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动物生产上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且动物源耐药菌极有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和动物性食品(肉制品和奶制品)传给人类,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畜禽病原菌,常引起腹泻、尿道感染、腹膜炎,甚至败血症等.此外,大肠杆菌也是肠道菌群的共生菌,食品动物中治疗或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给肠道中的大肠杆菌造成一种选择性压力,导致大量耐药大肠杆菌的出现,因此共生型大肠杆菌常作为抗菌药物选择压力的一个指示菌.肠道的内环境也为耐药基因的传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共生型大肠杆菌作为一个可能的耐药基因储存库,在耐药基因的传播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在动物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和不合理应用,导致病原菌对动物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日益耐受,出现了非常严峻的细菌耐药局面.本文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产生方式及原因,并简述了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恩诺沙星诱导土壤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最低选择浓度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尤其不合理应用和滥用,导致细菌耐药率逐渐上升,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1].耐药性的普遍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兽医临床的治疗效果,而且耐药性可能从动物通过食物链、环境或者动物和人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从而给人类医疗也带来压力[3].在自然界中,细菌的耐药性是广泛存在的,某些环境微生物可合成抗生素,从而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诱导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宠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宠物的数量日益增加,宠物受到的关注和其福利也随之增高.随着人们防疫意识的提高和传染病疫苗的注射,宠物病毒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因细菌感染引发的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却经常发生.为控制这些细菌性感染,宠物临床上抗菌药的使用非常广泛而频繁,甚至有滥用的迹象,很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宠物细菌产生的耐药性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由于人类经常与小动物亲密频繁地接触,犬猫等身上的耐药菌非常有可能传给人类.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残留,进而对畜禽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1-2].解决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重要课题.我国农业部于2020年全面禁止饲料端抗生素的使用,后抗生素危机已经到来,开展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快速杀菌效应、独特的抗菌机...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共价键与细菌细胞壁合成有关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选择性好,是很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1].但近年来,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其疗效大大下降.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细菌对该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对于细菌因产生β-内酰胺酶而引起的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严重问题[2,3].在对待产酶耐药菌的感染时,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将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保持甚至加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不失为一快捷、有效的方法[4].  相似文献   

7.
调查广东地区宠物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宠物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临床采集的宠物源样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培养,通过PCR方法鉴定菌种,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4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萘啶酸、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极高均高于85%,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恩诺沙星、哌拉西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均低于20%,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犬猫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比较严重,应加强宠物源细菌的耐药性调查.  相似文献   

8.
陈志华  张福英 《中国家禽》2005,27(20):56-58
随着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严重,表现在不同年代菌株耐药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呈递增趋势,不同年代菌株耐药谱向多重耐药递增的趋势。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常常导致药物的无效治疗,文献报道大肠杆菌对“盐酸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在三年时间内从10%上升到100%,药物有效率从100%下降到33.3%。解决致病菌耐药的出路,一是不断研究和生产新的抗菌药物,二是重视继续发挥已有抗菌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养殖场细菌消毒剂耐药性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选择临床分离的104株猪源大肠埃希菌进行了消毒剂敏感性试验,并对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消毒剂耐药性比质控菌明显提高,qacE△1-sulⅠ基因检出率高达95.19%.结果说明,受试消毒剂耐药性在养殖业中已日趋严重,进一步研究细菌消毒剂耐药及与抗菌药物交叉耐药性的机制迫在眉睫,以期对细菌消毒剂耐药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宠物在病原菌耐药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洋  冯书章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12):106-109
宠物携带的病原菌呈现耐药性升高的趋势,且耐药谱也越来越广,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等,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耐药菌株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细菌许多耐药基因定位于可移动遗传元件,二是人与宠物的密切接触,三是人与宠物在临床上使用同样的抗生素.由于研究数据的缺乏,耐药菌株传播风险还难以准确评估,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存空白.宠物作为耐药菌的贮存宿主的问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文章对宠物与病原菌耐药性形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性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