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以紫花苜蓿的子叶或叶片为外植体,建立高频体胚发生及成苗技术体系,为苜蓿耐逆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支撑。在愈伤诱导、体胚诱导、体胚成熟与萌发等几个关键环节,分析比较培养基组分对培养效果的影响。建立在SHDK培养基上诱导愈伤、MB(-/+)+ABA 0.4mg/L+PEG-6000 50g/L+蔗糖50g/L培养基上诱导体胚、Bio2Y培养基上促体胚发育成熟、1/2 MS(或SH)培养基上体胚萌发成苗的高频再生技术体系。最适条件下,每克胚性愈伤组织可产生77.9个正常萌发成苗的健康体胚。再生植株在生长箱内经过2周20℃、16h/d的光照培养后移栽温室,成活率达90%以上。利用该离体再生技术成功地将凝集素基因PPA导入苜蓿中,获得抗蚜转基因苜蓿。  相似文献   

2.
海盐胁迫对海滨雀稗植株形态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以0、6.8、13.6、20.4、27.2、34.0g/L海盐同1/2 Hoagland营养液混配,用作不同含盐量灌溉处理,研究海盐胁迫对海滨雀稗植株形态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盐处理浓度提高,海滨雀稗叶宽变窄,直立茎和匍匐茎变细,海盐质量浓度高于6.8g/L,海滨雀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根、茎和叶干物重显著降低;海盐质量浓度为27.2g/L和34 g/L时,无匍匐茎生出,海盐质量浓度在0~20.4g/L范围内匍匐茎节间长度无显著变化;叶宽、直立茎茎粗、匍匐茎茎粗和根、茎、叶干重均与海盐处理液电导率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海盐胁迫对海雀稗新品系SP2008-3植株形态与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2 Hoagland营养液中,分别添加0、6.8、13.6、20.4、27.2、34.0 g/L海盐,采用盆栽法,以不同海盐浓度营养液灌溉处理,研究海盐胁迫对自交结实型海雀稗新品系SP2008-3植株形态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盐胁迫对SP2008-3叶长、叶宽、匍匐茎节间长和匍匐茎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6.8~20.4 g/L海盐浓度对SP2008-3叶长影响不显著。随着海盐浓度的升高,海雀稗SP2008-3根、茎、叶干物质量及总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海盐浓度处理下,SP2008-3的根系干物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当海盐浓度≥27.2 g/L时,SP2008-3的茎干物质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不同海盐浓度处理下的SP2008-3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显著小于对照,根茎比随盐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出现非线性上升现象。  相似文献   

4.
大叶蒲公英愈伤组织耐盐突变体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大叶蒲公英耐盐突变体,以其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耐盐突变体的筛选。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 0.5 mg/L+2,4-D 0.04 mg/L与MS+6-BA 0.4 mg/L+2,4-D 0.02 mg/L+NAA 0.2 mg/L。将继代培养5次的愈伤组织接种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盐的诱导培养基上,经过4次耐盐胁迫,筛选出了耐盐的愈伤组织突变体。通过RAPD检测发现,在NaCl质量浓度为8、10、12 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扩增条带与不含NaCl的培养基(对照)有差异,证明耐盐的愈伤组织中确实产生了DNA的突变。  相似文献   

5.
南方型紫花苜蓿Millennium组织培养及其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南方型紫花苜蓿Millennium种子发育5~7 d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对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中,下胚轴为最佳外植体材料,出愈率随着2,4-D质量浓度的增加呈明显的升高趋势,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2,4-D 2 mg/L+6-BA 0.5 mg/L,诱导率达到100%。紫花苜蓿诱导最佳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基为MS+KT 1.0 mg/L+NAA 0.05 mg/L,下胚轴愈伤组织分化率达到58%,子叶愈伤组织分化率达到40%。将苗切下转接到1/2 MS+20 g/L蔗糖质量浓度时,培养6 d即可诱导生根,诱导生根率达到100%,完成植株再生仅需60~70 d。成功地建立了南方型Millenni-um紫花苜蓿子叶和下胚轴的离体培养再生途径,并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玉米愈伤组织再生率,以1个玉米自交系和3个杂交种的幼胚愈伤组织为试材,接入含有不同浓度2,4-D的分化预处理培养基(N6+脯氨酸700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蔗糖30 g/L),2,4-D浓度设0、0.5、1.0和1.5 mg/L计4个处理,培养7 d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处理,以继代培养7 d的愈伤组织直接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植株再生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2,4-D分化预处理对玉米愈伤组织再生率和再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在转入分化培养基前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玉米植株再生率。分化预处理培养基以不加2,4-D的效果最好,玉米愈伤组织再生率最高,与对照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分化成苗进程加快。不同基因型中,杂交种87-1×郑22的植株再生率最高,与其他2个杂交种差异不显著,但三者的植株再生率均极显著高于自交系87-1。对玉米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前的预处理,可以提高植株再生率,加快再生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羊踯躅嫩叶离体培养及植株高效再生体系。【方法】以羊踯躅新生嫩叶为外植体,筛选嫩叶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及生根培养基,并以再生植株茎节为试材,建立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结果】最适合羊踯躅嫩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1/2 DR+2.40 mg/L 2ip+0.80 mg/L NAA,诱导率为99.5%;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DR+2.90 mg/L 2ip+0.01 mg/L NAA+1.75 mg/L KT,分化率为99.7%;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4 DR+0.06 mg/L ZT+0.02 mg/L NAA,生根率达99.0%。利用再生植株茎节的快繁结果表明,在28 d的培养周期内,每节段平均增殖达5倍以上。【结论】成功建立了羊踯躅嫩叶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芽苗和植株高效再生体系,可以满足羊踯躅工厂化育苗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对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组织培养有效植株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将离体培养甘薯品种元气、Bitambi、白星、高系 1 4及其近缘野生种Ipomoealacunosa(K61 )幼植株的叶片、叶柄外植体培养在添加0 .0 2~ 0 .0 5mg/L 2 ,4 -D和 0 .5mg/L激动素 (KT)的MS培养基上 ,诱导愈伤组织。将形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或转移到添加 3.0mg/L 6-苄基嘌呤 (BAP)的MS培养基上 ,然后再进一步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结果从愈伤组织或从愈伤组织形成的不定根上再生出植株。元气和Bitambi愈伤组织再生植株频率分别高达 91 .3%和 78.3%。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中香梨的离体培养进行研究。[方法]以中香梨茎尖和嫩叶为外植体,筛选适合中香梨茎尖培养及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结果]中香梨茎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5 mg/L NAA+30 g/L蔗糖+6 g/L琼脂;叶片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IBA+40 g/L蔗糖+6 g/L琼脂。[结论]通过茎尖培养可很快获得中香梨植株,但从愈伤组织诱导植株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耐盐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个马铃薯栽培品种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耐盐突变体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愈伤组织的耐盐性存在差异,东农303、鄂1号两品种在细胞水平对NaCl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为8g/L,费乌瑞它为6g/L,夏波帝为4g/L。当继代次数低于10次,叶片耐盐愈伤组织在无盐胁迫诱导分化培养基上才有进一步诱导再生植株发生的能力;而在盐胁迫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继代次数超过8次即很难继续分化再生。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玉米耐盐自交系及单交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 4、齐 319和 8112的幼胚为外植体 ,用含有 10g/LNaCl的培养基筛选获取耐盐愈伤组织。耐盐愈伤组织分化出幼苗 ,自交结实。子一代通过水培进行耐盐性测定 ,选择耐盐植株 ,对其后代继续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 ,获得耐盐突变体。以农艺性状稳定和耐盐性稳定的自交系为材料 ,组配出耐盐杂交种N2 - 1×N1- 4A和 8112 - 1×N1- 6A等杂交组合。盐碱地试验表明 ,这些组合适合于在中度盐碱地种植 ,且在生长后期可以用 5 0 %海水灌溉  相似文献   

12.
对杨树无性系N L-80105, N L-80106, N L-80117和湿地松组织培养愈伤组织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2.0 mg kg-1和KT 0.5 mg kg-1,诱导这些树种愈伤组织效果好;在含氯化钠的培养基上,杨树不同器官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和耐盐程度有差异,外植体茎、叶比根强;杨树继代愈伤组织的耐盐能力显著高于湿地松,这与植株水平的耐盐性相一致,表明用愈伤组织鉴别这些植物耐盐性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李进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69-15070
[目的]摸索出园林植物月季、长春花、长寿花、大叶红草试管内嫩枝扦插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对这4种园林植物的嫩茎进行试管内扦插试验。[结果]在每种配方中加入蔗糖20g/L、活性炭2g/L、琼脂7g/L,pH值为5.6的条件下,配方1/2MS+IBA0.5mg/L最有利于月季试管内嫩茎扦插生根;1/2Ms+NAA0.5mg/L配方更加适合作为长春花嫩茎的生根剂;1/2MS+IBA0.4mg/L最适合作为长寿花嫩茎扦插生根配方;培养基1/2Ms+NAA0.4mg/L配方适合大叶红草嫩茎试管内扦插生根。[结论]不同园林植物嫩枝试管内生根的最佳激素种类和浓度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4.
栽培番茄耐盐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栽培番茄品种“矮黄”的子叶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用 Na Cl进行直接高盐胁迫筛选。结果表明 ,2 2 5 mmol/LNa Cl直接高盐胁迫获得了耐盐突变体 ,1 0株完整的再生耐盐植株 ,在 1 5 0 mmol/L Na Cl的盐胁迫下 ,成活率可达 70 % ,而未经胁迫筛选过的原始株成活率则为零。其中 ,1株耐盐突变株能正常开花、结果。对其后代离体培养的茎尖和下胚轴外植体耐盐性进行比较 ,表明其后代仍然保持耐盐性  相似文献   

15.
设置模拟氮沉降的控制试验,以NH4NO3作为外加氮源,设计CK(0kg N hm-2·a-1)、LN(50 kg N hm-2·a-1)、MN(100 kg N hm-2·a-1)、HN(150 kg N hm-2· a-1)4个处理,历时9个月,测定木荷(Schima superba)幼苗的光合特性、生物量和C、N、P含量及其分配格局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木荷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随着氮处理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特点,在中氮处理下极显著增加(P<0.01).氮处理降低了幼苗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在低氮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暗呼吸速率在低中氮处理下极显著降低(P<0.01),高氮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未见氮处理对表观量子效率产生显著影响.(2)氮处理促进了木荷的全株生物量以及各部分生物量的增长.随着氮处理水平的增加,叶重比呈升高的趋势,而根重比和根冠比呈降低的趋势,在高氮处理下叶重比的增加和根重比、根冠比的降低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3)氮沉降促进各器官N含量的增加,在高氮处理下根和茎中N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叶中N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各器官C含量随着氮沉降程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中氮处理下根和茎中C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叶中C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各器官P含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随着氮的增加,根中P含量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茎和叶中P含量是呈降低的趋势.氮沉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木荷各器官的C/N比值而增加了N/P比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耐盐锻炼黑果枸杞适应长期盐渍化胁迫的机理,为其修复极端干旱区盐渍化土壤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低盐胁迫(MSS)、中盐胁迫(HSS)和高盐胁迫(SS)土壤黑果枸杞各器官K+、Na+和Ca2+区隔化特征,器官干质量和根系形态对盐胁迫的响应。  结果  (1)NaCl浓度小于183.63 mmol/L,耐盐锻炼黑果枸杞植株成活率随着NaCl浓度增加而增大,NaCl浓度 ≥ 355.88 mmol/L植株全部死亡。随着NaCl浓度升高,花期到初果期果实相对生长速率显著减缓,初果期到果实完全成熟期果实相对生长速率加快。(2)HSS处理的根K+和Na+显著高于MSS和SS,茎中K+、Na+和Ca2+含量均显著低于MSS和SS。HSS处理的根和茎中K+/Na+和Ca2+/Na+差异不显著。SS处理的叶Ca2+分别是MSS和HSS的5和3倍。SS处理的根和茎N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根和叶Ca2+含量也没有显著差异。胁迫程度从MSS上升到SS,茎中Na+含量平均增加0.78 g/kg。(3)PCA分析表明,主成份1(PCA1)和主成份2(PCA2) 共解释了黑果枸杞适应盐胁迫的73.9%。PCA1可解释黑果枸杞盐胁迫的57.8%信息,其中,地上器官干质量对PCA1贡献最大,按照对PCA1贡献率大小排序为叶干质量、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和主根直径。PCA1与根Na+含量、地上器官Na+含量和侧根直径呈显著负相关。株高、根Ca2+含量、茎粗、地上器官K+/Na+、根干质量、主根直径与PCA1呈正相关。植株K+/Na+、根系K+/Na+、根际土壤K+/Na+、根Ca2+含量和地上器官Ca2+含量可以解释PCA2盐胁迫的16.1%信息,上述指标均与PCA2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随着盐胁迫程度增加,叶维持高浓度Ca2+调控植株体K+/Na+,根和茎富集储存Na+能力显著增强,说明经过耐盐锻炼黑果枸杞倾向于不同器官协同分担盐胁迫以适应长期盐胁迫。   相似文献   

17.
用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获得的圆叶椒草芽苗,进行其增殖及生长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于圆叶椒草芽苗增殖和生长的培养条件为:MS+2mg/L 6-BA+0.5mg/L IBA+3%蔗糖+5g/L琼脂+(20±1)℃;适于芽苗生根的培养基为:White+2 mg/L IBA+3%蔗糖+5 g/L琼脂;1/10 Hoagland营养液适于试管苗的液体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苗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耐盐抗旱型小麦品种筛选和抗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5种抗旱型小麦品种(晋麦47、长4642、长6350、长6154和长6878),通过水培试验模拟不同盐胁迫处理(T1:Hoagland营养液+100 mmol/L NaCl;T2: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200 mmol/L NaCl;CK: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对小麦幼苗期的伤害效应,分别在胁迫第3 d和第7 d测定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分析不同抗旱型小麦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对不同盐胁迫浓度及胁迫时间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晋麦47的叶片SOD活性在低盐浓度(T1处理)胁迫下被激活,随着盐浓度升高及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又逐渐降低,叶片POD活性和MDA含量相对处于较低水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取样时间对小麦叶片SOD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下同),叶片POD活性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不同品种、采样时间及盐胁迫处理和品种互作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MDA含量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不同品种和采样时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盐胁迫处理、采样时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MDA含量与SOD活性无明显相关性,而与POD活性及叶片和根系脯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叶片POD活性和MDA含量可作为小麦的耐盐性筛选指标.5个抗旱型小麦品种中,晋麦47在苗期具有相对较强的耐盐性,适合在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高彬  章玉平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9):1632-1635
[目的]开展水培墨兰诱导生根试验,筛选适合水培墨兰生长的生长素和营养液配方,为水培墨兰脱毒快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苗高20.0~30.0 cm的墨兰小苗,分别以1.0、5.0和10.0 mg/L的IBA、IAA、NAA诱导生根,再进行日本山崎(1978)配方营养液、Hoagland标准营养液、Hoagland和Amon混合配方营养液培养观察,比较分析不同浓度IBA、I-AA、NAA及不同营养液处理水培墨兰的生根、培养效果.[结果]3个IBA处理中最适宜墨兰诱导生根的为5.0 mg/L诱导6h处理,培养28d后30.0%植株长出新根,根长平均15.3 mm;3个IAA处理中最适宜墨兰诱导生根的为5.0 mg/L诱导2h处理,培养28 d后20.0%植株长出新根,根长平均7.5 mm;3个NAA处理中最适宜墨兰诱导生根的为5.0 mg/L诱导2h处理,培养28d后20.0%植株长出新根,根长平均2.5 mm.1/2 Hoagland+Arnon配方营养液促进墨兰生长的效果比日本山崎配方营养液和Hoagland标准营养液更佳.[结论]水培墨兰经5.0 mg/L IBA生根培养6 b诱导生根效果最好;1/2 Hoagland+Arnon配方营养液可作为水培墨兰生长的营养液.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于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幼苗最佳脱盐效果的盐生植物,以1年生胡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盐胁迫的方法,选取新疆常见盐生植物碱蓬(Suaeda glauca(Bunge)Bunge)、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和盐节木(Halocnermum str)作为伴生植物进行脱盐试验,通过测定胡杨幼苗生理生态指标探讨脱盐作用对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胡杨幼苗在伴生盐生植物脱盐作用下株高和地径均增加,且能够保持一定水平的根冠比、根质量比和根宽深比,其中,株高最大增幅由大到小为盐角草(11 g/L)、碱蓬(5 g/L)、盐角草(5 g/L)、CK;地径增量由大到小为盐角草(11 g/L)、盐节木(11 g/L)、碱蓬(5 g/L)、CK;根冠比增幅由大到小为盐角草(11 g/L)、盐节木(11 g/L)、碱蓬(5 g/L)、CK;根质量比较CK(0.48)差异均不大;根宽深比较CK均有所减少。幼苗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较之于CK均升高,光补偿点(LCP)呈相反的趋势;各处理下CO2响应参数相较于CK总体升高,但CO2补偿点则减小。综合各项生理生态指标,3种伴生盐生植物在60 d的时间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脱盐效果,低盐质量浓度(5 g/L)条件下,伴生碱蓬对胡杨幼苗脱盐效果最佳;中(11 g/L)、高(15 g/L)盐质量浓度条件下伴生盐角草脱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