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今春全省(含重庆市)共发种342万张,比去年增发30万张。预计春蚕茧与去年同期持平,收购秩序好,渠道正常,严格执行价格政策,按质计价,但蚕茧质量参差不齐。 从各地的情况看,收茧秩序普遍好于往年,多渠道收茧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部分地区的个别茧站在开称初违背边界协议,未严格执行蚕茧收购政策,都及时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省、地、县检查组的处理。荣县供销社无证设站、点收茧一事,由于县委、县政府重视,得到及时制止,各地在收购工作中,严格执行了  相似文献   

2.
<正> 绵阳市春蚕发种34.6万张,比去年春蚕增长5%,预计收购蚕茧14.4万担左右,增长3.5%。平均干壳量达9克,毛足茧比率控制在10%以内。全市春茧发种、产茧、收茧增,蚕茧质量、收烘秩序好;收购前准备工作充分、扎实、收购中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按质计价。 绵阳市在收购前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积极地做好收购前的准备工作。市政府以绵府发(1995)66号文发出了“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蚕茧统一收购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绵阳  相似文献   

3.
<正> 我省春茧收烘工作已结束。全省共发蚕种146万张,比去年春蚕减发16.3%;生产蚕茧64万担,收购蚕茧 58.57万担,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和 9.8%,平均干壳量 9.1克,比 年的 8.9克上升 0.2克;单张产茧量 21.95公斤,提高 1.1公斤。全省春蚕发种、产茧、收茧减少,单产、质量上升,收购秩序好;收购前准备工作充分、扎实,收购中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按质计价、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4.
<正> 绵阳市春蚕发种34.6万张,比去年春蚕增长5%,预计收购蚕茧14.4万担左右,增长3.5%。平均干壳量达9克,毛足茧比率控制在10%以内。全市春茧发种、产茧、收茧增,蚕茧质量、收烘秩序好;收购前准备工作充分、扎实、收购中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按质计价。 绵阳市在收购前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积极地做好收购前的准备工作。市政府以绵府发(1995)66号文发出了“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蚕茧统一收购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绵阳市丝绸总公司还与备县丝绸公司签定了“一九九五年蚕茧收购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制订了具体的考核内容、奖罚办法。三台县在开称前,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四大班子召集全县乡、镇长会议,专门研究布置  相似文献   

5.
<正>洞桥镇、新登镇是富阳市的重点蚕区,总饲养量占全市80%以上,2010年二镇蚕茧收购秩序比较稳定,收茧数量大,速度快,平均张产收茧量达历史最好水平。二镇饲养春蚕4547张,收购蚕茧共  相似文献   

6.
<正> 江苏省政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茧丝绸收购和出口全部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的规定,认真抓好以下工作:——严格执行蚕茧价格政策。今年中晚秋茧临时最高收购限价每50公斤鲜茧由470元调整为480元,取消省定生产扶持费。各地不得突破最高限价,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提价或给予价外补贴,如有违反,由上级政府严肃查处,并追究领导责任。——整顿收茧单位。工商、丝绸部门立即对收茧单位进行一次检查整顿,凡是非丝绸部门指定的收茧单位,一律吊销收购执照,坚决取缔、打击茧贩子。委托收茧单位只有代购权,没有经营权,收购的蚕茧必须悉数及时交丝绸部门,不准私自出售。  相似文献   

7.
蚕茧收烘的组织管理就是以县丝绸公司牵头,围绕提高茧站素质,强化职能、明确任务,协调其内部和外部、人和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保证收烘工作顺利进行,完成鲜茧收购任务,提高烘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达到稳定蚕桑生产的目的.近几年来,仪征市丝绸总公司加强对蚕茧收烘的组织管理,严格执行蚕茧收购政策,蚕茧收烘工作逐步走上健康运行轨道,使得"政府放心、蚕农满意、茧站有利、公司不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现结合本市蚕茧生产购销实际情况,就发挥组织管理在蚕茧收烘中的作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 茧丝绸是中江县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骨干产业。1995年全县有桑树2.5亿株,小桑园4.5万亩,制合格蚕种19万张,养蚕农户28万户,发蚕种35万张,产茧15.6万担,收购鲜茧14.2万担,年产干茧2750余吨,蚕农茧款收入5700余万元。全县目前有蚕茧收烘站五十个。其中:国营茧站40个,乡办代收烘蚕茧站10个。全县从事蚕茧生产收  相似文献   

9.
<正> 1990年我市蚕茧收购工作在认真贯彻茧价政策,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经过丝绸战线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于七月下旬结束。据统计:全市春季共发蚕种56668张,收购鲜蚕茧1,211,409公斤,平均正茧均价9.39元/公斤,综合均价8.76元/公斤。今春收购工作的主要特点是:认真贯彻执行蚕茧收购政策,准备充分,秩序良好,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10.
贺臻全 《四川蚕业》2000,28(4):49-50
<正> 蚕茧生产、收购两大环境与茧质关系十分密切。生产环境对茧质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收购环境对茧质主要起导向性作用。在正常的收购环境条件下,生产环境对茧质起决定性作用,在收购秩序混乱的环境条件下,不良的收购环境对茧质将起到相反的导向作用。多年的“蚕茧大战”使南充蚕茧生产、收  相似文献   

11.
<正>蚕茧收购秩序的管理,历来是茧丝绸行业管理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倍受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和省政府为此专门制定颁发各种相关的管理规定,并且在蚕茧收购时期派出工作组,到重点产区特别是蚕茧收购比较混乱的省、市、县边沿交界地区进行检查指导,协调处理违反国家茧价政策、无证收购、扰乱收购秩序等各种问题、这对稳定蚕茧收购秩序、稳定蚕茧价格、提高蚕茧质量,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理顺蚕茧收购渠道,搞好收茧秩序,正确贯彻茧价政策,提高蚕茧收烘质量,促进蚕桑生产稳步发展,根据国家茧丝协调小组1997年2号、10号文件,省政府1997年57号文件及国家计委、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计价管(1998)279号《关于1998年茧丝价格政策及收购管理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以前,我市鲜茧收购采取"眼看、手摸、心定级、口喊价"方法定价,收购矛盾多,蚕茧质量提升慢。从2014年夏蚕茧收购开始,率先在兴文县蚕桑重点乡镇五星茧站推行仪评收茧试点,当年就取得了良好效果。鲜茧均价比普茧高4.41元,蚕农张种增收160~200元;正茧烘折同比下降9kg,毛折266kg。2015年,仪评收茧定级技术在兴文县、珙县所有蚕茧收购站点全面推  相似文献   

14.
今春,我们在省、市公司的领导和地方各级部门的支持下,使春茧生产收购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全区春季社会放种量为23000张(其中通过公司发放蚕种20200张,其它渠道流入近3000张),生产蚕茧86万kg,取得历史最高水平。现将今春蚕茧质量情况及收烘对策分析如下:1 春季蚕茧质量特点今年春季持续的特大干旱,使桑园田间持水量严重不足,产叶量普遍降低,蚕茧张产普遍在35kg左右,最高张产茧只有45kg。从鲜茧收购情况看,蚕茧外观质量明显提高,生产上茧率、色泽匀净度提高显著,茧色洁白,缩皱均匀,茧层比较疏松,通透性好。从缫丝厂的试  相似文献   

15.
陈龙 《广东蚕业》2001,35(2):4-6
茧丝绸行业是江苏省射阳县一大传统支柱产业,在富民升位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因我县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体制到位较迟,非法收茧小土灶烘茧原本就未能得到很好的治理,随着茧丝绸行情好转,非法收茧,小土灶烘茧更加猖獗,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蚕茧收烘秩序,造成茧源大量流失,蚕茧质量严重下降,蚕茧供求矛盾加剧,行业内要求整治蚕茧收烘秩序的呼声极为强烈。据笔者调查的情况表明:蚕茧收烘秩序亟待规范,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  相似文献   

16.
<正> 今年蚕茧收购工作已经结束。全省今年已收购蚕茧260万担(其中:重庆50担),比去年250万担增长4%,今年全省蚕茧收购秩序基本正常,没有发生。“蚕茧大战”。国务院蚕茧收购工作组春、季两季深入四川各地检查指导,对今年蚕茧收购总的评价是:入购秩序良好,“大战”得到制止,价格基削稳定,质量有所  相似文献   

17.
干茧进仓验收考核是现行蚕茧收烘体制下,工商双方确定的收烘责任制.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搞好干茧进仓验收考核对指导蚕茧收烘工作,正确执行茧价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实行的《干茧进仓验收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是根据1987年前制订的《考核办法》为样本而制订的,加之1989年又值"蚕茧大战",收购难度较大,在制订《考核办法》时各项考核指标均有所放宽.随着蚕茧收烘秩序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18.
<正> 为逐步提高蚕茧质量,正确执行茧价政策,富安镇茧丝绸公司在1987年试行了密码收购蚕茧的方法。通过一年来的初步实践,效果较好。一、密码收茧的方法1.印好密码收购单。密码收购单上印有号码、售茧数量、上茧率、茧层含水率、毛脚茧率、评定茧价等项目。用不同颜色区分各个磅口的密码收购单,一式两份。  相似文献   

19.
<正> 市蚕桑基地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1993年实现了蚕茧收购目标,单产、质量、效益有所提高。全市今年发蚕种13万张比去年增加11%,由于单产提高,收茧量达到了3000吨的目标,实际收购3030吨,比去年净增780吨,增加34.6%,单产比去年增加2.9公斤。质量普遍有所提高,收购秩序良好,价格  相似文献   

20.
杨有红  魏东 《四川蚕业》2000,28(2):41-43
<正> 凉山州是四川省优质茧丝基地之一,1999年产茧16.6万担,在全省排名第三。近两年收购蚕茧基本普及了仪评,对体现公平评茧,认真执行国家的茧价政策,引导蚕农树立质量意识,提高蚕茧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受到蚕农和茧站的欢迎。 1 仪评工作的概况 1996年,在西昌、冕宁、德昌、普格县(市)进行仪评收茧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