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效奶牛饲养技术西北农业大学姚军虎,金公亮第四讲饲养管理奶牛的基本原则1.奶牛饲养1.1饲养奶牛以粗饲料为主奶牛的粗饲料包括青干草或秸秆,牧草或青贮料等。一般情况下,日粮干物质中精粗比为30~60:70~40,犊牛或高产奶牛的精料比例可高些。粗饲料作...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除受奶牛产奶遗传性能的影响外,而饲养管理是决定的因素,特别是围产期奶牛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泌乳期产奶高低,繁殖性能,奶牛和犊牛的健康。但在实际奶牛生产中对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往往被疏忽.在此仅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简要叙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的主要生产性能是泌乳,这就决定了它对饲养管理和外界条件要求严格的特性。在多年的奶牛饲养实践中发现,正是由于忽视了奶牛这一特性.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发生疾病而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随着奶牛品种的不断改良,以及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饲料与饲养管理的好坏已经成为奶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天津市农工商宏达总公司奶牛良种场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饲养管理方式,吸纳了挤奶厅集中挤奶、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散栏饲养、机械清粪等当代先进模式,集管理、设备、信息、生态于一身,集约创新.形成了大群奶牛标准化饲养的生态牛场.下面我将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高产奶牛一般指的是在一个产奶期(305天)的产奶量在6000千克以上的牛,饲养管理的好与坏,对奶牛的健康、使用年限、发挥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高产奶牛在饲养过程中饲养难点比较高.所以在饲养高产奶牛的时候,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的日常饲养中,奶牛既能表现出生理上的共同习性.在不同生产环节特殊环境下也有特别的个性。因此,饲养员应该熟悉掌握奶牛的行为习惯,加强和随时调整对奶牛的饲养管理,以尽可能的保证奶牛对饲养上的最大回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夏日来临,农业部科技入户奶牛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所副所长王加启研究员提醒奶牛饲养管理人员.加强饲养管理减缓奶牛热应激,提升奶牛养殖效益。王加启研究员的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8.
薛玉华 《北方牧业》2007,(11):25-25
奶牛对温度的感知能力非常强,对外界环境温度有着极为明显的反应。因此,冬季为奶牛创造一个舒适温暖的生长发育环境.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饲养的经济效益。反之,奶牛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限制,影响奶牛的健康甚至发病,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甚至干乳,从而降低奶牛饲养的经济效益。因此,搞好奶牛的冬季饲养管理,对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奶牛饲养已成为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在奶牛饲养过程中,总结出以下饲养方法。1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围产期奶牛、胎儿的发育主要在妊娠后期,因而在妊娠后期,特别是最后几个星期,饲喂高质量的日粮,采用引导饲养法,  相似文献   

10.
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广大奶农只着眼于奶产量的高低,把高产奶量作为奶牛生产追求的惟一指标,出现了掠夺式经营方式,很少注意奶牛自身的健康,导致很多高产奶牛利用年限缩短。笔者就当前饲养水平条件下.如何延长奶牛利用年限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当中的散栏式饲养管理模式,在国外奶牛养殖产业发达的国家是一项普遍应用的技术,它为改善奶牛饲养环境,提高奶牛单产,实现奶牛产业的安全、健康、高效生产提供了可执行的途径,是奶牛饲养模式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内近年来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和饲养者认可了散栏式的饲养管理模式,把国际先进的散栏式牛舍生产工艺和散栏牛舍建设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散栏式饲养管理技术引入了中国,一步步改善着国内传统的饲养管理模式.散栏式饲养管理模式也将是中国奶牛饲养行业的发展方向,将为中国奶牛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赵振冰 《动物保健》2005,(10):26-27
目前,农户小规模的奶牛饲养占到奶牛存养总量的60%以上.大多数户养奶牛存在饲养不规范管理粗放的问题.据笔者统计.主要有以下16个方面。下面笔者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养牛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2000年义县城关村奶牛管理小区饲养奶牛21头,其中产奶牛16头,育成牛5头。在7年的奶牛饲养实践中,通过观察和总结摸索了一条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方法,供饲养奶牛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薛华 《北方牧业》2007,(4):20-20
<正>在奶牛饲养管理中,掌握奶牛的正常生理指标,及时发现疾病、及时预防是确保奶牛养殖安全和提高饲养效益的首要条件,也是奶牛养殖户必须具备的饲养知识。现将奶牛的主要生理指标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奶牛养殖小区实行统一管理,奶牛饲养密度大,高产奶牛多。如何减缓奶牛热应激是提高夏季奶牛饲养效益的关键。荷斯坦奶牛最适宜的气温是10-16℃,一般的说在气温不超过20℃.对奶牛不产生明显的热应激。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减少和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从防止太阳辐射、减少奶牛自身产热、增加散热三个方面考虑,在实际生产中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高效奶牛饲养技术西北农业大学姚军虎.金公亮第五讲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上)一、犊牛的培育(出生——断奶)哺乳期,犊牛的生理机能处于急剧变化阶段,可塑性大,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使犊牛充分显现双亲的优良遗传特性,纠正或改良某些遗传缺陷,促进牛群质量的不...  相似文献   

17.
农村奶牛高效饲养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农民饲养奶牛的水平、自然条件及畜牧兽医技术配套服务等情况,制定出了高效饲养奶牛的基本模式。该模式主要从奶牛群体优化、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将现有的各种畜牧兽医综合措施进行合理的组装配套、于农村奶牛养殖生产中,以有效地解决奶牛品种、中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该项工作不仅影响奶牛泌乳量和生鲜乳品质,还直接决定新生犊牛的健康水平和奶牛的产后恢复情况。因此,各牧场需要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让奶牛在分娩前后平稳过渡。本文从营养需要、分群、饲养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奶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管理需要,以期为围产期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高产奶牛养殖中,若饲养管理技术落实不到位会对奶牛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奶牛养殖效益,因此养殖人员要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技术,以此保证奶产品质量。现从奶牛选择开始谈起,针对其饲养管理技术展开详细分析,希望给当前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场对鲜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广阔的市场吸引了广大农户饲养奶牛的兴趣,然而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逐步提高经济效益却是摆在每个农户面前的一道难题。长期以来,由于受饲养模式和饲养规模的影响,农户忽略了对奶牛的档案资料管理,奶牛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