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为促进农民增收,介绍了"青蒜、地膜大蒜/鲜食玉米"的栽培模式,即采用当地选育的大蒜品种,在5~8℃条件下,通过10d以上冷藏处理,7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上中旬青蒜上市,再种第2茬,覆盖地膜,翌年4月下旬收蒜苔、5月中旬收蒜头,收获前20d套种鲜食玉米,7月上旬采收鲜食玉米,每667m2可增收3900元。  相似文献   

2.
一、茬口安排秋播时将田整宽1.9米的畦,10月下旬在畦中间及两边各留30厘米宽播幅,各播种2行大蒜,行距15~16厘米,株距6~7厘米,每亩播蒜种约70公斤,翌年5月采摘蒜薹,5月中旬收蒜头。种好大蒜的同时,在畦两脊各50厘米宽的播幅以及蒜间,全田撒播尖叶菠菜,1月份先采收大蒜播幅内菠菜,  相似文献   

3.
一、超高产特色品种 巨型大蒜为多瓣自皮大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寒耐热耐旱耐瘠,南北地区可种,一般无病虫害,是纯天然无公害栽培的特色品种.巨型大蒜经过重点栽培,茎秆直径5厘米以上;叶片如剑麻叶片,又宽义厚,长1米;蒜薹直径2厘米以上,长50~70厘米;单个蒜头重1千克,最大15千克以上;单个蒜头有20多瓣,多的达30多瓣;单个蒜瓣重10~20克,最大50克以上.巨型大蒜每667平方米产蒜薹1吨以上,产蒜头4000~5000千克.蒜头产量是普通大蒜的8~10.  相似文献   

4.
秋大蒜播种适期及种瓣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霞 《新农村》2014,(7):23-24
种瓣的选择要从蒜头收获后在田间即开始。从收获的大蒜植株中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叶片无病斑、蒜头外皮色泽一致、蒜头肥大圆整、外层蒜瓣大小均匀的单株留种,单独贮藏。播种前掰蒜时从蒜瓣数符合原品种特征、无散瓣、无病虫的蒜头中选择无霉变、无伤残、  相似文献   

5.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自薹蒜兼用品种上海红蒜的田间变异优良单株。在2013—2014年度大蒜新品系多点试验中,天蒜1号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蒜薹5 518.1 kg/hm~2、蒜头19 441.5 kg/hm~2,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1.65%。天蒜1号表现抗大蒜紫斑病、白腐病。生育期254 d,株高81.1 cm,生长势强,叶绿色,薹茎长53 cm,抽薹率95%;蒜头大而匀,单株蒜瓣平均8~9瓣,蒜头蒜苔产量高,属于薹蒜兼用品种。蒜头维生素C含量为17.1 mg/kg。适宜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地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2010,(17):23-23
中农一号由中国农科院大蒜研究所最新育成,集高产、抗病、抗寒、抗重茬、品质优于一体。根系发达,生长势强,假茎粗大,叶片上冲。长相清秀。蒜苔产量高,抽苔齐.亩产蒜苔700~800公斤.亩产鲜蒜头可达3075公斤。(电话:010—86043172)  相似文献   

7.
<正>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栽培大蒜,出苗快、叶片大、茎粗、蒜头大而均匀、个头生长整齐、商品性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各地应用该技术平均蒜苔、蒜头产量提高50%以上,品质明显改善,成熟期提前10~15d。1内置秸秆生物反应堆菌种处理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大蒜是百合科草本植物.在大蒜生长中期,地上茎叶常出现黄叶干尖现象.影响蒜头和蒜苔商品率的提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1 优良早薹蒜品种"二季早" "二季早"为薹、头兼用品种,其特点是:蒜薹、蒜头收获期早,蒜薹直径为0.8cm,长约35cm.蒜薹口感细嫩、味甜.鲜蒜头平均直径5cm,高约2.8cm,外皮紫红色,9~10瓣,瓣紧,单鳞茎重约20~30g.一般播种期在8~9月,蒜薹2月底~4月中旬收获,4月中旬~5月初始收蒜头;666.7m2产蒜薹300kg,鲜蒜头1000kg.若在保护设施内种植,收获期可提前至春节.666.7m2用种量大粒175kg,小粒100~150kg.  相似文献   

10.
蒜头应在大蒜叶片开始变黄时选晴天适时采收.收获时,先将大蒜下面的土壤刨松,将植株从土中拔出,堆成堆,以蒜叶盖蒜头晒二三天或更长时间.待蒜秸开始萎蔫时,修剪去根瓣或剪去叶茎后,将蒜头放人筐内.……  相似文献   

11.
<正> 大蒜是深受人们欢迎的香辛类蔬菜,根据栽培方式的不同,它的产品可以分为蒜苔、蒜头、蒜苗、蒜黄.几年来通过引种观察,看到不同品种,蒜头产量差别悬殊,因此根据对产品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品种,是获得高产增加收入的关键.现将我们通过观察,普遍认为比较好的几个大蒜品种介绍如下:一、蔡家坡大蒜: 是陕西省的一个主栽紫皮良种,味辛辣,品质优良,它的最大特  相似文献   

12.
通过6个品种与3个播期的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威宁大蒜最优,每667㎡产蒜薹594.74kg,产蒜头810.41kg,其次是麻江大蒜,最差的是遵义大蒜,对威宁大蒜、麻江大蒜、彭县大蒜、毕节大蒜,可在多年多点试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配套技术和逐步扩大种植区域,以此作为丰富大蒜花色品种并奠定后续品种资源。播期是影响大蒜产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以第一播期蒜苔、蒜头产量最高,第三播期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态型大蒜品种在陕西省杨陵地区 (北纬 34°18′)连年秋播结果表明 ,低温反应敏感型品种的蒜头重量一般不降低 ,但蒜瓣数减少 ,独头蒜和 2~ 4瓣的少瓣蒜增多 ,抽薹率下降 ;低温反应中间型品种一般可正常生长 ,但不同品种间的适应性有差异 ,特别是来自纬度较低而海拔较高地区的品种明显表现不适应 ;低温反应迟钝型品种可以形成蒜头 ,但单头重显著降低 ,抽薹性变差。因此 ,异地引种时必须了解大蒜品种的生态型  相似文献   

14.
大蒜是我国传统的日常调味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好产品,我国年出口总量大约在50~60万吨,我省是大蒜的重要产区.由于大蒜连年使用鳞茎进行无性繁殖,品种退化相当严重,几乎全部感染病毒,表现为植株矮小、条纹花叶、小蒜瓣和独头蒜增多,产量逐年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利用组织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脱毒和新品种选育,如日本培养的巨型大蒜,株高60cm、叶长28cm、叶宽5cm,单株蒜苔重50g,单株蒜头重300~500g.  相似文献   

15.
道真洛龙大蒜品种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道真县境内洛龙大蒜资源状况和大蒜的生物学特性,对道真县区域洛龙大蒜资源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具有早熟、耐寒、耐旱、高产等优点;蒜头、蒜瓣大,蒜瓣数6~12瓣,多为8瓣;蒜味辛辣浓郁,香味芬芳持久,品质上乘,可作青蒜苗和蒜头栽培.  相似文献   

16.
大蒜的器官形成与生长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中部秋播的大蒜一生有六个生育时期——萌芽期,幼苗期,蒜苔和蒜瓣分化期,蒜苔伸长期、蒜瓣膨大期和休眠期,各个时期均有其生育特点和生长中心。大蒜的干鲜重增长呈双峰曲线。第一高峰在11月份,第二高峰在4月上旬;叶面积系数和根条数变化也是如此。蒜苔和蒜瓣在3月下旬分化形成,但初期生长缓慢,4月份蒜苔加速伸长,5月初采苔后蒜头急速膨大。本文对大蒜各器官的分化特点进行了论述。各个器官(叶、苔、根、蒜头)均有自己的发育特点,它们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巨型大蒜茎杆粗壮,叶片宽厚,叶片长达1米,蒜苔挺拨壮观,重达0·35公斤,蒜头由3-4层蒜瓣密集成球型,最大个重1·5公斤以上,被誉为当今国内蒜中之王。其食味与药用价值一点也不比普通大蒜逊色。炒食蒜苗一株一碟,取苗加工省时省力。一般亩产蒜苔1000公斤,蒜头45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大有发展前途。其适应范围广,不择土地,凡可以种植普通大蒜的地区都可以种植。其栽培要点如下:一、整地选择日照好、土层厚的肥沃土壤,深翻耙平然后开沟施肥,施肥沟宽35厘米,深30厘米,行距50厘米。亩施优质农家肥4方,速效氮磷钾复合肥80公斤。将肥施于沟中,加…  相似文献   

18.
大蒜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大蒜的根、茎、叶片均明显优于露地大蒜,蒜薹产量比露地栽培高35%,干蒜头产量比露地栽培高30%. 一、品种选择 目前适宜在拜城栽培的大蒜品种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一、超高产特色品种 巨型大蒜为多瓣白皮大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寒耐热耐旱耐瘠,南北可种,一般无病虫害,是纯天然无公害栽培的特色品种。巨型大蒜经过重点栽培,茎杆直径5厘米以上,比用1号电池的手电筒还要粗;叶片如剑麻叶片,又宽又厚,长1米左右;蒜薹直径2厘米以上,长50~70厘米;单个蒜头重1000克左右,最大1500克以上;单个蒜头有20多瓣(还不包括蒜头根部生长的一些大豆粒大的无性种子在内),多达30多瓣+单个蒜瓣重10~20克,最大50克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准备贮藏的新蒜应在叶片变黄时选晴天采收。收获时,先将大蒜下面的土壤刨松,将植株从土中拔出。收获后,将大蒜码成堆,以蒜叶覆盖蒜头晒2~3天,待蒜秸开始萎蔫时,修剪根茎,蒜头再经曝晒或人工干燥后,便可贮藏。本文介绍几种新蒜的贮藏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