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粉碎粒度与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综述了饲料粉碎粒度对猪、禽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以及对饲料加工、胃肠道形态学的影响,并建议了主要养殖动物适宜的粉碎粒度。  相似文献   

2.
在猪料生产中的关键点主要有设备清理、粉碎粒度和调质时间3个方面。保证无交叉污染,各种原料的粉碎粒度达100%通过30目筛,调质时间在45 s以上,即可生产出适口性较好的猪料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3.
选择48头2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7.95±0.14)kg的三元杂交猪(DLY),按性别、窝别相同原则随机分3个处理,每处理8重复,每重复2头猪,试验期28 d,研究饲料在不同粉碎粒度情况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将玉米、豆粕分别用1.5、1.2、0.8 mm孔径筛片粉碎,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体外消化法测定不同粉碎物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同一物料在3种孔径筛片粉碎下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粉碎粒度饲料对乳猪的日增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乳猪的饲料增重比在试验前期和全期,随原料粉碎粒度减小而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猪的日采食在试验后期有随粉碎粒度降低而降低的趋势。表明原料粉碎粒度的降低,对乳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有降低饲料增重比趋势。  相似文献   

4.
将同一饲料样品按4分法缩分为3份,1份按GB/T6432-94制备样品,另2份过20目和40目筛片粉碎制备样品,按姜懋武提出的改进方法测定粗蛋白(CP),研究样品的粉碎粒度对CP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粉碎粒度制备样品测定的CP结果,不同饲料样品间没有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测定的11个样品中,只有3个样品(仔猪前期颗粒料、生长育肥猪浓缩料和肉用仔鸡后期颗粒料)的CP测定值不受粉碎粒度变化的影响(P〉0.05),其他8个样品的CP测定值均受饲料粉碎粒度的影响(P〈0.05或P〈0.01),但不同品种间表现的规律不尽相同。玉米、小麦和大豆等籽实类饲料原料,除玉米20目和40目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不同粉碎粒度间均表现出差异极显著。饼粕类饲料原料中,豆粕与棉粕60目组极显著高于20目和40目组,20目和40目组间差异不显著;花生粕与菜粕20目组显著高于40目和60目组。肉用仔鸡后期浓缩料40目和60目极显著高于20目,40目和60目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粉碎是饲料加工过程中一道重要的工序,饲料(玉米、小麦、豆粕)粉碎颗粒的大小及粒度分布影响着饲料品质,进而影响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养分消化率及生长性能。因此,本文对饲料粉碎粒度及粒度分布对断奶仔猪和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最适的粉碎粒度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养殖户提供理论参考,为饲料企业生产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6.
刘来亭  王瑞  张勇  杨覃 《饲料研究》2020,43(2):78-83
试验旨在研究粉碎前原料流变特性与粒度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对粉碎工艺的影响。以小麦胚、大豆皮、米糠粕、玉米、豆粕为原料,研究不同原料粉碎前后的流变特性、粉碎前原料流变特性与粉碎后粒度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原料粉碎前后其休止角、压缩特性、回弹特性、内摩擦角和粘聚力都存在明显差异,未见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粉碎前原料流变特性与粒度分布之间除粘聚力外的其他4种流变特性,均与同粉碎工艺条件下粉碎后原料的粒度分布之间未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而粘聚力和粒度分布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47 7。结果表明:原料粘聚力与粉碎后物料粒度分布呈负相关,证明原料的流变特性对其加工工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猪饲料颗粒大小及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饲料的颗粒大小有二种表示方法:包括饲料颗粒直径和饲料粉碎粒度(原料的粉碎程度)。饲料粉碎粒度是影响饲料品质的重要因素,进而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饲料工业》2017,(17):12-16
采用锤片式粉碎机,系统研究了常用的3种饲料原料(玉米、小麦、豆粕),6种粉碎筛孔直径(1.0、2.5、3.5、4.5、5.5、8.0mm)以及3种锤片数量(32、52、64片)这三种粉碎条件对原料粉碎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径以及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谷物的粉碎粒度在同一筛孔直径下存在差异,而原料的粉碎粒度都随着粉碎机筛孔直径的增加而增加,粉碎机筛孔直径的大小影响原料在不同粉碎粒度分布区间的分布。随着锤片数量的减少,原料经锤片式粉碎机粉碎后几何平均粒径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锤片式粉碎机筛孔直径以及锤片数量均会影响粉碎粒度,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筛孔直径以及锤片数量从而获得目的粉碎粒度。  相似文献   

9.
常用饲料加工的营养制裁量主要是针对饲料的物理加工而言,更主要是针对饲料的粉碎粒度。饲料粉碎粒度不但影响饲料的利用效率,也影响猪的生产性能。饲料适宜加工制备,有利于营养物质有效供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锤片式粉碎机、高速万能粉碎机及超微粉碎机3种粉碎形式,对秘鲁产红鱼粉的粉碎粒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粒度较大,粒度不均匀,存在过度粉碎的情况;高速万能粉碎机能粉碎得较细,但其粒度分布范围较宽;经超微粉碎机得到的物料粒度较细且均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小麦的饲料加工特性,采集了全国不同地区的59个小麦样品,共51个小麦品种,并逐一测定了每个样品的营养组分及粉碎过两种筛片(1.5 mm和2.0 mm)后的物理特性、热特性和糊化特性。文中分析了不同品种小麦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在营养组分、物理特性、热特性及糊化特性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糊化特性的差异最为显著。粉碎粒度对饲料原料的加工特性有重要影响。试验表明,小麦的粉碎粒度对其物理特性、热特性及糊化特性均有影响。粉碎粒度为1.5 mm和粉碎粒度为2.0 mm的小麦样品在平均粒径、颗粒表面积、休止角、热导率、摩擦系数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粉碎粒度为1.5 mm的小麦比粉碎粒度为2.0 mm的小麦平均粒径小,但颗粒表面积更大。小麦的粉碎粒度越小,其休止角和摩擦系数越大。在每个温度值下,粉碎粒度为2.0 mm的小麦比热均显著(P0.05)比粉碎粒度为1.5 mm的小麦比热小。粉碎粒度为2.0 mm的小麦各黏度参数明显低于粉碎粒度为1.5 mm的小麦(P0.01),说明粉碎粒度对小麦糊化的影响较大。实验测定的不同品种小麦的营养组分、物理特性、热特性及糊化特性参数是饲料加工工艺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可以为饲料加工的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包括原料清选、粉碎、混合、配料、制粒、调质、冷却等。  相似文献   

12.
猪是单胃动物,其胃的结构简单,为单室结构,所以猪需要易消化、高品质的饲料。决定猪饲料利用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饲料中各颗粒粒度的分布情况。饲料的颗粒粒度减小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因为粒度减小增加了颗粒的比表面(specific surface),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消化酶接触。如果从这方面来说,生产猪的饲料建议用细小的饲料颗粒。此外,在现代猪生产中,干料主要以颗粒料的形式使用,这主要是由于饲喂颗粒料的猪有较好的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io,FCR),但是也有颗粒料优于粉料的其他原因。饲料的颗粒大小在制粒过程中会显著减小,因此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可能会提高。另一方面,猪饲料(粉状和颗粒状)中含有的大量细小颗粒会对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GIT)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胃溃疡发病率的提高和胃黏膜的其他不良改变(角化、糜烂)。胃溃疡是导致农场中猪猝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可以对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考虑到动物的治疗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以及由于对溃疡的确诊过晚而使治疗大多无效,因此这种疾病建议注重预防。根据文献资料,减少猪饲料中细小颗粒的比例是强烈推荐的预防方法。猪饲料中各类大小的粒度分布对胃肠道中致病菌的存在有明显的影响。与饲喂细小粉碎的粉状饲料和饲喂颗粒料的猪相比,饲喂粗糙粉碎的粉状饲料的猪胃食糜的pH较低。这可能是采食粗糙粉碎的粉状饲料的猪,饲料在胃肠道中的流通速率较低、干物质含量增加,胃内食糜密度更大的缘故。因此,饲料在胃中的酸化作用更佳,乳酸菌和有机酸的浓度较高,胃内食糜的pH更低。这种条件为抵抗致病菌的入侵构建了额外的"壁垒"。现有的数据显示,猪日粮颗粒的适宜大小为500μm~1 600μm,饲料粒度小于400μm被认为不可取,具有高度的致溃疡性。适宜的粒度可以在饲料粉碎过程中进行设置,研究发现,大多数常规的粉碎方法采用滚筒式粉碎机和锤片式粉碎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虑到现代猪主要饲喂颗粒饲料,同时制粒会对饲料颗粒产生更进一步的粉碎,因此经此粉碎后获得的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会在制粒过程中发生显著的改变。由于制粒过程中参数的变化,降低制粒过程中颗粒粉碎强度的可能性极低。文献资料建议,改进压铸工艺(即使用膨化机进行加工)然后指定成形元件,作为制粒的另一种选择,以便获得所需PSD的成形猪饲料,但是这种工艺目前尚未得到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研究粉碎机筛片孔径对玉米、小麦、大麦、高粱、小麦麸、木薯渣和甜菜渣7种主要能量饲料粉碎粒度及分布规律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选用配有Φ1.5、Φ2.0 mm和Φ2.5 mm孔径筛片的万能粉碎机对7种能量饲料进行粉碎,测定和计算几何平均粒径和几何标准差,并检验粉碎样品粒度分布的正态性。结果表明:饲料粉碎样品的平均粒径受粉碎机筛片孔径显著影响(P<0.05),且随筛片孔径的增大线性增加;粉碎机筛片孔径对饲料粉碎均匀度有显著影响(P<0.05),玉米和高粱的粉碎均匀度优于其他5种能量饲料;并不是所有的粉碎样品粒度分布都服从正态分布,受饲料种类和筛片孔径两个因素共同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主要能量饲料粉碎特性的差异性,为饲料粉碎加工的精准高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同一配方下,玉米不同粉碎粒度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和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1.5/2.0、2.0/2.0、2.0/2.5、2.5/2.5、2.5/3.0和3.0/3.0 mm孔径的筛片对玉米进行粉碎,分别得到几何平均粒径为303.91、346.08、356.81、358.51、373.29和387.70μm的玉米原料,采用同一配方和相同的加工参数(其他原料粉碎筛片孔径2.0 mm,制粒调质温度80℃、模孔直径3.0 mm、长径比9∶1)加工成含不同粉碎粒度玉米的饲粮。选取108头平均体重为(62.68±5.59)kg的"杜×长×大"杂交猪,随机置于6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分别饲喂含不同粉碎粒度玉米的饲粮,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随着筛片孔径的增大,粉碎能耗从9.02 k W·h/t降低到6.86 k W·h/t,制粒能耗从19.06 k W·h/t升高到22.30 k W·h/t;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随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2.5/2.5 mm组最高,且显著高于1.5/2.0 mm组(P0.05);颗粒硬度2.5/3.0、3.0/3.0 mm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粉碎粒度的增加饲粮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降低,其中1.5/2.0和3.0/3.0 mm组分别为84.43%和80.62%,后者比前者降低了4.5%,且差异显著(P0.05);随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加饲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1.5/2.0 mm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86.14%,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5/2.5 mm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但与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育肥猪饲粮玉米粉碎粒度采用2.5/2.5 mm筛片孔径。  相似文献   

15.
谷物粉碎粒度对猪禽生产性能、加工质量和生产成本的影响王金成,李彦才当组成猪禽日粮的谷物饲料(玉米、高粱、大麦等)被加工成较小颗粒时,表面积按几何级数增长,因增加暴露于消化酶的面积而改善猪禽的生产性能,改善了某些物料的运输性能,改善了物料的混合性能,以...  相似文献   

16.
饲料粉碎的原因就是要使饲料组分混合均匀,提高消化的表面积。美国乔治亚大学研究人员Seerly、Vandergrift和Hale报道,小麦粒度对大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比小猪大得多。他们使用对辊式粉碎机和锤式粉碎机将柔叶红小麦粉碎成细粒(0.86~0.98mm)、中粒(1.4mm)、粗粒(1.71~1.78mm),用于配制哺乳(正在断奶)、生长、肥育猪日粮。日粮定为小麦—豆饼日粮。每个阶段都检测了日粮的营养成分,并以玉米—豆饼日粮为对照。在试验的哺乳阶段,生长和饲料利用率不受小麦粒度的影响。此外,粒度也不影响生长猪的生长率。与细粒小麦日粮相比,猪  相似文献   

17.
1饲料调制 1.1粉碎细度 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稻谷等谷实饲料,都有硬种皮或兼有粗硬的壳,喂前粉碎或压片,可减少咀嚼消耗的能量,也有利于消化。玉米等谷实粉碎的细度,以颗粒直径1.2~1.8毫米的中等粉碎程度为好。育肥猪吃起来爽口,采食量大,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玉米粉碎过细,对食道和胃黏膜有损害。据报道,喂给粗粉玉米的猪,胃黏膜糜烂和溃疡的猪相应为8%和3%;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综述了决定水产饲料粉碎粒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讨论了粉碎粒度分布范围和饲料密度对饲料原料粉碎的要求,同时分析了超微粉碎机(air-swept pulverizers)和锤式粉碎机(fine-grind hammer mills)的利弊,对水产饲料企业饲料粉碎设备及工艺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接第17期)3影响有筛锤片粉碎机粉碎效率的因素有筛锤片粉碎机的粉碎效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物料粉碎到所需粒度的效果,是确保粉碎效率的基础;二是已达到粉碎粒度的粉料能否迅速通过筛孔,是确保粉碎效率的关键。两者都是影响粉碎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探究玉米-小麦组合粉碎对粉碎能耗及粉碎样品粒度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用配有Φ1.5、Φ2.0 mm和Φ2.5 mm孔径筛片的万能粉碎机对5种不同配比组合的玉米-小麦进行粉碎,测定粉碎过程能耗和样品的粉碎粒度。结果表明:玉米-小麦组合粉碎能耗受粉碎机筛片孔径、玉米-小麦配比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且在同一孔径筛片下,玉米-小麦配比对组合粉碎能耗有显著影响(P0.05);玉米-小麦组合粉碎样品的平均粒径主要由筛片孔径的大小决定,原料的种类及配比对其影响较小;相较于单一品种原料粉碎,玉米和小麦在特定筛孔和配比下的组合粉碎表现出节能效果,当玉米-小麦配比为0.75.0.25时节能效果最佳。文章通过分析饲料原料组合粉碎能耗及粉碎粒度,为饲料粉碎加工的高效低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