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研究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fermentation extract of Hericium caputmedusae,HFP)对肉鸡血清脂类指标、腹脂沉积、盲肠短链脂肪酸以及肝脏、肌肉、粪便中脂肪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0只,分别饲喂含HFP为0、0.1%、0.3%和0.5%的日粮,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HFP可显著降低14、28和42日龄肉鸡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P0.05),0.3%和0.5%水平的HFP添加组可显著降低肉鸡肝脏TG含量(P0.05);2)0.3%和0.5%水平的HFP添加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日粮中添加HFP对肉鸡体重、腿肌脂肪含量、胸肌脂肪含量、粪便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添加HFP可显著增加肉鸡盲肠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盲肠乙酸和丙酸的比例(P0.05);5)变量间相关性分析表明,14日龄时,肉鸡盲肠丙酸含量与腹脂率显著负相关(r=-0.992),乙酸和丙酸的比例与腹脂率显著正相关(r=0.989);28日龄时,盲肠丙酸含量与血液TG含量显著负相关(r=-0.985),乙酸和丙酸的比例与血液TG含量显著正相关(r=0.996);42日龄时,乙酸和丙酸的比例分别与血液TG含量、腹脂率显著正相关(r=0.951,0.979)。以上结果提示,在肉鸡日粮中添加HFP可以显著降低血液TG含量,降低腹脂沉积,可能是通过调节肉鸡盲肠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而促进机体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2.
选1日龄AA肉用仔鸡48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1~5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400、800 mg·kg-1破壁处理超细绿茶粉(日粮中茶多酚含量分别为0、10、20、40、80 mg·kg-1),饲喂肉鸡,探讨其对肉鸡脂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破壁处理超细绿茶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但对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影响.②对肉鸡腹脂率、肝脂率无明显影响,对胸脂率有降低的趋势,400 mg·kg-1茶粉组肌间脂肪宽显著降低,800 mg·kg-1茶粉组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明显降低,但低剂量茶粉组则影响不明显.⑨对血清中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影响不显著,但对脂蛋白脂酶活性有升高的作用,对肝脂酶活性有降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脱乙酰度的低分子壳聚糖对肉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选1日龄健康肉鸡19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及基础日粮中添加(0.15%)脱乙酰度为73%、81%和90%的低分子(6.75~8.84 kDa)壳聚糖日粮,试验期42 d。试验末袁每组随机抽取6只鸡(每重复1只)采集血清样品并屠宰,取肝脏、腹脂样品。结果表明,各组的平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90%脱乙酰度的低分壳聚糖组肝脂率和腹脂率分别显著降低6.08%、6.53%,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也显著降低;各处理组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袁但腹脂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上升趋势。可见袁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不同脱乙酰度的低分子壳聚糖对其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高脱乙酰度的低分子壳聚糖可显著降低肉仔鸡对脂肪的吸收利用及体脂沉积,壳聚糖可能通过促进体内脂肪的分解而调节肉鸡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对肉鸡生产性能、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选用144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6组,采用立体笼养。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它5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依次添加0.5%、1%、2%、3%和4%的壳聚糖,试验期分为0~3周、4~6周两阶段。结果表明,添加0.5%、1%、2%的壳聚糖不影响生产性能,可降低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量为3%和4%时严重影响肉鸡生产性能,且使料重比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壳聚糖组3周龄、6周龄的肝脂率和腹脂率均低于对照组,且6周龄时肝脂率和腹脂率下降达极显著(P<0.01);结果还表明,添加壳聚糖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总脂含量。结合生产性能,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量小于2%,在达到降脂的同时不影响生长,并可提高饲料报酬,添加量以2%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选用体重相近的健康的1日龄AA肉仔鸡(公)9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期为21 d,在各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 mg/kg壳聚糖.结果表明,150 mg/kg组壳聚糖对肉仔鸡脂类代谢的影响效果显著,能降低肉仔鸡的肝脂率和腹脂率,分别降低了4.92%、16.67%(P<0.05);同时能有效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为23.19%(P<0.05);对肉仔鸡腹脂中脂肪酸合成酶和苹果酸酶活性没有影响,但肉仔鸡腹脂中脂蛋白脂酶mRNA表达显著性上调(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饲粮中添加牛至油对天露黄鸡腹脂沉积及脂肪代谢的影响,并通过模拟生产试验对牛至油降低肉鸡腹脂率效果进行验证。【方法】实验室试验:选取24只65日龄雌性天露黄鸡,逐只称质量编号后,根据体质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牛至油),处理组分别饲喂含100和200 mg/kg牛至油的饲粮;试验开始前预饲喂3 d,正式试验时间为30 d,自由采食及饮水。模拟生产试验:选取270只65日龄雌性天露黄鸡,逐只称质量编号后,按照体质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次重复,每次重复15只,试验处理和饲养管理方法与实验室试验相同。实验室试验结束后称体质量计算生产性能指标,并屠宰,采集血液、肝脏、腹脂、胸肌、腿肌等样品,测定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模拟生产试验结束后称体质量,并取样测定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验证实验室试验结果。【结果】实验室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00 mg/kg牛至油可显著提高天露黄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和胸肌率,显著降低天露黄鸡的耗料增重化和脂肪沉积,腹脂减少率达到23.51%;显著降低天露黄鸡肝脏中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对肝脏中脂肪分解相关基因无明显影响。模拟生产试验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相符,验证了牛至油具有降低天露黄鸡腹脂沉积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牛至油添加组的腹脂减少率达到20.00%。【结论】饲粮中添加200 mg/kg牛至油可显著降低天露黄鸡的腹脂沉积,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肝脏脂肪酸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刘瑞玲 《饲料博览》2009,(12):18-20
试验采用1日龄樱桃谷鸭160只,采用4×2两因子试验设计(添加水平、性别)。分为8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鸭,公母各半。4组饲喂基础日粮,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5、10、15mg·kg^-1,试验期42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35d。结果表明,添加大豆异黄酮对21日龄鸭MDH活力的影响差异显著(P=-0.048),15mg·k^-1组的肝脂率低于对照组;42日龄时3个组的MDH活力都低于对照组。21日龄公鸭的肝脏指数极显著高于母鸭(P=0.000),肝脂率极显著低于母鸭(P=0.001);42日龄公鸭肝脂率有低于母鸭的趋势。性别和剂量交互作用对21日龄MDH活力(.P=0.053)和42日龄肝脂率(B=0.087)的影响都有显著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用中草药组成复方制剂添加于艾维茵肉仔鸡日粮中,观察其对肉仔鸡日增重、胴体品质及肝脂含量的影响。270羽试验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试验共42d,第Ⅰ组为基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mg.kg-1杆菌肽锌,第Ⅲ、Ⅳ、Ⅴ、Ⅵ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2.0%的中草药制剂。结果表明:中草药复方添加剂能提高肉仔鸡的日增重,效果与抗生素组相近;添加中草药能提高屠宰率和全净膛重,且极显著降低腹脂率和肝脂含量(P<0.01),其中以添加1.5%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热应激状态下,在水中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和/或在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对岭南黄鸡的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880只1日龄健康岭南黄鸡,公母比例相同,随机分配到4个组,每个组12个重复,试验期共42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强化氨基酸的日粮(基础日粮 氨基酸);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3组饲喂强化氨基酸的日粮,试验2组与试验3组从21日龄开始每天早11:00到下午5:00在饮水中加入抗热应激药物(2g·L-1,电解质和维生素C)。试验分2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强化赖氨酸和蛋氨酸能提高1~21日龄岭南黄鸡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P<0.05),并有改善全期生产性能的趋势。在22~42日龄肉鸡饮水中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对岭南黄鸡的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提高岭南黄鸡血液中Cl-含量和降低Ca2 的含量,显著降低黄鸡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粉对快大型优质鸡血脂和体脂的影响,为将其应用于家禽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80只1日龄良凤花鸡随机均分为6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2组、3组和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75%、1.0%、1.25%的黄芪粉 试验5、6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和1.25%黄芪粉,投喂10天后停喂10天,全程循环。分别于35日龄和63日龄时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63日龄时测定腹脂率(PAF),肌间脂肪宽度(IMF)、皮下脂肪厚度(SF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35日龄时,第3组、4组和6组TCHO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第3组和6组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5组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 与对照组相比,在63日龄时,黄芪添加组的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第3组、4组和5组血清TCHO和LDL-C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显著增加(P〈0.05),第3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粉可降低血清TG、TCHO和LDL-C的含量,提高HDL-C水平,对腹部脂肪沉积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究杂合型伴性矮小基因对鸡脂肪沉积的影响,了解其脂肪沉积动态变化的规律,为优质肉鸡和地方鸡种生产性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正常体型的固始公鸡和广西瑶鸡公鸡(ZDWZDW)分别与正常型母鸡(ZDWW)和矮小型母鸡(ZdwW)交配,将杂交后代在同一条件饲养。分别于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从每个杂交后代中各选取鸡只10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尺指标的测定;分别于60日龄和90日龄从固始鸡的杂交群体中各选取鸡只1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脂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另于120日龄从固始和广西瑶鸡的杂交后代群体中各选鸡只1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脂含量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血清生化指标;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腿肌中肌内脂肪(IMF)的含量;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测定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结果】杂交后代个体体型均为正常型,固始鸡母本正常型群体的公、母鸡随日龄呈现了不同的脂肪沉积特性。母鸡的体脂指标包括腹脂重、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和肌间脂肪宽前期均保持在低水平,在120日龄得到显著提高,而公鸡的体脂水平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固始鸡母本矮小型群体公、母鸡随日龄表现了相似的脂肪沉积动态变化特性,120日龄公、母鸡的体脂沉积水平均显著高于60日龄/90日龄;母本矮小型群体公鸡(dw杂合子)表现了完全不同于母本正常型群体公鸡(DW纯合子)体脂变化的特性,其90日龄和120日龄的腹脂重、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和肌间脂肪宽均显著高于母本正常型群体公鸡。进一步整合120日龄固始鸡杂交群体和广西瑶鸡杂交群体的体脂数据发现,群体因素对腹脂重、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和胸肌肌内脂肪含量的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母本矮小型公鸡(dw杂合子)的腹脂重、腹脂率、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和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母本正常型公鸡(DW纯合子,P<0.01)。母本矮小型与母本正常型群体间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母本正常型和母本矮小型后代的肌纤维特性包括肌纤维密度、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杂合伴性矮小型基因改变了公鸡的脂肪沉积特性,显著提高了公鸡的腹部脂肪、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的沉积;改善了胸肌的肌内脂肪含量;而对血脂指标无显著影响;对肌纤维特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半纯合日粮分别添加 0 .4 %的茶多酚 (TP)和果寡糖 (FOS)对 2 8~ 4 2日龄母肉鸡的生产性能等的影响。结果为 ,添加TP和FOS比对照显著降低了死亡率、腹腔脂肪重量和腹腔脂肪率 (P <0 0 5 ) ,并且TP对腹腔脂肪的抑制效果比FOS大 (P <0 0 5 ) ;添加TP显著降低了盲肠菌群的总数、各菌群的数量以及细菌代谢产物的总量(P <0 0 5 ) ;添加FOS不影响盲肠菌群的总数 ,但选择性地显著增加了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和真细菌 (Eubacteria)群、降低了其他菌群的数量以及酚类和吲哚的含量 (P <0 0 5 )。试验认为 ,茶多酚和果寡糖具有降低死亡率和腹腔脂肪沉积以及改变盲肠菌群的效果 ,茶多酚表现的是类抗菌素效果 ,即 ,非选择性地降低所有菌群的数量及其代谢产物含量 ,而果寡糖的效果是选择性地增加有益细菌、降低盲肠内挥发性脂肪酸以外的代谢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1日龄樱桃谷鸭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公母各半.1组饲喂基础日粮, 2、3、4组饲喂基础日粮+5、10、15 mg/kg大豆异黄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母鸭添加组中10 mg/kg剂量组的屠宰率升高(P>0.05),皮脂率、腹脂率分别降低17.62%、45%(P<0.05);15 mg/kg剂量组腿肌率和瘦肉率分别升高15.72%、11.04%(P<0.05),皮脂率降低8.05%(P<0.05);公鸭添加组中5 mg/kg剂量组腹脂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65%(P<0.05).母鸭添加组血清TG、TC、LDL-C、HDL-C的含量和LPL活力均无显著变化(P>0.05);公鸭添加组5 mg/kg剂量组的LDL-C比对照组提高了4.39%(P<0.05).  相似文献   

14.
不同锰源对肉鸡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336只1日龄AA肉公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胴体性能、肌肉品质、腹脂和肌肉中相关酶活性及肌肉中MnSOD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3×3两因子安排的完全随机设计,将试鸡按体重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添加锰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和在基础饲粮中以无机硫酸锰、氨基酸锰A(Mn AA A)和氨基酸锰B(Mn AA B)形式分别添加100和200mg•kg-1锰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添加锰对肌肉pH、滴水损失、剪切力、肌间脂肪、L* 值、a* 值等均无显著影响 (P﹥0.10);各添加锰组鸡腹脂率、腹脂脂蛋白脂酶(LPL)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及腿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未添加锰的对照组 (P﹤0.10),添加Mn AA A组和添加Mn AA B组腹脂LPL活性均显著低于添加MnSO4组(P﹤0.05);各添加锰组腹脂激素敏感脂酶(HSL)活性、胸肌和腿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活性和MnSOD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添加锰的对照组(P﹤0.02), 添加Mn AA A组腿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 mRNA水平显著高于添加无机硫酸锰组(P﹤0.02)。【结论】中等络合强度有机锰(Mn AA A)比无机硫酸锰更能有效降低肉鸡腹脂LPL活性及增强腿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的基因表达,并进而改善了肉鸡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饲料添加剂对球虫感染肉鸡早期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00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4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0.08%抗生素组、基础日粮+0.05%益生菌组及基础日粮+1%绿茶粉组。每组肉鸡14日龄时分别灌喂1mL(5×10~4)柔嫩艾美尔球虫和生理盐水。每2周空腹称重1次。分别于球虫侵染后的第4、7、10天收集粪便,用于球虫卵计数。于19、24日龄每组的5个重复中各取1只,共屠宰40只鸡,检测各肠段长度和重量,并截取其2cm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用于制作切片。结果表明:球虫侵染第10天时,抗生素组和益生菌组的虫卵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绿茶粉组球虫虫卵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1%绿茶粉降低肉鸡早期(0~14d)增重(P0.05),肉鸡第15~28天增重在各饲料添加剂组间无显著差异;益生菌组回肠长度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回肠壁厚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绿茶粉组(P0.05),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绿茶粉组回肠壁厚、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绒隐比和盲肠壁厚与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综上,球虫感染影响肉鸡肠道发育,导致空肠发育缓慢,盲肠壁增厚。绿茶粉可以缓解因球虫感染导致的体重下降,但对肉鸡早期(0~14d)生长发育无显著促进作用。益生菌不影响肉鸡15~28日龄增重,并减少球虫感染后粪便中的虫卵数。  相似文献   

16.
丙酮酸肌酸对肉鸡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0羽1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羽。分别于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5%和10%丙酮酸肌酸(CrPyr),以不添加CrPyr为对照,饲喂至42日龄时各组每个重复分别随机宰杀4只,采集血样、肝脏、腹脂、左侧胸肌和腿肌,测定血清葡萄糖(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激酶(CK)、尿酸(UA)、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瘦素含量,以及肌肉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rPyr显著降低肉鸡腹脂率及肝脏和血清中TG、LDL-C、UA含量,但增加血清FT3含量;CrPyr明显提高胸肌率、腿肌蛋白质含量及RNA/DNA值;同时CrPyr还提高了肌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生肌调节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提示:CrPyr可通过提高肉鸡体内脂类分解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激素水平,对脂肪代谢起调节作用;同时通过促进蛋白质的沉积,提高肌肉蛋白质含量,促进肌肉生长。  相似文献   

17.
对640羽体质量均匀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采用正交优化设计,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同一基础日粮(基础日粮Cu、Fe、Zn、Mn实测含量,1~21日龄分别为12.2、185.7、15.8和29.4 mg/kg,22~42日龄分别为14.3、159.2、28.4和46.5 mg/kg)中添加不同水平的Cu(0、10、20、30 mg/kg)、Fe(0、50、100、200 mg/kg)、Zn(0、30、60、120 mg/kg)和Mn(0、40、80、160 mg/kg)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Cu、Fe、Zn、Mn的不同组合显著影响1~21 d日增体质量,Fe的添加水平是影响1~21 d肉鸡日增体质量的决定因素。日粮Cu、Fe、Zn、Mn组合不影响22~42 d和1~42 d肉鸡日增体质量、采食量和料体质量比,添加Zn、Mn降低全期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16个微量元素添加组合中,1~21 d肉鸡Cu、Fe、Zn、Mn的最佳添加水平分别为30、100、30、160 mg/kg;22~42 d肉鸡日粮中不需要额外添加Cu、Fe、Zn、Mn。  相似文献   

18.
投喂青料和添加剂对草鱼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青菜、旱草青料、配合饲料以及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_6、蛋氨酸和亚油酸对草鱼的生长、脂肪代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青菜和旱草青料的鱼类体腔和肝脏中含脂量最低,与投喂配合饲料组比较,差异性十分显著(P<0.01)。肝脏中的蛋白质含量也以投喂青菜和旱草青料的最高;血清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含量以投喂青菜和旱草青料组为最低。在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B_6、蛋氨酸和亚油酸的投喂试验中,发现投喂旱草青料组和添加维生素B_6组的鱼,体腔和肝脏中的含脂量最低,而投喂配合饲料的含量最高。投喂含70%青料(菜)组的鱼类生长最快,投喂配合饲料的最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