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桑叶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始重[(87.10±5.33)kg]基本一致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育肥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5%、10%、15%桑叶粉饲粮,试验期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5%和10%的桑叶粉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15%的桑叶粉显著降低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显著提高料重比(P0.05)。2)添加5%和10%桑叶粉对屠宰后45 min、24 h肌肉剪切力和p H影响不显著(P0.05),可提高肌肉的大理石纹评分,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桑叶粉添加15%时,平均背膘厚和肌肉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添加5%、10%、15%桑叶粉能显著提高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降低肌肉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有效提高肌肉的抗氧化能力。4)添加5%、10%、15%桑叶粉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脂肪酶活性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15%桑叶粉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综合各项指标,饲粮中添加10%的桑叶粉对育肥猪生长速度影响较小,但可有效提高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添食桑叶粉对皖西白鹅生长和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桑叶粉,考察桑叶粉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分别给125日龄的皖西白鹅连续50 d饲喂添加5%、8%、11%桑叶粉的配方饲粮,调查平均日采食量较不添食桑叶粉的对照组均略有增加,但平均日体质量增加量极显著降低(P0.01),导致料重比极显著增加(P0.01);桑叶粉添食皖西白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食桑叶粉能极显著降低皖西白鹅的腹脂率(P0.01),对胸肌率和腿肌率的影响不明显(P0.05);添食桑叶粉可显著降低皖西白鹅肌肉中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总氨基酸含量也略有降低;除了8%桑叶粉添加组外,其余2个桑叶粉添加组皖西白鹅肌肉中的肌苷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11%桑叶粉添加组皖西白鹅肌肉中的硫胺素含量比对照组提高52.00%(P0.05)。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饲粮中添加适量桑叶粉可以明显提高皖西白鹅的屠宰性能,增加肉质风味,但还应适当降低桑叶粉的添加量,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3.
桑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桑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选择35日龄的广西青脚麻公鸡17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以桑叶粉添加量为0(对照组)、5%、8%和11%的饲粮。结果表明:8%、11%桑叶粉组的饲料增重比相对于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5%桑叶粉组的肉鸡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桑叶粉组的肌内脂肪(IMF)含量显著降低(P<0.05);11%桑叶粉组的不饱和脂肪酸(UFA)、ω-3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降低(P<0.05);桑叶粉组的矫正肌苷酸含量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桑叶粉的添加具有降低腹脂率、IMF和提高UFA、ω-3脂肪酸含量的效果,但使肉鸡的饲料利用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桑叶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添加发酵桑叶0%(对照组)、2.5%、5.0%、7.5%、10.0%的5组等氮等能试验饲料(粗蛋白质32.14%,粗脂肪4.95%),投喂初始重量(15.01±0.12)g的草鱼幼鱼50 d。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发酵桑叶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其中,发酵桑叶添加量为7.5%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效率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添加不同计量发酵桑叶对试验鱼的全鱼水分、粗蛋白质以及肌肉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量为10%时,全鱼粗灰分含量最大,全鱼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最小(P <0.05);添加发酵桑叶对血清葡萄糖无显著影响(P> 0.05),但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 <0.05)。结合本试验结果,饲料添加不超过7.5%发酵桑叶不会影响草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添加发酵桑叶后有助于草鱼脂类代谢和肝脏健康。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药对植物蛋白原料混菌固态发酵以及由中药和植物蛋白原料组成的生物发酵饲料对草鱼鱼种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在植物原料中依次添加0.11%、0.33%、0.55%、0.77%、1.1%、3.3%、5.5%、8.8%的复合中药,测定各组总菌数、棉酚去除率、硫甙去除率和乳酸含量。确定最适添加量后,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挑选体重(31±1)g的草鱼600尾,分成5组,K组(阴性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L组(阴性中药组)投喂发酵饲料,M组(阳性中药组)投喂发酵饲料+0.3%中药,N组投喂发酵饲料+0.3%单独发酵的中药,P组投喂发酵饲料+0.3%和发酵基料混合发酵的中药,喂养至60 d,测定各组草鱼鱼种生长及免疫指标。结果表明:中药在0.11%~0.77%的浓度范围内,有利于发酵过程中乳酸含量提高和棉酚、硫甙的降解;在添加量大于3%时,不利于植物原料的微生物发酵;植物蛋白原料中添加0.3%的复合中药共同发酵后,相比较对照组,增重率提高了37.8%,饵料系数降低了17.2%,LSZ、SOD、SBI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MDA、GOT、GPT、Cr则显著降低(P0.05),说明生物发酵饲料对草鱼鱼种具有明显的促生长及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中药和植物原料单独发酵和混合发酵均对草鱼鱼种的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P0.05),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讨土豆渣与劣质牧草混合发酵饲料饲喂对小尾寒羊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150只健康无病、体重相近(22 kg左右)的小尾寒羊羔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常规饲喂(精料+羊草),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精料基础上饲喂不同配方的土豆渣发酵饲料。3组精料饲喂量均为500 g/d,粗饲料自由采食。预试期7 d,试验期65 d。饲喂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采取背最长肌和肾周脂肪用于氨基酸和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试验Ⅰ组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成人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苯丙氨酸和婴儿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试验Ⅰ组肌肉脂肪酸中二十一碳烷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肾周脂肪酸中硬脂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土豆渣与劣质牧草混合发酵饲料饲喂小尾寒羊可提高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羊肉营养丰富。脂肪酸而言,饲喂发酵饲料并未改变肌肉和肾周脂肪中的脂肪酸组成,试验组间比较,试验Ⅰ组略优于试验Ⅱ组。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Fermented feed,FF)对肉鸡生长性能、肌肉理化特性及风味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36 00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 50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发酵饲料(2.5%FF组)、5.0%发酵饲料(5.0%FF组),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5%FF组肉鸡日采食量及日增重显著提高,料肉比无显著变化;2.5%FF组胸肌蒸煮损失较对照组显著降低;5.0%FF组胸肌b*值、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均显著下降;2.5%FF组胸肌中甘氨酸含量显著提高,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降低;5.0%FF组胸肌中甘氨酸和肌苷酸含量显著提高,缬氨酸含量显著下降;2.5%FF组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胸肌中肉豆蔻酸、银杏酸和二十碳三烯酸的含量;5.0%FF组二十碳三烯酸含量显著提高,十七烷酸含量显著降低;2.5%FF组及5.0%FF组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癸醛、十一醛、E-2-辛烯醛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试验条件下,添加2.5%FF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而添加5.0%FF对改善鸡肉理化特性及风味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发酵桑叶粉作为饲料来源,其不同添加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质量3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生长猪48头,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6%的发酵桑叶粉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粉,试验组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发酵桑叶粉使生长猪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发酵桑叶粉的添加对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有下降趋势作用,试验Ⅱ、Ⅲ组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能力随着发酵桑叶粉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中的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生长猪饲粮中添加4%~6%发酵桑叶粉不影响其生长性能,有利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郭坤  方刘  孙柯  阮国良 《饲料研究》2020,43(1):18-21
试验旨在探究生物发酵饲料对池塘养殖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生态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10口,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生物发酵饲料(试验组)和普通克氏原螯虾专用硬颗粒饲料(对照组),养殖试验时间60 d。结果显示,生物发酵饲料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P0.05);生物发酵饲料对肌肉的含肉率和蒸煮损失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p H值和滴水损失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血清中的LZM、AKP、ACP和肝胰腺中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胰腺中MDA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明显提高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0.
以桑叶作为替代饲料添加至獭兔的基础饲粮中,并通过调节桑叶粉添加量达到改善獭兔生产性能的目的。选取平均体质量为(1 243±102)g的2月龄獭兔40只(雌、雄各1/2),随机分成5组,饲喂添加不同比例桑叶粉的饲粮,至试验第42天对獭兔生产性能指标的调查结果是:桑叶粉添加量(质量分数)≤15%的饲粮组的獭兔与未添加桑叶粉饲粮组(对照)的獭兔相比较,各项生长性能指标相当,当饲粮中桑叶粉的添加量15%则会减缓獭兔的生长速度;添加10%桑叶粉的饲粮组獭兔的料重比最低(6.22),肌肉中鲜味和甘味氨基酸的比例增加,肉质风味改善;添加15%和20%桑叶粉饲粮组,獭兔的毛皮质量与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20%桑叶粉饲粮组獭兔的半净膛率和全净堂率大于对照和其他饲粮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腿肌指数显著大于添加5%桑叶粉的饲粮组(P0.05),随着饲粮中桑叶粉添加量增加,獭兔的心脏指数有升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试验结果认为,桑叶可以作为獭兔的部分替代饲料,2~3月龄獭兔饲粮中桑叶粉的添加量≤15%为宜,饲粮中添加10%的桑叶粉可改善兔肉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1.
吴均  黄传书  刘艳  赵珮 《蚕学通讯》2019,39(3):9-14
为了达到废弃桑枝快速发酵腐熟的目的,本研究将几种微生物菌剂按一定比例组合成A、B、C、D 4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废弃桑枝发酵比较研究。依据农业部生物有机肥产品检测标准,对各处理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水分含量、pH值的变化,发酵结束后有机基质物料的碳氮比(C/N)、浸提液培养的种子发芽指数、发芽率、根长和芽长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综合分析结果:D组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发酵桑枝制作有机基质肥料,在发酵第5d堆肥温度达到50℃以上并保持12d;发酵90d后,基质肥料水分含量降低至30.21%、pH值先上升后降低最后稳定在8.16、C/N降到19.33,达到国家有机肥产品标准要求;据资料记载,有机肥种子发芽指数(GI)值大于80%即无毒,种子毒性试验表明,浸提液培养的种子其GI、发芽率、根长和芽长分别为106.6%、100%、1.548cm、0.505cm;D组复合发酵菌剂用于发酵桑枝各项指标均优于A、B、C组,所发酵的有机肥产品在农业生产是安全的,可以用于废弃桑枝快速发酵腐熟。  相似文献   

12.
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是既要采收桑叶养蚕又要采收桑果淘洗桑种子的桑园,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的建成、桑园管护措施、桑叶的采收、桑果的采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科学合理布局,选择配套实用的农机具,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加强水肥管理,及时采收桑叶,震落法采果等一套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高产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QU Qiuhong;HUANG Ye;JIANG Qinyang;HUANG Yanna(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相似文献   

14.
调查四川省一些实验动物养殖场的实验动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携带情况,找出传播途径和进化规律,分析其污染原因,为保障实验动物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按照GB/T 14926.14-2001《实验动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对2011年-2017年四川省部分实验动物中SA进行检测,对分离的SA菌株进行PCR耐药基因mecA检测,并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us protein A,SPA)和脉冲场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2011年-2017年共从7家实验动物养殖场采集并完成370只实验动物中SA的检测,共检出SA 31株,总分离率为12.16%,且均从SPF大鼠中分离所得。31株SA的mecA基因均为阴性。SPA可分成5个型别,其中T2360为优势型别,PFGE型别有10个带型。四川省养殖实验动物中仅SPF大鼠携带SA,不同年份检出SA基因型别基本不同,不同养殖场同一年检出的SA具有相同基因型,说明不同养殖场中的SA可能来自同一污染源,应加强SPF大鼠监控,以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的优势蜱种及其存在的基因多态性,应用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14个主要牧区采样点进行蜱虫种型的鉴定和基因多态性分析。通过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对蜱虫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以初步确定蜱属。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蜱虫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后对蜱种进行分子鉴定和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蜱种多样性。应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蜱虫的16S rRNA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蜱进化的规律。结果显示14个不同地区的蜱虫均属于草原革蜱,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的优势蜱种之一,但不同地区的蜱虫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得知2010-2016年玉林市犬只饲养量年均20.13万头,免疫犬年均为13.64万头,免疫密度年均为67.74%,仍存在未经免疫的犬。ELISA方法检测免疫犬抗体阳性率为91.57%(1509/1648),非免疫犬为4.13%(10/242);RT-PCR方法检测520份犬脑组织,病原检出率为5.00%(26/520)。通过数据分析与实际情况结合,表明玉林市犬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较高,疫苗效果表现稳定,外观健康犬仍携带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作为外源蛋白的表达系统,其作为重组蛋白的递呈载体具有很大优势,而纤维连接蛋白外域A(EDA)是一种能够提高目标蛋白抗原性的佐剂。为增强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相关蛋白1(IMP1)的抗原性,本研究从已构建的重组质粒中扩增EDA-EmIMP1和EmIMP1基因片段,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HT01-EDA-EmIMP1和pHT01-EmIMP1,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枯草芽孢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鉴定正确后增殖培养。将实验鸡分为5组,分别是:EDA组(免疫pHT01-EDA-EmIMP1重组枯草芽孢杆菌)、EmIMP1组(免疫pHT01-EmIMP1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组、空白组(PBS)和攻虫对照组。每组鸡口服相应菌液(0.3mL1010cfu/mL菌液/只)进行免疫,每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每次免疫2周后采血。三免2周后攻虫。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鸡血清中EmIMP1的抗体滴度以及细胞因子IL-10和IL-4的含量;并对攻虫后各组鸡的增重、肠道病变计分以及卵囊排出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制备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可以表达目的蛋白,蛋白大小为70ku。ELISA检测结果显示,EDA组的抗体效价最高,约为1∶3200;三免EDA组的IL-10和IL-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EDA组的卵囊排出量显著低于其它组,而枯草芽孢杆菌组和EmIMP1组的卵囊排出量也均显著低于攻虫组(p<0.05);EDA组对肠道保护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经过攻虫处理的组(p<0.05),而枯草芽孢杆菌组和EmIMP1组之间无显著差异;EDA组增重显著高于攻虫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p<0.05)。本研究证实枯草芽孢杆菌作为EmIMP1的抗原递呈载体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原性,其中EDA佐剂组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鸡肉粉(PBM)、肠衣蛋白粉(CM)和黑水虻幼虫粉(BSFLM)替代鱼粉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206.95±0.19) g的草鱼900尾,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以PBM、CM和BSFLM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和60%的鱼粉(基础饲料中鱼粉添加量为7.5%),配制10组等氮等脂的饲料投喂草鱼,分别记为D0(对照)、J20、J40、J60、C20、C40、C60、K20、K40和K60组,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与D0组比较,J20、J40、J60、C60和K60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上升(P<0.05); C20、C40、K20和K40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K20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2.65%和1.75%(P>0.05),饲料系数降低2.29%(P>0.05)。各组间肝体比、脏体比、肠体比、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2)与D0组比较,K20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组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水分、钙和总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间中肠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肝脏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4)与D0组比较,K20和K60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试验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葡萄糖、总蛋白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 K20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P>0.05),但各组间血清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PBM替代20%~60%鱼粉显著降低草鱼生长性能,CM和BSFLM替代40%以下鱼粉对草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BSFLM替代20%鱼粉能够提高草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综合各项指标,BSFLM应用效果最佳,其次为CM。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德氏乳杆菌和低聚木糖对环江香猪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9.5 kg左右的环江香猪9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猪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猪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德氏乳杆菌、0.05%德氏乳杆菌+0.02%低聚木糖的试验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84 d。试验期间,每日记录采食量,分别于试验第1、28、56和84天称取空腹体重,计算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分别于试验第28、56和84天采集血液样品,检测血浆生化参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29~56天试验1组、试验2组的ADG显著升高(P<0.05),试验第57~84天试验1组F/G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1~84天试验1组和试验2组F/G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28天,试验1组血浆甘油三酯(TG)和总蛋白(TP)浓度以及试验2组血浆TP、白蛋白(ALB)和TG浓度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第56天,试验1组血浆氨(NH3)浓度和淀粉酶(AMS)活性以及试验2组血浆AMS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第84天,试验1组血浆葡萄糖(GLU)和TG浓度以及AMS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血浆TP浓度显著升高(P<0.05)且血浆谷草转氨酶(AST)和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另外,试验第56天,试验2组血浆TP、ALB、尿素氮(UN)、GLU、TG、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以及肝脂酶(HL)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同时血浆AST和L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饲粮中单独添加德氏乳杆菌或同时添加德氏乳杆菌和低聚木糖可提高环江香猪的ADG、降低F/G,这可能与德氏乳杆菌和低聚木糖影响了机体氮代谢和糖脂代谢相关生化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饮用磁化水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60周龄健康京红蛋鸡9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试验组饮用磁化水,对照组饮用普通水。两组均自由采食及饮水,每天统计产蛋量和耗料量。正式试验第1、21天,每个重复随机取3个蛋测定蛋品质;正式试验第21天时,每个重复选取健康、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鸡2只,每组12只,颈静脉采血。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饮用磁化水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后期产蛋率、蛋壳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并显著降低蛋鸡产蛋后期的血清中尿酸含量(P<0.05)。研究表明,饮用磁化水对改善蛋鸡产蛋后期生理状态和产蛋性能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