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4味中药及其与抗菌药的复方制剂的MI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进的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黄连、鱼腥草、大青叶和苦参4味中药及其相互配伍(1:1)对标准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4味中药与抗菌药配伍(1000:1)对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4味中药及其相互配伍对大肠杆菌标准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值介于3.91—62.50mg/mL之间,其中大青叶和鱼腥草以1:l配伍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91mg/mL;对临床分离株,单方药中黄连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1.25mg/mL,24种复方药中,黄连和盐酸多西环素或加替沙星以1000:1配伍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为3.91mg/mL。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240只10日龄雏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40只,1~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西药病毒唑对照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研究中药女贞子-黄芪制剂对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效果,结果,西药治疗有效率为70%;中药复方预防组有效率为97.5%.中药治疗组有效率为95%;中西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5%。中药组和中西结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病毒唑组。  相似文献   

3.
用珍珠草、华荠苧2味中药制成口服液,研究其防治鹅副黏病毒病的效果。将试验雏鹅随机分成6组,其中中药预防与治疗组每羽每次口服1 m L,2次/d,连用4 d。西药奥司他韦(达菲)胶囊预防与治疗组每羽每次口服18.75mg,2次/d,连用4 d。结果中药口服液预防组存活率90%,治疗组存活率80%;西药预防组存活率95%,治疗组存活率80%。表明中药口服液防治鹅副黏病毒病的疗效与奥司他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复方青蒿对兔球虫病的预防效果及对红细胞的影响.方法:将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即,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各组分别处理.通过临床用药观察记录统计实验兔的发病率、死亡率、粪便中球虫卵囊数、血液中红细胞数来加以对药物效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抑制兔球虫卵囊产生,降低发病率、死亡率,促进兔生长作用显著优于模型组,而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复方青蒿对兔球虫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猪高热病多发于农历立夏至白露之间,病程长、体温40.5—42℃以上;治疗西药量大,死亡率高,给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威胁。为提高该病治愈率、减少用药成本,笔者10余年来用自拟药方预防治疗该病,收到满意效果。现将药方及使用方法拟文叙述于后,供同行参之。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热在我县各地常有发生,它直接影响到仔猪早期的生长发育.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结合的办法,治疗近40例,效果满意,现将几种不同类型的病例列举如一厂1病例1本县厂子铺乡黄某饲养的本地初产母猪重约100kg.1994年9月18日晚产出12头仔猪,产后母猪卧地不起,不吃食,发热.于19日笔者前往治疗。11症状产道流出白色分泌物,呼吸12次/min,精神沉郁,强行驱赶站立时后躯摇摆,体温40.9℃,。诊断为产后热.Z.2治疗l.2.l西药:青霉素80万单位2支,肌肉注射‘每日3次,6小阿】次.连用3日.】?2中药:用生化汤加味:桃仁25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3种治疗方法治疗犬传染性肝炎的疗效并进行对比,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犬传染性肝炎的治愈率。本研究选宠物医院确诊为犬传染性肝炎的病犬60只,将患犬随机分4组,分别采用茵陈篙汤加味配合西药、单用茵陈篙汤加味、单用西药的治疗方法,并设对照组。结果显示,茵陈篙汤加味配合西药组的治愈率86.67%;茵陈篙汤加味组治愈率73.33%;西药组治愈率66.67%;对照组治愈率为0。试验表明,采用茵陈篙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犬传染性肝炎的疗效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5年3-9月,隆德县40日龄以内仔猪腹泻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达30%~40%,病愈仔猪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用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病程较长,笔者改用中药治疗,治愈率达93.2%,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将新兴区城东猪场的20头妊娠母猪和254头仔猪分为对照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结合组,进行药物预防治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发病率为47%,死亡率为发病数的67%;西药组发病率为29%,死亡率为发病数的33%;中药组发病率为36%,死亡率为发病数的41%;中西结合组发病率为7‰无死亡。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仔猪黄白痢效果较好,应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择21味中药及7种常用抗生素,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和纸片扩散法对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4种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茵试验。结果表明,黄连综合抑菌效果较好,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细菌的敏感性最高;同时根据单味中药的抑菌效果及中药的配伍原则,配制5种复方中药制剂进行体外抑茵试验,发现复方3的抑菌效果最好。此试验为中西医结合药物的组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连等六味中药对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六味治疗腹泻的常用中药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地锦草、马齿苋煎汁后,各按5%用量加入营养肉汤和20% PTYG液体培养基中,再分别接种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于适宜的条件培养后,进行菌落计数.结果发现:黄连对双歧杆菌的生长略有抑制,但幅度较小;其余各药对双歧杆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六味中药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西医结合用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中西药的各自特点和优势,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综述了当前中西医结合用药的主要途径:中西药同时使用、将中药为西医所用--中药西化、用中医理论指导使用西药--西药中化,分析了这几种途径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中西药物相互作用即中西药物的配伍问题,并展望了中西医结合用药的未来,提出了今后中西医结合用药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几种草药煎液对雏鸡生长发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通过选用大青叶、马鞭草、扛板归、枸骨、牡荆等五种药用植物的全草各等量进行水煮,取其药液喂鸡与空白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使用两个疗程后,饮药水的雏鸡育雏期成活率和出笼率高于不给草药组;给草药组的饲料药物成本比不给草药组的低.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抗新城疫病毒藏药复方的组分药,将安全浓度范围内的藏菖蒲、红景天、灵芝菌柄、灵芝菌盖、决明子、天冬、龙胆、降香、乳香、仁青芒觉、二十五味松石丸和二十五味珍珠丸的煎液和鸡新城疫病毒(NDV)分别以3种方式(先加藏药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藏药、藏药和病毒感作后同时加)加入到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培养体系中,72h后用MTT法测定各藏药对NDV感染CEF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藏药均能显著抑制NDV感染细胞,且与加药方式和药物浓度有一定关系。藏菖蒲、灵芝菌盖和降香在3种加药方式中均呈现显著效果,可作为抗NDV藏药复方的组分药。  相似文献   

15.
七种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诃子、黄芩、金银花、鱼腥草、苦参、山豆根、连翘7味中药分别做成中药分别煎剂,使其浓度为1 g/mL,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筛选300 cfu/mL~3 000 cfu/mL的菌液,并将其涂到用Baird-Parker培养基与不同浓度中药混合的药液培养基上,观察不同中药不同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情况.把上述7种中药做成药敏纸片,放到涂有菌液的培养基上,观察抑菌圈的大小.利用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诃子相对于其他中药来说,能很好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不同中药复方对3种鸡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中药复方对3种鸡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采用纸片法对自拟的6个中药复方进行敏感性试验,并用试管二倍法测定中药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6个中药复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复方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1.2 mm,平均MIC值为62.5 mg/mL;复方1对沙门氏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9.8 mm,平均MIC值为41.7 mg/mL;复方3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3.3 mm,平均MIC值为3.92 mg/mL,3个复方均呈高度敏感。表明中药复方可以用于鸡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Eye drops, injection solutions and infusion fluids in-use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various wards of an animal hospital and tested for sterility. Medicines from the stationary wards showed a contamination frequency of 17.5%, whereas 62% of those from the ambulatory ward were contaminated. The veterinarians who, as regards the handling of medicines, often have to work under extraordinary conditions must be observant of the risks of handling and keeping sterile medicines in an inconvenient way.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ambulatory practice.  相似文献   

18.
中兽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中兽药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当前,我国的色谱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在中兽药质量控制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对近年来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兽药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期为中兽药检测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368味兽用中药材11种元素含量与其法定药性、药味、归经、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类药11种元素总平含量是寒凉药〉平性药〉温热药、咸味药〉辛味药〉甘味药〉甘味药〉酸味药、肾经药〉肝经药〉大肠经药〉胆经药〉脾经药〉胃经药〉心经药〉肺经药〉小肠经药〉膀胱经药。统计发现,高Fe、高Mn、低K分别是寒凉药、温热药和平性药的元素谱征;咸味药含Fe、Zn、Na高而Li低,辛味药含Zn、Ca低,甘味药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成药“母仔安”给分娩前3d、产仔后7~10d的母猪喂服、“仔痢宁”给已产黄白痢仔猪的母猪喂服3~5d,观察其发病率、病死率及双月仔猪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服用“母仔安”的产仔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下降11.56%,病死率下降15.58%,双月成活率提高9.61%,非病死率下降1.1%;服用“仔痢宁”的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下降6.9%,治愈率占发病数的88.9%,病死率下降18.93%,双月成活率提高8.72%,非病死率下降1.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