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Caspase-3和Bcl-2蛋白在7日龄、14日龄、28日龄和56日龄小鼠睾丸组织的表达,旨在观察小鼠出生后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cl-2的定位。结果发现Caspase-3在7日龄、14日龄小鼠睾丸组织表达于曲精小管中央和管周生精细胞,在28日龄和56日龄表达于管周精原细胞与支持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及以后各级生精细胞无Caspase-3表达;Bcl-2在7日龄、14日龄睾丸组织表达于曲精小管中央和管周生精细胞,28日龄和56日龄广泛表达于初级精母细胞以后各级生精细胞,精原细胞选择性表达Bcl-2。Caspase-3和Bcl-2在小鼠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表达。在小鼠出生后睾丸发育的早期,Caspase-3和Bcl-2表达于曲精小管中央,参与曲精小管管腔形成的调节;在性成熟后的睾丸组织中Caspase-3表达于精原细胞,诱导其凋亡;Bcl-2于初级精母细胞以后各级生精细胞高表达,抑制精母以后生殖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朱道玉  吴红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22-10524
[目的]研究中华鳖精巢的形成、分化和发育。[方法]以200枚中华鳖受精鳖卵为试验材料,研究1~4龄鳖的生殖腺指数以及精巢的形成、发育和组织学变化,观察其生精细胞及精子的显微结构。[结果]在(32±0.5)℃条件下孵化鳖卵,胚胎发育至第5天形成生殖嵴;第16天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分化,至第24~26天性腺分化结束形成精巢或卵巢;成熟的精巢由生精小管组成,生精小管一侧为管壁上皮,另一侧为生发区;各个生精小管中生殖细胞发育基本同步,在生精小管内生殖细胞的成熟方式由近基膜处向管腔推进,依次是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最终进入输精小管。[结论]中华鳖精巢的发育可分4个时期,即精原细胞期、精母细胞期、精子细胞期和精子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发育的精子细胞顶体形态变化的分类法对不同季节绵羊睾丸中曲细精管横切面上的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细胞进行生物学统计,并对生殖细胞的比率和精子发生的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绵羊精子发生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不同发育阶段牦牛睾丸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并结合形态剂量学分析,研究不同年龄(3月、1岁、3岁、9岁)牦牛睾丸的显微结构,探讨不同发育阶段牦牛睾丸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的发育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月龄牦牛睾丸生精小管细而稀疏,偶见完整的内腔,小管中仅仅是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可以看见单个或者成群分布的间质细胞;1岁牦牛生精小管排列略紧密,上皮中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间质可见3~4群的间质细胞;3岁牦牛生精小管密集、生精小管外直径增加明显(P<0.05),上皮细胞层数较其它年龄达到最大值,大量间质细胞出现;9岁牦牛生精小管稀疏,上皮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明显减少(P<0.05).3月牦牛龄生精小管内无精子生成;1岁牦牛时有精子的出现,间质细胞数量逐渐增加;3岁牦牛生精小管及间质细胞发育充分,处于生殖旺盛的性成熟阶段;9岁牦牛睾丸生精小管内生精能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三倍体雄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殖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35月龄的三倍体雄性虹鳟为试材,同期二倍体为对照,研究了性腺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组织结构、超微结构以及几种生殖激素含量的变化,以了解染色体多倍化对三倍体虹鳟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的影响,探讨多倍体虹鳟的生殖机制。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精巢能够发育成熟,但较二倍体发育迟缓,成熟精子量少,精子结构正常、大小不一;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5个阶段,各级生精细胞结构与二倍体相同,但体积较大,发生过程中有大量坏死细胞存在,精子变态期尤为明显;败育的生殖细胞被支持细胞所吞噬;生殖激素仅呈现一个生殖周期变化,与二倍体变化趋势相同但滞后。三倍体雄性虹鳟的生精细胞能够完成减数分裂,滞育于精子细胞阶段,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不规则的联会,产生的精子绝大多数因含有多余的染色体片段成为非整倍体而败育,只有少数生精细胞能够正常发育成精子。  相似文献   

6.
红螯螯虾精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螯螯虾精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表明;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历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不同精小管内生殖细胞的发育是不同步的。依据精巢的组织结构和所含细胞种类及数量的不同,可将精巢依次分为:未发衣期,发育期,成熟期和休止期。  相似文献   

7.
刀鲚精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蜡切片,HE组织染色方法研究性成熟刀鲚的精巢结构、精巢发育规律和精子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刀鲚的雄性生殖腺由精巢(生精部)、贮精囊和输精管等组成,精巢为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由精小叶、精小囊、小叶间质、小叶腔和输出管构成。精小叶由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了精小囊,成熟的精子从精小囊中释放出来,进入小叶腔中,经由精小叶间形成的临时通道进入输出管,再由输出管送达贮精囊。贮精囊为网状管腔结构,管腔内壁由分泌细胞组成。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和成熟的精子5个阶段,根据精巢的外形、色泽、体积、血管分布状况等特征分为6个时期。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许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精巢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组织学。结果表明,许氏平鮋精巢属于小叶型,精细胞发育经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6个发育阶段。5月到7月,许氏平鮋精巢处于精原细胞增殖期和初级精原细胞分裂增殖,产生次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精小囊;9月到11月进入精子发生期,精小囊中的生殖细胞进一步发育,逐渐形成精子;翌年1月到3月是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巢中仅有初级精原细胞和残余的精子。性成熟系数(GSI)在精子发生晚期(Ⅳ期)达到全年最高峰值,雄鱼肝重指数(HSI)在退化吸收期(Ⅴ期)达到最高峰值。  相似文献   

9.
己烯雌酚对成年仓鼠睾丸生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己烯雌酚(DES)对成年动物睾丸生精的影响。将DES皮下注射给成年仓鼠(剂量为1 mg·kg-1·d-1),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睾丸和生精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并用甲基绿-哌咯宁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生精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DES处理后睾丸萎缩,曲精小管变细。曲精小管内的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的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凋亡,少见长形精子细胞。电镜下,这些退化的精母和精子细胞的胞浆内有大量髓样或空泡状结构。DES诱发生精细胞凋亡是造成成年动物睾丸生精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月龄藏绵羊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发育特征,探索其发育特征与生精功能的关系.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及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1~6月龄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增龄性变化特征.光镜观察结果表明:leydig细胞及其周围间质组织结构随月龄增龄性变化明显.1,2月龄羔羊睾丸间质内毛细血管分布较少,管壁内皮细胞较圆,发育不完善,周围有散在的纺锤形或星形的幼稚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分布较少;3,4月龄羔羊睾丸间质内血管内皮细胞发育完善,巨噬细胞位于间质血管周围,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结缔组织有所增加;5,6月龄羔羊睾丸间质内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管壁内皮细胞包围成形,成纤维细胞呈长索状,轮廓清楚,核仁大而明显,结缔组织明显增加.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3月龄之前睾丸leydig细胞以幼稚型为主,核较圆,异染色质较多,胞体近卵圆形;3月龄的羔羊睾丸leydig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可见少量粗面内质网,胞浆内有少量分泌性颗粒出现.4月龄及以后的羔羊leydig细胞体积大,胞核多不规则,核仁明显,胞浆内空泡及分泌性颗粒明显增多;间质成纤维细胞呈长索状,血管壁内皮细胞包围成形.因此,3月龄之前,藏绵羊羔羊leydig细胞处于胚胎型向成熟型过渡时期;4月龄以后逐渐发育成熟,为leydig细胞的局部分泌调节提供结构支持,对生精小管的进一步发育以及后期精子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建立3种毛色貉生物学特性数据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褐色乌苏里貉、野生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为研究对象,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3种毛色乌苏里貉的染色体数目进行比较。[结果]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56的细胞频率分别为86%和83%,表明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种群体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56。吉林白貉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56的细胞频率为70%,低于其他2种貉。[结论]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的染色体众数相同,均为56;吉林白貉的染色体众数为56或57,其染色体数目存在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研究日本鹌鹁(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睾丸组织不同日龄的生长发育。精细胞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六期。初级精母细胞于11天龄出现;36天龄出现精于细胞;46天龄可见已成形的精子。鹌鹑的精子细胞与家畜及鸡的精子细胞在结构与染色特点上有所不同。睾丸间质细胞5天龄前已出现,始终明显地存在于睾丸间质组织中,这与鸡的间质细胞在年龄性变化上存有差异。在21天龄后的曲精细管管腔中,可见数量不等的退化细胞及由数个胞质强嗜酸性的细胞组成的嗜酸小体。小体可见有双核,三核或多核的。  相似文献   

13.
用组织学方法对中国美利奴公羊四季睾丸的生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公羊的各级生精细胞数量、精子发生率以及精子日产量等均呈季节性变化,秋季最高,冬春季最低(仅为秋季的60%~70%);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差异极显着(p<0.001);睾丸中曲细精管直径、生精上皮高度以及生精细胞、内分泌细胞的数密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4.
Male germline stem cells(m GSCs) are unique adult germ cells with self-renewal potential and spermatogenesis function in the testis.However,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cultural system of m GSCs in vitro,especially for large animals such as bovine m GSCs.In this study,we first established a stable immortalized bovine male germline stem cell line by transducing Simian virus 40(SV40) large T antigen.The proliferation of these cells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se cells could express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C)-specific markers,such as PLZF,PGP9.5,VASA,LIN28 A,and CD49 F,both in the m RNA and protein levels.Additionally,these cells could be differentiated into three germ layer cells to enter meiosis,form colonies,and proliferate in the seminiferous tubules of busulfan-induced infertile mice.The immortalized bovine m GSCs maintain the criteria of m GSCs.  相似文献   

15.
绿牧草蝗精子发生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对绿牧草蝗[Omocestus viridulus(Linnaeus)]精子的发生动态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和描述。精母细胞形态和细胞核形态变化等特征性指标显示:该种蝗虫精子发生过程总体可分为5个阶段:精原细胞时期、初级精母细胞时期、次级精母细胞时期、精子细胞时期和精子形成时期,最终成熟的精子通过交配活动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设计了9种能量或蛋白质水平不同的饲粮,研究了不同饲粮处理下睾丸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饲粮能量水平过低或蛋白质水平过高对肉用雄仔鸡睾丸相对生长速度及其曲细精管的发育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睾丸相对生长速度越大,曲细精管的发育程度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