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木屑人造菇木室外栽培香菇,菌肉厚、菌柄短.但是通常的栽培管理方法,菇体含水量大,难以形成厚菇和花菇,烘烤后色泽不好,不能上等进级.为此,我们进行了优质木屑香菇形成条件与管理技术探讨.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为香菇8611,由留坝菌种厂提供.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2%、石膏1%、尿素0.3%、过磷酸钙0.55%,含水量55%,pH值5.5~6.5,拌匀后装入低压聚乙稀袋内(17×55厘米),两端扎紧烧熔,按常规法灭菌、接种后、室内培养成人造菇木菌筒.  相似文献   

2.
袋栽香菇出菇后期,菌筒逐渐变干,当菌筒含水量下降至一定值时,则无法出菇。此时,用淋水、浸水已不能满足出菇对水分的要求,必须采用菌筒打洞浸水法,才能使其充分吸水。本试验主要是探索菌筒含水量与出菇量之间关系,找出浸水的最佳时机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香菇棉秆粉代料栽培规模化生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棉秆粉代料栽培香菇的规模化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棉秆粉代替木屑栽培香菇是完全可行的,但出菇后期营养不足、容易散袋,导致出菇期短,产量低.若在培养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木屑,则可调节培养料的营养结构,增强料袋的紧实度,提高保水性能,菌丝生长快,香菇产量高,花菇率高.试验表明,培养料中木屑含量在20%左右时,香菇产量最高,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4.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  相似文献   

5.
张维瑞  周修赵 《食用菌》2002,24(6):31-31
滑菇是一种低温性的菌类 ,产区主要在东北 ,而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栽培较少。近年来 ,笔者在南方的高海拔地区 (海拔 80 0 m以上 )采用袋栽模式栽培滑菇取得成功。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滑菇制袋期宜在 2月至 5月上旬 ,太早制袋温度低 ,发菌慢 ;制袋太晚 ,因夏季温度高易污染杂菌。菌种使用中晚熟品种。出菇季节为当年的 11月至翌年的 5月。2 制作菌筒2 .1 培养料配方 实践表明 ,许多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滑菇 ,比较理想的配方 :1木屑 89% (适当添加或完全用污染的香菇废菌料 ) ,麦麸 (米糠 ) 10 % ,石膏 1% ;2木屑 40 % …  相似文献   

6.
袋栽香菇生产中,因条件、设备不同及技术水平高低,培制香菇菌袋的成功率相差甚大,如何提高培制菌袋的成功率?是菇农所关心的问题.1988年,我们与新风司茅坪香菇厂合作,培制香菇菌袋3.6万袋,脱袋出菇3.57万袋,成功率达96%以上.现将培制菌袋技术简述如下:(一)备料:(1)杂木屑要过孔径约2毫米的筛,以免刺破薄膜袋.(2)麸皮要干燥、无霉变和结块.(3)薄膜筒要与装袋出料口相适应,用出料口径9厘米的装袋机,薄膜筒规格应为15×55厘米.(4)常压灭菌  相似文献   

7.
代料香菇采过几潮菇后,由于料内水分、养分严重消耗,以及代谢产物的积累致使pH值下降,而影响到产量和质量.具体表现为菇体小,盖薄,易开伞,产量低.笔者于1990~1991年对香菇菌筒用不同营养液进行浸泡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以出过四潮菇的菌筒为试材.原培养基配方: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各1%,多菌灵0.3%,料水比1∶1.4,每筒干料重100g.菌种Cr-02.(二)方法选无杂菌、无虫害的完整菌筒200个,  相似文献   

8.
张辉 《上海蔬菜》2022,(4):73-75
为筛选适宜在甘肃省康乐县栽培香菇的培养料配方,促进当地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开展了不同香菇培养料配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培养料配方中,杂木屑80%、麸皮19%、石膏1%配方处理L808香菇的菌丝白色、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最强、菌袋转色最快、菌盖直径和厚度最大、香菇色泽亮、菇形圆正、菇肉紧实、生物转化率最高、优质菇率高。用杂木屑80%、麸皮19%、石膏1%配制培养料进行香菇生产可在康乐县胭脂镇及气候相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露地袋栽香菇,在转色出菇期间,经常会碰到因菌筒的腐烂而影响香菇优质高产。现将菌筒腐烂的症状、成因及防治办法简介如下:一、症状及原因(一)菌筒松散解体。菌筒松而无弹性,手触摸即散于畦面,培养料无异味,多发生在菌简开袋转色时或已出了1~2批菇后。主要原因是:在菌简发菌过程中,培养室通气不良严重缺氧;菌丝生长后期产生大量菌温,加上气温高,没有及时进行翻堆散热,由于温度超过33℃以上而使部份菌丝死亡;当气温下降后虽有部分菌丝能恢复生长,但菌筒已变得松软无弹性,重者脱袋即解体,轻者转色后菌皮薄,出了1~2批菇后(?)如通风不良(?)喷水过多也会松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利用蔬菜中棚进行了周年生产鲜香菇的技术研究,主要思路是利用不同温型、不同菌龄的香菇菌种和不同的栽培设施,采用多种栽培方式,达到周年生产鲜香菇的目的。 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香菇菌种 (1)短菌龄型菌种 ①cr—02(浙江引进) 特点是适宜于塑料中棚生产。菌龄80—90天,菇深褐色,出菇密,较小,中温偏低温型,出菇温度为8—22℃。②松香11号 适宜于塑料中棚袋栽。菌龄要求90—100天,菇色浅,出菇密,肉质松,产量较高,出菇温度为8—22℃。③农香一号 适宜于袋栽。菌龄要求90—100天,菇浅褐色,出菇密,菇质好,出菇温度在8—22℃。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一般在秋季进行,近几年我省又推广春栽(即反季节栽培),提高了菇棚利用率和延长了供菇时间,但有的菇农对春菇生长习性还不熟悉,导致减产少收。现将反季节栽培香菇成功的要诀介绍如下: (一)适当安排种菌时间 春栽香菇季节性很强,若菌筒制作排场过早,菌筒遇低温难以转色,表面会形成偏厚的“人造树皮”;若菌筒制作太迟,气温升高,接近或超过出菇的上界温度,菌筒转色深褐,会匆匆出菇  相似文献   

12.
袋栽香菇菌筒越冬后,3~6月份出的菇一般称为春菇.在江西春菇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70%,因此必须不失时机,抓好袋栽香菇春季管理.由于菌筒经过秋冬干燥季节,已出过几批菇,失水较多,必须补充水分后才能出菇.春菇生长期外界的气侯条件与秋冬显然不同,要获得春菇高产,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一)根据菌筒的水量,及时补水菌筒补水的标准,一般是菌筒减重1/3以上,即菌筒重由1.9kg降到1.3kg左右,含水量约30%.补水可采用以下方法.1.浸水法:选有代表性的菌筒,称重后用8号铁丝从菌筒两端打几个10~20cm深的孔(失水多的打  相似文献   

13.
陈耀武  李巨 《食用菌》2001,23(6):6-7
近年来 ,我国代料香菇生产发展迅速 ,为能帮助解决香菇生产上存在的菌筒出菇不畅问题 ,现将我们对香菇菌丝生理成熟特性一些认识及应用报道如下 ,供作参考。1 菌丝生理成熟的概念1.1 菌丝生理成熟与菌筒出菇的关系 所谓菌丝生理成熟 ,是指料袋接种后 ,在培菌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生理特性。菌筒只有达到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 ,即生理成熟是菌筒出菇必备的内因条件 ,温差、光照、低温刺激和人工惊蕈等催菇措施则是外因条件 ,内因条件不具备 ,所有外因条件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 ,在生产管理中 ,判定菌筒能否催菇的唯一根据就是其生理成熟度。1.…  相似文献   

14.
茶树菇栽培覆土方式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华 《食用菌》2001,23(3):30-31
目前,袋栽茶树菇主要采用直立式或墙垛式出菇管理,生物学效率在 50 %左右。其产量不高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是菌袋出菇期袋口长时间开放,培养基严重失水,菌丝体分解基质能力减弱所致。茶树菇子实体在 1 0~ 3 0℃内都可以发生和生长,这一特性为我们探讨如何提高其生物学转化率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在生产栽培中采用覆土方法来保持茶树菇菌袋后期的含水量,延长菌筒的产菇期,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具有其现实意义。现将我市袋栽茶树菇后期的覆土方式和效果介绍如下:1 培养基及前期室内出菇管理 培养基为:杂木屑3 4 %…  相似文献   

15.
兰巧玲 《食用菌》2000,22(6):21-22
上杭县地处福建西部,近年来反季节木屑袋栽香菇技术已在全县普及推广,缓解菌林矛盾。湖洋乡引进了反季节野草地栽香菇技术,共栽20万袋并取得了成功。该技术可省去菇筒搭排、浸水出菇等工艺,用野草代替木屑,降低了成本,又保护了森林资源,且朵形好,肉质鲜脆,香味浓,6~9月上市,价格高,收益大。现将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季节安排与菌株选择 一般在11月中旬制栽培种,次年1~3月制栽培袋接种,6~9月下田出菇。品种应选中偏高温型Cr04、L26,这类菌株出菇温度范围较广,适合野草栽培,产量高,抗病力强,鲜菇出口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6.
张维瑞  洪健尔 《食用菌》1998,20(1):30-31
反季节栽香菇自1988年在屏南县研究获得成功后,很快在南方得到推广。随着反季节栽培香菇的推广,生产上常出现烂筒、不长菇、袋内长菇等异常现象,给生产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此,我们自1993年起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烂菌筒 1.1 症状 ①发菌后期出现退菌,杂菌重新侵染而烂筒;②局部染绿霉,继而向纵深扩展,整筒腐烂;③靠近土层的一端腐烂;④脱袋后不转色或部分转色时菌筒松散解体;⑤长一、二潮菇后,看似完好,但手一触或喷水即解体。 1.2 原因 ①菌丝的生命力弱。由于培养基含不适合香菇生长的松、杉、木荷、樟树木屑;菌筒含水量过高(15×55cm的袋,装料重达2.5kg以上),过低(1.75kg以下);麸皮添加过少,碳氮比不适合,菌种老化、退化或受高温;菌筒培养过程中缺氧或高温烧菌;下田后管  相似文献   

17.
地沟菇房袋栽香菇是北方黄土高原室外种香菇一项开发性的新课题,既保证了香菇在风沙大、气候干燥、寒冷北方地区的野外露地栽培成功,又能使香菇袋栽管理比南方更方便,并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它是利用袋栽香菇的方法,将发菌好的菌筒排放到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出菇管理,或将接好菌的栽堵袋堆放在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的一种栽培方法。它是发展北方香菇生产的一条好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在低海拔地区夏季地栽香菇已达近千万袋 ,地栽具有降温保湿功能 ,能改善菌丝生长环境 ,创造出菇条件 ,产出的香菇菇型圆正、盖厚、柄短、含水量低、标准菇多、出口比例高、便于储藏运输、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选择高温型菌株 ,我县以 931为主。该品种出菇温度 15~ 30℃ ,子实体中叶型 ,菇型圆正 ,鲜菇出口多 ,产量高。2 菌筒制作2 1 配方 杂木屑 72 % ,麸皮 2 0 % ,益菇粉 7% ,糖 1%。配方中的益菇粉是以沸石粉为载体的一种新型食用菌栽培辅料 ,能起保肥缓释、保水、增加通透性、调节酸碱…  相似文献   

19.
周建方 《北方园艺》2011,(16):190-191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9℃,年均降水量564.9 mm,无霜期218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较为干燥,非常适于优质香菇生长,是全国著名的优质香菇生产基地之一.为变废为宝、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在借鉴泌阳、西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三门峡市实际,利用果枝木屑栽培香菇试验示范,解决了香菇制袋、苹果枝栽培香菇、菌袋越夏、出菇管理等一系列关键栽培技术难题,形成了早春制袋、室外或果库越夏、秋末初冬及早春出菇的果枝木屑棚架栽培香菇模式,生产的香菇品质独特,产量适中,生产成本低,栽培效益较高.现将三门峡市果枝木屑栽培香菇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枝木菌种在袋栽香菇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邬金飞 《食用菌》2007,29(1):53-53
浙江省袋栽香菇菇期在10月初至次年6月份,接种必须在8月中旬进行。而此时气温高,杂菌容易污染,菌筒的成品率普遍只有50%~60%,有的甚至全部报废,损失惨重。为了减少污染,现在有部分菇农安排在1~3月低温制筒,夏季养菌。但养菌期气候炎热,菌筒内的湿度又高,造成大量烂筒,产量很低。为了袋栽香菇获得高产,笔者对试验用短枝条菌种,接种香菇栽培袋。经过连续两年的实践,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接种污染问题,菌筒成品率达到98%,生物效率达150%。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