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评价酶解与包合技术对破壁与未破壁蜂花粉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选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柚苷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以及β-环糊精开展酶解与包合技术制备水溶性蜂花粉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采用β-环糊精处理破壁蜂花粉,其产物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P0.05),而碱性蛋白酶处理未破壁蜂花粉的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添加量、反应温度、时间及p H能够显著影响β-环糊精及碱性蛋白酶包合及酶解蜂花粉的效果,包合技术处理破壁蜂花粉的最佳工艺为环糊精添加量250.0 mg/g,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5 h以及p H 8.7,碱性蛋白酶处理未破壁蜂花粉的最佳工艺为酶添加量1500 U/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以及p H 9.5。综上,该研究认为,β-环糊精及碱性蛋白酶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蜂花粉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蜂花粉不同的预处理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制备水溶性蜂花粉。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溶性蛋白质的提取率,比较了4种蛋白酶制备水溶性蜂王浆的效果,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的水溶性蛋白质提取率分别为14.10%、13.97%、24.91%、7.20%,酶解产物在热、酸、碱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采用中性蛋白酶制备水溶性蜂王浆明显优于其他3种酶,同时中性蛋白酶反应条件简易,可用于水溶性蜂王浆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氟苯尼考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制备包合物,通过正交试验对包合条件进行筛选,优选出的最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70℃、包合时间5 h、搅拌速度300 r/min;并以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验证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通过溶出速率法测定,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比氟苯尼考对照品的水溶性提高了6.67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恩诺沙星水溶性,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恩诺沙星-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方法及工艺。利用相溶解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优处方为恩诺沙星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3h,溶解度增大了165倍。结果表明,恩诺沙星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可形成稳定的包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可提高恩诺沙星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选择获得最大酵母多糖提取率的酵母菌破壁方法。以酵母多糖提取率与细胞破壁率为综合评定指标,首先对超声波破碎、超声波清洗、反复冻融、蛋白酶处理4种方法进行条件优化,选择最适破壁条件;然后将此4种单一的破壁方法与超声波破碎和蛋白酶处理协同方法相比较,确定获得最大多糖提取率的破壁方法。结果表明,当超声波清洗时间达到40 min、超声波破碎时间达到50 min时,酵母多糖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当菌泥加水量和冻融次数分别为15%与3次时,多糖提取率最大;当蛋白酶用量300 IU/g、酶解时间15 h、pH 5.0、处理温度40℃时,蛋白酶处理的多糖提取率最高。4种破壁方法中蛋白酶处理的效果最佳,对应的多糖提取率为149.81 mg/g,破壁率为53.49%。协同破壁处理的提取效果要优于单一的破壁方法,但考虑到协同作用对多糖结构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将蛋白酶处理确定为最佳的酵母菌破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难溶性兽药芬苯达唑(fenbendazole, FBZ)的水溶性和溶出度,提高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恒温磁力搅拌法,配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芬苯达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FBZ-Me-β-CD)。通过设计单因素正交试验,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产率为指标,研究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相溶解度试验,根据5种不同环糊精对药物的增溶效果,确定最佳包合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包合物的溶解度、包合率及体外溶出度进行检测;最后,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对包合物的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搅拌时间3 h、转速600 r/min、主客摩尔比1∶3,温度50℃,最佳包合材料为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02 mg/mL,是芬苯达唑原药(0.3μg/mL)的4万倍。包合物的体外溶出度是芬苯达唑原药的7倍。包合物的平均产率、包合率分别为89.50%和29.20%,经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鉴定,芬苯达唑和环糊精处于非晶体结构的包合状态。【结论】本研究通过制备芬苯达唑环糊精包合物,提高了难溶性药物芬...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动物复合蛋白酶、植物复合蛋白酶、Protamex 蛋白酶对水牛乳蛋白进行酶解试验,以水解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适合水牛乳蛋白活性肽制备的最佳蛋白酶.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水牛乳蛋白的水解度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最高,分别为24.30%和66.63%.  相似文献   

8.
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黄芩苷-β-CD)的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β-CD与黄芩苷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包合工艺条件,模拟得到黄芩苷-β-CD包合率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结果:最优包合条件是β-CD与黄芩苷的比例为2.51、包合时间1.57 h、包合温度63.79℃,包合率的实测结果 (89.83%)与响应曲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90.22%)符合性良好。表明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的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包合率高,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法制备阿苯达唑-β-环糊精包合物,用正交设计法筛选最佳工艺,经相溶解度图研究、熔点测定、紫外光谱分析及溶解度测定等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检验。包合反应最佳条件为:阿苯达唑与β-环糊精(β-CD)与比率为1∶2,超声时间40 min,β-CD水溶液浓度8%,此工艺条件下包合物性质稳定,重现性好。结果证明,采用超声波法可制备阿苯达唑-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简便,工艺稳定,并可明显改善阿苯达唑水溶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制备氟苯尼考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可溶性粉研制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多重结晶技术,第一次母液用于第二次重结晶,第二次制得的母液应用于第三次重结晶,来提高结晶包合率,并对产物包合率进行考察。结论:多重结晶技术可显著提高氟苯尼考与β-环糊精的包合率,方法稳定,氟苯尼考与β-环糊精的包合产物可在2000ppm下完全溶解,可显著氟苯尼考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