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甜菜碱对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预防效果。选用300日龄海蓝褐蛋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在自由采食、饮水和光照16 h的条件下,分别饲喂正常日粮(代谢能11.30 MJ/kg,粗蛋白质17.20%)、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代谢能12.81 MJ/kg,粗蛋白质13.04%)和添加1000 mg/kg甜菜碱的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60 d。于试验期第1、30、60天,每组取8只鸡采血制备血清和采集肝脏样品及腹脂,测定血脂含量、肝脂率和腹脂率,结合产蛋性能及病理学变化,综合判定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atty liver hemorrhagic syndrome,FLHS)的发生及甜菜碱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30 d即可引发FLHS,饲喂60 d则病情进一步加重;而在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1000 mg/kg甜菜碱后,饲喂30 d时甜菜碱可显著抑制FLHS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饲喂60 d时甜菜碱的预防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2.
脂肪肝综合征(FIS)又叫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是发生于产蛋禽和肉用仔禽的一种脂类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原因是饲料中营养物质过剩而某些微量营养成分不足或不平衡.该病1930年在产蛋鸡中首先发现.普遍发生于产蛋高峰期膘情良好的笼养蛋鸡,引起产蛋量逐渐下降(2%~50%),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率5%左右,主要特征是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出血.6~9月炎热季节多发,是我国各地养禽业的一种常见病,给现代密集型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产蛋鸡出血性脂肪肝综合症(FLHS),目前病因尚未确立。而代谢能摄入过高,蛋白能量不平衡,夏季高温应激,以及激素失调等都是本病的诱因,但就高含量油菜饼粉饲料引起FLHS目前国内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茵陈提取物对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的抑制和预防效果,试验将45只1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O组,饲喂肉雏鸡基础日粮),FLHS模型组(M组,饲喂肉雏鸡高脂日粮+每天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和茵陈提取物组(Z组,饲喂肉雏鸡高脂日粮+每天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按体重灌胃100 mg/kg茵陈提取物),于试验第28天进行肝总脂含量、肝脏出血指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M组肉鸡肝脏广泛出血,肝细胞颗粒变性或脂肪变性。Z组肉鸡变性肝细胞、出血区域和数量与M组比均明显减少,肝总脂含量、出血分数和血清部分生化指标与M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 05或P0. 01),鸡FLHS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 05)。说明茵陈提取物可能通过影响鸡体内炎性因子和脂代谢氧化产物等因素来降低鸡肝脏脂肪变性区域和出血点数量及大小,维持血清各生化指标趋于正常,并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FLHS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营养、内分泌、遗传和环境等因素都可影响其发生。日粮中能量过高或蛋白不足是诱发FLHS的主要因素,能量、蛋白来源也影响FLHS的发生。日粮中脂肪酸来源影响FLHS的发生,动物性脂肪较易引起FLHS,适量添加植物油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引起肝脏脂肪含量增加,与FLHS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甲状腺素和孕酮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防止出血发生。FLHS易感品系UCD-3蛋鸡肯定了遗传因素对该病的影响。空间不充足或必要活动受限制,导致能量过剩是FLHS发生的重要诱因。肝脏脂肪沉积并不总是引起肝脏出血,脂质过氧化物分解生成大量脂质自由基引起细胞损伤,可能是肝脏脂肪含量升高导致出血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磺胺二甲嘧啶在鸡蛋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磺胺二甲嘧啶在鸡蛋中的残留。产蛋鸡饲料添加药物磺胺二甲嘧啶,浓度分别为500mg/Kg、1000mg/Kg、2000mg/Kg,连喂3天,测定蛋中磺胺二甲嘧啶的药物残留。结果表明:喂药后,在停药第一天浓度积累到最高,残留浓度分别为5.669mg/Kg,17.219mg/Kg,50.388mg/Kg,分别占饲料中药物浓度1.134%,1.722%,2.519%,停药后,分别在第5天、第7天、第8天低于检测限度。  相似文献   

7.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发生之间的关系。选用14日龄青脚麻鸡1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LHS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FLHs组饲喂高脂日粮(基础日粮+10%牛油)的同时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剂量为2.4mg/kg,每周3次,共3周),试验期为28d。结果显示,试验期间,FLHS组鸡的体温明显降低;28和42日龄时,FLHS组鸡的平均体质量与平均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10.01);皮下脂肪厚度、肌间脂肪宽度、肝指数、肝脂率、皮脂率、腹脂率升高;血清TG、TC和LDL—C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血清HDL—C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3、T4和FT3水平降低,特别在试验后期降低更明显,而血清FT4水平变化不显著;同时FLHS组血清TP、ALB和PA浓度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结果提示,FLHS可引起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进一步造成脂质代谢紊乱,参与了鸡FLHS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在产蛋鸡饲料中使用油菜籽饼粉可能有一定价值,但常使死亡率(特别是与肝出血有关的死亡率)升高,其原因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葡萄糖异硫氰酸酯在这种肝脏毒性中的作用。用热-水抽提法或热处理法从油菜籽中除去葡萄糖异硫氰酸酯。通过化学分析和甲状腺组织学检查肯定了除去葡萄糖异硫氰酸酯的效率。在日粮中添加经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油菜籽饼粉,使日粮中去脂油菜籽饼粉含量相当于300克/千克,饲喂28周的产蛋鸡共3个月。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飞蓟素对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的预防效果,选用50只体重接近的1周龄北京油鸡,采用肉雏鸡基础日粮饲喂7 d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FLHS模型组(A组),饲喂高脂日粮,肌肉注射2.5 mL/kg雌激素,每周3次;水飞蓟素分为3个剂量组,B1组(50 mg/kg)、 B2组(100 mg/kg)、B3组(200 mg/kg)饲喂高脂日粮,肌肉注射2.5 mL/kg雌激素,每周3次,水飞蓟素拌料给药;对照组(O组)饲喂肉雏鸡基础日粮。结果显示,B1、B2和B3组FLHS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且随水飞蓟素剂量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水飞蓟素对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木薯在肉用仔鸡饲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木薯在我国南方各省普遍种植,产量很高。其块根富含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据外国资料报道,消化率达87—99%,是一种高能饲料,代谢能为14.1—14.63MJ/Kg,也有报道是3.09—3.20McaL/Kg(本试验实测为3.07McaL/Kg)。但木薯中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都很低,不仅蛋白质质量低劣、氨基酸不平衡,并且还含有亚麻配糖体,水解时析出游离氢氰酸,引起动物机体中毒,从而大大地限制了木薯块根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如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则是畜禽的一种潜力很大的能量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高能低蛋白日粮诱导的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蛋鸡脂肪组织代谢的差异,将海兰褐蛋鸡分为对照组与病理组,每组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病理组饲喂高能低蛋白日粮。饲养80 d后,采集肝脏和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同时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IL-6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变化。HE染色结果表明,通过给予高能低蛋白日粮可成功建立FLHS模型;所建立FLHS组(病理组)脂肪组织出现脂质代谢异常,其脂滴(LDs)直径明显(P0.01)大于对照组LDs。FLHS组中IL-6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血清水平均显著高于(P0.05或P0.01)对照组,提示患FLHS的蛋鸡脂肪组织代谢失常导致机体IL-6水平升高,从而对肝脏的肿大、出血等症状呈正向诱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迟开产日龄,防止初产时的小形蛋,常采用在育成期期间限制饲喂、开产前绝食等方法。但也会引起发生应激恶癖,死亡率上升。为此,日本山梨县养鸡试验场对育成期间减少饲料中的食盐含量,推迟开产日龄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供试鸡的饲料分育成前期(0~6周龄),粗蛋白18%,代谢能2850kcal/kg;育成后期(6~20周龄),粗蛋白14%,代谢能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三种能量与蛋白质水平不同的配方日粮饲喂4月龄湖羊羔羊,为期60d。结果发现,三种配方日粮对公羔的日增重有显著影响,但对母羊的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用配方Ⅱ和Ⅲ日粮饲喂的湖羊公羔,日增重极显著高于配方Ⅰ(P<0.01)。三种配方日粮饲喂羔羊,料肉比分别为2.15∶1、1.99∶1和2.09∶1;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54、1∶1.62、1∶1.55。这些结果表明,配方Ⅱ日粮(能量14.18MJ/Kg,粗蛋白16.53%)饲喂育肥湖羊的效果最佳;而配方Ⅰ日粮(能量13.41MJ/Kg,粗蛋白17.89%)和配方Ⅲ日粮(能量14.13MJ/Kg,粗蛋白17.87%)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4.
<正>蛋鸡脂肪肝综合征(FLH)是营养障碍、脂肪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的肝细胞中脂肪沉积增多的一种特殊类型肝脏疾病,又称脂肪肝出血综合症(FLHS)。主要发生于笼养产蛋鸡,以过度肥胖和产蛋下降为特征。在国际上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特别多发生于产蛋期的高产鸡群,给养禽业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鸡脂肪肝综合征(FLS),又叫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是由于饲料中营养物质过剩而某些微量营养成分不足或不平衡,造成鸡体内代谢机能紊乱,肝脏内脂肪蓄积量超过正常的范围,致使肝细胞脂变和血管壁脆弱,以鸡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出血,有时导致急性死亡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1-2].目前,在我国的陕西、江西、浙江、辽宁、北京、江苏等地区也先后发现了该病,患病鸡死亡率不高,但造成整个鸡群的产蛋率下降,影响正常产蛋高峰期的出现,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3].  相似文献   

16.
鸡脂肪肝综合征是由于长期饲喂含碳水化合物过高的高能日粮,同时饲料中缺乏蛋氨酸和胆碱等嗜脂因子,使肝脏从中性脂肪合成磷脂的过程中发生障碍,从而大量中性脂肪在肝脏内沉积,加上鸡只缺乏运动而引起的。它能使肝细胞与血管壁变脆而易发生肝脏出  相似文献   

17.
脱毒菜籽粕饲喂蛋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一种经生物发酵的脱毒菜籽粕在产蛋鸡饲料中的应用。这种脱毒菜籽粕的粗蛋白为40%,ITC和OZT的脱毒率分别为89.8%和90.5%,单宁的降解率为48.3%。在木试验条件下,用10%~14%的脱毒菜籽粕代替饲料中的部分豆粕饲喂产蛋鸡,其产蛋率无影响,枚蛋重、料蛋比和存活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品质略有提高,能降低饲料成本和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草素对产蛋后期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的预防作用。选用500日龄京红1号产蛋鸡1 008只,随机等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代谢能11.10 MJ/kg,粗蛋白质17.68%);Ⅱ~Ⅶ组为试验组,饲喂高能低蛋白质饲粮(代谢能12.87 MJ/kg,粗蛋白质13.84%),并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200、400、600、800、1 000 mg/kg苜草素。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能低蛋白质饲粮组(Ⅱ组)蛋鸡第30天时即可表现出明显的FLHS病理特征,第1~30天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蛋重、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第1~60天趋势更加显著(P0.05);第42天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降低(P0.05)。2)在高能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不同梯度的苜草素均能降低FLHS发生率,提高第1~60天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产蛋量,降低料蛋比;提高第42天的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由此可见,高能低蛋白质饲粮能够诱导蛋鸡FLHS,补充苜草素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蛋鸡脂肪肝,又称脂肪肝综合征(fattyliversyndrome,FLS)或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fattyliverhemor-rhagicsyndrome,FLHS),是产蛋鸡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它主要是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分堆积,从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严重的甚至引起肝细胞破裂,最终导致肝内出血而死亡。患脂肪肝的鸡群很难出现产蛋高峰,产蛋率一般上升到左右,而后逐渐下降。该病普遍发生于笼养产蛋鸡,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常见病。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率常在5%左右,占全部死亡鸡的8%~10%,有的鸡群发病率可高达30%,给蛋鸡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蛋鸡脂肪肝综合症 (Fattyliversyndrome ,FLS)或脂肪肝出血性综合症 (FattyLiverHemorrhagicSyndrome ,FLHS)是产蛋鸡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为病鸡肝肿大 ,多脂和易碎。本病常见于产蛋高峰期膘情好的蛋鸡 ,并引起蛋鸡突然死亡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病因较复杂 ,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 ,饲料因素是脂肪肝综合症的主要病因。本研究旨在通过不同饲料日粮诱发蛋鸡脂肪肝综合症 ,以探讨该病对蛋鸡产蛋性能、肝重、腹脂重及肝脏组织学变化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鸡选择、分组及管理 选择 1 4周龄体重 1 40 0~ 1 5 0 0g的艾维因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