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检测猪场粪污中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状况,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11株猪场粪污中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表型,用multi-PCR Kit检测磺胺类药物的耐药基因(sul1,sul2,sul3)。结果表明,11株猪场粪污中大肠埃希菌对磺胺复合物的耐药率为45%,磺胺二甲基恶唑耐药率为45%,磺胺甲基恶唑耐药率为64%。磺胺类药物的Sul 1基因检出率为100%,sul 2基因检出率为90.9%,sul 3基因检出率为36.4%,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总检出率为100%。研究结果可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研究以及磺胺类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某湖羊场发生的乳房炎病例为对象,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及生化试验,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特性,为该场湖羊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试验共分离得到30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8株,占26.7%;大肠埃希菌22株,占73.3%。检测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该场湖羊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病菌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和多西环素高度敏感,而对阿莫西林、大观霉素和培氟沙星等有耐药性。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该羊场湖羊乳房炎的相应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宁夏吴忠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采集56份罹患乳房炎的奶牛乳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药敏试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3.2%和14.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埃希氏菌主要对头孢他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引起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化牛场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对石河子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85份临床型或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从85份奶样中分离到127株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27株,占21.26%。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27株大肠埃希菌全部对杆菌肽耐药,66%以上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耐药,80%以上对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曲松、头孢哌酮5种药物敏感。调查结果为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某奶牛场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和合理用药,该试验对乳房炎奶牛取样1 15份,开展了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场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乳房链球菌和沙门菌;主要病原菌均对头孢喹诺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甘肃省某奶牛场发生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并选择治疗用敏感药物,随机无菌采集了6份临床型病牛乳样和1份大罐乳样,采用划线分离、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采用K-B法测定主要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临床型乳房炎乳样中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芽胞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3种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最高,为66.67%;从大罐奶样中也分离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吩、杆菌肽、红霉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为29%~100%;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哌酮等药物敏感。说明此次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和芽胞杆菌,而且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具有多重耐药性。根据检测分析结果,给奶牛场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下降,病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秦皇岛昌黎县狐和貉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情况,以昌黎县分离的15株狐和貉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试验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法对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strA-strB、aadA1,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15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菌株对土霉素、多西环素、头孢拉定、新霉素、青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的耐药率均为100%;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大观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93.33%、53.33%、33.33%、73.33%、86.66%、86.66%、86.66%、66.67%和66.67%。9种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strA-strB、aadA1、sul1、sul2、sul3的检出率分别为0、46.67%、26.67%、13.33%、40%、100%、53.33%、46.67%和53.33%,其中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以tetB的检出率最高,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aadA1的检出率最高,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相差不大。说明15株狐和貉源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广,耐药性高,耐药基因流行普遍。  相似文献   

8.
辽宁阜新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及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辽宁阜新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情况,选取该地区某规模化养殖场,对19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体细胞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4.2%,乳区阳性率为8.5%。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阳性乳样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6株隐性乳房炎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甲砜霉素和头孢氨苄耐药率为100%、氟苯尼考73.1%、土霉素65.4%、头孢唑啉57.7%、阿莫西林30.8%、四环素30.8%、恩诺沙星26.9%、阿奇霉素19.2%、氧氟沙星15.4%、多西环素11.5%、环丙沙星11.5%,对头孢噻呋和庆大霉素耐药率为0。建议该地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磺胺类耐药菌株中sul1、sul2及dfrA1 3种基因型的流行及分布情况,科学指导兽医临床合理用药,为猪大肠埃希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PCR技术对磺胺类耐药菌株进行了3种耐药基因型的检测。通过对耐药基因的检测发现,27株磺胺类耐药菌株中sul2的检出率最高,为74.07%(20/27);其次为sul1、dfrA1,检出率分别为33.33%(9/27)、22.22%(6/27),同时携带sul1、sul2和sul2、dfrA1两种基因型的菌株均占11.11%(3/27),同时携带sul1、sul2及dfrA1 3种基因型的菌株占14.81%(4/27)。表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磺胺类耐药菌株中sul2为主要流行的基因型,并且在辽宁不同地区普遍存在,是介导猪源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类药物耐药性的主要基因型,其次为sul1、dfrA1。  相似文献   

10.
为监测甘肃临洮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治疗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奶牛场采集了45份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病样,进行培养分离,并采用16SrDNA对分离纯化的细菌进行鉴定;对主要病原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其对乳房炎常用治疗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表明,从45份乳房炎奶样中,共分离出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7种乳房炎致病菌。耐药性试验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无抗头孢、头孢力定、青霉素G钾、强力乳净、乳痈治、乳痈快克、炎乳康、乳肿康和硫酸庆大极其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力定、青霉素G钾、强力乳净、乳痈快克、炎乳康、乳肿康和硫酸庆大极其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强力乳康、无抗乳炎康、乳炎康、十味乳炎清、无抗乳肿消、获特键和强力宫康Ⅱ号耐药作用较强。大肠埃希菌对强力乳康、无抗乳肿消、乳房肿炎立消、获特键和强力宫康Ⅱ号耐药作用较强。研究结果为该奶牛场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奶牛乳腺炎的易感性或抗性具有潜在影响.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乳腺炎有重要影响的QTL和多基因变异.与乳腺炎相关的经典性状包括体细胞数、电导率和临床型乳腺炎等性状.随着自动化技术和自动挤奶设备的发展,发现了免疫学测定指标、挤奶速度等与乳腺炎相关的新性状,并发现了与乳腺上皮细胞功能相关的新生物学途径,这些均有助于阐明乳腺炎抗性牛在疾病发生中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遗传改良.本文对上述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甘肃某地区奶牛运动场环境中主要耐药性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试验采用抗性平板筛选法分离、纯化耐药菌后再通过16S rRNA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6类22种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两年两个奶牛运动场(A和B)分离出不同种属的耐药菌共665株,经16S rRNA PCR鉴定主要为大肠杆菌、屎肠球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其中耐药性大肠杆菌数量最多(398株),A牛场耐药菌数两年相比增长28.50%,B牛场耐药菌数量持平;通过对样品进行10类药物筛选耐药菌结果显示,耐药率前3位的分别为糖肽类(11.13%,74/665)、四环素类和磺胺类(10.98%,73/665)及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10.23%,68/665)。采用PCR方法对样品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发现,两年两个奶牛运动场的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基本相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B、qnrS的携带率分别为10.81%和83.78%,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的携带率分别为100%、100%和56.76%,糖肽类耐药基因VanA、VanBVanC的携带率分别为78.38%、100%和100%,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M、tetO、tetL的携带率分别为100%、100%、100%、100%、81.08%和75.68%,KPC、NDM、aac(6')-Ⅰb-cr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32.43%、29.73%及24.32%,未检出qnrC、tetK、tetW、VIMOXA耐药基因。携带耐药基因与GenBank中登录参考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99%。甘肃地区奶牛运动场中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且携带相应耐药基因,奶牛运动场中碳青霉烯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与上年结果相比数量增加,各相关单位人员应对其加强奶牛场中耐药菌的监测,临床治疗中应合理用药,以降低环境中耐药菌转移给人类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原侵染乳房引起的,世界上已发现很多种类,引起乳房炎的病因也有很多,需要针对乳房炎的发病开展持续性检测和调查,以便为乳房炎的防治措施制定提供及时、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引起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性乳房炎发病急、死淘率高、治愈率低。作者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肺炎克雷伯菌的文献报道,就肺炎克雷伯菌乳房炎的发生状况,耐药性进行综素,旨在为肺炎克雷伯菌乳房炎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奶牛的换料应激对奶牛产业带来经济损失,通过从营养、育种改良、饲养管理以及饲料等方面去缓解应激,其中营养调控是减少换料应激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奶牛更换饲料出现应激情况下,通过营养调控,可以有效降低换料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保证牧场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性疾病,一般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类型。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可在牛群中普遍流行,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分析是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关键环节。1材料与方法1.1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从奶牛场选取无乳房炎临床症状的奶牛采集奶样,用SMT法(上海乳房炎检测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1.2样品收集对检测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常规挤奶消毒后,再用70%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和挤奶人员手指。每乳头废弃头三把奶后,收集5ml奶于经…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采集上海地区乳房炎患病乳样60 份,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表明:经分离鉴定,共检出8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13.33%;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100.00%,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次之,为50.00%,对头孢克洛、头孢唑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均为37.50%,对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25.00%,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奶牛养殖场内、外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和散播特点,以5%绵羊血琼脂平板为采样基质,应用Andersen 6级空气生物采样器采集奶牛场内、外环境空气及牛场内粪土样本,经细菌分离、纯化和16S rRNA保守序列分析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了菌株耐药性和ERIC-PCR亲缘性分析。结果:从奶牛场内、外环境和牛场粪土中分离鉴定出5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发现,分离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其中青霉素P-G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耐药率为100%,多重耐药主要表现为2耐、3耐、4耐;对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亲缘性分析,结果显示,牛舍内空气中90.5%(19/21)、牛场外空气中50%(7/1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土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遗传相似系数≥90%,表明粪土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形成微生物气溶胶,向养殖场周围环境散播。  相似文献   

19.
将150 头患乳房炎奶牛随机平均分为5 组,包括1 个对照组(D)和4 个试验组(S1、S2、S3、S4),每组30 头奶牛,试验时间为90 天。对照组的日粮是基础日粮,不添加抗菌肽;试验组除了基础日粮外,添加不同剂量的抗菌肽,最后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和CMT检测,以得到预防奶牛乳房炎抗菌肽的最佳剂量。结果显示,在10~90 天,随抗菌肽浓度的增加,患牛所产牛奶体细胞数降低,抗菌肽每天的添加量为300 g/吨、400 g/吨时,体细胞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浓度体细胞数变化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是一极为复杂的疾病,对乳房炎的控制也是一系统工程.除了传统的防治手段外,对抗乳房炎性状候选基因或遗传标记的研究已成为乳房炎抗性遗传育种的热点.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是一类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转膜蛋白.由于其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又与家畜疾病的抗性和易感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使之成为在抗乳房炎性状的分子育种领域倍受关注的基因之一.作者在论述了奶牛抗乳房炎分子育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MHC的结构、功能、作用及其与乳房炎的关系,指出了对MHC与乳房炎关系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