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我县养猪业发展迅速,据县畜牧部门调查统计,2008年全县生猪存栏量达11万头,全年生猪饲养总量达22万头,其中农户散养量约占饲养总量的58%,我县养猪业仍以农户散养为主,农户养猪多是购进仔猪进行养殖.由于新购进的仔猪易受运输,环境、免疫等因素的影响,抵抗力弱、抗病力和成活率低,往往给养猪户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新购进的仔猪,因环境发生变化而一时无法适应,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减少损失。1)购进前准备。在准备购进仔猪前,要先将栏舍打扫干净,尤其是发生过疫病的栏,更应进行彻底消毒,切不可马虎行事。消毒可根据病原选用2%的烧碱水、5%~10%的来苏尔或10%的过氧乙酸。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养猪势头减弱,母猪的存栏量也伴随降低,使得部分养殖户只能外购仔猪,有的养猪户购进仔猪成活率较高,而有的养猪户所购进的仔猪死亡率却较高,生产经济损失惨重。外购仔猪育肥存在着一定的养殖风险,因为猪经过运输,到一个新的环境等易发生应激反应,还易传播疾  相似文献   

4.
断奶前的仔猪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如果断奶前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则直接影响育肥猪的增重和延后出栏,目前哺乳仔猪成活率低,断奶窝重小的问题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将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简要阐述如下:1加强初产仔猪护理1.1科学接产接产前用热毛巾将母猪乳房、外阴、臀  相似文献   

5.
1明确新购进的仔猪生病原因新购进的仔猪,由于捆绑、担抬、交易等过程,到新畜主家后,环境、饲料、饲喂方式等均明显改变,使仔猪无法适应而处于应激状态,机体各系统出现机能紊乱,轻者十天半月不生长,重者易诱发以高热、便秘、下痢等为特征的疾病,引起死亡。因此,对新购进的仔猪应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发病率。2关键措施2.1做好进栏前准备在准备购进仔猪前,应先将栏舍清除干净,尤其是发生过疫病的栏舍,应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可根据病原选用2%的烧碱水、5%~10%的来苏儿或10%的过氧乙酸等。2.2购买健康的仔猪购买仔猪要知情,最好购买本地产的仔猪…  相似文献   

6.
<正>哺乳期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前的仔猪,哺乳期仔猪的成活率直接影响着猪场全阶段的生产水平和效益。环境和生产管理因素造成的哺乳仔猪死亡所占比重较大,当然哺乳仔猪健康状况还受到先天发育和季节性因素影响,本文简要就其阐述。1环境因素哺乳仔猪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对温度变化感受敏感,表1列出了其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冷应激是哺乳仔猪死亡的一个重要诱导因素,仔猪的生活温度偏低时,其产热量比散热量低,易受冷应激[1]。在低温条件下,哺乳仔猪体温降低易致体况变弱及大脑皮层灰质坏死[2],冷应激还能引起哺乳仔猪免疫功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很多养猪农户都面临哺乳仔猪的饲养与管理问题,这是由于仔猪的成活率比较低,经常容易出现腹泻、断奶等问题,只有充分掌握其生长条件,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才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增强养殖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哺乳仔猪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提升我国的养猪生产水平。1哺乳仔猪生长的环境条件1.1温度与湿度温度对于哺乳仔猪的健康影响最大,如果温度过低容易  相似文献   

8.
仔猪成活率低,除了疾病原因外,还有生理环境因素。初生仔猪毛稀皮薄,皮下脂肪少,消化器官和造血器官发育不够成熟,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差,死亡率也就高。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工厂化养猪条件,仔猪成活率更是低下。一般情况下,初生仔猪死亡率达20~25%,据科学家研究,6分之1的仔猪是死于前6周。这与母猪怀孕期饲养不好,  相似文献   

9.
新购进的仔猪经历捕捉、运输、交易及饲料、饲喂方法和环境的改变.无法适应而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体温升高、拉稀、便秘等现象。如不及时加强管理和治疗,极有可能造成养殖成本的增加。为规避养殖风险.减少猪只应激反应,降低发病率,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成活率.增加饲料报酬.建议对新购进仔猪采取下列综合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购进的仔猪经历捕捉、运输、交易及饲料、饲喂方法和环境的改变,无法适应而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体温升高、拉稀、便秘等现象.如不及时加强管理和治疗,极有可能造成养殖成本的增加.为规避养殖风险,减少猪只应激反应,降低发病率,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成活率,增加饲料报酬,建议对新购进仔猪采取下列综合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断奶仔猪成活率是猪场关注的关键环节,分析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不断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才能更好地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经几年兽医临床仔猪管理经验总结出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与对策,现介绍如下。1断奶仔猪成活率降低的原因1.1生理因素1.1.1断奶仔猪的小肠结构变化仔猪断奶后小肠出现严重的绒毛萎缩、隐窝变深,造成小肠吸收  相似文献   

12.
秋季是农户购猪饲养的旺季,由于秋季天气凉爽,正适宜仔猪生长发育。新购进的仔猪到新畜主家后,环境、饲料、饲喂方式等变化,使仔猪无法适应而处于应激状态,机体各系统性能紊乱。轻者十天半月不生长,重者易诱发高热、便秘、下痢等疾病,甚至引起死亡。现将秋季新购仔猪防病六要点介绍如下。1)做好进栏前的预备工作。在预备购进仔猪前,应先将栏舍清扫干净,尤其是发生过疫病的栏舍,应彻底消毒。消毒可根据病原选用2%的烧碱水、5%-10%的来苏尔溶液、10%的过氧乙酸等。  相似文献   

13.
一、仔猪的死亡原因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1.仔猪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小;2.出生前供给的能量不足。仔猪出生时体内脂肪的蓄积量少,  相似文献   

14.
哺乳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是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哺乳期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冬季,仔猪面临更多环境风险,应多措施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1冬季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1.1忽视仔猪出生后的饲养管理出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出生后3d,死亡率约占60%~80%。因管理不当导致  相似文献   

15.
仔猪成活率低,除了疾病原因外,还有生理环境因素.一般情况下,初生仔猪死亡率高达20%~25%,据科学家研究,六分之一的仔猪是死于前6周.这与母猪怀孕期饲养不好,仔猪初生重低,产中死亡数大,出生后环境不适,室温太低,受冻或者被母猪挤压死等原因有直接关系.现将改进措施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6.
正1购前准备仔猪填栏前必须将育成猪全部出栏。养场猪应根据饲养规模和经济能力确定购猪数量,并提前10~15 d做好栏舍的消毒工作。购猪前应了解仔猪的日龄、免疫情况、奶断时间、饲料的饲喂情况等。应从正规的规模养猪场购猪,不要同时从多家养猪场购进仔猪,以免造成交叉感染,最好不从交易市场购进仔猪。一般应购入断奶后10~15 d的仔猪进行育肥。2健康观察2.1观察精神健康仔猪走路稳重、欢快,其常抬头眼观四方,嘴不停咀嚼,健康猪不怕人,会朝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的肥猪价格一路飙升,给养猪户带来了希望,于是养猪户纷纷购进仔猪补栏,争取在今年赌一把。有的养猪户购进仔猪成活率较高,而有的养猪户所购进的仔猪死亡率较高,损失惨重。在这里笔者把养猪户失败的原因作一分析和探讨,希望养猪户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新购进的仔猪,由于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长途运输、环境变化、饲料变更等,给仔猪造成精神上和生理上的压力,导致机体各项机能紊乱。应激反应轻微者十多天不生长,严重者出现高热、腹泻、便秘等症状,甚至死亡。养殖户从开始选择、购买仔猪,直至仔猪入场,整个过程都要足够重视。下面具体介绍新购进仔猪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以供养殖者参考。1仔猪的选择在选择仔猪时,将仔猪引入观察室,任其随  相似文献   

19.
正哺乳仔猪的机体还没有发育完善,对周围环境的抵抗力较低,尚不能主动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主要低抗力来自于母源抗体。因此,要给仔猪创造适宜的环境,提高仔猪的成活率。1环境温度适宜哺乳仔猪适当保暖,可有效提高成活率,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30~34℃。因此在培育仔猪时必须有专门的热源,一般用保温板,红外线、红外  相似文献   

20.
保育猪的管理与保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仔猪极易受饲料、免疫、环境、母猪体况、断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低、抗病力下降、仔猪成活率低、生长发育迟缓、增重减少,因此必须根据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的生理特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才能提高保育猪的日增重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