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列万  冯海强  金晶 《茶叶》2019,45(1):31-33
抹茶是近年来浙江推进茶精深加工产业化最有效的一个品类,文章分析了浙江抹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争取支持政策、研发配套技术、完善系列标准、加大品牌培育、聚力行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色泽是衡量抹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抹茶初制加工中的蒸汽、热风等杀青技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绿色,而干燥过程中的高温会导致色素氧化和叶绿素脱镁,从而使抹茶绿度损失,所以干燥方式的创新是提升抹茶绿度的关键。本试验选取3种茶树鲜叶,经蒸汽、热风杀青后随机取样作为冻干原料,取同品种用传统干燥方式加工的碾茶混样作为试验对照,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所得的冻干抹茶,较传统烘干加热干燥的抹茶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绿度值提升了13%~25%,且氨基酸和茶多酚等内含物含量变化不明显。通过审评发现冻干抹茶略带青味,但后续研究发现可通过再次短时烘干和拼配的方式加以改良。冻干抹茶无食品安全风险,而且于5℃保存1年后在绿度、内含物、微生物方面均基本保持稳定。所以,相较于传统生产模式,冷冻干燥技术加工的抹茶产品绿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目前浙江省抹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抹茶茶园的管理措施与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展望抹茶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抹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抹茶是一种纯天然超细微粉体绿茶,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绿茶的天然绿色以及营养、药理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介绍了抹茶的起源、现状及生产与加工技术,并从适制茶树品种创新、茶园管理模式创新、加工与制粉技术创新、品质安全与应用创新等方面展望我国抹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我国抹茶产业发展,提升茶园经济效益,延伸茶产业链,助力茶农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定于2019年6月4—6日在绍兴联合举办“抹茶加工装备及产业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武义县抹茶产业发展历程、效益分析和发展优势等方面阐述武义县抹茶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当前产业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展望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浙江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抹茶起源于魏晋,发展于隋唐,兴盛于南宋。近年来,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新式抹茶饮品、食品和日用品流行于市,受到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本文详细介绍了浙江抹茶的产业现状和生产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为下一阶段的抹茶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抹茶具有高附加值,可作为食品调味产品,还能和多种保健产品相结合,兼具品饮、食用、保健等多种功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贵州铜仁地区具有出产高品质抹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种优势,进而提出铜仁市发展抹茶产业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抹茶及其在食品和日化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抹茶是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后、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诉求的增多,促进了抹茶产品的快速发展,抹茶在食品、饮料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抹茶的工艺流程与感官、理化指标及其营养、保健方面的价值,简述了抹茶在食品、饮料及日化品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抹茶因其健康、绿色、营养、方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等行业,深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碾茶是抹茶生产的原料,其质量安全与碾茶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碾茶茶园栽培管理特点,常见病虫害及主要绿色防控技术,并对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抹茶产业的绿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抹茶是以特殊覆盖栽培的茶叶制成的蒸青绿茶为原料,经研磨而成的超微细粉。本文简述抹茶与绿茶粉的区别,介绍了抹茶原料茶园的品种选择与建设管理,抹茶加工工艺和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2.
借助innojoy专利检索分析系统,对全球抹茶相关专利进行了检索分析,着重分析了抹茶专利申请整体态势、主要申请人、专利运营等方面情况,以期为我国抹茶行业发展和相关企业技术研发、市场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中国与日本不同品牌抹茶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采用OPA-FMOC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16种贵州抹茶及6种日本抹茶中游离氨基酸和酸水解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通过SPSS Statistics19和Origin 8.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制作指纹图谱,采用组间连接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抹茶的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在0.60%~2.58%,水解氨基酸总量在20.31%~25.75%,整体含量较日本抹茶偏低,个别品种接近日本抹茶,但茶氨酸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日本抹茶。不同来源的抹茶,其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也有明显不同。说明游离氨基酸和酸水解氨基酸指纹图谱可以作为抹茶特征识别的依据之一,并为抹茶原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优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正抹茶是由采摘自遮阴覆盖下的茶树鲜叶,经特殊工艺制成茶片后,低温研磨而成的超细微可食粉体绿茶,是天然食品添加剂的优秀代表。抹茶源于我国隋朝,兴盛于唐宋,在明代后随着中国饮茶方式的变迁而渐渐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从而形成中国抹茶的历史断代。然而在唐朝传入日本的抹茶,却在日本发扬光大,除茶道及个人饮用外,更被广泛应用于奶制品、冷食、烘焙、豆制品、饮料、保健食品、日化产品等诸多行业,形成日本独具优势的抹茶产业。我国  相似文献   

15.
抹茶属于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其附加值高、用途广泛、前景广阔。本文对铜仁市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抹茶文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随着日本茶道的普及,日本抹茶产业契合时下需求,凝练出独特的文化符号植入产品设计与品牌理念之中。抹茶品牌的名称作为展示企业文化的媒介,既要能体现不同茶品类的口感、特征,还要能准确凝练出应传达的历史文化韵味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本文以日本三大著名抹茶品牌为例,探究其产品名称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使用情况,借鉴日本抹茶品牌如何将文化创意融合进经典传承。  相似文献   

17.
碾茶是抹茶研磨前的原料,抹茶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碾茶品质的高低。碾茶是将杀青后的茶叶不经揉捻,直接进行干燥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茶片,看似简单的工艺,其实生产过程却非常复杂,稍许的鲜叶差异、蒸汽流量不同、温度变化,都会使碾茶品质产生较大的差异。文章介绍碾茶蒸汽杀青加工工艺,容易产生的品质缺陷及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抹茶品质与鲜叶原料有密切关系,文章就茶树品种以及覆盖遮阴、施肥技术这3个影响抹茶原料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进行综述,同时提出了提升抹茶质量的研究方向,为我国抹茶园田间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日本碾茶生产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碾茶是日本独特的绿茶种类,与其他茶类相比,具有不同的栽培、制造和饮用方法。为增加茶叶中的氨基酸、二甲硫和叶绿素等内含成分,栽培时要进行覆盖;为增加茶叶独特的风味,加工中蒸青叶不经揉捻,在传统的砖制干燥机中烘干。烘干后的碾茶,经石磨碾磨成粉末称为抹茶,抹茶可直接饮用或食用。笔者曾在日本留学访问,现将了解到的碾茶生产、加工情况作一介绍,旨在为我国茶叶生产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晨曦  任晓萌  胡潇  黄艳 《中国茶叶》2020,(4):19-23,35
抹茶,起源于中国,兴于唐而盛于宋,在中国茶文化里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简要介绍抹茶的定义、抹茶的保健功效、历史沿革,以及我国抹茶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研究利用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抹茶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