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代料香菇向全国推广应用,香菇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代料香菇生产过程中,香菇菌棒烂筒时有发生,菌棒烂筒是代料香菇栽培从菌丝培养到出菇期间发生的一种腐烂病,烂筒从菌棒发菌到一定程度后便可能发生。一般是前期发生少,中后期发生多,严重时菌棒腐烂殆尽,香菇绝收。笔者就菌棒烂筒发生原因开展了广泛调查与研究,总结形成了香菇菌棒烂筒控防技术,供广大菇农参考,对菌棒烂筒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早采取控防措施,提高菌棒成品率,避免或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2.
代料香菇畸形菇是指外观组织形态与色泽出现部分或全部变化的非正常香菇子实体。畸形菇是代料香菇最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由于产菇期生长环境不良和内部遗传缺陷而引发。另外,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菌棒和子实体被病虫害侵染也是引发畸形菇的重要因素。畸形菇(花菇例外)既降低了香菇的商品价值,又消耗了菌棒养分,造成减产和欠收,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以农业防治方法为主对代料香菇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代料栽培香菇具有培养料来源丰富、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由于代料栽培香菇出菇集中,菌棒养分消耗大,长出的香菇子实体往往肉薄、色浅、产量低,影响香菇产量和品质的  相似文献   

5.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是代料香菇栽培中危害最大的竞争杂菌,对香菇生产影响极大.为了探寻高效、经济、安全的防治药物,笔者于1998年12月份出菇管理期在庆元县松源镇坑西村陈德玲户香菇菌棒上进行了防治绿色木霉对比试验.试验内容与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香菇菌棒转色技术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菌棒转色技术的管理浙江省平阳县农业局钱玉夫香菇菌筒脱袋后约经5天的脱袋管理后,棒进入转色的管理。菌棒转色理想与否,是代料栽培中关系到香菇产量高低,质量好坏的“大关”。转色的好坏与品种、菌丝长势、脱袋迟早、温度、湿度、光照等多因子有关。转色期间必须...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加节能高效地实现香菇菌棒的统一转色,并探索香菇菌棒工厂化转色新技术。试验利用工厂化设施设备,对香菇菌棒转色期菌丝细胞呼吸所不断产生的热量加以蓄积和调控,在不用空调控温的情况下完成菌棒转色;并对转色期间的菌棒形态和料温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利用菌丝生物热进行工厂化栽培香菇菌棒(庆科212)的转色,15~17 d即可完成;菇房单位面积存袋量越多,料温峰值出现时间越早、料温峰值越高、料温越高、料温波动越大;转色成熟香菇菌棒其料温自然趋向香菇(庆科212)出菇适温。  相似文献   

8.
根据烯萜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还原性和挥发性,对松、杉木屑进行了脱毒处理,研究成集脱毒、防霉、营养三功能于一身的专用脱毒剂,并结合香菇栽培中的主料、辅料、品种、菌棒制作工艺、栽培模式的选择及生育因子的控制,总结出一整套松、杉木屑防霉省力化栽培香菇新技术。应用这套技术可减少代料香菇栽培阔叶树木屑用量50%,菌棒成品率可达95%以上,灭菌柴火可减少50%以上,符合出口标准的香菇比例增加二成多,菇木结实,收缩小,不散架,烂筒少。  相似文献   

9.
为节省香菇生产对阔叶树资源的消耗,按照“节木、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通过对代料香菇栽培模式、菌棒制作工艺、主料、辅料、品种选择及生育因子控制等整个过程试验研究,系统地总结出一整套香菇优质高效节木栽培技术,使阔叶树木屑节省50%-67%,菌棒成品率达95%以上,比常规香菇生产技术提高了12%-20%,灭菌燃料减少50%以上,且所产香菇畸形菇大大减少,符合出口标准的优质香菇比例增加20%以上,菇木固型性提高、烂筒发生少。  相似文献   

10.
简介韩国食用菌各主要栽培品种的生产量以及平菇、杏鲍菇、金针菇产能过剩,香菇市场供不应求的产业特点。概述韩国香菇产业的规模,分析香菇菌棒的进口动态。从确立和运用季节性栽培模式、选育和普及优良品种、栽培设施的机械化及自动化,评述木屑代料栽培香菇现状。  相似文献   

11.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香菇菌棒生产过程中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转色、合格菌棒要求及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制定香菇菌棒工厂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袋栽香菇虫害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县代料香菇生产因虫害造成菌棒损失的数量和范围有加快蔓延的趋势,特别是老菇区虫害发生较严重,部分栽培户的菌棒因虫害造成毁灭的损失。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我县代料香菇栽培年限的加长,虫源得到很大程度的积累,并产生了适应我县栽培环境的优势种群;二是近年来,冬、春两季天气偏暖,且多雨潮湿,病虫越冬基数偏高,发生也较早,因此虫害大面积发生。为害我县香菇菌棒害虫主要是昆虫纲双翅目中的一些种,如黑粪蚊、眼蓸蚊以及菇蝇和一些近似的种类,我县菇农通称其为菇蚊和菇蝇。  相似文献   

13.
克服"死穴"提高菌棒成品率浙江省丽水农校凌锋生产代料香菇接种时期,经常会出现菌种点不萌发或刚萌发不久菌丝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死穴"。出现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菌棒成品率,从而影响香菇生产的经济效益。经笔者长期调查、试验总结得出,在菌种生活力正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龙泉市地处浙西南山区,是一个以栽培代料香菇为主的地区,近几年随着全国各地代料香菇的迅猛发展,代料香菇量多价跌,菇农增产不增收现象日益严重。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们引导当地农民试种了袋料黑木耳获得了成功,但在栽培过程中发生烂棒现象较为严重,轻者造成减产,重者绝收。笔者根据多年的试验和观察,将黑木耳菌棒发生烂棒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香菇胶囊菌种与常规菌种在菌种应用工艺、接种操作速度、菌棒接种成活率、单位香菇菌棒投入菌种成本等方面的比较试验,归纳香菇胶囊菌种的优点与不足,优化香菇胶囊菌种应用技术,促进香菇胶囊菌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夏季代料栽培香菇出菇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香菇被誉为"菇中皇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代料栽培香菇具有段木栽培难以比拟的优势,是目前栽培香菇的主要方式。夏季香菇价格高,栽培香菇经济效益好,但由于气温高、温差小,不是香菇栽培的适宜季节,因此香菇栽培风险高。夏季代料栽培香菇的主要管理措施是降温、保湿、拉大温差。现以具有内外双遮阳系统大棚为例,介绍夏季代料栽培香菇出菇阶段管理措施。1脱袋期菌丝满袋刺孔后菌棒表面逐渐由白色转变为褐  相似文献   

17.
代料香菇轻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对代料香菇栽培技术进行技术改进,形成了半生料灭菌技术、香菇胶囊菌种应用技术、开放式接种技术、花菇免割袋出菇技术等四项主要技术为主的省力低耗、高产、优质的代料香菇轻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香菇胶囊菌种具有省工、省力和成活率高的优势,十分适合规模生产。近年来,胶囊菌种应用量成倍增长,深受广大菇农朋友欢迎。然而在菇农生产使用的过程中,偶尔会遇到菌棒接种后菌种不萌发的问题,主要从菌棒温度、含水量、酸碱度、环境温度和操作习惯等方面对香菇胶囊菌种在代料栽培中不发菌原因及解决方案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利用农业工程与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在海拔50m 地区的春季进行香菇代料栽培菌棒制作,采用简易设施、雾灌、高温型菌株等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促成高温期间正常出菇。该技术突破了高温期间在低海拔地区不能栽培香菇的局限,填补了夏季无鲜香菇的空白。并与常规秋季栽培相配套,使香菇形成周年四季出菇,协调均衡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香菇产业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劳动力日益不足,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相对效益在下降等问题,建立实施"菌棒生产工厂化,栽培管理基地化"标准化生产新模式.集成推广包括优良品种选育、胶囊菌种、自动化菌棒生产设备、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了包括标准体系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废菌棒回收制度,开展专项治理等监督监控制度,确保新模式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