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雷达图分析稻米食味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选择胶稠度、碱消值、粒型、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5个对稻米食味品质影响较大的理化指标作为雷达图分析的评价指标.各个评价指标经无量纲化处理后用于绘制雷达图.为消除指标排列顺序不同引起的差异,本文采用雷达图的平均周长和平均面积作为特征向量构建评价参数,并对10个参试样品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本文建立的雷达图分析法得到的食味评价排序与常规感官评价法的排序基本一致,表明本文建立的雷达图分析法适用于稻米食昧品质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食味作为衡量稻米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为了更好地判定稻米品质,日本佐竹公司建立了系统的大米食味评价系统,运用其开发的食味检测仪器,结合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用途大米进行食味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以12个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和8个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硬米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两类稻米食味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低的软米食味优于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硬米;硬米食味值与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粒长和粒型呈显著正相关,软米食味与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相关性不显著;硬米和软米食味值与胶稠度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硬米食味值与RVA谱相关性不显著,软米食味值与崩解值和最高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消减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今后的稻米食味品质评价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直链淀粉含量进行分类,再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食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以便能更加准确地评价不同类型稻米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4.
贺梅  宋冬明  黄少锋  张丽萍 《北方水稻》2013,43(1):39-40,42
总结了目前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评价的三种方法,包括感官评价法、理化指标评价法和仪器评价法。同时分析了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因素,为优质稻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稻米蛋白质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是稻米中含量仅次于淀粉的物质,同时是稻米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对稻米品质有较大影响。本文综述了稻米蛋白质的特点,以及蛋白质与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尤其是蒸煮食味品质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蛋白质影响蒸煮食味品质的机理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稻米蛋白质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稻米的食味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稻米食味品质的感官、理化分析(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略述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改良的最终目标,其研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89个辽宁滨海稻区主栽品种及表现优良的后代品系为试验材料,探究稻米品质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各项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稻米各品质性状间关系密切复杂,彼此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稻米长宽比和整精米率与食味值关系密切,在选育高食味值的稻米品种时,可以选择长粒形品种。通过对稻米理化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和食味值的分析发现,要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值,应降低稻米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通过对稻米产量与各品质性状间关系的分析发现,长粒形稻米的食味值高,但不易高产。提高稻米品质和食味值与提高产量之间不存在直接矛盾,产量与食味值的回归曲线方程表明产量较高或较低时,与食味值存在不同的趋势,说明单一地追求高产量时会导致食味降低,但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提高品质,培育兼顾高产量和高品质的稻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稻米食味品质形成及其响应氮素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食味品质是消费者评价稻米优劣的关键品质,决定了大米的档次与市场定位。本文阐述了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淀粉晶体结构、淀粉颗粒粒径分布、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淀粉溶解及膨胀特性、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及回生特性等稻米食味品质评价体系,从稻米淀粉合成相关酶(AGPase)、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支酶(SBE)、淀粉脱分支酶(DBE)及蛋白组分概述了稻米食味品质的遗传调控。着重综述影响蛋白质含量的重要栽培因素——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及氮肥形态对稻米食味品质形成的调控途径,对水稻食味品质的遗传研究及栽培调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可为水稻优良品种选育与生产、稻米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受品种遗传特性、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RVA(快速粘度仪)谱特征值是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优劣的重要理化指标。为探究不同海拔地区苟当1号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在贵州省从江县242~857 m的海拔范围内选取了5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种植苟当1号,对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主要理化指标进行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苟当1号的蛋白质含量在5.23%~7.07%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2.87%之间,海拔高度与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VA谱特征值多重比较表明,回复值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崩解值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消减值随海拔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此外,不同海拔的土壤基本成分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速效氮含量与崩解值呈显著负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回复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苟当1号在从江地区242~857 m的海拔范围内种植,蒸煮食味品质随海拔升高而变优。  相似文献   

10.
云南粳型特色软米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5个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品种(系)种植在4个不同海拔生态点,利用AMMI模型对食味品质性状(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以食味品质性状的表型值、AMMI分析的前两位主成分值及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指标,对品种(系)食味品质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3项指标在基因型间、环境间及基因型×环境互作间的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此3项指标的交互效应主成分值(IPCA)差异也显著。综合考虑3项指标的表现,5个软米品种(系)食味品质稳定性依次为银光云粳20号云粳优4号YH6H559。影响食味品质稳定性的主要环境气候因子是海拔和日平均气温。综合考虑供试品种(系)的产量水平、食味品质及其稳定性,银光和云粳20号可作为改良稻米食味品质(特别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稳定性的亲本。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稻米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的关系,甄选合适的评价指标,为培育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综合优良的杂交籼稻品种提供理论参考,以8个不育系与25个恢复系配制的200个杂交籼稻组合为材料,采用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稻米外观品质性状与食味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粒宽、垩白度、垩白粒率呈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显著负相关;米饭食味综合评分与粒长、长宽比显著正相关,与粒宽显著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的两对典型相关变量,累计贡献值为91.329%。在第一对典型变线性组合构成中,U1和V1分别以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的权重较大;在第二对典型变线性组合构成中,U2和V2分别以粒长、食味综合评分的权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稻米淀粉RVA谱在水稻优质米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优质米育种应用的指标上,利用粘度速测仪测定稻米淀粉粘度特性成为评价稻米食用品质的一个很重要指标。相比于目前公认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及胶稠度等食味性主要影响指标,稻米淀粉粘度特性测定更加准确、迅速。本文综述了稻米淀粉RVA谱测定方法、特征特性、与其它营养食味品质的关系及其基因定位研究,分析了稻米淀粉RVA谱在优质米育种上的应用,为稻米淀粉RVA谱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北方绿色稻米品质特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绿色稻米的环境要求,探讨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和理化特性品种间的差异以及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特性的相关分析,指出食味值品种间存在差异,通过育种途径可以解决。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特性间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呈负相关,而胶稠度与食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稻米食味品质是决定消费者选择和市场流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稻米食味品质主要是由淀粉(少量蛋白质和脂肪)在水和温度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独特的质构和滋味。本文介绍了稻米食味品质评价的发展历程,综述了淀粉组成结构、淀粉与其他成分互作、淀粉生物合成与分解对食味品质的影响,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稻米食味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稻米食味品质提升、水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具有优异食味品质的日本粳稻品种越光与中国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水稻品种稻米的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主要品质特征差异,以期为中国优质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长江下游地区公认的食味品质好的5个粳型水稻品种稻米和日本新泻地区生产的越光稻米为材料,分析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稻米RVA谱、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TOYO味度值等主要品质特性的差异及其相关性。越光的稻米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没有明显差异,支链淀粉长链部分(Fb3)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支链淀粉短/长链比(Fa/Fb3)显著高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越光稻米中Mg、K含量以及淀粉谱特性中最高黏度、崩解值均显著高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支链淀粉的短链部分(5≤DP≤12)所占比率与最高黏度值和崩解值呈显著正相关,Fa/Fb3与最高黏度和崩解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由此认为,通过育种手段改善稻米的支链淀粉理化特性,并在栽培措施上通过降低氮肥施用量来降低稻米中蛋白质含量,是提高长江下游地区水稻品种食味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定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两方面简要介绍了评价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实用指标,并从水稻品种的血统和熟期、产地的土壤和水质、选用肥料的品种和用量、收获时期和方法四方面重点分析了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旨在为发展名牌稻米生产提供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粒形对粳稻食味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影响,以22个不同粒形品种粳稻稻米为对象,分析其理化特性、食味品质和质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参试粳稻稻米理化性质相似,但食味品质和质构特性差异较大,吉粳830食味品质最佳,滢科101食味品质最差;粒宽与米饭硬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黏度、黏硬比和食味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黏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长宽比与米饭黏度和黏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判别率为80.5%)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拟合能力R2X=0.759,预测能力Q2=0.698)可有效将食味品质较好的稻米样本归为一类,黏硬比可作为判别优质食用稻米的有效参数。本研究结果可为基于稻米粒形建立稻米食用特性的快速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两年江苏省选育了大量的半糯型粳稻品种。不同半糯型粳稻品种间的食味品质及稻米理化特性仍存在较大差异。探究影响半糯粳稻食味品质形成的原因,将为优良食味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9年参加江苏省优良食味稻米评比的39个半糯型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蒸煮食味、外观、理化、RVA谱特征值等24个品质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食味值组别间各性状指标的差异及与食味品质之间相关性。【结果】依据食味值高低将其分为高食味值(>80)、中食味值(70~80)和低食味值(<70)三组。与低食味值组相比,高食味值组品种具有较低的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和米饭硬度,较好的透明度,较高的胶稠度、米饭外观和黏度值。统计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成糊温度、RVA谱特征值在三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米饭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成糊温度、透明度及垩白性状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高食味值组中各性状与食味值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中、低食味值组中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稻米外观和理化品质对半糯型粳稻食味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半糯型粳稻中食味值较高的品种往往具有更好的外观品质、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较低的蛋白质含量,因此在半糯型水稻育种过程中应重视这些指标的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含量与稻米食味品质关系密切。目前的研究发现,一些表观蛋白含量相近的水稻品种食味评分差异很大,可能与其蛋白组分有一定关系。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上从蛋白的提取剂、进样量、固定及染色等方面进行优化,建立了两种水稻蛋白电泳方法,即水稻清蛋白电泳方法及水稻谷蛋白电泳方法。采用改进后的水稻谷蛋白电泳方法进行谱带分析,发现蛋白含量相近、食味评分不同的水稻品种谷蛋白电泳谱带无差异;北方粳稻和南方粳稻的谷蛋白电泳谱带有差异。对不同来源的粳稻品种,采用优化后的清蛋白电泳方法进行谱带分析,发现蛋白含量相近、食味评分不同的水稻品种,70~105 kDa处谱带缺失或谱带浓度加强。初步确认105 kDa是与稻米食味相关的谱带,谱带颜色越深,稻米食味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稻米食味品质对结实期温度的响应特征及稻米食味品质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并从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与蛋白质合成代谢角度阐明了水稻食味品质对结实期温度响应的生理基础,最后展望了结实期温度胁迫对稻米食味品质影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