38±0.48头,经产母猪产仔数、初生重、20日龄窝重及45日龄窝重较初产母猪均显著提高(P〈0.05)。(3)以经产梅山猪作为母本与大约克和长白杂交,平均产活仔数12头以上,仔猪平均育成数达ll头以上,45日龄窝重达1i6.71±6.97kg和100.77±5.86kg。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2012年9月,某乡某猪场自从外县购入一批后备猪。11月开始陆续配种,今年3月陆续有母猪分娩。配种分娩的初产母猪出现早产、木乃伊胎、死胎、产仔数减少(由原来的平均产活仔数9头减到4头)弱胎等现象。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本身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没发现死亡。死亡的胎猪无肉眼可见病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CRP配套系母猪系猪为材料,研究其排卵与胚胎活力。结果表明:母系猪排卵数24.14个,比我国地方猪种平均排卵数21.58多2.56个;28-30d胚胎成活率80.35%,大于大约克的69.55%,小于二花脸猪的85.96%。母系猪的高排卵特性和较高胚胎存活量,为品系14.74头的高产仔数提供了生理前提。  相似文献   

7.
清平猪的优良特性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平猪是我国地方良种猪之一。该猪种主要特性有四个方面:1、繁殖性能好。①性早熟,母猪平均86.98d初情;②妊娠期短,初产母猪妊娠期为110.69d,经产母猪为111.06~111.51d;③产仔数多且育成率高,该品种多是2年5胎,窝平均产仔数大群12.12头,种猪场为13.57头,育成率97.79%,年可产仔、育成仔猪30头左右。2、遗传性能好。遗传性能稳定,适应丘陵、山区、平原、湖区的不同生态条件,现共有纯种母猪4万多头,已推广到全省30多个县市。3、产肉多肉质好。母猪年产窝数多、产仔多,故年产肉量大,且肉质细嫩,口感香浓,无黄膘肉和PSE肉。4、配合力好。杂种肉猪比同等条件下的其他同类杂种猪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择金华猪保种场内健康状况良好的324头能繁母猪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低能量低蛋白和高能量高蛋白2种营养水平对金华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能量低蛋白组的初产、经产和所有胎次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高于高能量高蛋白组,低能量低蛋白对初产、经产和所有胎次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低能量低蛋白组的初产、经产和所有胎次的初生重均低于对照组,低能量低蛋白对初产、经产和所有胎次的初生重影响极显著(P<0.01)。说明适度的低能量、低蛋白不仅能提高金华猪的繁殖性能,并且还能提高饲养繁殖母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太湖猪繁殖性能的种质特性表现为性成熟比国外品种早,但与国内猪种相近;产仔数多于国内外猪种,且与乳头数呈正遗传相关。太湖猪母猪的性周期、初产母猪排卵数、卵子直径、母猪妊娠期、哺育率、胚胎重量的增长和成年公猪精液品质等性状与国外猪种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
选取青海省互助八眉猪保种场健康的208头能繁八眉母猪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低营养浓度(低能量、低蛋白)和高营养浓度(高能量、高蛋白)两种营养水平对八眉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营养浓度组的初产、经产、所有胎次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高于高营养浓度组的初产、经产、所有胎次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低营养浓度组的初产、经产、所有胎次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显著(P0.05);而低营养浓度组的初产、经产、所有胎次的初生重均低于高营养浓度的对照组,即低营养浓度组的初产、经产、所有胎次的初生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说明适度的低营养水平能挖掘八眉猪更大的生产潜能,能够提高八眉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城猪是湖北省地方猪种之一,具有早熟、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放等优点。现有核心群108头,公猪15个血统,多数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配种。通城猪生长缓慢,达75kg体重日龄为213d,测定期(25kg~75kg)日增重约490g,初产母猪总产仔数为8.5头,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1.38头,哺乳期一般为30d,初生窝重平均为11.15kg。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肉色鲜红,肉质细嫩。现多作为母本与外来猪种,如长白、大约克等进行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或者利用其肉质优良的特点,与其他品种杂交级进选育优质猪新品系,以供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挖掘滇陆新品系母猪生产潜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陆母猪属于含太湖猪血缘的培育型新品系母猪,其理论生产力(排卵数全部孕育为仔猪)为初产平均15.2个,经产为23.4个,而实际生产中的产仔数仅为排卵数的60%.70%(平均11—13头),在妊娠期间有30%~40%的卵和胚胎损失死亡,若我们能降低此部份的损失达到最低限度,就能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晋汾白猪母猪的繁殖性状,试验对晋汾白猪1~6胎的繁殖性状指标进行跟踪统计,并与大白猪、长白猪和山西省常见的猪种及组合的繁殖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晋汾白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头数、28日龄断奶窝重2~5胎与1胎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经产母猪3~5胎表现较好,尤其第4胎表现最好;晋汾白猪繁殖性状与国外大白猪、长白猪相比1~2胎差异不明显,3~5胎较外种猪多1~2头;晋汾白猪与山西省常见的猪种及组合相比,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表现次之,不如大汉梅母本系,但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晋汾白猪表现最好,极显著高于山西黑猪和长大组合(P0.01);晋汾白猪的初产平均个体重表现最好,经产平均个体重方面次之。综合各项指标分析,晋汾白猪母猪繁殖性状不论与外种猪相比还是与其他优秀组合相比都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1.加强选种选配由于猪的 产仔数遗传力较低,所以,通过表 型选择来提高产仔数的效果不显 著。但在产仔较多的后代中选留 种猪进行交配,则可提高产仔数; 杂交也是提高产仔数的重要方法 之一,可利用窝产仔数高的品种 或品系进行杂交。 2.增加排卵数猪在一次发 情期中的排卵数可达20~30个, 但其受品种或胎次的影响较明 显,故在饲养中要引进排卵数多 的品种,并且增加适繁母猪的比 例。达初情期母猪的排卵数随月 龄的增加或情期次数的增加而逐 渐增加,至第5个情期左右逐渐 稳定下来;另外还受气候变化的 影响,当气候在适宜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整理了河南省某公司群养模式下母猪5 625窝和限位栏饲养模式下母猪5 086窝的繁殖记录(包括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饲养模式下初产及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仔数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总产仔数提高了0.63头、产活仔数提高了0.64头、健仔数提高了0.79头、畸形数降低了0.01头(P0.01)。在生长性能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初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1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55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46 kg(P0.01);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初生窝重提高了3.44 kg、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8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61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59 kg(P0.01)。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品种之间,初产及经产母猪的产仔数、活仔数、断奶仔猪数、断奶重等各项繁殖相关参数多在群养模式下升高,显现出了一致性。在发情及平均使用胎次方面,群养模式下母猪断奶后再发情间隔缩短了0.77 d(P0.01),年均胎次增多了0.27胎(P0.05)。说明群养模式下,母猪整体繁殖性能及利用率优于限位栏饲养模式,杜洛克、长白、大白初产及经产母猪的繁殖相关参数表现出了相似的变化趋势,且群养模式下母猪初情和初配日龄均有所提前,生产周期更短。  相似文献   

16.
正提升猪场管理与健康水平要做到四个关注,主抓五个环节,以下分别加以论述:1四个关注1.1母猪是提高猪场管理和健康水平的基础1.1.1关注后备母猪生殖系统发育,促进性发育和性健康。1.1.2关注母猪排卵和胚胎成活数量。提高排卵数和胚胎成活数,提高产仔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巴西一个猪场的15600胎的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与繁殖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母猪统计分析。统计数据包括了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21d之内、哺乳天数在13-26d、1-8胎的所有成绩。统计发现,平均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4.8d,有6.1%的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2d之内。不论初产母猪还是经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3-5d的母猪返情率最低。在断奶后第二天发情的初产母猪及断奶当天发情的经产母猪返情率最高,分娩率最低。所有母猪,凡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0-2d,6-8d,9-12d,13-18d,下一胎的分娩率显著低于(P〈0.05)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3-5d的母猪。对初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6-8d,9-12d,下一胎的产仔数最低。对经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由0-2d增加到3-5d,其下一胎的产仔数显著增加,当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增加到6-8d时,下一胎的产仔数明显降低,但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9-21d时又增加。结论: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0-2d和6-12d对下一胎繁殖成绩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产母猪因繁殖障碍常致繁殖力低下,且所产仔的死淘率明显高于经产母猪。据统计,初产母猪窝均产仔数比经产猪少21.5%,弱仔产出率高1.7倍,产死仔率高1.5倍,流产死胎率18.6%,比经产猪多3倍。仔猪增重效果低30%,情期受胎率低19.6%。1影响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1.1初配过早初配过早,体、性成熟不同步,恶果是产仔少,死胎多,体质弱,初生重小,成活率低,生长缓慢。也使母猪发育不良,未老先衰,将直接影响后代的生产力。1.2母猪过肥或过瘦初产母猪过肥,使子宫周围沉积大量脂肪而影响子宫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巴梅猪繁殖性能的育种进展,试验整理了2013年7月份—2015年12月份梅山猪保种场繁育实绩并随机抽取205窝,对巴梅、梅山纯繁、巴×梅杂交猪的初产、经产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21日龄育成数、21日龄个体重和21日龄窝重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初产巴梅猪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初产梅山纯繁猪和巴×梅杂交猪(P0.01);巴梅猪、梅山纯繁猪、巴×梅杂交猪的初产、经产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21日龄育成数差异不显著(P0.05);经产巴梅猪的初生窝重和21日龄窝重极显著高于梅山纯繁猪和巴×梅杂交猪(P0.01)。说明巴梅猪较好地遗传了母本梅山猪的高繁殖性能,并表现了父本巴克夏猪的生长发育优势。  相似文献   

20.
ESR、FSHβ及OPN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和长白猪猪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卵泡促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骨桥蛋白基因(OPN)等3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白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高,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上高,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少1.20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母猪中,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ESR基因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规律与初产母猪相反。②在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AA型比BB型个体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高,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在经产母猪中,ESR、FSHβ及OPN基因全都表现出BB型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