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棚温室等保护地生产蔬菜、花卉,在防治病虫害时,需考虑使用与之相配套的施药机具。近年来,适合在保护地使用的施药机具正在逐步投放市场,现介绍以下几种:1.粉尘法施药机具粉尘法施药防治蔬菜、花卉病害,是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特别是农作物病虫草鼠等生物灾害发生严重的国家,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多,危害重。1990年以来,粮食作物病虫明显上升,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病虫发生频繁,造成的损失大。农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影响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近年来,全国防治农业病虫草鼠害每年需要使用农药100万吨(制剂)左右,防治面积达3亿公顷次以上,植物保护工作为农业丰收做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与农药相比,施药机械、施药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农药利用率低。当前,亟待更新施药机械,改进施药技术,提高重大病虫害的控制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是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随着优质小麦的普及推广,国内外的市场对小麦产品的农药允许残留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施药水平的局限,农民群众在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见草除草、见虫治虫、见病治病的直观意识,突出表现在农药品种和施药时机选择不当,施药量偏差较大等问题,导致小麦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小麦品质下降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这与发展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要求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近日,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现代农业航空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南京举行。会议期间,中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据介绍,中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美国农业部大面积病虫害管理中心发起组建。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防治大温室内的病虫害,采用传统的喷雾施药法施药,不但易使棚内湿度增大,加重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而且还会加速病虫害的传播速度,使病虫害迅速传播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采用下面的三种施药方法,不但可以弥补传统的喷雾施药法施药的种种弊端,使药效得以更充分的发挥,而且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863项目"水田超低空低量施药技术研究与装备创制"成果通过鉴定。该项目通过高效低污染施药技术、施药装备与作业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不断提高。小麦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病虫害对其产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对"一喷三防"施药时间进行控制,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对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一喷三防"施药时间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为农业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黑龙江省《农用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通过专家审定,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公告后发布实施。该标准包含了植保无人机有关术语和定义,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基本要求,植保无人机施药前、施药中的技术要求及施药后植保无人机的维护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大范围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标准化施药作业。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到2 437台,年作业面积达2 626万亩次,已成为全国  相似文献   

9.
<正>化学防除小麦田杂草,应在合理选药的基础上规范施药技术,提高除草效果和安全性。生产上重点把握以下环节。施药时期(1)土壤处理。选用乙草胺、异丙隆等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播后苗前或麦苗1叶1心至2叶期尽早施药,施药过晚、草龄偏大,防效差。土壤  相似文献   

10.
<正>从沈阳农业大学获悉,2019年12月27日,科技部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沈阳农业大学分中心揭牌仪式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副校长王铁良出席仪式,并与科技部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国家精准农业航空创新引智基地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兰玉彬教授共同为分中心揭牌。科技部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国内外有关螨害成因及综合防控方面的研究文献,分析与螨害发生、发展、危害与控制相关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害螨抗药性的发展、设施农业主栽作物单一化、抗虫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栽培措施(尤其是施水方式)、设施农业的小环境(温湿度)的特殊性等;而防治策略的失效主因在于单一依赖化学防治导致害螨抗药性迅速发展,此外利用高毒化学杀虫剂进行防治不仅迅速失效,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其负作用非常明显;设施农业中螨害控制的希望在于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多样化,增加使用专一性高、毒性较低的杀虫剂,从而减轻对天敌的杀伤,发展平衡的生态农业。在今后的植保研究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的防治措施,为执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实现高效、安全的设施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设施农业生产中采暖设备在温升过程中存在的污染大、能耗大、安全隐患大、可靠性差等问题,研发一种新型的设施农业温室采暖智能控制系统。将控制终端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执行机构设计与现有设施农业中相关技术模式进行整合,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降低设施农业生产中的污染,提高温升过程中的热转化率和温升速度,同时满足长时间、高可靠性的运行要求,精确控温,从而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园艺设施是现代化农业产业中的重要成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江苏省园艺设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分析江苏省三大园艺设施类型(塑料大棚、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的设施发展情况与配套设备,对四大种植模式(设施农业模式、观光农业模式、无土栽培模式、精准农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园艺设施现存的问题,提出农艺-设施-农机高度融合策略及四大趋势导向(产品市场趋势、产业提升趋势、现代化发展趋势和智能化生产趋势)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之路的观点。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现代化设施园艺高效发展提供参考,并有望对江苏省园艺设施产业的未来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越来越趋于信息化、现代化,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温室控制系统是智慧设施农业的核心,是实现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生产的关键。本研究综述了温室控制相关研究进展,以期在今后的研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温室控制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越来越成熟,本研究对比了温室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主控芯片、各种传感器,通过对近些年来包括控制系统在内的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组成部分综述,并介绍了市面上比较主流的传感器、网络传输技术以及主控芯片,旨在为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方案,并对温室设施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大风灾害是影响内蒙古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为给内蒙古设施农业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实地设施农业大风灾害调查数据,以地面大风观测资料和温室风载荷指标为基础,计算日光温室大风致灾指标,进行大风灾害预警等级划分,并通过构建设施农业风灾评估模型,研究内蒙古不同地区日光温室的抗风能力。从日光温室大风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来看,中、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沿山地区风灾风险总体较高,尤其是阴山北麓地区,春、秋季灾害风险较高。原因是该地区主要成产季大风天气较多,危险性指数较高,同时阴山北麓地区海拔较高、人口密度较大,敏感性和暴露度较高,成为影响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风灾因子,因此,阴山北麓区在发展日光温室时要尽量避免大风天气的影响,东南部燕山丘陵地区风灾风险较低,考虑风灾的影响,该地区最适宜日光温室发展。本研究可为内蒙古设施农业风灾风险预警服务及风灾防御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要求与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阐述了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要求,提出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目标、任务和优先领域,重点对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生产、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制、农业环境控制与修复、特色农业生产、工厂化农业、现代设施与装备、农业信息与市场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质量与标准、绿色农业生物制品、工业原料生产、农村新能源与社区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与新材料等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设施农业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化新农业,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变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中国设施农业虽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介绍了设施农业内涵以及与传统农业的差别,概述了国内外设施农业的发展概况及趋势,指出中国设施农业与外国设施农业发展之间的主要差距,并根据实际条件,对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方向,但中国设施温室环境控制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控制效果差。农业温室智能控制是现阶段设施农业种植与农业生产的关键部分,是中国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生产率,保证农作物品质的重要工具。为了促进中国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设施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设施温室发展状况及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温室环境控制特点,提出了中国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的不足之处,展望了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科学开展设施农业建设,避免盲目扩大产业规模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本研究利用赤峰市14个气象站近30年(1989—201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影响设施农业生产的关键气象因子,确定了以年日照时数、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为设施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指标,以年大风日数、年冰雹次数、年大雪及以上降雪次数和冬季≤-25℃低温日数为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区划指标。基于GIS技术,运用回归分析和薄盘样条对区划因子进行空间插值,制作了赤峰市设施农业气候区划图。结果表明:适宜区和次适宜区主要集中在赤峰市中东部和东南部,该区域海拔低,地势平坦,热量和光照充足,气象灾害相对较少,适宜发展设施农业;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以高山和丘陵为主,海拔高,热量条件不足,气象灾害多发,不适宜设施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于SWOT分析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江苏省姜堰市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客观评价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而提出了该市发展设施农业“高效、规模、特色、生态、观光”的方向定位及“科学规划、培育特色、园区示范、创新机制、政策扶持、提高效益、开拓市场、优化服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