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14个市(州)可划分为4个类别,其中,兰州市为1类城市,总体发展水平最高,其他市(州)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然后,研究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3点成因。最后,提出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发展和积累,甘肃省农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者结合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实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今后发展甘肃省现代农业提出了可操作性观点。  相似文献   

3.
区域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差异在国内外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我国也不例外,而近几年西部的经济发展迅猛,但西部内部的差异却在不断拉大,尤以甘肃省较为明显。虽然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是在甘肃省内部却存在很明显的差异。这给甘肃省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因此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构思下,甘肃省可以利用丝绸之路挖掘潜力,发挥优势。这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区域经济差异的文献梳理,借助非均衡增长理论,区域分离系数,采用回归方法,分析甘肃省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即随着甘肃省的经济增长,甘肃省三大区域呈现发散趋势,河东河西区域逐渐收敛趋同。最终得出甘肃省各市州经济增长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贡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对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甘肃省实施优势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的基础上,从发展思路、基本原则、科学确定发展战略、培育不同区域的生产基地、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实施优势农产品品牌工程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宋圭武 《甘肃农业》2014,(24):97-98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带发展思路,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甘肃省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大机遇,甘肃省有关部门也就如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和座谈,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文章主要从区域层面、要素层面、基础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甘肃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深化,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导向与支持作用愈加明显,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习近平"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构想下,其落地更是为甘肃省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甘肃经济金融发展的思考,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基于对甘肃经济金融发展现状的解析,着重就其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国家扶贫总体思路和战略导向为基础,对改革开发以来甘肃省的扶贫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认为,在"十三五"规划时期,甘肃省的精准扶贫一定要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导方向,实施多极突破式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背景下,通过对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城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北关村城镇化中资金来源、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村民自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并分析了北关村城镇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北关村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经济基础不同,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甘肃省地域跨度广、生态系统类型复杂,探究甘肃省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意义重大。研究了甘肃省生态现状,并提出甘肃省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产业是甘肃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已成为促进甘肃区域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文章利用SWOT分析法对甘肃苹果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财政扶持战略、科技支撑战略、大品牌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四大战略选择,为甘肃省苹果产业实现国际化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甘肃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玉门市作为西部一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农业不断发展,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区域内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合理配置区域内水资源对其经济社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和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投入必需品的农资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从甘肃省农资企业的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产品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针对甘肃省农资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结构模式单一、品牌宣传推广度低、融资困难、农资市场监管不严等问题,提出细化市场的"差异化战略"、提升用户体验的"蓝海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互联网+云平台"战略、提升农资企业品牌的"品牌战略"、农资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战略,为甘肃省农资企业摆脱经营发展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将坚持向东推进向西开放战略,开展品牌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农产品加工优化升级,激发农产品流通活力,构建新型营销体系,从而全面提高甘肃省农业市场竞争力。甘肃省将充分利用甘肃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地位和现有的贸易通道,支持草食畜、优质林果、蔬菜、中药材、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投资与技术合作,扩大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清真食品在中西亚  相似文献   

14.
<正>联合国把马铃薯排在小麦、水稻、玉米之后,列为人类四大口粮之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甘肃省定西市将马铃薯确定为区域支柱产业并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目标,在此过程中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概况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的交汇地带,海拔1 640~3 941m,年均气温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其主体是能在这一战略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的农民。因受农民素养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以甘肃省为例,选取了14个不同县区的250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研,旨在通过对甘肃省农民素养现状的调查,找出相应的提升对策,为乡村建设增加新的助力。  相似文献   

16.
加快迭部县乡镇畜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省迭部县畜牧业生产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西移和西部大开发,在"农牧互补"战略实施和甘南州"一特四化"工作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17.
贵立德  王小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44-8246
从产业空间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效应入手,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产业内部结构特征、产业空间布局特征与产业发展中的能耗、排污等环境现状。依据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及经济效应与区域整体发展理念,提出了甘肃省"节能减排"的部署依据及不同产业的节能减排落实依据,以期推动甘肃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为"节能减排"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对甘肃省和河南省两个省份六个区域的农村居民"对个人理财的认知和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与甘肃省农村居民在理财认知与意愿上有明显差异。认知方面,甘肃省农村居民对个人理财的整体概念了解更清晰,河南省农村居民更重视理财作用。意愿方面,河南省农村居民对参与理财积极性更高,进行理财手段更多样化;两省农村居民理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均有:资金匮乏,但在甘肃省农村居民理财中思想观念也发挥着重要的限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改善,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旅游产业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产业。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概念,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丝绸之路上的旅游产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甘肃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丝绸之路的黄金区域,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20.
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影响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进行SWOT分析和理论分析,得出: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制约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农业基础脆弱,生态环境差,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陈旧,财政投入不足等。最终,在对以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针对不同发展程度农村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