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由126头带仔母猪及所带仔猪组成7个试验小组,从分娩后21天开始进行限量哺乳(LN),目的是观测限量哺乳对母猪在泌乳期中的发情、受胎率以及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情况。试验分两期进行,前三个试验小组为一个试验期,组内二分之一的母猪每天给自己的仔猪哺乳4次,每次30分钟,持续12天;后4个试验小组为一个试验期,组内二分之一的母猪先每天给自己的仔猪哺乳4次3天,后每天哺乳3次4天(限量哺乳7天);两个试验期剩余的母猪按常规哺乳。所有仔猪限量哺乳期结束时全部断奶。结果前3个试验小组内26头限量哺乳的母猪有8头在断奶以前发情,常规哺乳的泌乳期未发现发情的母猪(p<0.01),限量哺乳和常规哺乳的母猪从断奶到再配种的平均间隔时间是1.7天和6.6天(p<0.01);后4个试验小组内37头限量哺乳的母猪有5头断奶前发情,常规哺乳的泌乳期也没有发现有发情的母猪(p<0.07),限量和常规哺乳的母猪从断奶到发情的平均间隔时间是3.3天和4.3天(p<0.05);母猪的受胎情况:虽限量哺乳期和哺乳方法不同,但母猪受胎率都差不多。仔猪性能:主要研究了仔猪断奶及断奶后14天的增重情况和限量哺乳期仔猪补料的摄入情况,结果试验期母猪限量哺乳养育的仔猪比常规哺乳养育的仔猪增重低(p<0.01)、饲料摄入量多(p<0.01)。断奶后,前3个试验小组限量哺乳养育的仔猪比常规哺乳养育的仔猪增重快(p<0.05),后4个试验小组内限量哺乳和常规哺乳养育的仔猪增重情况却差不多。整个试验中不同限量哺乳期及不同哺乳方法哺育的仔猪死亡情况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合理的母猪饲养模式,保证母猪多产活健仔,提高仔猪初生重,增加断奶仔猪数,缩短母猪繁殖周期,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营养水平的母猪日粮进行对比饲养试验,以探讨繁殖母猪营养水平与仔猪生长发育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供试的54头繁殖母猪由内蒙古通辽市三元猪场提供,是2~5产的长大(或大长)和纯种大白(或长白)经产母猪.将其随机分为试验ZD组、GW组和对照DZ组.各组在品种、胎次上均匀分配,母猪本交配种2次,每次间隔8~12小时.试验ZD组为天津正大集团提供的预混料及配方;试验GW组由美国大豆谷物协会提供推荐配方;对照DZ组为内蒙古通辽市三元种猪场现行日粮,预混料为内蒙古通辽市三元种猪场自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增加养猪经济效益,试验随机选取预产期在1周内生产的母猪34头及哺乳仔猪320头,以母猪和所产仔猪1窝为试验单位,分为7组,每组3~6窝,采用不同药物设计7个保健方案,分别对试验母猪和哺乳仔猪进行药物保健,筛选出最佳哺乳仔猪保健方案。结果表明,方案4的哺乳仔猪平均增重及成活率明显高于其它6个方案。  相似文献   

4.
选用景宁县生源良种母猪养殖场体重、胎次相近,产仔数量在8头以上的长大经产母猪60头,分设3个不同营养水平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哺乳期母猪营养水平高,采食量大,母猪哺乳期间失重小,体重大,仔猪增重率低;营养水平低,采食量小的哺乳母猪,哺乳期间失重大,发情间隔时间短,发情率低。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研究夏季热应激条件下,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哺乳母猪采食量、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探讨在夏季热应激条件下,哺乳母猪饲粮中适宜的能量水平。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4个能量水平,分别是12.94 MJ/kg,13.06MJ/kg,13.14 MJ/kg和13.22 MJ/kg。试验选取36头3-5胎的哺乳母猪,随机分到4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结果表明,能量水平为13.06 MJ/kg时可以提高哺乳母猪DE摄入量及缩短断奶到发情间隔,本试验条件下,推荐适宜的哺乳母猪能量水平为13.06 MJ/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是摸索上海白猪泌乳规律,哺乳母猪失重,补料对仔猪增重的关系,为养好母猪、提高仔猪断奶窝重提供科学饲养依据。材料及方法一、猪的选择在上海白猪宝系群中洗择上胎哺育性能正常、体质健壮、产期接近,有效奶头七对平均胎次3.4的经产母猪五头对其哺乳期和所产仔猪进行综合观察测定。二、饲料配方和饲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60头长白原种母猪,按胎次、配种时间、膘情等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选用的饲料六个处理组完全一样,六个处理组的日粮分别在妊娠第0天、80天、90天、98天、105天开始增加到每天3.0千克/头。妊娠母猪采食潮拌料,自由饮水,分娩前3天减料。检测指标是母猪产后的食欲、泌乳情况和哺乳仔猪的出生重、生长速度、健康状况以及母猪的分娩应激异常情况。试验表明,虽然各组母猪产下的仔猪出生重差异显著,但是妊娠90天之前加料至每天3.0千克/头,影响了产后母猪的食欲、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的生长速度及增多了分娩应激情况;妊娠90天之后加料至每天3.0千克/头,影响了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生长速度以及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和健康状况;妊娠90天加料至每天3.0千克/头,产后母猪的食欲和泌乳量处于最佳状态,哺乳仔猪生长速度较快、发病率较低、饲料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60头长白原种母猪,按胎次、配种时间、膘情等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选用的饲料六个处理组完全一样,六个处理组的日粮分别在妊娠第0天、80天、90天、98天、105天开始增加到每天3.0千克/头。妊娠母猪采食潮拌料,自由饮水,分娩前3天减料。检测指标是母猪产后的食欲、泌乳情况和哺乳仔猪的出生重、生长速度、健康状况’以及母猪的分娩应激异常情况。试验表明,虽然各组母猪产下的仔猪出生重差异显著,但是妊娠90天之前加料至每天3.0千克/头.影响了产后母猪的食欲、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的生长速度及增多了分娩应激情况;妊娠90天之后加料至每天3,0千克/头,影响了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生长速度以及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和健康状况;妊娠90天加料至每天3.0千克/头,产后母猪的食欲和泌乳量处于最佳状态,哺乳仔猪生长速度较快、发病率较低、饲料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正> 对仔猪进行补料、补铁是提高仔猪增重的二个重要措施。但在生产实际中,往往出现补料、补铁不同时采用,而是偏废一方的作法。营养物质在营养代谢过程中,相互间存在着协同和颉抗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使用补料、补铁的饲养措施以充分发挥仔猪在哺乳期间的生长优势至关重要。本试验就是应用不同的补料、补铁措施,通过仔猪增重来观察其对仔猪生长的影响.一、试验时间与材料试验从1989年3月13日开始,在宜春地区畜牧科研所进行,于1989年5月30日结束。试验仔猪选择由1人饲养的大约克母猪所产的纯种仔猪;补料用的饲料为深圳正大康地“311乳猪料”;补铁用的铁剂为国营温州兽药厂出品的“右旋糖酐铁钴注射液”,含铁量为25mg/ml。另外还备  相似文献   

10.
营养水平对哺乳母猪及仔猪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景宁县生源良种母猪养殖场体重、胎次相近.产后20d仔猪在8头以上的60头长大经产母猪进行对比试验,对产后20—45d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饲养,探讨对成年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不同甜菜粕添加水平对哺乳母猪生产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哺乳母猪饲料中甜菜粕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选取3到5胎健康PIC母猪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饲喂甜菜粕添加水平为0%,5%,10%的3种试验日粮。结果表明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甜菜粕可以显著提高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P0.05),10%水平组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仔猪生长性能及母猪日均泌乳量、平均日采食量、发情间隔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10%水平组可获得较好的仔猪平均断奶重、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仔猪平均日增重、母猪日均泌乳量、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母猪断奶发情间隔。研究表明,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0%甜菜粕可提高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有利于缩短哺乳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和提高断奶后母猪发情率。  相似文献   

12.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采用仔猪早期断奶的越来越多。但随之出现母猪受胎率低、发情延迟、窝产仔少、仔猪成活率低及断奶个体体重轻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于1998年2月1日至1999年1月31日采取对母猪进行分阶段饲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群及试验设计采用柳兴畜牧水产公司第一猪场两条生产线,各有500头长大或大长生产母猪分为A、B两组。A组为试验组,按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将营养水平较高的哺乳料用于空怀期和哺乳期,自由采食;将营养水平较低的妊娠料喂怀孕…  相似文献   

13.
选用分娩日期相近的长大母猪16头,按胎次、体重、膘情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哺乳母猪自由采食、饮水。2个处理组的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和18.0%,能量水平为12.46MJ/kg和13 58MJ/kg,试验期6周,分别于母猪分娩后0天、28天对母猪和仔猪称重,记录母猪和仔猪的采食量及仔猪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提高哺乳母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可明显降低仔猪哺乳期发病率并提高断奶窝重。  相似文献   

14.
赵必迁  周安国 《养猪》2012,(4):47-48
为研究L-肉碱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24头临产长大母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处理1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 L-肉碱、处理2饲喂基础饲粮+400 mg/kg L-肉碱。试验结果表明,母猪泌乳期饲粮添加400mg/kgL-肉碱能显著提高哺乳仔猪0~12日龄日增重、哺乳期日增重和24日龄断奶重。  相似文献   

15.
选择40头(长×大)母猪所产的仔猪进行试验。按所产乳猪7日龄体质量一致的原则,将40头母猪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0头猪。4个处理组的乳猪教槽颗粒料按照制粒工艺和原料预处理不同生产,并饲喂试验乳猪,研究二次制粒教槽料对哺乳仔猪胰腺的影响。处理组1饲粮采用普通一次制粒,并使用未膨化玉米及豆粕;处理组2饲粮采用一次制粒,使用膨化玉米及豆粕;处理组3采用二次制粒工艺,使用未膨化玉米及豆粕;处理组4采用二次制粒,使用膨化玉米及豆粕。结果表明:胰腺组织质量,处理组4乳猪显著大于处理组1,处理组2和3差异不显著。胰腺总蛋白、DNA和RNA总含量等指标,处理组4显著大于处理组1。蛋白/DNA、蛋白/RNA和DNA/RNA等指标,所有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证明,在选择膨化玉米与膨化豆粕优质饲料原料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制粒工艺所生产的教槽料,能够显著增加胰腺质量并促进胰腺发育,从而改善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
<正>(一)补料早期补料是提高仔猪断奶体重的关键环节,一般哺乳母猪泌乳量在14~20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此时仔猪生长加快,对各种营养物质需求越来越高,这就产生了仔猪营养需要与母猪乳汁供应的矛盾。仔猪初生后5~7天开始补料,可选用专用仔猪颗粒料。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择健康、体况良好、经产3~8胎次母猪30头,根据膘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共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200g/t脂肪酶;试验3组饲喂基础日粮+300g/t脂肪酶。试验周期66d,全程采用盲测,研究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对仔猪断奶重、仔猪14d~21d增重、母猪采食量、母猪返情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不同浓度脂肪酶均可提高仔猪断奶重,差异显著(P<0.05);②可提高仔猪出生后14d~21d阶段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③对整个试验阶段母猪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300g/t组有提高采食量趋势;④可显著缩短母猪返情间隔(P<0.05)。结论: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300g/t脂肪酶对母猪和仔猪各指标影响显著,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8.
5 猪的营养需要养猪生产过程中 ,将猪划分为仔猪、生长猪 (肥育猪和后备猪 )、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种公猪。不同生理阶段的猪营养需要不同。5.1 仔猪的营养需要仔猪从出生到体重 2 0kg左右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初生至断奶的哺乳阶段 ,断奶到转群的保育阶段。仔猪处于生长快、消化机能不完善的阶段。哺乳仔猪体重最明显的变化是体脂猛增 ,出生时为1 %~ 2 % ,到 4周龄可达到 1 8%。在 3周龄前 ,仔猪日增重不到 2 0 0g ,母猪的乳汁能满足需要。从 3周龄起 ,只吃母乳已不能满足需要 ,需补料。仔猪对补饲料营养水平要求高 ,补饲料…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微量元素对经产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6胎品种相同、膘情相近的健康母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期从母猪妊娠85天到断奶21天,对照组饲喂添加无机微量元素的全价哺乳日粮,处理组饲喂添加全有机微量元素的全价哺乳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仔猪出生数和初生重均相对较高;处理组仔猪初生活力优于对照组,仔猪初生重的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期间处理组母猪采食量较高,断奶窝重差异显著,且断奶头数和断奶窝增重更高,仔猪的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田河 《养猪》1998,(2):19-19
1材料与方法试验一1.1试验猪选择及处理选择20窝7日龄仔猪,按品种、胎次、产仔数、体重相均衡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5窝,38头。每窝仔猪都同母猪一起在产床上饲养至35日龄。床内设有相同规格的仔猪补料槽。补料方法见表1。1.2试验日粮正大乳猪料(5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