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樱桃番茄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分析。通过对活性干酵母和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樱桃番茄果酒的试验进行比较,并对固定化酵母细胞连续发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固定化酵母发酵过程中发酵料的起始糖度、主发酵温度、初始pH值和SO2浓度对固定化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比游离酵母发酵速度快;固定化酵母可以重复利用发酵樱桃番茄果酒。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樱桃番茄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质量分数为20%,pH值5.0,SO2添加量为30 mg/L,在25℃下,发酵7 d。采用明胶—单宁复合澄清剂澄清处理,最后在75℃下杀菌15 min,得到果香浓郁、色泽金黄、澄清透明的优质樱桃番茄果酒。  相似文献   

2.
番茄醋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原料发酵酿造番茄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6℃,pH值4.6,接种量0.04%;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装瓶量为40%,接种量10%。得到的成品果醋,醋味浓郁、口感、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3.
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研制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以鲜榨胡萝卜、番茄原汁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综合研究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混合汁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24h,接种量3%;发酵饮料最佳配方为:蔗糖10%,柠檬酸0.05%,稳定剂(CMC—Na)0.4%。  相似文献   

4.
以樱桃番茄果实为原料,酿造樱桃番茄果酒为目的,对影响樱桃番茄果酒品质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照0.025 %的比例向压榨后的果汁中添加果胶酶,并在50℃下保温1h。取100ml的果汁,其内加入20g白砂糖,添加柠檬酸至pH3.6,偏重亚硫酸钾至SO2质量浓度为110mg/L;主发酵温度22℃,发酵7d;后发酵温度16℃,发酵10d;10℃下陈酿,最后在75℃下,杀菌15min,得到果香浓郁、色泽金黄、澄清透明的优质樱桃番茄果酒。  相似文献   

5.
以沙棘鲜果为原料,通过酶解、酒精发酵、澄清处理等工艺,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沙棘发酵酒酿造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沙棘发酵酒酒精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SO2添加量,酒精发酵最佳工艺组合为:酵母接种量为0.08%,发酵温度为28℃,SO2质量浓度为80 mg/L,在该最佳条件下的酒精度为11.7%。通过澄清试验确定壳聚糖澄清效果较好,质量浓度为1 200 mg/L时,沙棘发酵酒透光率达95%。生产的沙棘发酵酒果香浓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干天麻为原料,经超微粉碎、微波辅助浸提、菌种驯化、发酵、澄清等工艺制得天麻发酵酒,试验结果表明,主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驯化酒母添加量10%,初始pH值4.5,天麻粉的添加量为2%,主发酵温度为30℃,主发酵时间为9 d;陈酿结束后,添加质量浓度2 mg/mL的硅藻土澄清效果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西昌桑葚为主要原料,经破碎榨汁后,在发酵过程中综合考虑SO2,pH值和菌种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主发酵的主要条件,同时确定因素与水平,以进行主发酵的正交试验,再进行感官评定,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后发酵阶段采用超声澄清法和硅藻土澄清剂进行澄清度的正交试验。通过上述试验步骤,制得了含酒精度为12%,色泽呈现紫红色,口感柔和,澄清透明且具有桑葚清香味和酒醇香味的桑葚酒。  相似文献   

8.
利用壳聚糖、明胶、蛋清液、琼脂及壳聚糖-明胶复合澄清剂对椪柑发酵原酒进行澄清处理,测定椪柑酒的吸光度、透光率,并观察沉淀和椪柑酒颜色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种澄清剂的澄清效果优劣顺序依次为壳聚糖琼脂壳聚糖-明胶复合澄清剂明胶蛋清液,最佳澄清方式为椪柑酒中添加4%的壳聚糖溶液(1%),透光率达到96%,形成沉淀较为紧实,所得椪柑酒澄清透亮,酒体为金黄色。  相似文献   

9.
以蛋黄果为原料,研究了蛋黄果果醋的生产工艺。酒精发酵L9(34)正交试验表明,最佳组合为:初始糖度14%,接种量8%,发酵温度30℃,发酵5d。醋酸发酵L9(34)正交试验证明,较好工艺为:初始酒精度7%,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6d。酿制出的蛋黄果果醋颜色金黄、澄清透亮、醋味浓郁,同时具有蛋黄果的特殊清香味。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利用大豆糖蜜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对大豆糖蜜的澄清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除浊率和脱色率为指标,研究了稀释浓度、加酸种类、pH值、加热温度对大豆糖蜜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酸种类对澄清效果影响不显著,稀释浓度、pH值、加热温度对大豆糖蜜澄清效果影响显著。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在大豆糖蜜质量分数15%,用磷酸调pH值至3.5,在80℃恒温水浴30min,大豆糖蜜的除浊率为99.24%,脱色率为95.18%。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番茄饮料是未发酵饮料,为了提高营养成分和口感,适应不同的消费层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食用嗜好,研发出一系列番茄发酵饮料,即以番茄汁为发酵基质,配以其他辅料,专以微生物发酵的新型番茄饮料。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P-r21的抑菌广谱性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优化了菌株P-r21发酵条件,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该菌株对6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离体接种试验研究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菌株P-r21最佳发酵条件为在PYJ中培养初始pH 6.0,培养时间为12 h。菌株P-r21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Fusarium proliferatum、Rhizoctonia cerealis、Gaeumannomyces graminis、Fusarium graminearum、Colletotrichum karstii)的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对C. karstii和B.cinerea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88.0%和84.5%。发酵滤液对B. cinerea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0.6%,对叶片和果实灰霉病的防效达到100%和80.0%;发酵液10倍稀释后防效也可达到67.1%和60.7%。本研究明...  相似文献   

13.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番茄废渣中糖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废渣经微生物发酵可制成蛋白饲料。本试验以番茄废渣为原料,研究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番茄废渣及其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及总糖含量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测定波长为520 nm,DNS试剂用量为1.5 mL,显色时间为5 min,盐酸浓度为6 mol/L,控制在20 min内完成测定。此方法测得的结果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可达99.85%,RSD为0.671%,表明采用DNS法测定番茄废渣中的糖分含量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4.
以番茄、木瓜为原料,研究一款复合益生菌发酵果汁饮料。采用正交试验对番茄、木瓜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果汁发酵后抗氧化特性的变化、化学和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番茄汁与木瓜汁的配比为35∶65,蔗糖添加量为6%,双歧杆菌与植物乳杆菌添加量配比为2∶1,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 h时,制作出的发酵果汁酸甜适中、组织状态均匀,具有水果特有风味;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行业要求。发酵果汁的总酚、黄酮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显著增加,维C含量降低,羟基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拮抗BS-208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本文对拮抗BS-208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在番茄苗上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和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08,测定PAL、SOD、POD和PPO的活性变化及MDA含量。结果表明,接种BS-208菌株发酵液处理48h后PAL、POD和PPO活性均升高,其中PAL和POD活性在处理后48h达到最大值,均为0.72,PPO活性在处理后96h达到最大值,为4.5,这些酶活性的升高增强了番茄抵御病原菌侵入的能力;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接种BS-208菌株后对番茄植株没有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