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安徽部分地区采集了14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免疫猪场和13个非PRRS免疫猪场不同猪群血清样品743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PRRSV抗体.结果显示,未免疫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1.17%,猪场阳性率为76.92%;免疫PRRS猪场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2.99%.通过SPSS3.0软件数据分析表明,PRRS免疫猪场与未免疫猪场PRRS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安徽省规模猪场存在PRRSV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1997-2006年,用ELISA检测方法对广东省猪群PRRS抗体进行跟踪监测.1997-1999年,全省猪场均未开展PRRS疫苗免疫,猪场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7.69%、29.09%、38.42%;2000-2005年,全省猪场逐渐使用PRRS疫苗,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40.68%、46.47%、54.14%、55.37%、55.72%、73.03%;2006年对57个猪场1747份血清进行检测,其中85.3%的中大规模场已进行PRRS免疫,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9.8%;82.6%的小规模、个体场未进行PRRS免疫,场阳性率为94.74%,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0.29%.10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广东省猪场遭受PRRSV感染日益严重,大部分猪场存在PRRSV感染.随着PRRS危害性的加重,多数中大规模猪场加强了免疫,但部分规模场和绝大部分小规模、个体猪场仍未做好PRRS的免疫工作.因而,加强PRRS的防控,特别是免疫工作,仍是目前我省猪场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未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疫苗的猪场的PRRSV抗体消长规律,试验采集A、B、C三个规模化猪场共147头猪的血液样本,分离血清,用IDEXX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PRRS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A、B、C三个猪场的猪群具有相似的PRRSV抗体消长规律,即哺乳仔猪体内存在PRRSV抗体,随着猪周龄的增长,PRRSV抗体水平降低,PRRSV抗体水平下降到最低后,随着PRRSV的感染,机体产生免疫应答,PRRSV抗体水平快速上升。可为猪场制定合理的PRRSV疫苗免疫程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应用ELISA法对吉林地区8个PRRS未免疫猪场和9个PRRS免疫猪场的后备母猪、生产母猪和5~10周龄的断奶仔猪三个猪群进行了PRRS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吉林地区8个PRRS未免疫猪场均受到PRRSV感染,猪场抗体阳性率为100%,猪群抗体阳性率在50%~75%之间,平均阳性率为62.26%;吉林地区9个PRRS免疫猪场猪群PRRSV抗体阳性率在70%~100%之间,平均阳性率为87.78%。PRRS未免疫猪场与PRRS免疫猪场猪群抗体平均阳性率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江苏省规模猪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流行动态,本研究对该省27家规模猪场不同批次送检的2062份未免疫PRRS疫苗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抗体检测,并对抗体阳性率≥80%的猪群阶段,依据PRRSV抗体S/P分布频段选取135份血清,采用RT-qPCR方法检测并统计PRRSV阳性率,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7家未免疫PRRS疫苗猪场抗体总阳性率为68.82%。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较高的为宿迁和南通,分别为72.04%和71.09%,连云港地区最低为58.82%。2016~2018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76.41%下降至57.72%。不同猪群阶段中以公猪、后备母猪、12~16周龄育肥猪和18~25周龄育肥猪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0.95%、92.86%、86.84%和98.09%。在上述4个抗体阳性率≥80%的猪群阶段,RT-qPCR检测结果显示,24份PRRSV阳性血清样本C t值与抗体S/P值高低无相关性。血清中PRRSV阳性率以后备母猪最高为20.58%,在PRRSV抗体S/P值<0.4和S/P值≥2.5异常分布频段,血清PRRSV阳性率均≥15.38%,而0.4≤S/P值<2.5正常范围内PRRSV阳性率均≤1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江苏省规模化猪场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不同阶段猪群普遍存在 PRRSV 感染,该研究结果为规模猪场PRRS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应用ELISA法对吉林地区8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未免疫猪场和9个PRRS免疫猪场的后备母猪、生产母猪和5~10周龄的断奶仔猪3个猪群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吉林地区8个PRRS未免疫猪场均受有PRRSV感染,猪场抗体阳性率为100%,猪群抗体阳性率在50%~75%之间,平均阳性率为62.26%;吉林地区9个PRRS免疫猪场猪群PRRSV抗体阳性率在70%~100.00%之间,平均阳性率为87.78%。PRRS未免疫猪场与PRRS免疫猪场猪群抗体平均阳性率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豫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免疫场猪群抗体水平和非疫苗免疫场猪群病原感染情况,试验利用ELISA方法对该地区猪群进行了PRRSV和PCV2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在疫苗免疫猪群中,PRRSV和PCV2抗体合格率分别为68.8%和58.7%,规模越大的猪场合格率越高,200~500头母猪规模场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6.8%和77.4%),50头母猪以下场最低(分别为48.3%和44.2%),种猪的合格率均最高,而育肥猪群合格率均最低。在非疫苗免疫猪群中,PRRSV和PCV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6%和65.3%,PRRSV抗体阳性率最低的是100~200头母猪规模场(46.5%),最高的是50头母猪以下规模场(68.8%),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群抗体阳性率均在71%以上;随猪场规模越大,PCV2抗体阳性率越低,200~500头母猪规模场抗体阳性率为41.4%,50~100头规模场和50头以下场的阳性率分别为78.9%和78.6%,种公、母猪的PCV2抗体阳性率最低(分别为37.5%和40.4%),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2.2%和79.5%)。本研究反映了豫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和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疫苗免疫猪场的疫苗免疫效果和非疫苗免疫猪场病原感染的实际情况和规律,为该地区PRRS和PCVD防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选取19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蓝耳病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进行免疫,免疫1月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与全血样品,进行PRRSV病原学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照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0%、76.10%、36.70%、49.30%、31.17%。使用PRRS弱毒疫苗免疫组PRRSV变异株检出率较高,使用高致病性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PRRSV普通株检出率较高。此结果提示PRRS疫苗免疫后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但交叉免疫保护性较差。对于PRRS的防控,关键在于提高猪群PRRS抗体的水平与整齐度,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本次研究旨在了解河南省平顶山市部分猪场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免疫情况,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借鉴。笔者于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应用间接ELISA法对该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收集的600份血清样品进行高致病性PRRS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平顶山市部分猪场PRRSV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84.33%;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群血清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为61.67%~98.33%;中小型规模化猪场阳性率较低于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分别为70.0%和91.5%。调查结果说明平顶山市部分猪场PRRS免疫情况较好,可有效防控PRRS的发生,但仍需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0.
本次研究旨在了解河南省新乡市部分猪场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免疫情况,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借鉴。笔者于2016年6月~2017年9月应用间接ELISA法对该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收集的600份血清样品进行高致病性PRRS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新乡市部分猪场PRRSV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84.33%,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群血清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为61.67%~98.33%,中小型规模化猪场阳性率较低于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分别为70.0%和91.5%。调查结果说明新乡市部分猪场PRRS免疫情况较好,可有效防控PRRS的发生,但仍需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1.
试验应用ELISA检测方法对贵阳市3个未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场和9个免疫猪场的后备母猪、生产母猪和5~10周龄断奶仔猪3个猪群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贵阳市3个未免疫猪场中2个有PRRSV感染,猪群抗体阳性率在0%-10%之间,平均阳性率为5%;9个免疫猪场猪群PRRSV抗体阳性率在65%~90%之间,平均阳性率为82.80%,未免疫猪场与免疫猪场猪群抗体平均阳性率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姬书会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1):23-24,27
通过对平顶山市6个县30个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血清学调查,了解了平顶山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血清学流行情况。结果表明,12个未免疫猪场均不同程度受PRRSV感染,猪场抗体阳性率为100%,猪群抗体阳性率在47.4%-73.1%之间,平均阳性率为57.9%;18个免疫猪场PRRS感染率为77.8%,免疫猪场猪群PRRSV抗体阳性率在75%~100%之间,平均为90.9%。所有猪场不同猪群,生产母猪平均S/P值高于仔猪,后备母猪平均S/P值高于生产母猪。免疫PRRS猪场抗体S/P值,明显高于未免疫PRRS猪场猪群的抗体S/P值,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在有猪高热病病史的猪场开展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灭活苗为主的免疫防控试验。结果表明PRRS阳性场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NVDC-JXA1株)灭活苗与猪蓝耳(SD1株)灭活苗均产生了效果,且两者基本一致。灭活苗免疫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但NVDC-JXA1株疫苗免疫组(HP)猪免疫发热持续时间相对长于免疫对照组SD1株苗,且其PRRSV感染率要极显著地高于免疫对照组(SD)和空白对照组(B)(P<0.01)。PRRS灭活苗对PRRS阳性场猪瘟体液免疫效果有显著提高(P<0.05),并且不影响伪狂犬(PR)弱毒苗、口蹄疫(FMD)灭活苗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抗体阳性率。高水平PCV2母源抗体能极显著保护仔猪免受PCV2感染或延迟其感染时间(P<0.01)。  相似文献   

14.
规模猪场种猪群PRRS血清驯化效果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RRS血清驯化的效果,对A、B两个规模商品母猪场进行PRRS血清驯化,在血清驯化前后,对母猪群的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及PRRS抗体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RRS血清驯化前后的猪群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无明显变化,但血清驯化一年后母猪的配种分娩率和活仔数明显上升,同时商品场的种猪群获得了稳定的PRRS抗体水平。本试验为规模猪场制定PRRS的防控策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云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PR)的免疫水平及感染状态,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分别对各阶段猪群随机采集130份血清进行三种主要病毒性疾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的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野毒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57%、86.96%和0%,猪伪狂犬病防控较好,猪瘟和蓝耳病防控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加强猪场管理,重视生物安全,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猪场蓝耳病病毒(PRRSV)抗原阳性率为414%,样品阳性率为302%;临床二重感染以PRRSV+PCV3(圆环病毒3型)与PRRSV+PCV2(圆环病毒2型)为主,三重感染以PRRSV+PCV2+PCV3为主;而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36%,免疫群体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4%,比不免疫群体高30%;各个饲养阶段对比看,以公猪、60日龄猪抗体阳性率偏低。虽然PRRS(蓝耳病)防控技术不断进步,但彻底解决猪场PRRS问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对塞内卡病毒(SVA)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对PRRS阳性猪和PRRS阴性猪分别免疫相同批次、相同剂量的SVA灭活苗,检测首次免疫后7 d、14 d、21 d、28 d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并在免疫后28 d对所有试验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所有PRRS阳性猪的SVA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均小于1∶4,而PRRS阴性猪SVA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在二免后上升到较高水平。攻毒保护结果与中和抗体效价结果呈正相关,PRRS阳性组0/5保护,而PRRS阴性组试验猪达到5/5保护。这一研究表明PRRS会使SVA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下降,为SVA及PRRS疫苗的研发及猪场疾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在PRRSV持续性感染猪群中的抗体动态,对蓝耳病阳性猪场育肥猪、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及仔猪每周采血1次,分离血清,用RT-PCR方法检测PRRSV,ELISA试剂盒检测抗PRRSV抗体并检测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在猪群康复后PRRS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向于稳定,当整个猪群再次表现临床症状时,抗体逐渐上升至一定水平,但抗原检出率较低;猪瘟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上升依然很快,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云南省猪场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的免疫水平,2020年1—8月,采用ELISA方法对不同猪场随机采集的934份血清进行了这3种疫病病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CSFV)平均抗体阳性率为86.51%,不同州市抗体阳性率为57.14%~100%,有2个州市不足70%,不同生长阶段抗体阳性率为80.56%~92.05%;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8.61%,不同州市抗体阳性率为24.00%~100%,仅红河州为100%,其余均不足70%,不同生长阶段PRRSV抗体阳性率为38.33%~56.19%;猪伪狂犬病毒(PRV)gB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9.11%,不同州市gB抗体阳性率为43.33%~100%,除红河州外其余均超过70%;仅玉溪市和曲靖市检出PRV gI抗体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10.70%,阳性样品来源于除公猪外的其他各生长阶段猪群。结果表明,云南省猪场CSF和PR的免疫抗体水平较高,而PRRS免疫抗体水平较低,部分地区还存在PR野毒感染风险。结果提示,云南省应整体加强PRRS的免疫防控,部分地区还需加强CSF和PR免疫及综合防控。本研究为云南省猪场CSF、PRRS和PR的免疫及其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血清驯化是控制和维持猪蓝耳病稳定的有效措施。通常用于后备猪的驯化,常年对后备猪进行血清驯化的猪场,一般猪蓝耳病稳定且场内PRRSV变异较小。在母猪场猪蓝耳病变得不稳定,比如流产增加,产房弱仔增加且流产前母猪检出PRRSV,整个母猪群可策略性使用血清驯化。分析2007-2016年8个母猪场约10年间的11次血清驯化:母猪流产在驯化后第2天就开始出现;平均6.2 d为流产高峰期;10.4 d停止流产。2014年期间,对一个1 200头母猪的PRRS不稳定场,采用血清驯化,引入7个月后备猪,封群管理,成功实现猪蓝耳病的净化。血清驯化为规模猪场PRRS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