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工孵化为养禽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了保证,同时孵化厂孵出雏鸡的健雏率直接影响孵化厂自身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健雏率是每个孵化厂必须重视的一个指标。影响健雏率的因素很多,如种鸡的饲养管理、孵化技术等。笔者根据经验总结出提高雏鸡健雏率实用性较强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影响孵化厂效益的因素很多,如生产指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市场波动等,孵化指标(如孵化率、健雏率)和雏鸡质量及生产成本是孵化人员可以控制的。随着近年来孵化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健母雏孵化率提高0.1%,全年的经济效益就可以提高很多。因此搞好孵化管理,提高孵化指标及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孵化场得到长足发展的保证。现就本人的实践谈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孵化厂的卫生管理直接影响到雏鸡的孵化率和出雏率。只有严格地进行卫生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健雏率的提高,才能使孵化厂长期稳定地提供健康雏鸡。本文将介绍孵化厂卫生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种蛋的卫生管理种蛋的品质是直接影响到孵化质量的因素。因此,要保证种蛋来自健康种鸡群之外,还要注意产后种蛋的管理。1.1垫料和产蛋箱的管理刚产下的新鲜蛋首先接触的是产蛋箱和垫料。此时,种蛋正处于细菌最易侵入的时刻,因此要求产蛋箱的垫料应清洁、干燥、无污染。产蛋箱需放在工作人员容易进出的地方且易清洁,要有足够的数量,应在开产…  相似文献   

4.
孵化是养鸡业的重要一环 ,孵化效果好坏与育雏成绩、成鸡生产性能、经济效益等诸方面有密切关系。如何减少孵化后期死胎率是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降低孵化成本的重要阶段 ,尤其是最后 3d ,能否通过解剖检查死胎蛋的鸡胚器官变化寻找死因 ,更显重要。本试验对同一孵化环境条件下的健雏、弱雏、毛蛋进行解剖观察分析 ,探索鸡胚后期为何不能出雏而死于壳内 ,寻找不同条件的死因和解决措施 ,以达到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之目的。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淄博市淄川区种鸡场孵化室 4批雏鸡和死胚蛋 ,本场饲养种鸡品种为罗曼褐 ,种蛋受精率平…  相似文献   

5.
<正>孵化场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种蛋孵化率、健雏率及雏鸡的成活率。一个合格的受精蛋孵化为健康的雏鸡,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所有与之有关的设备、用具都必须  相似文献   

6.
对2 160枚蛋重68~75 g、45~52 g的种蛋和蛋形指数大于0.81或小于0.74的种蛋进行孵化试验,并对孵化所得健雏和毛蛋的经济效益与这些种蛋作为菜蛋直接销售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入孵蛋孵化率49.58%,健雏率93.46%,每百枚种蛋所得健雏数46.34只。雏鸡和毛蛋销售价格分别以4元/只和0.12元/枚计时,平均每枚种蛋净增价值为1.52元。本试验结果为生产中不合格种蛋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坑孵化是农村养鸡的主要孵化形式,它具有投资少,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小规模孵化,不受停电影响等优点,但也存在保温与通风难调节,导致出雏率低,弱雏残雏率高等缺点。据1994年统计,我站孵化室受精蛋的出雏率始终徘徊在45~50%之间,二照蛋胚胎死亡率占受精蛋的13.6%,胚胎啄壳后死亡率占受精蛋的19.2%,雏鸡弱残率占出壳雏鸡总数的10%左右。出壳后的雏鸡精神萎靡,绒毛稀短无光泽,体质瘦弱,站立不  相似文献   

8.
鸡胚孵化后期死亡及弱雏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胚孵化到约19日龄时开始移盘并进入出雏期,在此期中如果出雏正常则雏鸡破壳时间集中,鸡胚死亡率在5%~7%以下,健雏率在98%以上。但生产中常出现孵化后期死亡率偏高或弱雏较多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柴鸡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孵化场来自放养华北柴鸡和笼养华北柴鸡不同季节种蛋孵化性能调查,并进行饲养试验比较两种来源种蛋后代饲养效果.结果表明:放养鸡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极显著低于笼养鸡种蛋(P<0.01),死胚率极显著高于笼养鸡种蛋;季节显著影响种蛋受精率(P<0.05)、受精蛋孵化率(P<0.05)、入孵蛋孵化率(P<0.05)和健雏率(P<0.01);季节和种蛋来源对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存在互作效应(P<0.05).但是,放养条件好的情况下种蛋也可以达到种鸡场种蛋一致的孵化性能效果.不同来源种蛋对雏鸡的生长性能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放养鸡种蛋影响孵化性能,但对雏鸡饲养效果没有影响,管理条件好的放养鸡可以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10.
孵化是种鹅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因此,正确检查孵化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为改善孵化条件提供依据,进而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孵化效果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影响孵化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孵化率和健雏率是衡量孵化效果最常用的两个指标。孵化效果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主次之分,有时是某种因素起主要作用,有时是几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变化复杂。在实际生产中,若能通晓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能更好地摔制孵化条件和掌握孵化技术,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现就影响孵化效果的内、外因素分述如下,愿与孵化同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孵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季节对辽宁省肉鸡种蛋孵化质量的影响,共调查257批、14 868 268枚种蛋的孵化数据。结果表明:各季节之间种蛋受精率差异显著(P0.05),夏季种蛋受精率最高;夏季和春季健雏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5);各季节毛蛋率、损失率、弱残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毛蛋率以冬季最高,损失率以秋季和冬季最高,弱残率以冬季最高;受精率、健雏率与各月最低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毛蛋率、损失率、弱残率与各月最低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蛋受精率、孵化质量受季节影响的实质是温度影响,根据各月平均气温情况,适当调控鸡舍、孵化室温度,可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的健雏率。  相似文献   

13.
王云峰 《中国家禽》2003,25(21):19-19
在相同种蛋的条件下,如果冬季孵化率下降,除机器的密封性能、空气对流造成的温差外,还与孵化定温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公司共有大型孵化厂四处,巷道机30余台,日出雏15万只以上。2002年夏、秋两季孵化成绩各厂都较理想,孵化率还略超公司的标准,健雏指标均在“良”以上。随着气候变冷,各厂却先后出现了以下情况:有部分雏鸡干爪、腹部干瘪等脱水现象;又有部分雏鸡腹大,出壳延迟,毛蛋率上升1%~2%,总健雏率下降2%~3%。对以上这种情况,一种观点认为是孵化器内的温差较大造成的,高温部位胚蛋发育过快,提前出雏,致使部分雏鸡脱水,上下温差和左右温差…  相似文献   

14.
肉种鸡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均 《中国家禽》2002,24(4):12-14
蛋重较大的种蛋会给商品代肉鸡饲养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对孵化单位而言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通常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率和出雏后健雏率与产蛋其它阶段相比都略低(见表1),根据这一问题,本文将以大型种蛋储存、孵化温度和孵化湿度等方面讨论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管理,旨在提高此阶段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相似文献   

15.
张锦 《中国家禽》1994,(1):14-14
番鸭蛋孵化的淋蛋试验张锦(广东湛江市坡头区畜牧局孵化厂524057)番鸭蛋是家禽孵化中较难的一种,通常是孵化率不高,孵出来的鸭苗健雏率低、质量差。对超期未出壳的死胚蛋解剖发现,胚胎死亡多在20天以后,特别是28天以后。我们从89年开始进行摸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孵化总积温接近时,比较处理1孵化总时数较短,每阶段给温较高;处理2增加孵化总时数,每阶段给温较低,两种施温方案对孵化效果的影响。本次试验结果表明这样一个趋势:在低环境温度条件下,使用立体电孵化器,相对目前多数孵化厂采用较大幅度提高孵化温度的方法而言,采用增加孵化总时数,适当降低每阶段孵化温度,可以获得更好的孵化效果。本次试验表明,处理2比处理1孵化率提高318%。健雏率提高06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青岛某种禽孵化厂孵化生产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分析产蛋周龄1~44周对科宝父母代肉种鸡受精率、受精蛋活胚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科宝父母代肉种鸡在产蛋1~44周龄内,受精率和孵化效果表现先上升后下降,总体表现为14周龄左右受精率及孵化效果最佳。实验结果对于科宝父母代肉种鸡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2003年12月—2004年2月,黑龙江省某大型孵化厂出雏质量不好,健雏少,弱雏多,中死蛋多,鸡雏毛短无光泽,腹部大,脐部吸收不良,孵化期延后1~2天。经调查分析,发现是因为忽视了对孵化室温度的控制,从而造成孵化机内垂直温差过大,孵化室温度必须在20~27℃范围内才能获得最佳效果。由此可见,孵化室的温度控制不当,对孵化率也有较大的影响,为此,对孵化室的温度控制给予充分认识和采取适宜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孵化厅的卫生消毒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孵化成绩的高低,即孵化率、健雏率和雏鸡成活率。严格而科学的卫生消毒管理措施是提高孵化成绩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孵化厅能够长期稳定地提供健雏、不断发展的前提。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主要做好以下七方面的工作,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种蛋孵化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原则及湿度控制原则设定各孵化胚龄中每2小时的温度及前、中、后期的温度。统计各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合拢率、封门率、受精孵化率及健雏率,选择20批孵化成绩优秀批次进行各点温度数据整理,每天2、4、6、8时平均温度定为8/n,10、12、14、16时平均温度定为16/n,18、20、22、24时平均温度定为24/n,n代表胚龄,然后绘标准温度曲线。根据孵化的前中后期所需温度绘标湿度标准曲线。经过郑州牧专孵化厂近40万枚种蛋的孵化试验,此曲线的使用不仅直观实用而且可以使胚胎的合拢率提高6-7%,封门率提高6.5-8%,受精蛋孵化率提高4.3-4.5%,健雏率提高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