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橙生长期果实套袋对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奥林达夏橙为试材,研究了生长期套袋和未套袋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袁明:套袋果和未套袋果的失重率均呈上升趋势,未套袋果的上升幅度比套袋果大;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具有相同的下降趋势,但未套袋果的下降幅度比套袋果大;未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趋于下降,但变化幅度较平缓,而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的变化幅度较大,在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下降,可溶性总糖上升。  相似文献   

2.
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对火龙果的科学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呈现非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早采收的果实呼吸强度大;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而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外观艳丽,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失重率逐渐上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d采收的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较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总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低,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皮显微结构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了套袋红富士苹果果皮显微结构和贮藏性能。结果显示,套袋果果皮角质层相对较薄且疏松,对照果果皮皮层相对较厚且紧密。在贮藏期间,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套袋果与对照基本一致,但单果质量下降的幅度套袋果明显大于对照,说明套袋果在贮藏期间失水比对照快,因此认为套袋果实的贮藏性能较不套袋果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大果水晶梨果实套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果水晶梨(Pyrus pyrifolia‘Shisho’)果实进行了套袋试验,并采用模糊数学法对不同套袋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套袋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大果水晶梨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贮藏性能,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及石细胞含量都有下降的趋势,含水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提高,风味降低,贮藏期延长。黄色单层纸袋的套袋效果较好,塑膜袋较差。  相似文献   

5.
"次郎"甜柿果实套袋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单、双层纸袋对“次郎”甜柿的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单果重略有下降,果形不受影响;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Vc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套袋果实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花青素含量增加,且叶绿素降解快,比未套袋果实转色早,成熟时果粉增多,颜色更为鲜艳;此外,套袋果实成熟时可溶性单宁含量增加,但是仍能完全脱涩。套袋使果实裂顶、黑斑及虫、鸟害减少,商品果率提高;套袋后果实硬度增加,并且在贮藏期间,果实硬度下降和果胶降解减慢,耐贮性增强。以上作用效应均以双层袋较单层袋明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在3℃、5℃和7℃的贮藏温度下,赣南脐橙果实贮藏期间主要有机物质(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Vc)含量的变化趋势,探讨3种贮藏温度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一直下降趋势.综合比较,3℃的贮藏效果最好,5℃的贮藏效果次之,7℃的贮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以巴西蕉为试材,采用茉莉酸甲酯(MeJA)浸泡,经聚乙烯袋抽真空套袋及催熟处理,研究MeJA对香蕉采后腐烂的控制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处理对炭疽病和冠腐病的防效达到了16.7%和56.7%(贮藏8 d),较好地抑制了贮藏期病害发生;MeJA处理对硬度、果皮转色影响不明显;MeJA处理延缓了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在贮藏后期,MeJA处理果的TSS与对照果没有差异,但明显抑制了可溶性糖的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认为,MeJA处理对巴西蕉的病害控制有较好的作用,且延缓了贮藏后期的果实品质劣变趋势。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锦丰梨果实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花后不同时期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锦丰梨果实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显著地缩小果点,降低果点密度,减轻病虫害和物理损伤对果实外观的影响,提高果面的光洁度;但套袋亦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果实重量有减轻的趋势,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套袋对果实中N、P含量无明显影响,而K、Ca、Mg含量则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成熟果实中K、Ca、Mg含量分别下降了9.6%、38.9%和6.7%.  相似文献   

9.
套袋对梨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绿皮梨品种西子绿和褐皮梨品种丰水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梨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0 d套袋,至花后60 d,套袋果鲜重高于未套袋果;花后60 d至果实成熟,未套袋果鲜重增加较快,高于套袋果;果实干物质重,只有品种丰水花后27 d套袋果实干物质重高于未套袋果,干物重变化趋势与鲜重基本一致;果实套袋后,果皮叶绿素a含量急剧下降,远低于未套袋果,叶绿素b含量下降缓慢,后期高于未套袋果,套袋后,改变了叶绿素含量,对幼果光合作用造成一定影响,但果重变化动态表明,并不是造成单果重差异的主要原因;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天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物质的量是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基本量。但至今为止,国内外最新《分析化学》教材仍然使用当量,当量浓度及摩尔浓度等废弃单位的概念,并用之于计算。当前,国际单位制(SI)以物质的量作为基本量,本文特对其概念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与之配套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向日葵皮壳率杂种优势表现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皮壳率的杂种优势表现及其与亲本值和配合力值的关系。结果表明:皮壳率性状有负向优势存在,占总组合数的33.33%。皮壳率性状的优势表现仅与特殊配合力值有极显著正相关,与母本表型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类型的亲本表型值和配合力值无相关关系。这对提高育种效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稻抗逆性与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逆性或耐性是种质和品种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能力.由于水稻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许多不利的环境因素,例如干旱或洪涝,不适宜的温度、不良的土壤等等都能影响它的生长.如何将对当地不良环境因素的耐性和抗性与高产、优质的性状相结合是今后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很明显,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可能改善水稻产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引言芝麻是一种珍贵的油料作物。它不但种子富含油分,含油量高达65%右左,而且油品质优良,无胆固醇,气味香郁,冠于所有的食用植物油类。特别种子的蛋白质中含有为人体及动物所必不可少的蛋氨酸,也是其他油料作物所缺乏。为此,芝麻具有多方面的经济利用,成为国际市场上热门的贸易产品。近十年来,鉴于芝麻随科学水平的发展而日益显示它的经济重要性,世界各国已先后注重并发展芝麻栽培,召开了《世界芝麻会议》,并成立了《国  相似文献   

17.
18.
石榴麻皮蝽蟓是云南蒙自石榴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成虫、苦虫吸食嫩梢,枝、叶,花(蕾)、幼果、果实汁液、受害枝、叶枯萎、果实畸形、出现黑籽、易引发褐斑病、干腐病、软腐病发生流行。受害花(蕾)、果率一般达12%-15%,15%-20%。综合防治后,受害花(蕾)、果率降为5%-7%,3%-5%。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