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防霉剂     
日本农业专家研制成一种非常有效的饲料防霉剂。这种防霉剂是用海藻(如海带)、丙酸(用量为海藻的10%)、碘化物(碘化钙或碘化钾,用量为海藻的8肠)混合制成的,海藻要先洗净、干燥并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常用的防霉剂及其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霉剂能杀灭或抑制微生物代谢及生长,其对微生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破坏霉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二是破坏或抑制细胞内酶的作用,降低酶的活性。其作用效果主要取决于防霉剂添加的浓度和饲料pH值。一般在低剂量条件下,防霉剂只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当剂量太大时,也会破坏动物体细胞,应用时应加以注意。防霉剂的效力以抑制时间表示,即物料添加防霉剂前后,真菌产生超过1%的二氧化碳的时间之差。常用于饲料的防霉剂主要有:1丙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是饲料中应用最为普遍的防霉剂,属酸性防霉剂。丙酸及其盐类的作用效果与丙酸(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量防霉剂对高水分饲料水分活度和保存时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不同水分的饲料和3个梯度的丙酸丙酸铵复合防霉剂处理,分别储存在高温高湿(温度37.5℃、湿度75%)和常温(温度20~25℃、湿度50%~70%)两种不同条件下,探究饲料随着储存时间延长,水分活度、霉菌总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当水分活度达到0.770左右时,饲料霉菌总数快速增长;在高温高湿储存条件下,各试验组饲料可以保存40 d左右,保存时长无差异;在常温条件下,防霉剂添加量越高的饲料保存时间更长。研究表明,水分为12.8%~13.3%的饲料,添加0.8 kg/t防霉剂可延长饲料气味改变时间;添加1.2 kg/t防霉剂、水分约为12.5%的饲料可保存90 d以上,饲料霉菌总数未发生增长。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防霉剂对饲料防霉效果的影响。试验设计采用混合模型,分为78个组;1~6组为不添加防霉剂组,采用2(饲料水分:正常水分、额外添加2%水)×3(料型:粉料、颗粒料、破碎料)两因素试验设计;7~78组采用3(防霉剂种类:丙酸盐-丙酸复合型、丙酸型、丙酸盐型)×4(防霉剂添加量:按丙酸含量的0.25、0.50、1.00、1.50倍添加)×2(饲料水分:正常水分、额外添加2%水)×3(料型:粉料、颗粒料、破碎料)四因素试验设计。试验料共计78种,分别在常温(20℃)和高温高湿(37℃,75%)环境中保存不同天数(常温、高温高湿环境中最长保存70、40 d)后,测定霉菌总数和饲料水分。结果表明:常温环境中,分别添加3种防霉剂对饲料霉菌总数标准菌落计数无显著影响,而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丙酸型组10 d时标准菌落计数低于丙酸盐-丙酸复合型组和丙酸盐型组(P<0.05),丙酸型组25 d时标准菌落计数高于丙酸盐和丙酸复合型组(P<0.05),其余各保存天数时3种防霉剂组标准菌落计数均差异不显著;饲料分别在常温环境中保存30~50 d、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保存25~40...  相似文献   

5.
饲料防霉剂     
本发明是关于以牡蛎壳为主体的饲料添加剂用的防霉剂。以前,普遍使用的饲料防霉剂是丙酸和丙酸盐。根据日本有关法规,防霉剂用于饲料时必须确保饲料安全性,并改善饲料质量。因此,丙酸的添加量限制在0.3%以下。丙酸及其盐类的防霉效果由于饲料的组成、形态及保存方法不同往往不彻底,用0.3%的丙酸不能抑制霉菌的生长,导致饲料质量下降乃至饲料发霉变质,  相似文献   

6.
日本北海道农产品加工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高效饲料防霉剂。这种防霉剂是用92%的海藻粉、40%的丙酸钙混合制成。将这种防霉剂按8%的比例混合到饲料中,在温度达30℃以上,相对湿度为100%的环境下放置1个月以上,饲料也不会发霉,可确保饲料安全贮  相似文献   

7.
饲料防霉剂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饲料工业普遍采用化学防霉法。联合国FAO WHO对防霉剂有严格的要求 :1 )防霉剂添加量应很小 ,无毒性和无刺激性 ;2 )能溶解达到有效的浓度 ;3)性质稳定 ,贮存时不发生变化 ,也不与饲料或原料中其他成分起反应 ;4)无异味、臭味 ;5)有较广的抑菌谱。1 目前我国饲料生产应用的防霉剂1 1 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 ,无色或白色针状或鳞片状结晶 ,稍溶于水 ,水中溶解度为 0 2 9% ,易溶于乙醇 ,在乙醇中溶解度为43 0 % (均为 2 0℃ ) ,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防霉剂之一 ,有着价廉、供应充足、毒性较低、应用效果较好的优…  相似文献   

8.
日本北海道农产品加工公司研究出一种高效饲料防霉剂.这种防霉剂用92%的海藻粉、4%的碘酸钙和4%的丙酸钙混合制成.将这种防霉剂按8%的  相似文献   

9.
日研制成高效饲料防霉剂日本北海道农产品加工公司研究出一种高效饲料防霉剂,这种防霉剂用92%的海藻粉、4%的碘酸钙和4%的丙酸钙混合制成。将这种防霉剂按8%的比例混合到饲料中,在温度达30℃:以上、相对湿度为百分之百的环境下放置一个月以上.饲料也不会发...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橘皮可制成饲料防霉剂日本研究人员利用柑橘皮制成了一种饲料防霉剂。制作这种防霉剂所需的柑橘皮无特殊要求,鲜皮、半干皮或干燥皮均可。他们采用极性溶剂熏如甲醇、乙醇、乙醚、丙酮等熏对柑橘皮进行提取处理,即以橘皮(干物质)体积3~6倍的溶剂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进行处理。处理后用蒸馏法或其他方法从提取物溶液中除去溶剂,并可得到具有防霉作用的橙黄色黏性浓缩物。将这种防霉剂以1%~3%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大大延长饲料的保存期。(本刊辑) 大…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一家公司制成了一种效果特别好的饲料防毒剂。将这种防霉剂以8%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在温度为30℃以上、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放一个月以上,饲料也不会发霉,有利于饲料长期储存。这种防毒剂的主要成份是海藻粉,加入了微量的丙酸钙。  相似文献   

12.
饲料添加剂用的防霉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发林 《饲料工业》1992,13(3):29-29
<正> 本文介绍用于以牡蛎壳为主体的饲料添加剂的防霉剂。众所周知,以往的饲料用丙酸及其盐类作防霉剂虽有效,但据有关饲料安全性及改善品质的法律,丙酸的使用量限定在0.3%以下。这样,丙酸及其盐类的防霉效果由于饲料的组成形态、保存方法而不能充分发挥,浓度为0.3%的丙酸不能完全抑止霉菌的产生,饲料仍然会发生品质降低或不得不废弃等现象,而使产业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13.
以丙酸、甲酸、苯甲酸、丙酸钙为主要原料配制了新型吸附型饲料防霉剂,将防霉剂配比作为可变因素,以其防霉能力为考察指标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配防霉剂的最佳配方为:丙酸16%,丙酸钙8%,甲酸20%,苯甲酸1%,其他55%.  相似文献   

14.
在成套饲料生产加工线进行配合饲料不同脂肪添加量(0、1.0、2.1%)不同防霉剂用量(0、500、2000g/t)的交叉试验,研究脂肪水平与丙酸类防霉剂对化学防霉效果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脂肪添加对防霉剂的抑霉菌效果有一定影响.脂肪水平愈高,防霉剂抑菌效果愈明显.脂肪水平对配合饲料开始发霉天数有一定的影响,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苯甲酸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甲酸在我国一直被用于饲料防霉剂和青贮防霉剂,但关于苯甲酸作为饲料酸化剂,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作用还未有报道。饲料酸化剂与防霉剂使用的最大区别是添加量的问题,我国应用苯甲酸作为防霉剂的常用剂量为0.0005%~0.0025%(每吨饲料添加0.5~2.5千克),而作为酸化剂的使用量通常在0.5%~1.5%之间,在这个剂量范围内苯甲酸才能发挥抗胃肠道细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在蛋鸡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海藻饲料添加剂对蛋鸡产蛋性能、血清抗氧化性、生长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等的影响。选取360只26周龄体重相近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05%的杆菌肽锌;3~6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04%、0.06%、0.08%的菊粉,0.025%、0.050%、0.100%、0.150%的大西洋海藻粉及相同剂量的铜藻粉(以下简称低、中、较高、高剂量海藻复合物),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海藻饲料添加剂对蛋鸡的产蛋性能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添加量为中等剂量海藻复合物(4组)时最佳且差异显著(P<0.05)。此添加量下,蛋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P<0.05)。试验中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随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低剂量试验组体重增长最多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基础饲粮中添加中剂量海藻复合物作为蛋鸡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提升蛋鸡产蛋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7.
饲料霉变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防止饲料霉变也是重点研究之一。通过添加30%、25%、20%、15%、0%丙酸含量的防霉剂分别设为A、B、C、D和E组,试验期50天,前20天测量饲料温度的变化,试验全期观察饲料霉变情况并进行霉菌计数。结果表明:前20天饲料温度变化曲线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中丙酸含量的降低,防霉效果逐渐变差,试验A组防霉效果最好,试验D组效果最差,A组与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从霉菌的生长情况来看,不添加防霉剂的生长速度最快最多,试验A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B组和试验C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D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组与试验D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丙酸含量高的防霉剂其防霉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丙酸与丙酸钙对饲料的防霉效果,将中猪全价料分为A、B、C三组,每组10kg,A组不添加防霉剂,B组加含50%丙酸钙10g,C组加50%丙酸10g,存放于30℃,70%(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于第1d,10d,20d,30d,40d,50d,60d取样,ELISA法测定各样品的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结果:第60d,A组饲料黄曲霉毒素为73.5μg/kg,超过了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20μg/kg;B组和C组饲料的黄曲霉毒素分别为8.85μg/kg、7.30μg/kg,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试验表明丙酸钙和丙酸均有明显的防霉效果,其中丙酸防霉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饲用液体防霉剂对贮藏过程中狐饲料料温及霉变外观征状的影响,选择育成期狐饲料,设6个处理,对照组不添加任何防霉剂,试验组液体防霉剂(surface和水)添加比例分别为0.5%(A)、1.0%(B)、1.5%(C)、2.0%(D)、2.5%(E)。结果表明:虽然添加液体防霉剂提高了饲料的含水量,但防霉效果较好,且防霉效果随添加比例的增大而有增强的趋势。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其优势更加明显,添加2.0%、2.5%时饲料均能安全贮藏180 d。  相似文献   

20.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并比较丙酸钙复合型和高效复合型防霉剂抑制黄曲霉菌及禾谷镰刀菌的生长和饲料防霉效果。研究采用体外抑菌(禾谷镰刀菌F.0705和黄曲霉菌)试验和饲料破坏性试验两种方法进行。结果表明:两种防霉剂对禾谷镰刀菌(F.0705)和黄曲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着防霉剂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效果增强;从饲料破坏性试验来看:在第9 d和13 d采样时,两种防霉剂处理过的饲料霉菌总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且添加的防霉剂浓度越大,饲料中霉菌总数越少。总体来看,高效复合型防霉剂的抑制效果优于丙酸钙复合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