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简讯     
日本全农饲料部最近出售一种新的仔稚鱼用配合饲料,这种饲料是在原来鲑鳟类、鲤鱼及多种海水鱼稚鱼所用的饲料基础上进行改良制成的。新饲料除继续保持原饲料具有的特性(①主原料采用热变性少的鱼粉;②用强化必须脂肪酸和强化磷脂等组成;③有良好的适口性;④长期保存不变质。)外,还具有下列几个新的特性:①用热变性少的鱼粉和其  相似文献   

2.
仔稚鱼的极性脂——磷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饲料磷脂对仔稚鱼在成活率、生长、抗御外部压力的耐受性以及畸形鱼发生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饲料中缺乏磷脂对仔稚鱼的影响比对幼鱼的影响更明显 ,仔稚鱼饲料中的磷脂含量应高于幼鱼饲料中磷脂的含量。仔稚鱼对饲料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肌醇的需要量占饲料的 1%~ 3% (干重 )。用磷脂作为必需脂肪酸和能量的来源在仔稚鱼中的消化率高于中性脂的消化率。饲料磷脂可以增强仔稚鱼体内的脂类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3.
制备3种基本组成相同、添加不同类型鱼油的微粒饲料。将3种微粒饲料分别投喂真鲷(Pagrus major)仔鱼,探讨了微粒饲料中鱼油n—3HUFA的不同分子结构对真鲷仔、稚鱼生长、存活的影响。2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饲料2中n-3HUFA的含量高于饲料1中n—3HUFA的含量,饲料3中n—3HUFA的含量同饲料1中n—3HUFA的含量相等,但是用饲料1投喂的真鲷仔、稚鱼的全长、成活率要优于分别用饲料2和饲料3投喂的真鲷仔、稚鱼的全长、成活率。而且,用饲料1投喂的真鲷仔、稚鱼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高于用饲料2和饲料3投喂的真鲷仔、稚鱼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这说明真鲷仔、稚鱼对天然鱼油的消化、吸收要优于对乙酯化鱼油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4.
美洲鲥鱼苗种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Ⅰ.稚鱼培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经过营养强化的卤虫作为开口饵料,采用配合饲料驯化养殖,水温控制在18=20℃,经30d培育,鲥鱼稚鱼规模化培育成活率达到74.6%,敏感期培育成活率达81.7%。稚鱼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个体差异小,平均体长3.8cm,平均体重0.047g。  相似文献   

5.
制备基本组成相同、添加100℃常压干燥鱼粉的饲料(1号饲料)与50℃负压干燥鱼粉的饲料(2号饲料)。将两种饲料分别投喂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 Günther)稚鱼,探讨了饲料中不同干燥温度的鱼粉对半滑舌鳎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21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虽然两种饲料中的鱼粉含量相等(60%),但是用2号饲料投喂的半滑舌鳎稚鱼的特定生长率、体内酸性蛋白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要优于用1号饲料投喂的半滑舌鳎稚鱼的相应指标(P≤0.001),而存活率、体内淀粉酶与脂肪酶活性相当(P>0.05)。从生长、存活率及酶活性指标看,半滑舌鳎稚鱼对50℃负压干燥鱼粉的消化、吸收要优于对100℃常压干燥鱼粉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饵料对江鳕稚鱼生长速度及成活率的影响,采用枝角类、水丝蚓、鲤鱼苗和配合饲料等4种不同饵料进行了江鳕稚鱼的饲养试验.21 d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枝角类的稚鱼成活率最高,而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成活率最低.试验开始后的前2周,投喂枝角类的稚鱼生长速度最快;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生长明显最慢;自第3周起,投喂鲤鱼苗的稚鱼生长明显加快,到试验结束时,其生长速度超过了投喂枝角类和水丝蚓两组的稚鱼,全长相对增长率最高;而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其全长相对增长率最低.可见江鳕稚鱼对饵料有很强的选择性,在稚鱼生长初期,枝角类是保证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最优饵料.当稚鱼生长达到一定体长后,应及时调整饵料种类(投喂鲤鱼苗),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真鲷仔稚鱼对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4种n-3HUFA含量基本相等、卵磷脂含量分别为0、2.5%、5.0%、7.5%的实验微粒饲料,探讨了卵磷脂的含量对真鲷仔稚鱼生长、存活、体内相关成分以及对外部压力的耐受性的影响。2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当真鲷仔稚鱼的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不超过5.0%时,随着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真鲷仔稚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也相应增加。养殖试验结束后,对仔稚鱼体内相关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仔稚鱼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随着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卵磷脂含量从5.0%增加到7.5%时,真鲷仔稚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以及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却没有相应增加,因此,真鲷仔稚鱼对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腊的适宜需要量应为5.0%左右。活力测试结果表明,当真鲷仔稚鱼的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的含量不超过5.0%时,随着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真鲷仔稚鱼对外部压力的耐受性增强,但是当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的含量从5.0%增加到7.5%时,真鲷仔稚鱼对外部压力的耐受性并没有继续增强,从而进一步说明真鲷仔稚鱼对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的适宜需要量应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8.
日本最近研制成一种用天然植物均衡配组成的养鱼用液态混合饲料,这种饲料可以弥补在稚鱼期时必须维生素的不足,从而也能育成人们理想的体格健壮的鱼。  相似文献   

9.
根据石斑鱼仔稚鱼的营养需求,精选原料,筛选配方,研制出石斑鱼仔稚鱼微粒子配合饲料,通过测定其散失率和沉降速度,筛选出较适宜的粘合剂配方为褐藻胶1.5%,胶原蛋白3.5%混合使用。分析石斑鱼仔稚鱼微粒子配合饲料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其n3HUFA组成占19.4%,与小球藻轮虫的20%~28%非常接近;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合理。所研发的饲料安全限量符合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要求,第20d到第45d,投喂微粒子配合饲料的点带石斑鱼鱼苗成活率3.3%,优于对照组的3.1%。  相似文献   

10.
为了闻明酪素被膜对鲤鱼和斑点叉尾鮰稚鱼食物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将结晶氨基酸加进鲤鱼和斑点叉尾鮰稚鱼的饲料中,同时加进酪素作成酪素被膜饲料,以这种食物喂食上述两种鱼共6周,观察酪素被膜对鲤鱼和斑点叉尾鮰稚鱼食物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军曹鱼稚鱼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最适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军曹鱼--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适合在热带亚热带网箱养殖鱼类的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最适含量,进行了两期生长实验。在第I期的生长实验中,在以鱼粉为基础饲料中添加酪蛋白代替淀粉,使饲料形成含蛋白36-60%的梯度,7种饲料据估算是等能量的。经过8周的生长实验,投喂含44%、48%和52%蛋白质的几种饲料的稚鱼(实验开始时体重33g)的体重增长及饲料转化率均优于其他几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摄食含44.5%蛋白质的饲料的稚鱼,体重增长率最高,这被认为是最适合于稚鱼生长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在第II期生长实验中,给稚鱼投喂含脂肪3-18%的7种等氮和等能量的饲料,稚鱼(初始体重41g)的生长率在脂肪含量为3%时最低,随着饲料含脂量的升高,鱼体增重率逐渐升高,然后持平。采用折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饲料脂肪含量达到5.76%时,鱼的生长达到一个转折点,饲料脂肪含量超过这个转折点至实验的最高浓度18%时,鱼的生长情况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同舟 《科学养鱼》1987,(6):28-28
日本用人工藻作海胆、龙虾、墨鱼等产卵场和稚鱼增殖场,这一开发获得成功。在玻璃纤维强化塑胶板上嵌入的尼龙纤维叫做“海中人工”,若将它安装在水泥制的鱼礁表面上,它不但是海胆及虾类,稚鱼的隐蔽场所,而且稚鱼的饵料——海藻等也可附着在上面。  相似文献   

13.
海水仔稚鱼早期阶段氨基酸的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深海海鱼鱼卵中的游离氨基酸占鱼卵总氨基酸含量的近50%(干重),游离氨基酸库中的游离氨基酸似乎是卵黄蛋白的水解产物。仔鱼吸收卵黄内源营养的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库中的游离氨基酸逐渐减少,到仔鱼开始摄食时,库中的游离氨基酸已近枯竭,游离氨基酸不仅是代谢能源,而且是体蛋白合成的基本原料,仔鱼开始摄食后,氨基酸作为分解代谢的重要物质,可能有高达60%的能量由氨基酸提供,由于仔稚鱼的生长主要是通过合成蛋白质增加鱼体的重量,加之仔稚鱼的生长速度很高,因此,仔稚鱼需要其饲料中有较高的氨基酸含量。仔鱼开始摄食后,其消化系统对蛋白质的水解和吸收能力较弱,海水仔稚鱼的早期阶段,仔鱼的肠道对游离氨基酸的吸收要高于对多肽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吸收,仔鱼开始摄食后,由浮游生物获得大量的游离氨基酸,用微粒饲料培育仔稚鱼,微脂粒技术可能是向饲料中添加游离氨基酸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应用17α-甲基睾丸酮促进虹鳟稚鱼生长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5~10毫克17α—甲基睾丸酮投喂虹鳟稚鱼,能有效地促进其生长。该激素还对虹鳟稚鱼烂鳍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大麻哈鱼稚鱼开口颗粒饲料的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大麻哈鱼稚鱼开口颗粒饲料的饲养试验。采用粗蛋白质45%的粒径0.3mm的开口颗粒饲料投喂大麻哈鱼稚鱼,饲养30天的稚鱼,其生长效果与国外同类饲料相同,体长增长率为49.8%,体重增重率为30%,成活率为97%,稚鱼体叉长达到548mm,体重1.2g。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在总面积333平方米的二个水泥池中由508,558尾上浮稚鱼养成19.77克鱼种226,447尾,总重量4467.5公斤,总成活率44.5%,鱼种养成密度每立方米1942.9尾、38.33公斤。饲料系数1.2,饲料效率83.77%。本文阐述了虹鳟稚鱼高密度饲育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平均全长2.56cm的点带石斑鱼稚鱼及平均全长3.74cm幼鱼驯食不同饵料的试验。结果是:采用鱼糜、虾浆较配合饲料易驯食;幼鱼比稚鱼容易驯食。稚鱼驯食鱼糜、虾浆需2d时间,驯食配合饲料,需3-4d的时间;幼鱼驯食鱼糜、虾浆需时1d,驯食配合饲料需2~3d的时间。驯食鱼糜、虾浆水面容易产生油膜和水质较易恶化。驯食配合饲料组的水质明显优于驯食鱼糜和虾浆组的。生长速度则驯食鱼糜和虾浆组的快于驯食配合饲料组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专用鲟鱼苗培育池内,以水蚯蚓为饲料,对俄罗斯鲟稚鱼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性培育实验。从开食起培育期25d,稚鱼由全长15cm、均重003g,增至51cm、083g,成活率91%,饲料系数401。实验发现,俄罗斯鲟稚鱼摄食凶猛、食量大,在供饵不足时,互食现象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在饲料中添加蚯蚓对虹鳟稚鱼生长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琳  唐皖江 《淡水渔业》1988,(4):16-17,20
在饲料中添加3%的蚯蚓粉,对虹鳟稚鱼的生长及成活有明显效果。增重1公斤鱼种,饲料成本降低0.97元。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乳化油直接添加法。用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等的4种乳化油分别强化轮虫,卤虫活饵料,培育4组黑鲷仔鱼和稚鱼,各自历时15d,结果表明,n-3HUFA对黑鲷仔鱼和稚鱼的生长和存活均有重要影响。在该条件下,轮虫体n-3HUFA含量为0.233%,卤虫体内n-3HUFA含量为4.273%时仔鱼和稚鱼达到最佳生长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