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森林生态精神文化是森林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和核心,分析其生态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有利于指导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和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分别从认知、情感及行为响应三个层次解读森林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个人、政府、企业的森林生态认知、森林生态情感和应有的森林生态响应,倡导个人、政府、企业对森林要有科学的认识、真挚的情感和积极的生态响应,从而形成健康的森林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
由于个人、政府、企业通过对森林物质文化的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响应而产生的生态法律法规、生态行为守则、生态机构组织和管理机制等组成了森林生态制度文化;森林制度文化是森林管理文化的核心,是国家管理森林的主要工具;研究森林制度文化,分析其薄弱环节、落后因素,并加以改进,有助于建设先进、和谐、科学的森林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3.
由于个人、政府、企业通过对森林物质文化的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响应而产生的生态法律法规、生态行为守则、生态机构组织和管理机制等组成了森林生态制度文化;森林制度文化是森林管理文化的核心,是国家管理森林的主要工具;研究森林制度文化,分析其薄弱环节、落后因素,并加以改进,有助于建设先进、和谐、科学的森林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探讨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从兴隆县林业发展情况,探讨如何加强森林文化体系建设,并对文化体系建设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文化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定南县布衣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从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项目挖掘与开发、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生态文化建设策略,为同类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加快推进森林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丰富林业生态文化形式、加强林业生态文化传播,使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与森林城镇建设同步进行,有机结合,林业生态文化建设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梳理我国关于生态文明与森林文化及其体系间关系的已有研究,发现现有森林文化体系未能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阶段的客观需求,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现有森林文化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据此进一步归纳出现有森林文化体系的缺陷;基于三维管理金字塔理论重构面向生态文明的森林文化体系,形成森林文化“内涵层次—活动领域—文明过程”三维体系,分析各维度的递进规律;提出在生态文明阶段应着力构建更能适应生态文明时期的森林文化内容,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森林旅游作为新兴的林业产业,必须站在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高度上,发掘和传承森林生态文化,全面加强和促进森林生态文化的健康发展。洪雅瓦屋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四川省级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自然生态、开发森林旅游的同时,亟待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简要概况了植物生态文化的概念,描述了植物生态文化形成的背景,着重强调了植物生态文化在生态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湖北荆门市森林植物园植物生态文化建设的规划,介绍了植物生态文化的主要形态,并探讨了植物生态文化的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0.
广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内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总结了广州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生态文化建设的成就,分析了其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生态体制文化的特点,提出了广州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不但俺现了“岭南文化”的内涵,同时具有的“广州城市性格与特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广州城市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1.
阳春三月,绿意盎然。3月25日由河北省林业局主办的河北省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与传播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与传播”。来自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电视台、河北省文联、河北日报以及河北省林业局等单位的40多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森林生态文化内涵、建设思路、传播途径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旨在从文化层面提升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识,倡导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伦理道德,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2.
根据贺州市林业建设的现状,从森林旅游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产品开发、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三方面着手,繁荣贺州市生态文化,提升贺州市林业对贺州市现代文明发展的贡献率,推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分析河南省西平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确立了以“花海森林城,宜居新西平”为主的建设理念和“一心、一核;一轴、两带;三区、多点”为骨架的森林城市建设布局。从森林生态网络、森林产业、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支撑保障4方面,阐述西平县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内容,构建绿色生态网络,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逐步提高森林质量,让更多的森林进城、环村,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承载力,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城市宜居度。  相似文献   

14.
森林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重要基础.在详细分析惠州市森林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发展建议,以期为挖掘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森林文化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人与森林的两种基本关系:认知与影响(经营利用),简述森林生态物质文化形成的过程,据此提出森林生态物质文化的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基于认知产生的物质文化,二是基于经营利用产生的物质文化;基于认知又细分为基于个人角度和生产层面、基于群体角度和生活层面、基于社会角度和生存层面上的森林生态物质文化;基于经营利用对森林生态物质文化组成则主要从经营利用的主体、工具、技术、产品和过程几个层次,分析森林生态物质文化的产生和组成。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由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三大子系统构成;森林生态文化属于生态文化,起着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是体现森林生态文化的主要载体.针对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通过文化设施、项目组织、制度管理三大平台建设来构筑其独具特色的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河北林业》2008,(2):F0004-F0004
3月25日,省林业局召开了河北省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与传播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与传播”,研讨会的任务是,围绕森林生态文化内涵、建设思路,传播途径等进行深入研讨,旨在从文化层面传播森林生态知识,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树立生态伦理道德,提高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河北省林业局、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省文联、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40多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河北省绿化委员会副主任、省林业局局长武国堂出席研讨会并讲话,省林业局纪检监察专员王金品主持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郑群瑞 《福建林业科技》2013,(3):143-146,227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森林起源、悠久的保护历史、持续的演变历程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进行分析表明,万木林古森林具有独特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在人与自然和谐、森林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教育、生物生态研究、森林结构调整、科学合理利用、发展林下经济、水土流失治理和发扬林业精神等方面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并提出进一步发挥其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作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森林公园是森林生态文化的主要载体,森林生态文化则是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1]。贵溪国家森林公园具有特色生态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畲乡民俗风情、历史遗迹和生态文化等。结合贵溪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实践,提出按照不同的生态文化内容实施相应的开发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弘扬生态文化,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和绿色城镇化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中国林学会、光明日报社、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组织开展了"2018森林中国·发现森林文化小镇"公益活动。三明市明溪县夏阳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积极打造生态保护完好、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浓厚的特色美丽小镇,为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