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寒地区白金针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淑敏 《食用菌》2010,(6):22-23
白金针菇栽培菌株比较多,不同地区栽培的菌株因其栽培生态环境的不同,其生物学特性及适生性有所差别。对来自全国各省区的优质白金针菇菌株进行高原生态条件下适生性、丰产性及其它生物学性状比较筛选试验研究,选育出了适合青海省高海拔生态气候条件下反季节栽培的白金针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2.
十五个平菇菌株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银初 《食用菌》2004,26(6):9-10
平菇栽培菌株众多,许多菌株栽培特性尚不十分清楚,尤其是随意引种不进行栽培试验会带来严重后果。近几年新推出的平菇新菌株繁多,重命名、乱命名,胡吹海宣的更甚,为此我们从周边地区引进几十个平菇菌株,通过初选对15个平菇菌株进行重点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31个白灵菇菌株的培养特性及亲缘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外引31个白灵菇栽培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生长势比较、平板出菇试验和栽培试验,比较了它们的培养特征。结果表明:多数栽培菌株为同种异名,但同种异名的菌株培养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多数白灵菇菌株容易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原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1个栽培菌株可以分成柱状、马蹄状和手掌状3大类。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栽培灰树花菌株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研究了11个灰树花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菌丝拮抗性,考察了不同灰树花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差异,并以栽培周期、子实体品质及生物学效率等为指标进行工厂化栽培鉴定,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灰树花菌株。结果表明:11个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菌株G11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适中;栽培周期73 d,为试验菌株中周期最短,子实体品质优良,生物学效率达到35.7%,是适应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韩国灵芝、美芝、G4、G18等灵芝菌株的液体菌种的生理特性、外观性状、栽培特性和子实体商品性状比较,结果表明G4灵芝菌株生长速度较快,污染率低,子实体商品性状好,是适宜做液体菌种的灵芝菌株。  相似文献   

6.
对22个桦纤孔菌(Inonotus obliquus)菌株的菌丝显微结构、栽培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JL01、CX02、MAFF420101菌丝直径较大,且三者间差异不显著。菌株MAFF420198菌丝直径最小(2.1μm);菌株FH、JL01、HE、CX02、JL03、MAFF420102菌丝干重均在200 mg/20 mL以上,对其中4个来自不同国家的FH、JL01、HE、MAFF420102菌株进行菌核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株FH菌核干重每袋达25.8 g,生物学效率达26.1%。  相似文献   

7.
香菇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文留  刘前进 《食用菌》2000,22(1):11-12
蕈菌菌株的选育有自然选育、单孢选育、杂交选育和细胞融合选育等多种方法。在掌握了分离纯化技术之后,用采集到的野生或栽培的蕈菌,用优良型的菌株组织或孢子进行分离纯菌株,而后进行人工栽培,经多次栽培菌株均能重现优良特性。自然选育缺点是成功率低,即菌株不能再现优良特性或优良特性不稳定。单孢菌株选育较适合于同宗结合的蕈菌(如草菇、双孢菇等)。通过挑取单孢子,再经过人工栽培、生理生化研究等,从中选育出优良菌株。单孢菌株选育方法较简便,但工作量大,盲目性亦较大。单孢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细胞融合选育菌株是近年发…  相似文献   

8.
试验比较了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特性、生育期、子实体性状和生物学效率等,从中筛选出了适合我国设施化和规模化栽培的优良双孢蘑菇菌株。  相似文献   

9.
通过10个毛木耳菌株的出菇实验,进行产量、生长特性的比较.得出035菌株最适宜成都地区栽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野生的北冬虫夏草虫体和子实体组织进行菌种分离,筛选得到北冬虫夏草纯菌株,并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试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北冬虫夏草的优良菌株,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5,(5)
通过对攀枝花野外分离获得的15个灵芝菌株,进行人工代料栽培比较。考察各灵芝菌株生物学特性、子实体经济性状及产量等指标,分别获得高产菌株3个,高抗菌株3个,子实体形状好的菌株3个,菌丝长势快、长势强的菌株3个。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选育高产、高抗、优质的灵芝菌株提供了性状明确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真姬菇真02菌株的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02菌株,是我所从国内外收集的8个真姬菇菌株中筛选出的优良菌株,编号真02。我们从1999年开始对该菌株的形态特征、生长条件、产量等作了系统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真02菌株适宜生长发育温度在13~18℃,在栽培过程不易发生病虫害,并且采后的菌袋也不像杏仁鲍鱼菇易为绿色木霉等杂菌侵害。真02菌株在形态、色泽、口感、产量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丰产和品质优势。为使该品种菌株在其它省区得到推广应用,现将其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代料花菇菌株品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学谦  吴庆其 《食用菌》1996,18(3):9-10
虽然花菇的白色裂纹并非某一品种固有遗传特性,没有一个能自然形成花菇的品种,只要适合代料栽培的香菇菌株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代料栽培花菇管理时都会形成花菇,但是不同特性的菌株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形成花菇有容易与不容易、快与慢、产量高与低、质量好与坏之分,故而进行代料栽培花菇技术研究时还要进行菌株品比试验,以选择最适宜花菇栽培的优良菌株。经1993~1994、1994~1995两个年度的品比试验,筛选出一个中低温型单生的菌肉特厚、鳞片多的优良菌株939,另外9015、241-4菌株也较适宜代料栽培花菇。现把品比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绣球菌工厂化栽培优良菌株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不同绣球菌菌丝培养特性和出菇情况,筛选获得优良的栽培菌株。比较不同绣球菌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情况,其中绣12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子实体农艺性状佳,产量高,平均单产量为198.4 g。试验结果表明绣球菌菌株绣12为优良栽培菌株。  相似文献   

15.
通过随机调查100户农户栽培黑木耳‘黑山’菌株的田间种植情况,观察其表现并总结出一套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栽培配方、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栽培季节、刺孔、催耳、排场、出耳管理、采收等。并比较‘黑山’与‘916’菌株的单产和栽培效益,总结‘黑山’在南方栽培的特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16.
厦门地处南亚热带地区南区,气温较高且温差较小,使用目前的一些香菇菌株栽培,产量不高。为此笔者于1991年开始进行香菇菌株选育工作。经多次分离筛选,获得一个较好香菇菌株,定名为香菇厦1。现将该菌株的特性及栽培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8个羊肚菌不同菌株间的拮抗性、菌丝体生长特性及菌核形成试验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羊肚菌不同菌株间的差异属于种类或地理分布差异,其导致了生物学特性和外形上的差别。美味羊肚菌菌株M918与尖顶羊肚菌菌株M928亲缘关系及生物学特性相近,M316、M318、M320、M326各有差异。菌株M918、M928的菌丝生长速度及浓密程度明显优于其它菌株,生长旺盛,抗杂能力强,日平均生长速度可达1cm·d-1,是一种菌丝生长较快、菌核形成较多的羊肚菌优良品种,适宜羊肚菌人工栽培和营养菌丝发酵使用的菌种。  相似文献   

18.
对8个冬虫夏草不同菌株间的拮抗性、菌丝体的生长特性及色素形成和瓶内出草等试验分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冬虫夏草不同菌株间差异属于种类或地理分布差异,导致了生物学特性的差别。其中菌株dc1与dc8亲缘关系及生物学特性相近,其次是dc2和dc3、dc4、dc5、dc6、dc7各有差异。经方差分析表明:菌株dc1、dc8的菌丝生长速度及浓密程度明显优于其它菌株,生长旺盛,抗杂能力强,平均每天生长速度可达0.02 cm,适宜冬虫夏草人工栽培使用的菌种和用于营养菌丝发酵使用的菌种。  相似文献   

19.
平菇科佳一号是石家庄市科佳生物公司从野外采集的野生种,经栽培试验选育出的平菇优良菌株。经过两年栽培推广,表现出优良、高产、抗逆性强等特性。现将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豫南地区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6个普通平菇菌株及2个脱毒平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选出了当地当季的适栽菌株:9月初栽培,以灰黑色菌株平菇99为主,搭配灰白色菌株新831;秋冬季节栽培,以灰白色菌株豫平6号为主,搭配灰黑色菌株平菇99;对于脱毒菌株不能盲目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