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品种苣苋草对Cd、Pb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差异性,寻找对Cd、Pb胁迫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R104’和‘K472’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Cd、Pb积累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在单一Cd胁迫时下降,在低浓度Pb(2.5 g·kg-1)胁迫时上升,在高浓度Pb(10.0 g·kg-1)胁迫时下降,在Cd、Pb复合胁迫时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d、Pb单一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相应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上升;Cd、Pb复合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另一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大,苣苋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抑制效应。Cd、Pb交互作用在苣苋草生物量和SOD活性上总体表现为复合胁迫>单一胁迫;在植物重金属含量上表现为:低浓度Cd与Pb互为促进作用,高浓度Cd与Pb互为...  相似文献   

2.
土壤铅和镉胁迫对空心菜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水平的土壤铅(Pb)和镉(Cd)胁迫对空心菜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胁迫会提高空心菜的生物量,但高浓度胁迫下空心菜的生长受到抑制,在900 mg/kg Pb处理下空心菜生物量仅为对照的32.4%。土壤Cd胁迫下,空心菜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7 mg/kg Cd处理下植株生物量为对照的83.6%。空心菜叶片中丙二醛 (MDA)含量随着Pb和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最高浓度Pb和Cd胁迫下,MD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9%和29.5%,说明Cd对空心菜生长的胁迫作用大于Pb。空心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Pb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说明在低浓度下三种抗氧化酶有较好的协同效应,空心菜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Cd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空心菜叶片中SOD和CAT的活性也是先上升后下降,而POD的活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Mn、Cd单一及其复合胁迫对伊乐藻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浓度Mn2+、Cd2+单一及其复合胁迫处理7 d的伊乐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Mn2+、Cd2+单一及其复合处理对伊乐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含量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n2+(≤1 mg·L-1)能够促进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刺激MDA、H2O2、O-2·的生成,抗氧化酶活性也逐步上升;高浓度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减少,MDA、H2O2、O-2·含量仍继续上升,伊乐藻叶片内酶活性机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SOD继续上升,POD、CAT开始下降。Cd2+胁迫下,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MDA、H2O2、O-2·含量均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均随着Cd2+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d2+浓度0.01 mg·L-1时CAT活性达到最大,1 mg·L-1时SOD、POD活性达到最大。Cd2+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较Mn2+大,伊乐藻对Cd2+污染的抵御能力较差。高浓度重金属胁迫时,SOD起主要的保护作用,POD和CAT的保护作用相对降低。Mn2+和Cd2+复合胁迫较单一胁迫对伊乐藻的影响大,Mn2+含量较高时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消落带适生植物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Pb胁迫对双穗雀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对Pb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400μmol/L)Pb胁迫对双穗雀稗生长有促进作用,根系耐性指数大于1,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抗氧化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当Pb浓度400μmol/L时,双穗雀稗生长受到抑制,叶尖发黄,根系耐性指数小于1,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SOD、POD、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在200μmol/L Pb胁迫下,随胁迫时间延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CAT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在12 d时达到最大。双穗雀稗主要通过地下部和地上部迁移富集Pb,迁移富集量与水体中Pb浓度表现为明显的线性正相关,转运系数小于1,不属于Pb超积累植物,但能明显降低水体中的Pb浓度,因而双穗雀稗既是消落带植被重建的优良物种,也能较好修复水体中的Pb污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八棱海棠和山定子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以盆栽的八棱海棠和山定子为试验材料,检测不同NaCl处理后的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八棱海棠和山定子的相对电导率均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八棱海棠的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山定子的SOD活性逐渐下降;八棱海棠的POD活性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山定子POD的变化不明显;山定子的CAT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八棱海棠CAT的变化不明显;0.5; NaCl处理第14 d,山定子的叶片全部干枯.[结论]八棱海棠对NaCl的耐受性比山定子强,八棱海棠对NaCl胁迫的适应SOD和POD起主要作用,山定子对NaCl胁迫的适应CAT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剑  刘小文  唐琳  徐莺  王胜华  陈放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31-34,封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和铅(Pb2+)对麻疯树幼苗生长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细胞超微结构、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重金属处理后,麻疯树幼苗的株高、根长、根重和地上鲜重抑制作用较为明显;随着Cd2+、Pb2+浓度的增大,叶片叶绿素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SOD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Pb2+胁迫下,POD活性随浓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AT活性则逐渐上升,叶绿体双层膜分辨不清,基质大量溢出;Cd2+胁迫下,POD活性随浓度缓慢上升,CAT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叶绿体结构轻微变形,呈圆形且有肿胀现象,基质少量溢出。  相似文献   

7.
黑麦草抗氧化酶对Cd、Zn和Pb复合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植物抗氧化酶活性与重金属复合污染之间的关系,通过土培正交实验考察重金属Cd(0、10、20、30、40、50 mg·kg~(-1))、Zn(0、150、250、350、450、550 mg·kg~(-1))、Pb(0、100、300、500、700、900 mg·kg~(-1))复合污染在不同胁迫时间(14、21、28、35 d)对黑麦草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对CAT和POD起激活作用,对SOD起抑制作用;Zn和Pb对CAT和POD起抑制作用,对SOD起激活作用。在重金属复合污染胁迫下,POD和SOD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在28 d和35 d时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的260%和637.4%。考虑交互作用,SOD活性对Cd×Zn、Cd×Pb、Zn×Pb有显著响应(P0.05)。3种抗氧化酶中,SOD活性对重金属污染反应最敏感,可以作为表征重金属污染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重金属及酸胁迫下枫香种子和幼苗的生理响应,设置不同浓度的Pb、Cd及酸胁迫试验,测定不同胁迫处理下枫香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等指标。结果表明:Pb、Cd对枫香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枫香种子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下降,第10 d过氧化物酶(POD)、及第4、7 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多项式变化,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Cd胁迫显著提高枫香种子的SOD和CAT活性,发芽初期(4 d)POD活性受到抑制,但随胁迫时间延长POD活性显著升高;pH4.5、pH5.5对枫香种子的发芽指数、幼苗生长均有促进的作用;随pH值减小,胁迫第7 d的POD活性及第10 d的POD、CAT活性均显著增加。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在强酸条件下萌发初中期,枫香种子通过增加POD活性清除体内H2O2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丙二醛(MDA)含量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未萌发种子的MDA含量显著高于胁迫处理(P0.05),说明胁迫造成枫香种子膜脂过氧化严重。综上,CAT活性变化是枫香种子响应Pb、Cd和酸胁迫的主要策略,SOD在枫香种子适应Cd胁迫、POD在枫香种子适应Pb和酸胁迫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柑橘叶片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干旱胁迫对柑橘W·默科特叶片膜脂过氧化及膜保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胁迫(SRWC=65%)、中度胁迫(SRWC=45%)时,W·默科特叶片中SOD、POD活性均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而表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和MDA含量均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而表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在重度胁迫(SRWC=25%~5%)时,SOD、POD、CAT活性均表现出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缓慢上升.试验表明一定的干旱胁迫能显著提高保护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镉胁迫下萝卜幼苗根、茎、叶保护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对镉胁迫下萝卜幼苗的根、茎、叶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镉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萝卜幼苗叶和茎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根中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和根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的趋势,在茎中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上升,茎呈明显下降趋势,根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在相同镉胁迫条件下,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保护酶活性表现不同,萝卜幼苗SOD活性表现为根>叶>茎,POD活性表现为根>叶>茎,CAT活性表现为叶>根>茎,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根>叶>茎。耐镉性根最大,叶次之,茎最小。  相似文献   

11.
Pb~(2+),Cd~(2+)胁迫对棉花保护酶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别用离子浓度为0 mol/L(ck),6 mol/L,10 mol/L,20 mol/L,30 mol/L,50 mol/L,100mol/L的Pb2+,Cd2+溶液处理经过珍珠岩栽培后又在1/2 Hoagland培养液进行培养的棉花幼苗,14 d后对其叶片的保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D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Pb2+,Cd2+胁迫下,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当Cd2+浓度达到30 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着Cd2+浓度继续升高,SOD,POD及CAT活性随之降低。当Pb2+浓度达到50 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着Pb2+浓度继续升高,SOD,POD及CAT活性随之降低。MDA含量随着Pb2+,Cd2+浓度逐渐升高呈升高的趋势。棉花幼苗对Pb2+胁迫的耐受力大于对Cd2+胁迫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2.
以5个抗盐性不同的树种河南白榆、新疆枸杞、南蛇藤、小叶丁香、樟子松的1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盐胁迫下5个树种叶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抗氧化酶活性作为植物抗盐性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5个树种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丁香和樟子松增加幅度明显大于枸杞和白榆.SOD、CAT可以作为不同树种抗盐性评价标准,其中SOD、CAT更为有效.各胁迫时期抗盐性较强的枸杞和白榆SOD活性随胁迫强度的增加逐渐升高,而抗盐性较弱的丁香和樟子松SOD活性却不断下降;长期胁迫下抗盐性较强的枸杞和白榆CAT活性随胁迫强度的增加逐渐升高,而抗性相对较弱的丁香和樟子松CAT活性轻度胁迫下升高,较重胁迫下却降低.POD和APX不是评价不同树种抗盐性的可靠指标.POD活性增加是一种胁迫症状,而不是一种抗性表现.随胁迫强度的增加,抗盐碱性较弱的丁香和樟子松POD活性增加,而抗盐碱性较强的枸杞和白榆POD活性却降低.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质量分数铅胁迫的垂柳(Salix babylonica)叶片饲喂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2、3龄和成虫体内SOD、CAT和POD活性以及自由基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铅胁迫质量分数的增大,各龄期柳蓝叶甲体内3种抗氧化酶活性和自由基含量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低质量分数的铅促使其活性升高,高质量分数的铅使其活性下降,且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和3龄幼虫体内POD活性变化平缓,且明显低于成虫,表明柳蓝叶甲成虫抵抗铅胁迫的能力比幼虫强.  相似文献   

14.
以紫穗槐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100、300、600 mg·kg-1)铅(Pb)胁迫条件下,紫穗槐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等生理指标和光合作用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对 Pb 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紫穗槐叶片中 MDA 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随着 Pb 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b 胁迫提高了紫穗槐叶片中抗氧化酶 SOD、POD 的活性;100 mg·kg-1 Pb 胁迫处理下,紫穗槐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对照组;Pb 胁迫浓度达到 300 mg·kg-1 时,紫穗槐抗氧化酶活性、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 值)显著升高;600 mg·kg-1 Pb 胁迫下 CAT 活性开始有所降低,光合作用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对紫穗槐叶绿素荧光特性未造成严重损伤。说明紫穗槐对环境中 Pb(600 mg·kg-1)污染的耐受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遮荫条件下两个紫心甘薯品种叶片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多种重要保护酶的变化。结果显示,遮荫20天,两种甘薯的叶片SOD、CAT活性均下降,POD活性、MDA含量均增加;长期弱光胁迫下,济薯18叶片SOD和CAT活性上升,POD活性下降,而品种Ayamuraski叶片的SOD、CAT、POD活性均上升。在遮荫胁迫下,紫心甘薯的SOD、CAT在抗氧化防御系统中显示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棕尾别麻蝇初产幼虫喂饲含Cu或Cd的饲料后,其体内3种抗氧化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变化动态,以及体内Cu和Cd累积动态.结果表明:Cu或Cd处理后,该蝇体内Cu或Cd的含量在幼虫期随时间推移而明显增高,至化蛹时开始下降;体内SOD和CAT的活力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程度因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加强.但POD活力只在高浓度Cu或Cd处理时才被抑制,低浓度处理反而诱导其升高.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外源硅对木本植物的盐害是否具有缓解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了外源硅对不同强度NaH-CO3胁迫下枸杞(Lycium dasystemum)叶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电解质外渗率,以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轻度NaHCO3胁迫下枸杞叶中SOD和POD活性有所增加,而后随胁迫强度的增加,SOD和POD活性逐渐下降,CAT和GR活性则随胁迫强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同时NaHCO3胁迫导致了O2-.产生速率、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加。外施硅明显提高了各胁迫处理下枸杞叶中SOD、POD、CAT和GR活性,并降低了叶中O2-.产生速率、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电解质外渗率。外源硅增强了枸杞对NaHCO3胁迫的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NaHCO3对枸杞的毒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铅锌尾矿重金属胁迫下,秸秆对蓖麻幼苗生物量、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铅锌尾矿砂中添加秸秆能显著增加蓖麻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使蓖麻叶片中MDA含量和SOD、CAT、POD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8.08%、7.28%、28.60%和4.74%;铅锌尾矿砂中有效态Pb、Zn、Cd含量显著降低,且蓖麻对Pb、Zn、Cd的积累量也显著下降;蓖麻叶片POD、SOD活性与叶片中Pb、Zn、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蓖麻积累的重金属含量与尾矿砂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d胁迫下绿豆(Phaseolus aureus)和箭舌豌豆(Vicia sativa)幼苗的生长,叶片内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岐化酶(SOD)、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同工酶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C)以及Cd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00μmol.L-1Cd胁迫9d期间,随着Cd胁迫时间的延长,绿豆和箭舌豌豆幼苗主根的伸长量和其根系干重显著降低(P<0.05),根表面出现越来越明显的褐色,绿豆叶表面出现可见的褐色斑点;两种植物叶片的CAT、APX和SOD同工酶活性以及绿豆叶片的GR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两种植物叶的GPOD活性明显增加;在箭舌豌豆叶片中,GR活性随Cd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GSH先降后升;在绿豆叶片中,GSH和ASC随Cd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此同时,两种植物叶片中Cd的含量也随Cd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和箭舌豌豆相比,绿豆叶片中Cd含量增加更多。结果表明,箭舌豌豆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