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猪的生长性能受性别、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分析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3个种猪场2015—2019年的生猪生长性能数据,研究性别、出生季节、胎次、猪场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性别扬翔华系杜洛克猪的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校正达115 kg背膘厚和校正达115 kg眼肌面积等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季节出生的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季节出生的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春季和夏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和冬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秋季和冬季出生的母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极显著大于春季和夏季出生的猪。此外,第3胎次出生的猪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最小,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最大且与其他胎次间差异显著(P<0.05);第5胎次出生的猪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最大,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最小且与其他胎次间差异显著(P<0.05)。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校正达115 kg背膘厚、校正达115 kg眼肌面积在3个不同猪场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白卡奴鸽和银王鸽的应用潜力,试验对不同季节296只28日龄白卡奴鸽和银王鸽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季节因素对28日龄白卡奴鸽和银王鸽的体尺指标、屠宰性状及器官指数等生产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1)秋季组和冬季组28日龄白卡奴鸽的体斜长和腿肌率极显著高于春季组和夏季组(P<0.01);秋季组28日龄白卡奴鸽的胸深、半净膛率、屠宰率极显著高于夏季组(P<0.01);春季组28日龄白卡奴鸽的胸宽极显著高于夏季组(P<0.01)。(2)秋季组和冬季组28日龄银王鸽的体斜长极显著高于春季组和夏季组(P<0.01);春季组28日龄银王鸽的胸宽和胫围极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春季组和夏季组28日龄银王鸽的胸角极显著高于秋季组和冬季组(P<0.01);春季组28日龄银王鸽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屠宰率极显著高于秋季组(P<0.01),春季组28日龄银王鸽的胸肌率极显著高于夏季组(P<0.01)。研究表明白卡奴鸽和银王鸽具有屠宰性能优良、产肉性能良好的特点,并且季节对白卡奴鸽和银王鸽的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器官...  相似文献   

3.
长白猪早期的健康成长对长白猪的育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长白猪21日龄重的影响因素,分析在生产中如何利用好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进行长白猪的生产管理,同时把握好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比较其影响程度.本研究对正阳诸美种猪场2008~2010年所记录的关于21日龄重的资料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仔猪的21日龄重高于母仔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2009年和2010年的21日龄重极显著地高于2008年(P<0.01).第7胎次的21日龄重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ZYSBC场的21日龄重极显著地低于ZYSBCH场(P<0.01).21日龄重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21日龄重按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顺序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4.
旨在揭示松辽黑母猪繁殖性能,确定繁殖性能最优的松辽黑母猪产仔季节和胎次组合,试验选择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飞马斯牧业有限公司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的126头221窝松辽黑母猪的繁殖记录,采用SPSS 26.0软件邓肯法多重比较分析不同产仔季节和胎次与松辽黑母猪繁殖性能的关联性,以期在吉林省饲养条件下提高松辽黑母猪育种效率和生产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松辽黑母猪四季间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春季产仔性能最高,其次为冬季和夏季,秋季产仔性能最低;春季和冬季产仔的松辽黑母猪初生窝重、3周龄窝重和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四季间松辽黑母猪的初生重性状间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松辽黑母猪第3胎次和4胎次的总产仔数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松辽黑母猪第3胎次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第2、5胎次(P<0.05),极显著高于第1胎次和6胎次(P<0.01);第3胎次的断奶仔猪数性能最高,且显著高于第1胎次和6胎次(P<0.05);第4胎次的总产仔数、3周龄重、3周龄...  相似文献   

5.
长白猪早期的健康成长对其育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与长白猪早期体重有关的影响因素,分析在生产中如何利用好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开展长白猪的生产管理.本研究对正阳储美种猪场2008~2010年所记录的初生重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仔猪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母仔猪(P<0.01),2008年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2009年和2010年的初生重(P<0.01).第7胎次的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ZYSBC场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ZYSBCH场(P<0.01).冬季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春季、秋季和夏季(P<0.01),而秋季和冬季的初生重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  相似文献   

6.
长白猪早期的健康成长对其育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与长白猪早期体重有关的影响因素,分析在生产中如何利用好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开展长白猪的生产管理。本研究对正阳储美种猪场2008~2010年所记录的初生重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仔猪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母仔猪(P0.01),2008年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2009年和2010年的初生重(P0.01)。第7胎次的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ZYSBC场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ZYSBCH场(P0.01)。冬季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春季、秋季和夏季(P0.01),而秋季和冬季的初生重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代乳料对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出生20日龄的健康雷州山羊公羔48只,分为代乳料组(饲喂代乳料+开食料)和母乳组(饲喂母乳+开食料),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代乳料组羔羊40日龄平均个体重、21~40日龄平均日增重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母乳组(P<0.05);21~40日龄,代乳料组开食料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母乳组(P<0.05),但平均日总采食量却显著低于母乳组(P<0.05),且腹泻率极显著高于母乳组(P<0.01)。2)代乳料组羔羊60日龄平均个体重、41~60日龄和21~60日龄平均日增重及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与母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代乳料组41~60日龄和21~60日龄开食料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母乳组(P <0.01);代乳料组41~60日龄平均日总采食量显著高于母乳组(P<0.05),但21~60日龄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代乳料...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长白、大白和杜洛克3个品种初生仔猪血清中IgA、IgM、IgG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及其对早期仔猪体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胎次对仔猪血清IgA浓度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品种效应对IgM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初生重对IgG浓度影响极显著(P<0.01),性别对免疫球蛋白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品种及初生重对仔猪7日龄体重、14日龄体重、0-7日龄日增重、0-14日龄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仔猪血清IgG浓度与7日龄体重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562(P<0.01)。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苏氨酸和异亮氨酸对皖西白鹅屠宰性能、器官指数及肠道形态结构、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30日龄体重相近的皖西白鹅1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苏氨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g/kg的L-苏氨酸,异亮氨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g/kg的L-异亮氨酸。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90日龄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2)异亮氨酸组60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苏氨酸组60日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及90日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苏氨酸组和异亮氨酸组60、90日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苏氨酸组60、90日龄十二指肠麦芽糖酶活性及90日龄空肠淀粉酶、乳糖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异亮氨酸组60日龄空肠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苏氨酸组(P<0...  相似文献   

10.
以3个批次的桂香鸡为研究对象,分析120日龄时桂香鸡的胫长、胫围以及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第3批桂香鸡的120日龄体重和胫围显著高于第1批(P〈0.05),第2批和第3批桂香鸡的120日龄胫长显著高于第1批(P〈0.05)。相关分析表明,第1批桂香鸡120日龄体重和胫长以及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83和0.623;120日龄胫长和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369。第2批和第3批数据合并分析表明,桂香鸡120日龄体重和胫长以及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0.605和0.726;120日龄胫长和胫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463。研究结果为桂香鸡胫长、胫围与体重性状的选择,尤其是桂香鸡胫长、胫围与体重性状的综合选择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1.
长白猪早期的健康成长对长白猪的育肥增重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正阳储美种猪场2008~2010年资料中记录的仔猪断奶重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仔猪的断奶重高于母仔猪,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2009年和2010年的断奶重极显著高于2008年(P<0.01);第7胎次断奶重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ZYSBC场的断奶重显著低于ZYSBCH场(P<0.05);断奶重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断奶重按照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的顺序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影响荷斯坦母犊断奶平均日增重的因素,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某奶牛场2017-2019年7 101条犊牛断奶重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母牛不同初产月龄、产犊季节、胎次以及初乳浓度对断奶犊牛平均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牛不同初产月龄、产犊季节、胎次、初乳浓度对断奶母犊平均日增重、初生重以及断奶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母牛初产月龄为22月龄及以下时犊牛日增重最高,初产月龄为22~24月龄时断奶体重最高;母牛夏季产犊时犊牛日增重和断奶体重极显著高于其他产犊季节(P<0.01);4胎及以上母牛所产犊牛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母牛初乳浓度Brix值大于等于30%时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它初乳浓度的犊牛(P<0.01);犊牛初生重为32~34 kg时日增重最高。该结果为牧场预测犊牛生长发育状态及饲养管理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试验于2008年5月15日—9月28日选用55只4月龄哈萨克公羔羊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马场特克斯河北岸天然草场放牧,进行体重及体尺测定,其中20只羊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放牧羔羊的生长发育随牧草和季节变化呈现出波动性,出现2个生长高峰(5月龄和7月龄)。体重总体呈上升趋势。7、8月龄间羔羊平均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月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期各月龄羔羊平均日增重依次为(187.8±55.7) g、(100.1±44.7) g、(174.6±45.2) g和(82.1±36.0) g。放牧羔羊各项体尺指标相对增长幅度5月龄高于6月龄、7月龄高于8月龄;放牧羔羊体尺累积增长幅度从大到小排列为胸围、体长、体高、胸深、胸宽、管围。放牧羔羊DM、OM、CP消化率5月龄均极显著高于4月龄(P<0.01)。DM消化率5~7月龄在下降,5、7月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OM消化率6月龄和7月龄基本持平,8月龄时达到最大值,但5~8月龄羔羊各月龄间差异不显著;CP消化率5~8月龄在持续下降,7、8月龄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月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根据新疆某猪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大约克夏、大长、长大、杜长大共8 461窝繁殖记录,统计分析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总产仔数、健仔数、死胎数、畸形和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均随着胎次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7胎繁殖性能较好,均在5胎达到高峰,5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死胎数10胎最高,畸形数1胎最高;春季母猪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夏季的初生窝重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秋季母猪的产死胎数最多;4~6胎杜长大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最高,总产仔数高于大长母猪(P<0.05),健仔数和初生窝重高于大约克夏(P<0.05)。综上所述,母猪的繁殖性状受到胎次、分娩季节和品种杂交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8胎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并可提高母猪3~7胎龄在猪群中的占比,调整配种时间...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60头日龄相近(23±1)临床检查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000 mg/kg 氧化锌、基础日粮+500 mg/kg 蛋氨酸锌。在断奶后0、21、42、70 d,每组随机选取10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断奶后0~42 d,添加高锌日粮组仔猪的体重和日增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仔猪,而在断奶后42~70 d,对照组仔猪日增重显著高于添加高锌日粮组仔猪(P<0.05);在断奶后42~70 d,添加高锌日粮组仔猪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仔猪,而血清TP、ALB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仔猪;在断奶后21~70 d,添加高锌日粮组仔猪血清ALP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P<0.01)。因此,断奶仔猪早期饲喂高锌日粮能显著缓解仔猪断奶应激,而长期饲喂高锌日粮对断奶仔猪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季节对牛奶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泌乳期、季节和胎次对牛奶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对来自DHI中心的9872份牛奶样本中的脂肪酸含量数据和3430份牛奶样本中的乳脂、蛋白质、乳糖与总固形物含量数据,按季节、地区、泌乳期、胎次进行分组,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1)季节对牛奶中脂肪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夏季乳脂中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1)。游离脂肪酸春季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2)不同地区对乳脂、乳糖、总固形物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宁夏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河南、湖北与内蒙古(P<0.05)。而宁夏与内蒙古之间乳脂、乳蛋白、总固形物无显著差异(P>0.05)。湖北与宁夏牛奶总成分含量较高。(3)泌乳期对牛奶成分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前期乳脂、蛋白质、总固形物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泌乳中期、泌乳晚期、泌乳延长期(>305d)(P<0.05)。泌乳前期与泌乳中期乳糖含量较高,且极显著高于泌乳晚期、泌乳延长期(P<0.01)。(4)不同季节对乳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夏季各项指标最低,且极显著低于春季、秋季、冬季(P<0.01)。(5)不同胎次对乳蛋白、乳糖、总固形物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一胎牛乳中各种成分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三胎次奶牛(P<0.01)。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及其加工方式对犊牛生产性能和瘤胃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43.5±3.4)kg的新生荷斯坦公犊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分别饲喂切短苜蓿、颗粒苜蓿、切短燕麦和颗粒燕麦,自由采食。试验自15日龄至56日龄。结果表明:粗饲料种类对犊牛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苜蓿组犊牛的体高(45日龄)和瘤胃腹囊肌层厚度高于燕麦组(P<0.05);粗饲料加工方式对体重无显著影响,但颗粒组犊牛各阶段干草采食量(P<0.01)和15~30日龄的日均总干物质采食量以及瘤胃背囊乳头长度均高于切短组(P<0.05),切短组犊牛46~56日龄和全期的开食料采食量(P<0.01)、15~30日龄和46~56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45日龄和56日龄时的体斜长和胸围(P<0.05)、瘤胃腹囊肌层厚度(P<0.05)均高于颗粒组;粗饲料种类和加工方式互作对犊牛各生长性能指标和体尺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切短苜蓿组瘤胃腹囊肌层厚度高于其他三组(P<0.05)。由此可见,补饲切短干草可显著提高犊牛开食料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断奶后体...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变化的非遗传因素,以2008—2021年间56个牧场135 533头荷斯坦牛DHI数据为研究材料,运用SAS 9.2软件GLM过程分析场规模、胎次、产犊年份、采样年份、产犊季节和采样季节对9项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9项泌乳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日产奶量随场规模、胎次(≤4胎)、产犊年份增加极显著递增,奶牛秋、冬季产犊日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乳脂率随场规模、产犊年份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SCS)和泌乳高峰日随场规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随产犊年份逐年递降;高峰奶量、305 d产奶量和乳糖率在场规模>5 000头最高;乳糖率、脂蛋比和高峰奶量随产犊年份逐年上升。乳脂率和SCS逐胎上升;乳蛋白率和高峰奶量随胎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1胎次乳糖率高于其他胎次(P<0.01)。春、秋、冬季产犊的奶牛脂蛋比、高峰奶量和305 d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但乳蛋白率、SCS夏季最高。本研究结果为研究荷斯坦牛产奶量、乳成分及相关指标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20,(5)
为了研究胎次、配种季节和分娩季节对宁乡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16胎次宁乡猪母猪3 259窝的生产资料,分析了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对宁乡猪总产仔数、活仔数、育成率、个体重、窝重等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配种季节、分娩季节对宁乡猪母猪繁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胎次母猪产仔性能表现为先增加再稳定后逐步降低的趋势,初生活仔数、21日龄和35日龄活仔数均以第7胎次最高、第16胎次最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第3、4、5胎次初生窝重分别为9.32 kg、9.42 kg、9.40 kg,显著高于第1、13、16胎次;第9、10胎次21日龄窝重分别为33.42 kg、33.17 kg,显著高于第1~5、13、15、16胎次(P0.05),表明宁乡猪母猪3~9胎次为整个生产胎次的黄金时期。冬季配种组的初生活仔数、21日龄活仔数、35日龄活仔数、21日龄个体重、35日龄个体重、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35日龄窝重分别为9.45头、8.97头、8.91头、3.44 kg、6.16 kg、9.10 kg、30.59 kg、54.88 kg,显著高于春、夏、秋季配种组(P0.05);春季分娩组的35日龄活仔数、21日龄个体重、35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35日龄窝重8.79头、3.44 kg、6.02 kg、30.52 kg、52.92 kg,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表明冬配春生的母猪会表现出相对更好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胎次对母兔产仔性能的影响,研究利用2010~2013年度665只齐卡新西兰母兔前3胎共计1 649窝次的生产性能记录,对不同胎次的产仔性能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胎次极显著地影响母兔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以及初生个体重(P<0.01);随着胎次的增加,产仔性能逐步上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胎次的产仔性状与前3胎平均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第3胎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以及初生窝重的相关系数最高;第2胎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个体重与第3胎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而第2、3胎间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齐卡新西兰母兔第2胎的产仔性能可以作为总体繁殖性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