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杏品种抗寒性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以15个抗寒性不同的杏品种为材料,在低温胁迫下,通过对一年生休眠枝条的SOD、POD酶活性、蛋白质、脯氨酸以及丙二醛含量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这5个指标与抗寒性大小的关系,用这5个指标对15个杏品种的抗寒性排序。结果表明:SOD、POD酶活性、脯氨酸、蛋白质含量与抗寒性呈正相关;MDA含量与抗寒性呈负相关;杏品种SOD、POD酶活性、脯氨酸、蛋白质含量越高,MDA含量越低,抗寒性也越强。  相似文献   

2.
陈钰  郭爱华  姚月俊  姚延梼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50-1350,1464
[目的]为选育和鉴定杏的抗寒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6个抗寒性不同的杏品种休眠期叶芽的SOD、POD酶活性变化,研究酶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抗寒性强的串枝红SOD酶活性1月份比12月份增加了1.89倍,抗寒性较强的兰州杏和鸡蛋杏分别增加了1.73和1.61倍,抗寒性较弱的意大利2号的增加量最少。各品种1月份的POD酶活性普遍增长,但上升幅度各不相同,增长最明显的是串枝红和兰州杏,分别由12月份的958、3 U/[g.(FW)]增加到1月份的1911、46 U/[g.(FW)],2月份又有所下降。[结论]不同杏品种之间存在抗寒性差别,串枝红和兰州杏的SOD、POD酶活性保持较好,抗寒性较强,可利用品种的抗寒资源进行育种。  相似文献   

3.
甜樱桃休眠期枝条SOD·POD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甜樱桃枝条休眠期内SOD、POD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探讨其抗寒性。[方法]以4个甜樱桃品种1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不同时期的SOD、POD酶活性变化。[结果]试验表明,甜樱桃4个品种的SOD、POD酶活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气温的回升而降低,1月份达到最高值。4个品种的SOD、POD酶活性均为龙冠较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龙宝、红蜜次之;龙丹的SOD、POD酶活性均低于其他3个品种,抗寒性较弱。[结论]甜樱桃4个品种的抗寒性大小排序为:龙冠〉龙宝〉红蜜〉龙丹。  相似文献   

4.
甜樱桃休眠期枝条SOD·POD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甜樱桃枝条休眠期内SOD、POD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探讨其抗寒性。[方法]以4个甜樱桃品种1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不同时期的SOD、POD酶活性变化。[结果]试验表明,甜樱桃4个品种的SOD、POD酶活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气温的回升而降低,1月份达到最高值。4个品种的SOD、POD酶活性均为龙冠较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龙宝、红蜜次之;龙丹的SOD、POD酶活性均低于其他3个品种,抗寒性较弱。[结论]甜樱桃4个品种的抗寒性大小排序为:龙冠〉龙宝〉红蜜〉龙丹。  相似文献   

5.
几个仁用杏品种抗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通过测定不同器官抗寒性,几个仁用杏品种抗寒性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器官均以白玉扁抗寒能力最强,龙王帽和一窝蜂之间差异较小。各品种不同器官抗寒性均表现为枝条>花芽,花蕾>花瓣。植物抗寒性与体内SOD酶活性密切相关,在低温胁迫下,抗寒性强的品种,其SOD酶活性明显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各品种抗寒能力强弱随时间而变化,花期对低温较敏感,抗寒性下降,品种间差异减少。  相似文献   

6.
寒富苹果及其亲本越冬期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寒富苹果及其亲本东光苹果和富士苹果枝条为试材,对苹果越冬期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低温条件下,3个品种苹果枝条中淀粉、蛋白质含量随低温胁迫的加深而增多,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呈相反的变化趋势;3个品种苹果枝条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低温胁迫的加深活性逐渐上升,东光的SOD活性在整个处理期间高于其他两个品种.丙二醛(MDA)含量与SOD、POD两种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总体上呈一定的相对性.3个品种苹果抗寒性比较结果表明,东光抗寒能力最强,寒富抗寒力居中.  相似文献   

7.
休眠期内甜樱桃不同品种枝条的抗寒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筛选抗寒性较强的甜樱桃品种,在休眠期内,以4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对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等进行测定,利用它们与抗寒性的相关性探讨甜樱桃品种抗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在4个甜樱桃品种中,‘龙冠’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3个品种,SOD、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龙宝’、‘红蜜’次之,‘龙丹’的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8.
茶树不同抗寒性品种间保护酶类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为探讨正常栽培条件下茶树抗寒性与保护酶类活性的关系,以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槠叶齐、高桥早、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云南大叶种、海南大叶种为材料,对其成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其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抗寒性强的品种其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茶树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S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作鉴定茶树抗性强弱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阿月浑子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4个阿月浑子(PistaciaveraL.)不同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冷冻处理,对枝条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品种的抗寒性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以Larnaka抗寒能力最强,其次为‘B’、Kerman,Sirora抗寒能力最差。SOD、POD、MDA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高的SOD和POD酶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因此,SOD、POD、MDA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阿月浑子抗寒性的大小,可作为其抗寒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6个扁桃品种的枝条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综合评价不同扁桃枝条抗寒性的大小,为扁桃引种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测定越冬过程中各扁桃枝条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分析生理指标在越冬期间的变化及相关性,比较不同品种在越冬期间的差异。【结果】在自然越冬过程中,扁桃枝条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性糖含量及脯氨酸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与冬季温度均为负相关关系;温度变化对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影响较大,对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影响较小,且抗寒性强的品种较抗寒性弱的品种增幅大,其中浓帕烈在越冬期间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结论】通过测定扁桃枝条在越冬过程中各生理指标,发现电导率、SOD、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均可作为评价抗寒强弱的指标,并结合隶属函数关系综合评价6个扁桃品种抗寒性的大小依次为浓帕烈桃巴旦矮丰苦巴旦晚丰小软壳。  相似文献   

11.
水稻开花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5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在开花期低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含量等10项与耐冷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剑叶光合速率和SOD酶活性对水稻的耐冷性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水稻开花期耐冷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进行了耐冷性预测,结果与它们的结实率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用这2个指标在开花期对水稻耐冷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用该方法对水稻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扁桃砧木叶片SOD、POD和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温室盆栽的3种扁桃砧木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和不同胁迫时间对其叶片活性氧代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2SO4胁迫下,石头扁桃,桃扁桃和毛桃叶片中POD、CAT活性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其活性有所下降,但都高于对照.SOD活性均随盐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而且后期下降幅度很大.与NaCl胁迫相比,Na2SO4胁迫下这3种砧木叶片中POD、CAT和SOD活性低.从2种盐胁迫下POD、CAT和SOD活性变化规律初步判断这3种砧木的抗盐能力强弱为桃扁桃>毛桃>石头扁桃.  相似文献   

13.
选用3个不同杏品种的花器官进行试验,通过0,-3,-4和-5℃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POD酶活性、相对电导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低温胁迫过程中,杏花器官POD酶活性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升—降—升;3个品种中,沙金红相对电导率变化幅度最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表现出抗寒性最强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4.
越冬时期雪松叶片中SOD、CAT及可溶性糖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自然状态和采取搭棚保护后的引种雪松,在越冬时期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年引种雪松在越冬期间叶片中SOD、CAT的活性变化曲线呈“M”状,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曲线呈抛物状。在低温胁迫下,SOD、CAT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雪松抗寒能力的高低,是影响雪松北方引种驯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蝴蝶兰抗冷性株系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抗冷性蝴蝶兰株系,测定了低温胁迫及温度回升对Phalaenopsis ‘Taida Salu爷伊P. ‘Dinghan Orange Anne爷杂交后代4 个不同株系及亲本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对各 指标的变化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抗冷性程度不同的株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 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所表现出来的差异,随温度降低,差值呈增大趋势;抗冷性强的株系在温度回升到正常条 件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漏率能恢复至处理前水平,而抗冷性弱的株系难以恢复。 综合评价排序表明,P6 为强抗冷株系,P4、P3 为中抗冷株系,其他为弱抗冷株系。   相似文献   

16.
新疆莎车县5个扁桃品种抗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莎车县5个主栽扁桃品种为试验材料,采取人工模拟外界环境的方法对不同扁桃品种一年生休眠枝条进行了低温(-15~-40℃)处理,测定低温处理后休眠枝条萌芽率及降温过程中休眠枝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抗寒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扁桃品种在低温时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的SOD活性及较低的MDA含量,且恢复生长后其枝条萌芽率明显高于抗寒性较弱的品种,各扁桃品种的抗寒性大小顺序表现为阿曼尼莎11号叶尔羌14号晚丰18号选育品种5号纸皮1号。  相似文献   

17.
不同耐冷性杂草稻和栽培稻抗氧化系统对冷水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从孕穗期到抽穗开花是水稻对温度最为敏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低温冷害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和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探明水稻耐冷生理机制,将为东北水稻生产提供重要保障。探索耐冷性不同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在冷水胁迫下开花期剑叶的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耐冷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冷性强的杂草稻WR03-45、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和冷敏感的杂草稻WR03-26、栽培稻秀子糯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根据剑叶叶枕距判断主穗进入孕穗期的时间,于孕穗期在冷水池中进行低温处理,未经冷水处理的参试材料作为对照。在开花期,剪取参试材料的剑叶保存于-85℃的超低温冰箱中,用于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 5种抗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两种抗氧化剂含量,研究孕穗期低温冷害对剑叶的活性氧(ROS)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结果】冷水胁迫下,冷敏感的杂草稻WR03-26开花期剑叶仅有CAT和GR活性显著增加,冷敏感的栽培稻秀子糯开花期剑叶SOD、CAT和GR活性显著增加;WR03-26和秀子糯剑叶的AsA和GSH含量及AsA/DHA值和GSH/GSSG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WR03-26和秀子糯剑叶产生速率显著增加,H2O2含量极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耐冷性强的杂草稻WR03-45开花期剑叶SOD活性显著升高,POD、APX、CAT和GR极显著升高,耐冷性强的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开花期剑叶SOD、POD和APX活性显著升高,CAT和GR活性极显著升高;WR03-45和丽江新团黑谷剑叶的抗氧化剂(AsA和GSH)含量及AsA/DHA值和GSH/GSSG值在冷水胁迫下显著高于对照;WR03-45和丽江新团黑谷剑叶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冷水胁迫下,耐冷性强的水稻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减少ROS的积累以及膜脂过氧化,增强对冷水胁迫的耐性。水稻的耐冷性与胁迫下抗氧化系统清除ROS的能力有关,杂草稻WR03-45作为一种强耐冷性的种质资源可以用于栽培稻耐冷性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8.
新疆乌鲁木齐市雅山宿根花卉抗寒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初筛选出较抗寒的11种宿根花卉为材料,以苗期的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为主,研究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SOD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了解引种的11种宿根花卉的抗寒能力,进行抗寒筛选.[方法]对11个品种的宿根花卉进行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10 h后,测试SOD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再与生态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确定其抗寒能力的大小.[结果]电解质渗出率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有明显的变化,并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膜透性逐渐升高,但升高的幅度各品种均有差异,再以SOD酶活性的变化,从抗寒生理生化机理上探讨11种宿根花卉抗寒的能力.[结论]SOD酶活性的变化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与生态观测所得结果一致,11种宿根花卉的抗寒能力依次为大花冰菊、鼠尾草、松果菊、剪秋萝、蕨叶蓍、蜀葵、婆婆纳、金鸡菊、春黄菊、多叶蓍和天人菊.苗期的SOD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的生理生化指标,可作为鉴定宿根花卉抗寒能力大小的一个参考指标,对宿根花卉的引种及生产上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究北京地区黄槽竹及其变种自然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特征并对抗寒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黄槽竹、金镶玉竹、黄秆京竹3个竹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自然极端低温后的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指标、内源激素特征,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槽竹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竹种.黄秆京...  相似文献   

20.
我国几个扁桃种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野生扁桃和普通扁桃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观察不同扁桃种的抗寒性大小,初步划定其适宜的栽培区域,为扁桃的区域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国特有的6个扁桃种的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采取人工模拟外界环境的方法,对6个扁桃种进行不同梯度低温(-15~-40 ℃)处理,测定其休眠枝条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及SOD、POD活性,并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6个扁桃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低温处理恢复生长后测定枝条萌芽率,同时对测定结果进行抗寒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蒙古扁桃、长柄扁桃、矮扁桃、榆叶梅、美新、西康扁桃6个扁桃种的LT50分别为-35.17,-31.40,-26.37,-23.55,-20.12和-19.24 ℃;各扁桃种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及SOD、POD活性基本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上升趋势,其中抗寒性强的扁桃种在低温时能保持较高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POD活性及较低的MDA含量,且恢复生长后枝条萌芽率显著高于其他种。【结论】各扁桃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表现为蒙古扁桃>长柄扁桃>矮扁桃>榆叶梅>美新>西康扁桃,野生扁桃种与普通扁桃种均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可在北方许多地区广泛引种栽培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