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叶片表皮蜡质成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麦叶片表皮蜡质晶体结构及成分,以具有白霜状表型的小麦品系310为材料,在抽穗期选取小麦倒二叶,用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蜡质晶体结构,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蜡质组分,以峰面积为指标,定量计算各蜡质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小麦叶片上表皮的蜡质晶体呈现致密的片状结构,下表皮呈现管状结构。抽穗期叶片的蜡质总含量为9.204±0.650μg·cm-2。其中,脂肪醇含量最高,为3.690±0.485μg·cm-2,占蜡质总量的40.37%;烷烃次之,含量为3.040±0.678μg·cm-2,占蜡质总量的32.88%;醛、酸、二酮分别为0.524±0.032μg·cm-2、0.469±0.040μg·cm-2、0.951±0.064μg·cm-2,分别占蜡质总量的5.65%、5.18%和7.12%;未鉴定出的成分为0.815±0.140μg·cm-2,占蜡质总量的8.79%。在叶片表皮蜡质总化合物中,C28醇分布最多,占化合物总量的32.16%;其次为C29烷烃,占化合物总量的18.72%。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美肤宝中14种元素和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美肤宝中含有或富含人体必需的宏(镁、钙)、微(铁、锰、铜、砷、钴等)量元素;氨基酸总量为6.50mg/g,其中10种药效,11种必需半必需和13种香甜味氨基酸分别为3.94、4.18、4.52mg/g,各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0 .6%、64.3%、69.5%;美肤宝护肤健美作用与其所含微量元素、氨基酸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5子实体中营养成份、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其子实体中鲜味氨基酸总量(5.51 g/100 g)、甜味氨基酸总量(5.7 g/100 g)、硫氨氨基酸总量(1.81 g/100 g)、支链氨基酸总量(3.97 g/100 g)、芳香族氨基酸总量(1.68 g/100 g)、儿童氨基酸总量(1.8 g/100 g)、必需氨基酸总量(10.16 g/100 g),分别占氨基酸总量(23.17 g/100 g)的23.78%、24.60%、7.81%、17.13%、7.25%、7.77%、43.85%,也分别比姬松茸J1高24.94%、22.84%、14.56%、19.22%、17.48%、17.65%和19.53%。多不饱和脂肪酸(76.35%)和不饱和脂肪酸(74.65%)比姬松茸原菌株J1分别高2.21%和2.61%。1 kg子实体含镉5.61 mg、铅0.39 mg、汞0.5 mg和砷0.03 mg,也分别比原菌株姬松茸J1降低21.32%、19.35%、58.51%和72.73%;铅和砷的含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的标准。子实体中农药残留的溴氰菊酯、百菌清、六六六、多菌灵、滴滴涕和二氧化硫的含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的标准。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甲基托布津、甲胺磷和毒死蜱的含量符合欧盟2003年出口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金萱乌龙茶生化成分差异与品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福建省不同产地金萱鸟龙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金萱鸟龙茶荼样水浸出物含量为(38.18%±1.43%),荼多酚含量为(18.71%±1.76%),氨基酸含量为(4.11%±0.80%),酚氨比为(4.70±0.95)' 咖啡碱含量为(2.65% 0.37%),水溶性总糖含量为(7.94% 0.97%),儿荼素总量为(97.88±10.6)mg/g,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8.34±1.52)mg/g.金萱乌龙荼的生化特点是荼多酚含量中等,氨基酸、水溶性总糖含量较高,酚氨比较低.福建产金萱乌龙荼既保持了该品种的特有品质特征,又具有福建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不同品种紫米淀粉、脂肪、花青素、多酚、氨基酸和矿质元素间的差异,探究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选取云南墨江(MJ)、湖南新化(HN)、贵州黎平(GZ)和陕西汉中(SX)4个产地的紫米,并与红米(R)、黑米(B)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紫米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具有不同营养特征。HN紫米的淀粉含量最低(68.13%),脂肪(2.38%)、矿质元素Fe、K、Mg、Mn、Na、P、Zn含量最高,其中Mn(80.37 mg/kg)、Na(10.75 mg/kg)元素显著高于其他产地;MJ和SX紫米花青素(533.03 mg/kg,412.54 mg/kg)、多酚(340.55 mg/100 g,387.91 mg/100 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而GZ紫米花青素(156.55 mg/kg)和多酚(239.23 mg/100 g)显著低于其他产地紫米。SX紫米氨基酸总量(74.37 g/kg)与必需氨基酸(total essential amino acids,ΣEAA,26.09 g/kg)含量最高,与其他紫米差异不显著。紫米成分间相关性分析显示,花青素与多酚呈极显著正相关(0.625),二者分别与Ca呈显著负相关(-0.571,-0.549)。Asp、Gly与Fe、Ca呈显著正相关,大部分元素间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有色稻米间,红米淀粉(74.73%)含量最高,花青素(9.05 mg/kg)、氨基酸总量(55.94 g/kg)、ΣEAA(19.78 g/kg)、Fe(6.51 mg/kg)、Mg(609.41 mg/kg)、P(1746.72 mg/kg)元素含量最低,与紫米和黑米差异显著(P<0.05)。黑米花青素(533.03 mg/kg)、多酚(453.53 mg/100 g)含量显著高于(P<0.05)其他有色稻;黑米和紫米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P<0.05)红米。有色稻ΣEAA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total non-essential amino acid,ΣNEA)比例在0.54左右。主成分分析将3种有色稻分为红米、紫黑米两组,前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总方差的91%。第一主成分(PC1)贡献率为67.5%,代表矿质元素,说明产地是有色稻米成分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二主成分(PC2)占总方差的18.2%,主要为总花青素含量、氨基酸等。  相似文献   

6.
红茶主要多酚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山小种、坦洋工夫等16种不同产地的典型红茶为供试材料,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了红茶中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茶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儿茶素总量、没食子酸、绿原酸、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4.50-41.65mg/g,1.139 ~ 3.689mg/g,0~ 530mg/kg,0.63 ~ 4.48mg/g,苏红工夫、海南红茶、台湾红茶、越红工夫中的酯型儿茶素较高;英德红茶、台湾红茶中的黄酮醇类物质含量较高;正山小种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低,且种类少.槲皮素、杨梅素苷类物质仅在部分样品中有检出,含量分别不高于3.00mg/g和1.50mg/g,芹菜素未被检测出.根据红茶中主要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将16种红茶划分为3个类群.  相似文献   

7.
研究林下参根、叶片及叶茶中无机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方法:将样品消化后定容,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测出各部位含45种无机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为Ca、Mg等常量无机元素:把林下参叶片加工成叶茶后,Ca、Fe等元素的含量发生了改变。该研究首次报道林下参的无机元素成分,为综合开发利用林下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15年生的枇杷果实为试材,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测定果实中V、Mn、Fe、Co、Ni、Cu、Zn、Se和Mo等9种人体必需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w)。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3~0.126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3.00%;枇杷果实中痕量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n、Zn和Fe含量丰富,高于10 mg/kg DW;不同品种果实Co、Mo、Se和V等元素的变异系数高于4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矿质元素与果实风味品质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烟酰胺核糖体(NR)、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烟酸(NA)和烟酰胺(NAM)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4个前体化合物,口服后可在体内转化为NAD+发挥抗衰老等功效。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茶叶中NAD+及其4种前体化合物含量的方法,茶叶经水提取,稀释后直接进行UPLC-MS/MS分析。经方法学验证,5种目标化合物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回收率为70.00%~120.00%,相对标准偏差为2.09%~14.50%,方法的定量限为0.10~0.50μg·L-1。绿茶、红茶和黑茶中5种目标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绿茶和红茶是NR、NMN、NAD+的良好天然食物来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根据5种化合物含量能对红茶、绿茶、黑茶进行良好的类群区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同一产地同一类型茶叶中5种化合物质量分布不均,离散度较高,无法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0.
武夷岩茶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分析大红袍、水仙、肉桂、雀舌、金毛猴和矮脚乌龙等6个品种武夷岩茶的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6个品种武夷岩茶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武夷岩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为75.82~107.12 mg/g;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武夷岩茶的氨基酸中含有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比例均衡;必需氨基酸总量占30.47%~40.46%,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61.29%~63.90%;呈鲜味的氨基酸含量也占氨基酸总量的23.80%~28.63%,因此,武夷岩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金花茶的花朵、花蕾为材料,对其矿质元素、生理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云南金花茶的花朵和花蕾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常量元素均以K元素含量最为丰富,分别为23.48 g/kg和23.30 g/kg;微量元素则以Si元素含量最为丰富,分别为1.30 g/kg和1.73 g/kg;此外,花朵和花蕾中也含有茶多酚、总黄酮和粗多糖,其中以茶多酚居多,分别为5.08%和2.71%。研究结果为云南金花茶的花朵和花蕾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橡胶树叶片氮素营养特性及其对施氮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 a橡胶树幼树为种植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田间试验,设置3种施氮水平处理(低氮28 g/株、中氮56 g/株和高氮84 g/株),动态监测降雨量、日均气温、成熟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各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橡胶树叶片氮含量在周年生长期内整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施氮水平之间叶片氮含量差异不显著;②叶片叶绿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全年呈多峰型曲线波动;不同施氮水平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③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叶片氮含量与日均温度及降雨量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日均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降雨量呈显著相关(P<0.05);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均与日均温度和降雨量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绿素a/b周年平均值和施氮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a/b降低。施用氮肥后叶片氮素和叶绿素含量均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叶绿素含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橡胶树叶片氮营养状况,但受到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给大麦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快速测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离和同时测定大麦中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PLC同时测定4种大麦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 AM-303 (5 μm, 250 mm_4.6 mm i.d.)色谱柱;流动相A-0.1%冰乙酸水溶液,B-乙睛,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 μL.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分别在0.063~2.000 μg (R2=0.9999)、0.034~1.100 μg (R2=0.9998)、0.025~0.800 μg (R2=0.9993)、0.018~0.560 μg (R2=0.9995)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8%(RSD=1.30%)、98.30%(RSD=0.57%)、96.29%(RSD=1.20%)、101.59%(RSD=0.73%). 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麦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环翠楼高丽红参与韩国产高丽红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和比色法。结果人参皂苷的含量分别为环翠楼高丽红参:人参皂苷-Rg3含量为0.039 6 mg/g,人参皂苷-Rh2含量为0.021 6 mg/g,总皂苷含量为3.02%(g/g);韩国产高丽红参:人参皂苷-Rg3含量为0.038 9 mg/g,人参皂苷-Rh2含量为0.020 8 mg/g,总皂苷含量为2.98%(g/g)。结论环翠楼高丽红参与韩国产高丽红参中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2和总皂苷含量相近;该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快速、样品制备简单。  相似文献   

15.
多环芳烃的吸收累积对茶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炜  屠幼英  林道辉  杨良城 《茶叶》2005,31(4):220-223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种多环芳烃(PAHs)物质(菲和芘)在茶树体内的吸收、累积和转移,以及对茶叶体内几种有效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菲和芘处理浓度为1.00mg/L和0.10mg/L时,茶树须根中菲和芘浓度最高,为2.21×10-1mg/g干重(DW)和1.07×10-1mg/gDW;菲在茶树茎中最高含量7.00×10-3mg/gDW,叶片中含量为3.10×10-4mg/g鲜重(FW),芘在茎和叶中则均未检测到。菲和芘对茶树乌牛早品种叶片内化学成分影响显著,菲和芘单独处理后,茶树叶片内儿茶素总量最高分别上升35.13%和46.56%;菲和芘的混合处理中儿茶素总量最高增加48.23%,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也有明显升高。然而,菲和芘处理后茶树叶片内氨基酸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个产地的火麻籽油,分析了脂肪酸、甘油三酯、植物甾醇及生育酚等脂溶性活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火麻籽油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五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9.4%~91.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3.8%~80.5%;火麻籽油含有28种甘油三酯结构,含量最多的为三亚油酸甘油酯(LLL)、二亚油酸亚麻酸甘油酯(LLLn)、二亚油酸油酸甘油酯(OLL)三种甘油三酯。火麻籽油含有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岩藻甾醇、α-1谷甾醇、环阿廷醇等6种植物甾醇,总甾醇含量为92.5~590.4 mg/100g,其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占总甾醇含量的60%左右;火麻籽油含有α-、β-、γ-、ζ-四种生育酚,总的生育酚含量27.7~91.2mg/100g,其中γ-生育酚含量最高,占生育酚总量的90%左右。根据脂溶性活性成分含量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产地的火麻籽油分成5大类。  相似文献   

17.
周琦  祝遵凌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1):2296-2303
本研究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 4 种不同颜色的香水莲花茶的水解氨基酸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对 香水莲花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同时测定香水莲花茶中矿质元素含量,从而了解香水莲花茶氨基酸及矿质元素营养价 值。研究结果表明:香水莲花茶中氨基酸种类丰富,4 种不同颜色的香水莲花茶均含有 17 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 27.19%~31.69%,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Glu)及天门冬氨酸(Asp);香水莲花茶含有人体所需各种必需氨基酸, 占氨基酸总量的 28.76%~36.60%,鲜味氨基酸占总量的 25.02%~32.44%,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总量的 60.65%~ 64.39%;香水莲花茶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 SRC 值为 77.67~79.94,第一限制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半胱氨酸(Met+Cys), 其他氨基酸含量均与模式蛋白含量相当;花茶中矿质元素含量丰富,Na、K、Ca、Mg 含量较高,且重金属元素含量在 安全范围之内。因此,香水莲花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福建武平参薯与其同属植物山药中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薯蓣属的8个栽培品种,包括5种武平参薯和3种白山药,进行蛋白质、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薯蓣品种中,铁棍山药的营养价值最高,表现在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鲜重的31.8 g/kg,氨基酸总量也最丰富,达到23.63 mg/g,在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有12种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其他7个薯蓣品种。武平紫参薯"武紫3号"营养价值仅次于铁棍山药,其蛋白质含量、12种氨基酸含量较高,仅次于铁棍山药,除此之外,武紫3号中的Fe、Ca、谷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7个薯蓣品种。而8个薯蓣品种中营养价值最差的属普通山药,其蛋白质含量最低,只有12.0 g/kg,Zn、Ca及14种氨基酸的含量也最低,其次营养价值较差的是武平紫参薯"武紫2号",但是该品种产量极高,可作为很好的粮食作物。本研究提高了人们对武平参薯的营养价值的认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树龄橡胶树枯落物养分归还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橡胶无性系PR107为材料,在为期2a的观测期内,分别于不同月份研究了9个年龄段(4~28a)的橡胶树枯枝叶凋落量及其凋落物中N、P、K、Ca、Mg的含量,分析了不同季节枯枝叶分解及养分归还的特点及树龄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叶平均养分含量为0.841%,是枯枝的1.69倍;生物量为2357.7(4a)~7392.3(24 a)kg/hm2,是枯枝的1.5~8.2倍;养分归还量为147.4~498.6 kg/hm2,是枯枝的6.8~37倍。以此推算,在橡胶林30a的经济寿命期内,枯叶的养分归还总量可达6.01t/hm2,枯枝的养分归还总量可达1.94t/hm2。其中5种大量元素归还总量分别为:N 3.17、P 0.14、K 1.13、Ca 3.04、Mg 0.48t/hm2。(2)随着树龄的增长,橡胶枯枝叶养分归还量逐渐增加,4a幼龄树养分归还量仅为151.4 kg/hm2.a,24a养分归还量即增大到最大值,为431.40kg/hm2.a。5种大量元素归还量大小顺序为N>Ca>K>Mg>P。(3)养分归还效率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4 a幼龄树养分归还率极低,仅1.32%,24a时增加到36.55%,然后下降。5种大量元素归还效率大小顺序为:Mg>Ca>N>K>P。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鸟巢蕨嫩叶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与西芹、韭菜、生菜等7种对照栽培蔬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鸟巢蕨中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粗纤维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样品鲜重的2.82%、2.59%、1.56%、1.16%和1.21%.鸟巢蕨含有18种氨基酸,接近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标准;鸟巢蕨的p-胡萝卜素含量为10.4 μg/g;维生素A含量为9.9 μg/g,维生素B含量为0.7μg/g;维生素C含量为791.2 μg/g.鸟巢蕨的矿质元素含量丰富,P和K含量分别为860、4 921μg/g,微量元素Zn含量为5 μg/g,Mn含量为9.9 μg/g,Cu含量为19.1 μg/g.鸟巢蕨的营养价值在多方面均优于7种对照蔬菜.鸟巢蕨是一种符合现代营养学对健康食品要求的药食同源的功能性野生蔬菜.本研究为鸟巢蕨作为野生蔬菜栽培利用和野生资源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