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GPM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王永坤等于1997年首次发现本病,并从鹅体内分离到13株鹅副粘病毒。目前,在山东、浙江、四川、广东等地亦有此病的发生和流行,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禽1型副粘病毒对水禽的致病力逐渐增强,鹅、鸭、企鹅、鸵鸟等不再是禽1型副粘病毒的宿主和储存库,已成为禽1型副粘病毒的易感禽类。  相似文献   

2.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GPM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王永坤等于1997年首次发现本病,并从鹅体内分离到13株鹅副粘病毒。目前,在山东、浙江、四川、广东等地亦有此病的发生和流行,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禽1型副粘病毒对水禽的致病力逐渐增强,鹅、鸭、企鹅、鸵鸟等不再是禽1型副粘病毒的宿主和储存库,已成为禽1型副粘病毒的易感禽类。  相似文献   

3.
鹅副粘病毒病(GPM)是由鹅副粘病毒I型(APMV-1)引起的一起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鹅以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为特征,不同日龄鹅对本病均易感,日龄越小越易感染,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达100%。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相似文献   

4.
鹅副粘病毒病(有人称鹅新城疫)是由禽副粘病毒Ⅰ型,鹅副粘病毒引起(禽鸟类共患病)各种年龄鹅只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90%以上。由于鹅副粘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均属于禽副粘病毒Ⅰ型,有的学者称之为鹅的新城疫,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鹅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鸡副粘病毒病病毒特性和基因型的研究及防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鸡群分离到4株病毒,经病毒形态、结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血清学等研究,本病毒为禽副粘病毒Ⅰ型,根据国际上规定三项判定新城疫毒力的标准,4株病毒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似的毒力,属于强毒力的毒株;人工感染71周龄SPF鸡均100%发病致死;应用一株鹅副粘病毒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获具有对禽副粘病毒Ⅰ型共同的单抗和公对鹅副粘病毒毒株和鸡副粘病毒毒株呈阳性反应,而对新城疫F16E8  相似文献   

6.
用F -Ⅶ型鹅副粘病毒DG0 1株人工感染 6周龄非免疫鸽 ,观察试验鸽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 ,对病死鸽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和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鹅副粘病毒人工感染 84小时后可致试验组鸽 1 0 0 %发病 ,6天后 1 0 0 %死亡。且从攻毒死亡鸽肝、脑、肺、气管和泄殖腔等组织中回收到接种毒。病鸽表现下痢、瘫痪、头颈扭转、点头或震颤等症状 ;病鸽各组织器官均有明显的组织损伤 ,表现显著的变化、坏死或出血等变化 ;病毒可以在鸽体内多种组织器官中增殖。表明鹅副粘病毒对鸽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1997年扬州大学牧医学院王永坤教授等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教授等分别在江苏省和广东省发现一种新的鹅病毒性传染病——鹅副粘病毒病。鹅副粘病毒为禽副粘病毒Ⅰ型,根据国际上规定三项判定新城疫毒力的标准,即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和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等  相似文献   

8.
《山东饲料》2004,(8):23-23
鹅新城疫的病原体一鹅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它包括9个血清型,其中Ⅰ型禽副粘病毒是禽类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由其原型病毒-新城疫病莓(NDV)所引起的鸡新城疫几乎在世界上所有养禽国家都有发生。近几年来,由NDV引起的鹅的临床感染在我国华南和华东地区有逐渐形成流行的趋势,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自辛朝安等1997年首次发表“疑似鹅副粘病毒感染初报”以来,该种感染先后被称为“鹅的禽副粘病毒感染”、“鹅副粘病毒病”及“鹅类新城疫”等。  相似文献   

9.
鹅副粘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肠道糠麸样溃疡,胰腺、脾脏肿胀且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灶为主要特征。王永坤等于1997年首次发现本病,并从鹅体内分离到13株鹅副粘病毒;单松华等1999年12月,在上海地区部分养鹅场也发现了鹅副粘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0.
鹅副粘病毒病(有人称鹅新城疫)是由禽副粘病毒Ⅰ型,鹅副粘病毒引起(禽鸟类共患病)各种年龄鹅只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集疑似鹅副粘病毒病的鹅病料,通过鸡胚接种传代分离到1株病毒(HZ株).该分离病毒经鸡红细胞凝集(HA)试验、凝集抑制(HI)试验、电镜形态学观察等,结果表明与NDV极为相似,属禽Ⅰ型副粘病毒.经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说明分离到的副粘病毒为临床疫病病原,毒力较强,能使15日龄的鹅、鸡、番鸭等禽类感染发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2.
用SPF鸡胚从江苏省某一患病鹅群的肝、脾混合病料组织悬液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毒株能凝集(HA)鸡红细胞(RBC),HA为26,并可被康复鹅血清、抗鸡新城疫(NDV)阳性血清、抗鸽NDV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禽流感(H5、H9)标准阳性血清抑制。人工感染易感雏鹅,引起100%的发病和死亡,并有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和病变;人工感染42日龄SPF鸡出现100%的发病和死亡。对该分离株作致病性测定,按照国际上规定的NDV毒力型判定标准,测定了该毒株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为39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6,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2.67。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强毒力型禽副粘病毒I型(MPV-1),命名为鹅副粘病毒I型(GPMV-1)HG99株。  相似文献   

13.
鹅的副粘病毒病又叫"鹅的新城疫",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鹅源禽Ⅰ型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1,APMV-1)引起的鹅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正鹅副粘病毒是以鹅肠的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特征病变为肠道前期表现为浆液性炎症,中后期肠道出血溃疡,并有大量纤维性结节,不易剥离。本病最早于1997年7月被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等在国内首次发现,同时王永坤等也报道了此病。在短短的几年内,流行地区不断扩大,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诊断1.1病原学病原为禽副粘病毒Ⅰ型(APMV-  相似文献   

15.
水禽疾病的一些新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对水禽疾病的研究很活跃 ,有很多新发现 ,如鹅的副粘病毒感染、鹅的病毒性肠炎、鹅的流感、鸭冠状病毒性肠炎、鸭的气单胞菌感染等。此外 ,一些较老的疾病如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也增添了不少新的知识。本文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综述 ,以引起同行们的兴趣与注意。1 鹅的副粘病毒感染家禽和野鸟的副粘病毒的分离物已有不少报道[1~ 7] ,孟昭聚 ( 1 994 ) [9] 最早报道鹅的新城疫的发生与诊断 ,但未作详细的病毒分离与鉴定。而水禽与野生水禽是流感病毒及副粘病毒的自然宿主 ,并可能作为传染源而传染其他鸟类和家禽[2~ 3] 。有关野鸟…  相似文献   

16.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GPMV)1型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特征的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极高的死亡率,一般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7.7%和18.2%,10日龄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养鹅的主要国家,近几年养鹅业呈现快速发展。同时,鹅疫病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已经弄清目前危害鹅群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除小鹅瘟外,还有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腺病毒)、鹅(禽)流感、鹅类新城疫病等。鹅类新城疫病又称鹅副粘病毒病,是自1997年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鹅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其病原和新城疫病毒同属于副粘病毒科。国外学者认为禽副粘病毒一般不会感染鹅,即使感染也不会发病,但我国学者王永坤和辛朝安分别报道了由鹅副粘病毒引起的疾病暴发,他们分别在江苏和广东等地的病例中分离到了对鹅具有强致病力的副粘病毒.随后,在上海、安徽、吉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等地也陆续报道发生鹅副粘病毒病。2009年4月初,重庆万州地区某养鹅场1000只38日龄伊犁鹅开始发病,每天死亡20多只,用过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临床诊断怀疑为鹅副粘病毒病。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8.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病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发生于广西各地鹅的病毒性传染病,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症状、肉眼病理变化,并对从病鹅分离的病毒进行了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测定、RT-PCR试验,F基因序测定等研究。结果证等该病原为禽副粘病毒1型,属于强毒株,基因分型为Ⅶ型。  相似文献   

19.
用SPF鸡胚从江苏省某一患病鹅群的肝、脾混合病料组织悬液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毒株能凝集(HA)鸡红细胞(RBC),HA为2^6,并可被康复鹅血清、抗鸡新城疫(NDV)阳性血清、抗鸽NDV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禽流感(H5、H9)标准阳性血清抑制。人工感染易感雏鹅,引起100%的发病和死亡,并有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和病变;人工感染42日龄SPF鸡出现100%的发病和死亡。对该分离株作致病性测定,按照国际上规定的NDV毒力型判定标准,测定了该毒株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为39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6,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2.67。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强毒力型禽副粘病毒Ⅰ型(MPV-1),命名为鹅副粘病毒Ⅰ型(GPMV-1)HC99株。  相似文献   

20.
1 抗原制备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 ,本所通过分离毒鹅胚增殖 ,经甲醛灭活、加白油等乳化而成。2 蛋鸡免疫方法选择健康蛋鸡 2 0 0只 ,供免疫用。2 1 基础免疫 每只蛋鸡肌注 1 .0ml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2 2 加强免疫 基础免疫后 1 0天 ,肌注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 1 .5ml/只。2 3 强化免疫 加强免疫后 1 0天 ,再肌注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 2ml/只。免疫后 1 5天抽检卵黄 ,抗体效价达 6(log2 )以上 ,可用作制备抗体 ,若效价低于 6(log2 ) ,再免疫一次灭活油乳苗。3 鸡抗鹅副粘病毒病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3 1 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