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早熟温州蜜柑品种‘兴津早生’为试材,于坐果后果实表皮涂抹不同浓度甲硫氨酸(0.3%、0.5%、0.7%、0.9%),以涂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甲硫氨酸处理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甲硫氨酸处理对早熟温州蜜柑果形挃数、单果重、果皮重、果瓣数、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对果皮色泽有一定影响,其中0.3%甲硫氨酸处理L*值略高于对照,0.3%、0.7%甲硫氨酸处理的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0.3%甲硫氨酸处理的b*值显著高于对照。综合来看,0.3%甲硫氨酸处理果面亮且呈橘红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铺设反光膜提高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反光地膜覆盖对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州蜜柑果实成熟期进行反光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降低果皮的厚度,果实外观色泽光洁;对其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以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除袋期对台农1号杧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除袋期的推迟,果面光洁度提高;完熟时不同处理果实果皮色素、叶绿素和花青苷含量无显著差异,早除袋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未除袋处理,晚除袋和未除袋处理的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早除袋处理。完熟时果皮色泽、亮度和色彩浓度以早除袋处理略高于晚除袋处理,不同处理的色度角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果实的内在品质均较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超过18%,以采前10天除袋的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马秀芳 《果农之友》2014,(11):32-32
城固县作为我国柑橘北缘产区规模最大的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其土壤养分状况严重影响柑橘果实品质。笔者对优质柑橘基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1优质柑橘果实品质要求标准温州蜜柑优质果标准应是果实扁圆,大小横径为50~65毫米,果蒂完整平齐,皮薄光洁,着色均匀,果实酸甜爽口,果实可食率70%以上,特早熟、早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左右,中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含酸量0.8%左右,果实残留物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  相似文献   

5.
乙烯利催熟过程中温州蜜柑果皮色泽及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材料,比较催熟与自然成熟下果皮色泽与色素变化的异同点。结果表明:乙烯利浸泡的果实变黄较快,变黄果色淡且缺乏光泽。无论是乙烯利浸果还是挂树自然成熟的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叶绿素总含量均逐渐减少,而且下降极显著或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则不一致。经过乙烯利处理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挂树自然成熟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但前后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都是先降后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特早熟温州蜜柑橘湘早为试材,在采果前15 d喷施糖醇钙50、500、1 000倍液(钙浓度分别为3.5、0.35、0.175 g/L)和氯化钙(钙浓度0.35 g/L),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果实常温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采收时,糖醇钙500倍液处理的果实品质最佳,其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8.58%和6.37%,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9.52%。在果实常温贮藏14 d后,所有采前喷施糖醇钙的处理均能延缓果实贮藏品质变劣,其中糖醇钙1 000倍液处理对贮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提升的效果最为显著;糖醇钙500倍液处理延缓果实失水的效果最为显著;糖醇钙50倍液处理能显著加速贮藏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幅度,且在贮藏期内未观察到呼吸高峰。相比氯化钙处理,相同钙浓度的糖醇钙处理(糖醇钙500倍液)更能促进田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形成,且对贮藏果实也有促进维生素C含量的形成和推迟呼吸高峰的作用。综合分析认为,采前喷施糖醇钙是改善柑橘品质和耐藏性能的有效措施,且以糖醇钙500倍液处理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柑橘冠层微域环境、新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柑橘提质增效提供新的参考模式。【方法】以3 300 m~2、32 a生‘宫川’温州蜜柑为试材,树冠下地面全面覆盖白色透湿性反光膜后,选取树势一致的植株,测定冠层光辐射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等。【结果】覆盖透湿性反光膜没有显著影响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树体生长。柑橘冠层反射光强度、可见光光质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覆膜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均有变化,10 cm处降低了7.55%,20 cm差异不大,30 cm降低了2%,40 cm降低了6%。覆膜过程中柑橘叶片中多种元素含量及采收期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数量均有明显变化。采收时,果实纵横径大幅下降;果实亮度提高,着色加强;果皮叶绿素a含量下降17%,类胡萝卜素总量提升了3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升,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总糖含量均有明显提升;维生素C含量提升了22%。【结论】透湿性反光膜可改善光照条件,调节土壤微环境,影响树体生长及光合作用,最终提升温州蜜柑的果实内外在品质。  相似文献   

8.
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玉露香'梨采后果实品质和叶绿素保持的影响,为其采后保鲜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基础。以'玉露香'梨为试材,用1.0μL·L~(-1)1-MCP熏蒸处理12 h,置于常温(20℃)下,测定梨果实颜色、叶绿素含量等与果皮颜色等相关的生理指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以及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等,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与叶绿素降解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MCP对常温贮藏条件下'玉露香'梨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了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PbETR1和PbETR2的表达以及呼吸速率,推迟乙烯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1-MCP处理可以抑制PbCLH1的表达,推迟叶绿素分解代谢途径中的下游反应,从而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对'玉露香'梨果实采后品质和叶绿素具有较好的维持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覆盖材料、不同覆盖时间地面覆盖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品质及覆膜对桔园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熟温州蜜柑果实膨大着色期,两种覆盖材料(进口透气膜和银黑反光膜)桔园覆盖都显著提高早熟温州蜜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提早果皮着色效应。进口透气膜覆盖桔园,不会使其土壤温度发生变化,适宜的覆盖时间为8月中旬。桔园在8月中旬覆盖银黑反光膜会导致桔园土壤温度非常显著地升高,9月初覆盖该膜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大棚早熟温州蜜柑宫川延后栽培果实为试材,研究了高钙复合营养液对果实发育及延后栽培过程中果实各部分比例变化、果皮厚度、浮皮率及汁囊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后栽培后期果皮占果实的比例上升,而汁囊占果实的比例下降;高钙复合营养液应用降低了延后栽培果皮占果实的比例及果皮厚度,相应地增加汁囊部分的比重;增加了汁囊的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高钙复合营养液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浮皮指数,处理果的浮皮指数比对照下降13个百分点。以上研究表明,高钙复合营养液应用有利于提高大棚宫川温州蜜柑延后栽培果实的品质并抑制浮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硝酸钙和IAA对温州蜜柑果实钙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期、花后1周、3周、采前2周对龟井蜜柑进行Ca(NO3)2、IAA和IAA+Ca(NO3)2喷布处理,同时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各处理果实钙含量及其采后果实的主要品质,并与采后浸钙处理和完熟采收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各处理的果皮钙含量在花后51d和112d均有所提高,但此期整个果实钙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采收时各处理整个果实和果肉钙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2)采收时各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均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单果重、果皮色差值和相对电导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3)采后30d时IAA+Ca(NO3)2喷布和采后浸钙处理果实的维生素C及完熟采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2.
选择9种常见园艺果实分别与纽荷尔脐橙果实进行采后共贮藏,结果表明:与呼吸跃变型果实(香梨、猕猴桃、番茄、香蕉)共贮藏(storage with climacteric fruits,SWCF)处理可以显著促进纽荷尔脐橙果皮转红,其中香梨的效果最佳。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SWCF处理促进纽荷尔脐橙果皮总类胡萝卜素、β–柠乌素、β–隐黄质和紫黄质含量增加3倍左右。其中,β–柠乌素的积累是SWCF处理促进柑橘果皮转红的主要原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WCF处理显著激活了类胡萝卜素代谢基因的表达,特别是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4b基因(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 4b,Cs CCD4b)最大被激活了约20倍,这是SWCF处理促进β–柠乌素积累的直接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SWCF处理改善果皮色泽对各品种柑橘具有普遍性。此外,与乙烯处理相比,SWCF处理显著降低了柑橘果蒂衰老率、失重率以及果皮蜡质的降解,增加了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含量。SWCF处理为绿色高效改善柑橘果实外观品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连续2 年以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了施钾肥对果实发育、裂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 月中旬施钾肥可提高花蕾质量,促进幼果生长,增加果皮厚度,减轻采前裂果;但却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 月中旬与7 月中旬分别施钾肥,既可减轻采前裂果,又维持较高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4.
施钾肥对温州蜜柑果实发育,裂果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连续2年以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了施钾肥对果实发育,裂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中旬施钾肥可提高花蕾质量,促进幼果生长,增加果皮厚度,减轻采前裂果;但却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月中旬与7月中旬分别施钾肥,即可减轻采前裂果,又维持较高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5.
孙钧  陈俊伟  石学根  庞茜  徐红霞  张林  徐建国  谢鸣 《园艺学报》2011,38(10):1865-1872
 以大棚栽培的早熟温州蜜柑‘宫川’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及延迟采收过程中果实品质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延迟采收期间果皮、囊瓣皮部分占全果的比例维持一个较低水平,而汁囊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延迟采收提高了果实蔗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总类胡萝卜素和总黄酮的含量,并提高了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而可滴定酸含量则下降。但过迟采收,果皮、囊瓣皮占果实的比例上升,果皮增厚,相应地汁囊占果实的比例下降,果实的葡萄糖、果糖含量急剧下降,类胡萝卜素、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也略有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延迟采收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但延迟采收期不宜迟于1月中旬,过迟则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早熟灵对温州蜜柑提早着色及增进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月中旬对温州蜜柑成年树喷施一次200—300mg·1~(-1) 的早熟灵,能提早果实着色13—16d,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1%左右,柠檬酸含量降低23%—36%,可溶性固形物与酸比明显增大35%—50%,维生素C也显著增加10%—12%.6月中旬喷施一次100—150mg·l~(-1)的早熟灵能促进果实明显膨大,产量有所增加,并能增加 30%—50%的新梢生长量,从而可以缓和早熟温州蜜柑结果与抽梢的矛盾.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灵对温州蜜柑提早着色、增进品质、提早上市、增加收入、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异花授粉对温州蜜柑着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设置枳(小叶小花)×国庆一号温州蜜柑、华柑二号椪柑×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两个杂交组合,以自然状态下单性结实的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对照,测定各时期的着果率及果实成熟期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以枳和华柑二号花粉授粉的着果率和产量均显著降低;以枳花粉授粉的单果质量显著减少,以华柑二号花粉授粉的果实种子数显著增多,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则均无显著变化;以枳花粉授粉的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升高,以华柑二号花粉授粉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荔枝果皮色素、酚类物质与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两个荔枝品种妃子笑(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和糯米糍(L.chinensis Sonncv.Nuomici)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可溶性酚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糯米糍果皮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妃子笑,是糯米糍着色好于妃子笑的直接原因之一;果皮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对两品种的着色差异的影响不显著;商业采收时,妃子笑果皮的可溶性酚含量较低,可能不是影响其采后贮藏的主因,而果皮PPO活性高将不利于妃子笑的采后贮藏。  相似文献   

19.
温州蜜柑贮运中存在着腐败损耗严重、品质下降快的问题。目前,采用杀菌剂浸果基本上控制了温州蜜柑果实的腐烂,而薄膜单果包装可大大降低果实的失重,因此寻找一些贮前处理以延缓温州蜜柑果实衰老,改善其贮后品质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温度预处理的温州蜜柑果实在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的的变化,来探讨不同温度预处理改善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效果,为提高其贮后品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尾张温州蜜柑果实,1998年 11月 25日采自黄岩浙江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果园。 温州蜜柑采后第二天运回实验室,剔除…  相似文献   

20.
探讨采前γ-氨基丁酸(GABA)处理对芒果采后病害防治效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寻找芒果防腐保鲜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妃芒果为试材,采前20 d对芒果喷施0.4、2.0、10.0 mmol/L GABA水溶液和清水,喷施2次,每次间隔7 d,测定采后芒果在常温(22~25℃)贮藏期间病情指数、病斑直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采前GABA处理可显著抑制接种炭疽病菌芒果果实的病斑扩展,并显著降低采后芒果果实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提高其防治效果,其中采前2.0 mmol/L GABA处理效果最好,贮藏12 d时防治效果为43.66%。同时,采前2.0 mmol/L GABA处理能显著延缓芒果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抑制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保持贮藏后期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另外,采前2.0 mmol/L GABA处理可显著延缓芒果柠檬酸和莽草酸的降解,提高芒果贮藏前期的苹果酸含量和贮藏后期的奎宁酸含量。以上结果表明,采前GABA处理能有效提高采后芒果果实的抗病性,并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