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桂花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花原产我国,系本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木犀、岩桂。树姿挺秀,姿态优美,四季常青。桂花中秋开花,花开时芬芳扑鼻,飘香数里,因花色不同分为3种:花色白者,花色黄白,香味淡雅,为银桂;黄者花色金黄,香味浓郁,为金桂;红者花色橙红,花朵艳丽,为丹桂。其中以丹桂最为名贵,还有严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自然条件下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开花进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动态变化,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法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选择金桂(Luteus group),银桂(Albus group),丹桂(Aurantiacus group)和四季桂(Asiaticus group)各1个品种进行开花进程所释放的VOCs成分收集测定。结果表明:4个桂花品种VOCs释放量依次为四季桂(1 704.56)银桂(1 675.26)金桂(1 383.48)丹桂(1 062.76),均为单峰曲线,盛花期达到最大值;丹桂释放VOCs种类最多;4个桂花品种盛花期释放的VOCs主要是萜烯类,含量均大于63.0%,还有烃类、醛类、醇类、酮类、酯类及芳香族类化合物。其中金桂VOCs中主要成分为β-紫罗兰酮、萜品醇,银桂主要为β-紫罗兰酮、芳樟醇,丹桂主要为β-蒎烯、乙酸-3-己烯酯,四季桂主要为萜品醇、β-紫罗兰酮。  相似文献   

3.
对17 个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品种的小花花冠径、着花繁密程度、花色、花香程度、花枝形态等特点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生长正常的健康植株采样, 其中繁殖器官样本数为10 ,营养器官样本数为20 。根据切花分级标准与桂花的观赏特点初步提出了桂花切花品种筛选的分类标准, 对供试桂花品种进行观赏价值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厚瓣金桂`Houban Jingui' , 柳叶金桂`Liuye Jingui' , 金桂`Jingui' 等为色、香、形俱佳的一级切花品种, 大花金桂`Dahua Jingui' , 硬叶金桂`Yingye Jingui' , 丹桂`Dangui' 等为二级切花品种, 早金桂`Zao Jingui' , 白碧金桂`Baibi Jingui' , 橙黄金桂`Chenghuang Jingui' 等为三级切花品种,而大叶金桂`Daye Jingui' 与四季桂`Sijigui' 不适宜作为切花品种。表4 参12  相似文献   

4.
对17个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品种的小花花冠径、着花繁密程度、花色、花香程度、花枝形态等特点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生长正常的健康植株采样,其中繁殖器官样本数为10,营养器官样本数为20。根据切花分级标准与桂花的观赏特点初步提出了桂花切花品种筛选的分类标准,对供试桂花品种进行观赏价值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厚瓣金桂‘HoubanJingui’,柳叶金桂‘Liuye Jingui’,金桂‘Jingui’等为色、香、形俱佳的一级切花品种,大花金桂‘Dahua Jingui’,硬叶金桂‘Yingye Jingui’,丹桂‘Dangui’等为二级切花品种,早金桂‘Zao Jingui’,白碧金桂‘Baibi Jingui’,橙黄金桂‘Chenghuang Jingui’等为三级切花品种,而大叶金桂‘Daye Jingui’与四季桂‘Sijigui’不适宜作为切花品种。表4参12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兰属植物花瓣色素的组成特点及其与花色的关系,以24种不同花色的兰属地生种植物花为材料,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比色法、分光测色仪(CS-580A)测定花色表型,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花中的类黄酮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花中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评价,24份材料的花色可分为6个色系,分别为1份棕色系、2份紫色系、10份红紫色系、1份灰橙色系、8份黄绿色系和2份黄色系;共推测出66种类黄酮物质,包括6种花青素、47种黄酮醇、7种黄酮和6种黄烷酮;有16份材料中检测出花青素成分,包括矢车菊素、芍药色素2种苷元,均以矢车菊素为主要类型,表明花色的形成涉及ABP途径中的矢车菊素合成分支;在24份材料中均检测到黄酮醇、黄酮,在20份材料中检测出黄烷酮,均以黄酮醇含量最高,其中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为普遍存在的苷元,以槲皮素为主要类型。此外,检测到的类黄酮中有40种为首次在兰科植物中发现,其中有28种为新发现的物质,并且首次在兰属植物花瓣中发现杨梅素、丁香亭和柚皮素苷元,丰富了人们对兰属植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紫枝’玫瑰5个开花时期花瓣中的花青苷、类黄酮苷和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和含量,推定‘紫枝’玫瑰花的花青苷代谢途径,为探讨玫瑰花色的呈色机理和花色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紫枝’玫瑰不同开花时期的花瓣为试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质联用分析法(UPLC-DAD-Q-TOF-MS)对其花青苷、类黄酮苷和类萝卜素进行结构推定和定量分析,结合化学反应过程推测‘紫枝’玫瑰花青苷代谢途径。【结果】在‘紫枝’玫瑰中鉴定出8种花青苷、16种类黄酮苷和β-胡萝卜素,没有检测到叶黄素;花青苷主要以芍药素、飞燕草素、矢车菊素和天竺葵素的双糖苷为主,四类花青苷都在花蕾期和初开期相对含量最高;检测到芍药苷的两种甲基化衍生物,没有发现飞燕草苷的甲基化衍生物;类黄酮苷以槲皮素和山萘酚的糖苷化、酰基化和甲基化的衍生物为主。定量分析显示,芍药苷和飞燕草苷占‘紫枝’玫瑰总花青苷含量的90%以上;芍药苷含量在‘紫枝’玫瑰开花过程中随花色变浅而降低,飞燕草苷在开花过程含量变化不大;芍药苷和飞燕草苷的比例(Pn/Dp)随花色变浅而降低。【结论】‘紫枝’玫瑰花中含有芍药素、飞燕草素、矢车菊素和天竺葵素,这四类花青素在半开期之前完成全部积累,盛开期后只降解不合成。芍药素是形成‘紫枝’玫瑰花色的主要成分。‘紫枝’玫瑰的花青苷代谢途径中,甲基酶(Rr AOMT)的催化作用有底物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以粉色郁金香品种Tulipafosteriana‘Albert heijn’为对照,研究其红色芽变品种‘上农早霞’开花过程中花色、色素组成及含量的变化。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进行花色描述,利用特征颜色反应确定色素类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花色苷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Albert heijn’和‘上农早霞’花朵完全着色时花瓣中含花色苷及黄酮类,含少量叶绿素,不含类胡萝卜素。‘Albert heijn’花瓣中检测到矢车菊3-O-芸香糖苷和天竺葵3-O-芸香糖苷,以前者为主。‘上农早霞’花瓣中检测到天竺葵3-O-芸香糖苷、天竺葵3-O-乙酰芸香糖苷和天竺葵3-O-双糖苷,其中天竺葵3-O-乙酰芸香糖苷含量最高。花朵发育过程中2品种花瓣中各花色苷含量不断上升,‘上农早霞’总花色苷的含量及上升幅度显著高于‘Albert heijn’。花朵完全开放时‘上农早霞’花瓣中总花色苷含量为‘Albert heijn’总花色苷含量的3.1倍,此时‘Albert heijn’花瓣中矢车菊苷元衍生物含量占总花色苷含量的70.8%,而‘上农早霞’中天竺葵苷元衍生物含量占总花色苷含量的94.9%。‘上农早霞’与‘Albert heijn’花瓣中花色苷组成及含量差异是造成两者花色不同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4个桂花品种鲜花挥发物成分TDS-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法和TDS - GC - MS联用技术对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thunbergii)、银桂(O.fragrans var.latifolius)、丹桂(O.fragrans var.aurantiacus)和四季桂(D.fragrans var.semperflorens)4个品种的鲜花挥发物(VOCs)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桂VOCs中主要成分为(Z)-β-罗勒烯(相对含量20.6%)、β-紫罗兰酮(13.8%)、β-蒎烯(11.0%)和柠檬烯(7.3%);银桂主要为B-紫罗兰酮(39.7%)、γ-癸内酯(8.9%)、α-紫罗兰酮(8.6%)和(Z)-乙酸-3-已烯酯(6.9%);丹桂主要为β-蒎烯(17.2%)、柠檬烯(11.2%)、(Z)-β-罗勒烯(8.2%)和(E)-B-罗勒烯(6.1%);四季桂主要为β-紫罗兰酮(15.7%)、α-紫罗兰酮(8.2%)、β-蒎烯(7.2%)和(Z)-β-罗勒烯(6.7%).不同桂花品种鲜花VOCs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不同.研究结果将为桂花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及园林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紫甘薯具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因此有抗氧化活性,为探明新选育的滇紫甘薯抗氧化组分和活性,为滇紫甘薯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滇紫甘薯新品种的花色苷、总黄酮、绿原酸、总酚、β-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不同滇紫甘薯品种的花色苷含量和总还原力均高于对照;滇紫甘薯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表现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说明滇紫甘薯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且与含量呈正相关。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在滇紫甘薯24号中较低,但其他营养物质含量均较高,尤其绿原酸含量最高,且对ABTS和DPPH 2种自由基的EC50较小;滇紫甘薯54号花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还原力最高,清除ABTS和DPPH 2种自由基的EC50最小,抗氧化活性最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滇紫甘薯24号和滇紫甘薯54号抗氧化组分较为均衡,滇紫甘薯24号和滇紫甘薯54号可作为功能型食品添加剂或保健食品原料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5种忍冬属藤本植物为试料,研究其开花过程中花色及其有关色素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开花过程中,各个种的花色变化明显,花中有关色素的质量分数普遍发生明显的变化.忍冬花蕾初期叶绿素质量分数最高,随着花朵发育,叶绿素呈下降趋势;各个种之间类胡萝卜素的变化无明显规律;忍冬开花过程中在花朵中没有检测到花青苷,火焰忍冬、贯月忍冬和台尔曼忍冬花朵红色主要是花青苷类物质的成色作用;格雷姆忍冬的呈色主要为黄酮类物质的作用,忍冬和火焰忍冬随着花蕾发育到开花过程中总黄酮和黄酮醇呈下降趋势,贯月忍冬和台尔曼忍冬总黄酮和黄酮醇含量在开花过程中变化不明显.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忍冬属植物花中各色素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影响花的呈色.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湖北主栽烤烟品种烟叶颜色差异及其在150天短期储存过程中颜色变化情况,测定‘云烟87’、‘K326’、‘金神农1号’C3F等级烟叶的颜色值亮度L*、红度a*、黄度b*、饱和度C*。结果表明,3个品种烟叶颜色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云烟87’烟叶颜色亮度、黄度和饱和度高;‘金神农1号’烟叶颜色红度、黄度和饱和度较高;‘K326’烟叶颜色亮度、红度居中,黄度和饱和度较低。‘云烟87’、‘K326’、‘金神农1号’烟叶颜色均匀度依次降低。在150天短期存放过程中,3个品种烟叶的颜色亮度、黄度和饱和度逐渐增高,但红度逐渐降低。随储存时间延长,3个品种烟叶色差相对于烤后初期逐渐增大,色差最大的‘金神农1号’烟叶,其次是‘云烟87’,而‘K326’色差最小。说明短期储存中烟叶颜色最稳定的品种是‘K326’,其次为‘云烟87’,‘金神农1号’易随贮藏时间发生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2.
番茄果实色泽与色素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果色的番茄品种为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番茄果实中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番茄果实中的叶绿素含量,分析了番茄果实色素提取液可见光区(350~700nm)吸收光谱,探讨了番茄果实色泽与色素组成和含量的关系,以期丰富番茄品质形成基础理论。结果表明:红果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较高,L402和利生8号的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36.0、33.3μg/g,黄色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与红色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含量比值分别为0.19和0.24,是果实表现红色的主要原因;黄果番茄中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金冠中的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分别为0.9、1.0μg/g,黄色类胡萝卜素与红色类胡萝卜素比值为0.73;绿果番茄果实中叶绿素含量达到11.4μg/g,占色素含量的71.7%。红棕果番茄果实同时含有大量番茄红素、较多量的叶绿素和黄色类胡萝卜素是果实呈现深暗红棕色的主要原因。番茄果实的色泽主要取决于果实内各种色素的组成、含量及比值。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桂花品种芳香物质的组分与质量分数,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技术,对4个品种群8个桂花品种鲜花中的芳香物质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出52种化合物,在四季桂品种群的2个品种和丹桂品种群的2个品种中分别都检测到32种化合物,在银桂品种群的2个品种和金桂品种群的2个品种中分别检测到34种和33种化合物。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β-紫罗兰酮、二氢-β-紫罗兰酮、正己醛,以及叶醛等构成桂花香气的主要成分。总之,4个品种群的桂花香气成分及质量分数都存在差异,但同一桂花品种群内桂花的花香成分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4.
桂花花发育与开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桂花花芽分化、开花物候以及花衰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桂花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CIE L*a*b*表色系研究126份红粒小豆栽培种质资源的粒色与叶色相关性。结果表明,北京地区中早熟和中熟类型小豆粒色与叶色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小豆盛荚期叶色与粒色相关度较高;通过叶色间接选择粒色,盛荚期选择叶片亮度较暗、绿色浅的植株,获得粒色优良材料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姜红宇  李怡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13-10314
[目的]通过预试验,初步探索成熟桂花果皮含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法、纸片法对未经处理的果皮,果皮的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液分别预试验,初步探索成熟桂花果皮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成熟桂花果皮含有氨基酸和肽、有机酸、甾体、黄酮体、香豆素和萜类内酯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含双键的萜类化合物、皂素或脂肪酸盐等成分.[结论]成熟桂花果皮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桂花果皮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开发利用桂花果皮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短截后芒果花芽分化期间AB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芒果花枝短截后剪口芽在当年春季还能再次进行花芽分化并开花结果的现象,于2009年2月15日,对正在开花的结果母枝进行短截,每隔5d短截1次。研究花芽再次分化过程中剪口芽、叶片及附近韧皮部内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口芽、叶片内ABA含量在2月25日达到最高,分别为38262.09,53223.52ng/gFW,韧皮部于3月2日达到最高(28222.12ng/gFW);3月7日,剪口芽、叶片和韧皮部内ABA含量降至最低,分别为9246.25,23463.89,17865.34ng/gFW。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短截植株剪口芽、叶片及附近韧皮部平均含量分别为17170.83,33525.89,18528.08ng/gFW;对照植株剪口芽、 叶片及附近韧皮部于3月2日达到最高,分别为37764.10,32910.73,24419.30ng/gFW,3月7日降至最低,分别为7367.98,21567.21,16523.16ng/gFW,平均含量分别为14636.96,29810.72,16623.48ng/gF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