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苦楝籽中活性物的不同溶剂提取物防治杂拟谷盗和玉米象,结果表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两种储粮害虫的触杀作用较强;三种溶剂提取物对杂拟谷盗均有较好的驱避作用,而对玉米象的驱避作用则较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取回流提取法,以豆科植物胡芦巴为材料,选用无水乙醇、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石油醚5种溶剂进行粗提。并以主要的储粮害虫玉米象、锯谷盗为试验对象,对粗提物的触杀、驱避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种溶剂对胡芦巴的提取率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丙酮〉石油醚。各粗提物对2种储粮害虫表现出较强的触杀作用。胡芦巴的乙醇粗提物(上层)及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玉米象的触杀活性最强,处理48h后的LD5。分别为0.328mg/cm2、0.334mg/cm2。触杀活性最低的是石油醚粗提物,处理72h后的LD50为0.582mg/cm2。对锯谷盗而言,乙醇(上层)、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4种溶剂粗提物的触杀作用均比丙酮粗提物的强。所有粗提物对2种储粮害虫也都表现出一定的驱避作用,玉米象与锯谷盗的驱避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提取苍耳、枫杨和苦楝三种植物精油,研究其对玉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苍耳、枫杨和苦楝精油对玉米象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熏蒸和触杀作用.其中苦楝和枫杨精油的驱避效果较好,处理120 h后,对玉米象的驱避率达到Ⅳ级;苦楝的熏蒸作用最好,处理72 h后,熏蒸校正死亡率达到91.1%;枫杨精油的触杀效果最好,处理96 h后,触杀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研究表明:枫杨、苦楝和苍耳精油具有作为储粮防护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防治果蝇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采集肿柄菊地上部分,分别收集了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的提取物,比较了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果蝇的胃毒、驱避、触杀及熏蒸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在10 mg/mL时对果蝇胃毒效果最好,72 h可达93.33%;3种提取物在50 mg/mL时对果蝇均有很强的驱避效果,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在8 h可达100%,石油醚次之,可达85%;乙酸乙酯及乙醇提取物在50 mg/mL时对果蝇熏蒸效果最好,120 min可达100%;3种提取物对果蝇的触杀效果均较低。因此,肿柄菊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绿色农药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张丽丽  杨长举 《粮食储藏》2005,34(2):6-8,31
用茵陈蒿三种不同溶剂(丙酮、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赤拟谷盗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茵陈蒿乙醇提取物对试虫的触杀作用和驱避作用较好,其5倍液在处理后72小时,对赤拟谷盗成虫校正死亡率和驱避率分别为57.8%和91.6%。  相似文献   

6.
香茅精油对两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肖洪美  屠康 《粮食储藏》2008,37(3):8-11
研究了香茅精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香茅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都有很强的驱避性,对赤拟谷盗的驱避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增强的趋势.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成虫都保持了较强的的熏蒸活性.对玉米象有较强的触杀活性,而对赤拟谷盗的触杀活性较弱.剂量为0.15%(v/w)的香茅精油的丙酮稀释液对玉米象成虫的种群抑制率在第6天达到100%,剂量为0.1%(v/w)的香茅精油的丙酮稀释液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种群抑制率在第6天也达到了100%.研究表明香茅精油具有作为储粮保护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源杀虫剂,实现安全和绿色储粮,分别以甲醇冷浸法、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对水菖蒲Acorus calamusL.根茎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提取,采用药膜法研究了水菖蒲提取物对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冷浸法、SFE-CO2对水菖蒲根茎的提取率分别为9.44%和5.51%。水菖蒲两种方法提取物对谷蠹、玉米象成虫均具较强触杀活性,并且对谷蠹成虫的触杀活性均明显强于其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活性,其中,甲醇冷浸提取物比SFE-CO2提取物对谷蠹、玉米象成虫具有更强的触杀活性。对谷蠹成虫,甲醇冷浸提取物、SFE-CO2提取物处理4 d后的LD50分别为22.98μg/cm^2和33.94μg/cm^2;对玉米象成虫,其相应的LD50分别为159.89μg/cm^2和394.35μg/cm^2。  相似文献   

8.
青花椒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极性溶剂青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e Sieb.et Zucc)的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氯仿为溶剂的提取物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杀卵和对幼虫的触杀作用;以石油醚为溶剂的提取物对幼虫有较高的胃毒作用;4种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的化蛹率、蛹重及羽化率的影响不显著。此结论对杀虫植物青花椒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雀儿舌头这种杀虫植物资源,采用了不同的溶剂对雀儿舌头根中杀虫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分别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胃毒作用、触杀作用、产卵忌避作用测定。结果表明:雀儿舌头根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拒食活性很强,也有一定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和胃毒作用,但触杀作用非常弱,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忌避活性也很低。三种提取物中以氯仿提取物生物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10.
几种植物挥发油杀虫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挥发油经初步试验筛选出8种杀虫效果突出的植物,以黄樟油、肉桂油、八角油对试虫(玉米象、谷蠹和赤拟谷盗)作用方式的测定发现,这些植物按发油具有强烈的熏镣和触杀作用,而且具有用量低,致死作用迅速等特点,用植物按发油拌粮不但能杀灭当代害虫,而且能完全控制子代的发生,植物挥发油的驱避作用较强,经持续4周试验后其驱避率仍能保持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利用艾叶精油微囊化研制出艾叶精油粮食防虫剂,针对玉米象和杂拟谷盗进行防治。艾叶精油粮食防虫剂以艾叶精油和甘油为芯材,以多孔淀粉和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驱避实验和熏蒸实验得出,驱避级别均达到了Ⅴ级。艾叶精油对玉米象的杀虫效果24 h后达到LD50为0.024μL/cm3,对杂拟谷盗的致死率比对玉米象的致死率稍差一点,但也达到了72 h后LD50为0.030μL/cm3。这种新型防虫剂对玉米象和杂拟谷盗的防治过程中,有一个致死率稳定的阶段,是微囊化精油释放的过程,起到了延长杀虫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瑞香狼毒防治仓储害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试验以米象、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为试虫,初步研究了瑞香狼毒对仓储害虫的杀虫活性,实验表明:瑞香狼毒根粉剂对米象、谷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较好;瑞香狼毒根粉的粗提物中,极性以及非极性溶剂的提取液均表现出对米象的较高的杀虫活性,狼毒乙醇提取液在1.5g/kg的剂量下,对米象的致死率为90.98%,而狼毒正已烷提取液在0.5g/kg的剂量下,对米象的致死率仍高达98.44%,这表明对于瑞香狼毒,完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以期获得高效、低毒、安全无公害的防治仓储害虫的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药膜法室内测定新型微生物杀虫药剂艾绿士(有效成分为乙基多杀菌素)对三种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作用效果,以储粮保护剂保粮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6μg/cm2,作用时间48 h时,艾绿士丙酮溶液对三种害虫的防治效果均达97%以上;艾绿士对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等三种害虫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其中对锈赤扁谷盗触杀效果最好;艾绿士对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LC50值分别为5.1630μg/cm2、1.9337μg/cm2、5.2517μg/cm2;艾绿士对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毒力高于保粮磷3倍多,对玉米象的毒力略高于保粮磷。本试验结果对生物药剂艾绿士的有效成分乙基多杀菌素在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1987年7月选用对玉米象抗性强弱不同的10个小麦品种的籽粒进行了可溶性糖及氨基态氮含量的测定,经方差分析及与其抗性的相关性测验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氨基态氮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与抗性成正相关;氨基态氮含量与抗性成负相关;试验指出,可溶性糖和氨基态氮含量是决定小麦品种对玉米象抗性强弱的两项主要的生化因素;因此可溶性糖和氨基态氮可作为其抗玉米象的两项鉴定和选择的主要指标,这对小麦抗玉米象育种及粮食部门选择收购抗性强的品种进行储藏加工等都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象和赤拟谷盗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熏蒸方式对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毒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对所研究的两种害虫有较好的快速致死作用,同时研究发现在相同熏蒸时间内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对玉米象熏蒸的LC50和LC99均小于对赤拟谷盗的LC50和LC99,这说明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对玉米象的熏蒸效果比对赤拟谷盗的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凝胶渗透液相色谱法(GPC)分别对3种象虫虫体蛋白进行分离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凝胶电泳法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电泳图谱能明显地区分3种象虫;凝胶渗透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无差异,但对3种象虫虫体蛋白的胰蛋白酶水解液的分离结果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