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拟制备牛IL-2与牛分支杆菌ESAT-6、Ag85B和Mtb8.4基因的融合蛋白。从患结核病鹿的肺组织中分离牛分支杆菌并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牛分支杆菌ESAT-6、Ag85B和Mtb8.4基因;提取牛淋巴细胞,经总RNA提取、RT-PCR得到了IL-2基因片段。经测序鉴定后,将4个目的片段重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对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鉴定。克隆出了牛IL-2,以及牛分支杆菌ESAT-6、Ag85B和Mtb8.4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ME290-SDCZ,并表达出了融合蛋白;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该重组蛋白能与抗牛分支杆菌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免疫结合反应。制备了牛IL-2与牛分支杆菌ESAT-6、Ag85B和Mtb8.4融合蛋白,本研究为下一步研制重组牛结核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牛肺泡巨噬细胞(BAMs)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是否与RAGE-TLR4相关信号通路串扰有关。将BAMs随机分为正常糖组(NG)、高糖组(HG)、高糖+RAGE抑制剂组(H+F)、高糖+TLR4抑制剂组(H+T)及DMSO组,处理12 h后收集上清及下层细胞。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RAGE、TLR4、MyD88、NF-κB p65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ELISA检测上清TNF-α、IL-1β、IL-6浓度。结果表明,高糖极显著上调RAGE、TLR4、MyD88和NF-κB p65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浓度(P<0.01);RAGE抑制剂与TLR4抑制剂均极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RAGE、TLR4、MyD88和NF-κB p65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以及IL-1β、IL-6、TNF-α释放(P<0.01),即RAGE与TLR4均在激活RAGE/TLR4/MyD88/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中发挥调控作用。综上所述,高糖能够通过RAGE-TLR4串扰引起牛肺泡巨噬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进一步阐明了高糖促进牛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比较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高毒力株(PmCQ2)和低毒力株(PmCQ6)脂多糖(LPS)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内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选用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经LPS刺激后检测细胞内TLR4信号激活及对TNF-α和IL-12p40表达的影响;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LPS对IκBα磷酸化及NF-κBp65活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毒力株LPSPmCQ2和低毒力株LPSPmCQ6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后,均能显著提高TLR4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因子TNF-α和IL-12p40的分泌表达;LPSPmCQ2和LPSPmCQ6均能诱导IκBα磷酸化,促进NF-κBp65核转位,但二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高、低毒力株LPS均能参与TLR4介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应答,且二者对TLR4介导的IκBα-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无显著差异,暗示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毒力与LPS无明显相关性,可能由其他毒力因子决定。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构建表达猪布鲁菌(Brucella suis)外膜蛋白Omp25蛋白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并探讨Omp25蛋白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生长活性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猪布鲁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带有6×His标签的引物克隆Omp25基因,扩增产物克隆入pCI-neo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检测其对巨噬细胞生长活性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证实Omp25蛋白获得正确表达。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表明,Omp25蛋白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MTT结果表明,Omp25蛋白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生长活性有轻度但不显著的抑制作用。ELISA检测TNF-α和IL-12蛋白表达水平表明,Omp25蛋白可以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2。本试验成功构建了表达猪布鲁菌外膜蛋白Omp25蛋白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该蛋白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影响,对其生长活性有轻度但不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2。  相似文献   

5.
将牛分枝杆菌哺乳动物细胞侵入蛋白4A(Mammalian cell-entry protein 4A,Mce4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30-mce4A,转入宿主菌BL21(DE3)中,获得大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52%,大小约为43 Ku。经Ni-NTA琼脂糖亲和层析获得Mce4A重组蛋白;圆二色谱(CD)测定结果表明,Mce4A重组蛋白α螺旋含量为31.1%,β-折叠含量为0%,无规卷曲含量为61.0%,转角含量为7.9%。为进一步开展牛分枝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和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位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构建表达猪布鲁菌(Brucellasuis)外膜蛋白0mp25蛋白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并探讨Omp25蛋白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生长活性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猪布鲁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带有6×His标签的引物克隆Orap25基因,扩增产物克隆入pCI-neo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检测其对巨噬细胞生长活性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证实Omp25蛋白获得正确表达。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表明,Omp25蛋白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MTT结果表明,Orap25蛋白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生长活性有轻度但不显著的抑制作用。ELISA检测TNF—α和IL-12蛋白表达水平表明,Omp25蛋白可以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2。本试验成功构建了表达猪布鲁菌外膜蛋白Omp25蛋白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该蛋白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影响,对其生长活性有轻度但不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2。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布鲁菌感染机体后锌指蛋白A20调节天然免疫的机制,我们尝试构建A20表达的巨噬细胞模型。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表达A20的慢病毒;Western blot检测A20的表达;以内毒素(LPS)刺激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κB-α降解变化且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及IL-6的水平来判定A20表达细胞模型是否成功。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DNA测序及慢病毒包装试验表明A20重组慢病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证实感染J774A.1后A20蛋白表达明显增加;A20表达的J774A.1受到LPS刺激后IκB-α未发生降解,TNF-α及IL-6水平明显低于空载体及空白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A20表达的巨噬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8.
分支杆菌分泌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近年来分支杆菌分泌蛋白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利用杂交技术将牛分支杆菌基因组和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物基因组相比较,显示在牛分支杆菌基因组中共有11处基因缺失;早期滤液成分是分支杆菌在生长期间分泌的相关蛋白群,目前的研究倾向于将存在于结核分支杆菌培养滤液中的蛋白分为3个主要的群。结核分支杆菌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使得分支杆菌分泌蛋白质研究从分离鉴定到功能研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分泌蛋白质将被发现。  相似文献   

9.
从牛分支杆菌培养物中抽提总DNA,扩增了MPT83基因,并克隆入pMD-18-T Simple Vector,将测序正确的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DE3)宿主菌,IPTG诱导表达,用亲和层析方法对表达蛋白进行了纯化。经测序,构建的克隆质粒pMD-MPT83与Gen-Bank中的序列一致;构建的表达质粒pET-MPT83经PCR和BamHI+HindⅢ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经SDS-PAGE分析,在约42ku处出现新的蛋白条带,4h后表达量即达到高峰;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能够被牛分支杆菌阳性血清所识别;纯化的表达蛋白经SDS-PAGE电泳,出现清晰的单一条带。表明MPT8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0.
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牛分支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全球每年因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是其他传染病的死亡人数之和。除了人和牛外, 还有很多动物对牛分支杆菌敏感, 如一些哺乳动物和禽类。家养牛被认为是牛分支杆菌的宿主, 但很多野生动物是贮存宿主。为了控制牛结核, 需要作到预防、检疫、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PYY对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本试验分离培养健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不同浓度PYY预处理后,以LPS刺激。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6含量,半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TNF-α、IL-6m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高浓度的PYY1-36(10-9-10-7 mol/L)和PYY3-36(10-8-10-7 mol/L)对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YY1-36对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6分泌无明显作用(P〉0.05);不同浓度PYY3-36(10-11-10-7 mol/L)对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6分泌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表明PYY对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及IL-6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PYY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而抑制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OmpP2是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因子,也是其重要的免疫原性蛋白。为探明OmpP2蛋白8个膜外结构环(Loop)在HPS感染过程中的促炎作用,本试验以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s)为细胞模型,以HPS血清5型标准菌株OmpP2蛋白、HPS血清5型标准菌株全菌体及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参照,通过Real-Time PCR的方法研究OmpP2 8个膜外结构环诱导PAMs产生炎性应答的作用。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PS血清5型标准菌株OmpP2蛋白膜外结构环均能诱导PAMs细胞使其促炎细胞因子IL-8的转录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表明它们在HPS感染过程中参与了宿主肺泡巨噬细胞的促炎性免疫应答;在8个膜外结构环中,Loop7(2~(-△△Ct)≈8,P0.05)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刺激活性,远远高于其他膜外结构环组,并与HPS血清5型标准菌株OmpP2蛋白组的诱导上调幅度(2~(-△△Ct)≈12(P0.05))最接近,表明Loop7在OmpP2蛋白诱导PAMsIL-8促炎性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果暗示Loop7很可能是OmpP2致宿主肺巨噬细胞促炎性功能活跃区。本试验为进一步了解OmpP2蛋白功能及了解HPS诱导宿主细胞炎症反应分子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牛分支杆菌主要保护性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牛结核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上报的传染病,主要由牛分支杆菌引起,其蛋白可以诱导动物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这些蛋白可以用来诊断结核病,对新型疫苗的研制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些蛋白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论文就牛分支杆菌主要保护性抗原的特性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943-1947
通过观察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诱导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bovine mammary fibroblast,BMFB)TLR4、NOD2、IL-6、IL-8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BMFB的免疫应答功能。本试验以BMFB为研究对象,分别用100 mg/L lipid A和10 mg/L胞壁酰二肽(MDP)诱导24 h,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TLR4、NOD2、IL-6、IL-8和TNF-α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显示,BMFB可表达TLR4、NOD2、IL-6、IL-8和TNF-αmRNA;与对照组相比,lipid A组TLR4、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胞壁酰二肽(MDP)组NOD2、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BMFB可能通过表达TLR4和NOD2识别PAMP,进而上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IL-12和TNF-α表达的关系,试验采用不同浓度LPS以不同时间体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和肺泡巨噬细胞(AM),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上清液中IL-12和TNF-α的分泌量。结果表明:用2μg/mLLPS刺激TEC,其分泌IL-12的量于24小时达到峰值(P0.01);随着LPS浓度的增加,TEC分泌IL-12的量逐渐增大,当LPS浓度增加到20μg/mL时IL-12的分泌量达到峰值。用10μg/mLLPS刺激AM,AM分泌TNF-α的量于2小时达到峰值(P0.01),随后逐渐下降;随着LPS浓度的变化,TNF-α分泌水平有明显不同。说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IL-12和TNF-α的分泌量与LPS呈剂量及时间依赖关系,但随着LPS刺激时间及浓度的增加,IL-12和TNF-α的分泌量逐渐减少;不同浓度的LPS与细胞因子的产生效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副猪嗜血杆菌对猪肺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试验采用CCK-8分析副猪嗜血杆菌HS1075与猪肺泡上皮细胞SJPL共孵育后细胞活力,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GSH-Px、i NOS、MDA、NO、ROS、SOD和T-AOC变化,利用荧光酶标仪观察细胞ROS水平,利用LDH试剂盒检测细胞LDH水平;并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IL-1β、IL-4、IL-6、IL-10、IL-12、TNF-α和TGF-β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孵育时间延长,导致i NOS、MDA、NO和ROS氧化水平以及LDH水平逐渐升高,而GSH-Px、SOD和T-AOC抗氧化水平逐渐降低;猪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IL-1β、IL-6、IL-12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而IL-4、IL-10和TGF-β逐渐降低。说明副猪嗜血杆菌可诱导猪肺泡上皮细胞发生氧化损伤,影响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黄连素对β-羟丁酸(β-HB)刺激牛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试验先利用CCK-8法检测黄连素及β-HB处理牛巨噬细胞后对牛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然后采用不同浓度(5,7.5,10μmol/L)的黄连素预处理牛巨噬细胞1 h后,加入β-HB(2.4 mmol/L)刺激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用荧光定量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黄连素(5,7.5,10μmol/L)及β-HB(2.4 mmol/L)不会对牛巨噬细胞的活性产生影响。黄连素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黄连素通过下调IκB和P65磷酸化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说明黄连素能够在体外抑制牛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外膜蛋白P5对豚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GM-CSF、IL-4联合诱导骨髓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观察DC形态,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LISA法测IL-6、IL-12p70、TNF-α分泌情况.结果显示: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刺激后,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突起形态的DC;经5μg·mL-1P5刺激的DC较对照IL-6、TNF-α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IL-12的分泌量有所增加(P>0.05);50 μg·mL-1P5刺激的DC较对照IL-6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IL-12p70和TNF-α分泌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诱导后的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极显著增强(P<0.01).本研究证明P5能影响骨髓细胞来源的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发挥,且不同剂量的P5对DC的成熟程度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牛分支杆菌MPB70和CFP10-ESAT6基因的表达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分支杆菌染色体DNA为模板,分别以MPB70、CFP10-ESAT6融合蛋白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约600 bp的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入PQE30质粒,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PQE30-MPB70,PQE30-CFP10-ESAT6.将质粒转化至感受态DH5α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可见相应外源蛋白带.纯化蛋白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牛结核病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高迁移率族蛋白(Schistosoma japonicum high mobility group box1,Sj HMGB1)体外活化小鼠巨噬细胞的功能,利用真核重组Sj HMGB1蛋白与巨噬细胞共培养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分子以及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收集Sj HMGB1蛋白与巨噬细胞共孵育48 h后上清,ELISA检测上清中TNF-α与IL-10的含量,Griess法检测上清中NO的含量。流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j HMGB1蛋白刺激组的巨噬细胞表面MHC-Ⅱ分子,TLR4受体以及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显著上调且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LR2受体的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Sj HMGB1能够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致炎因子TNF-α,未能促进抑炎因子IL-10的释放。Griess法表明Sj HMGB1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分泌NO。本研究结果表明Sj HMGB1可能通过TLR4通路活化小鼠巨噬细胞并诱导其向致炎性M1型巨噬细胞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