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核发育异育银鲫出现杂交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核发育异育银鲫出现杂交种俞豪祥,张海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200433)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slivercrucianearp是以天然雌核发育(生殖)的黑龙江方正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与有性生殖的江西兴国...  相似文献   

2.
利用异源精子激发雌核发育的银鲫及亲本的RAPD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滕春波 《水产学报》1999,23(4):420-423
方正银鲫是黑龙江水系营天然雌核发育的两性型种群,这已被许多研究结果证实。但是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一些研究者对该鱼的雌核发育特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银鲫的雌核发育机制同种或异种精子进入卵子后只刺激其发育,并不发生雌雄原核的结合,精子进入卵子后固缩成致密状态,并不形成雄性原核。也就是说子代的发育只是在雌原核的参与下进行的,子代完全继承母本的遗传特性[沈俊宝等1983]。但1983年蒋一王圭等用鲫、红鲫和兴国红鲤的精子刺激银鲫卵子发育,发现其子代(称异育银鲫)的生长较母本不同程度加快了,个别个体鳞被出现红斑,同…  相似文献   

3.
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为河南省的传统优质特色水产品种之一,是我国著名的鲫地方品种。本研究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从85尾淇河鲫样品中共鉴定出21个克隆系,在其中6个克隆系中检测到18尾雄性个体。结果表明:淇河鲫是两性型雌核发育三倍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多元统计分析显示:体高、体宽、背鳍基长等3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这一结果与体高背厚的淇河鲫种质较优异的生产经验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可以借鉴两性型雌核发育方正银鲫育种成功经验来开展淇河鲫品种的选育,在选育过程中应关注淇河鲫体高背厚的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4.
异育银鲫亦称高背鲫、高鲫。其母本采用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风水库的银鲫,父本为江西省兴国县兴国红鲤人工交配育成的三倍体新型鱼类,由于母体为雌核发育个体,父本不参与受精,只对卵的发育起激活作用,使其子代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所以说异育银鲫是“异精雌核发育”的子代。在养殖中显示出良好的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13,(8):43-44
A.异育银鲫"中科3号"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选育,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异育银鲫(♀)与平背型(A系)异育银鲫(♂)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中选育出来,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培育而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方正银鲫原产地为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与分布在前苏联欧洲地区和日本的单性型银鲫(只有雌鱼,没有雄鱼)不同,它具有雌、雄两性,且两性的染色体数和核型都相同,是世界仅有的两性型三倍体银鲫种群,以营雌核发育系列后代。著名的异育银鲫便是利用方正银鲫做母体培训而来的。  相似文献   

7.
鲫鱼在我国已知有二个种(黑鲫和鲫)和一个亚种(银鲫)。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作母本,江西兴国红鲤作为父本育出的一个鲫鱼养殖新对象。母本银鲫是三倍体雌核发育。父母红鲤与银鲫是不同种的鱼,这两种鱼人工远缘“杂交”所产生的鲫鱼新一代,名为“异育雌核发育银鲫”简称叫“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8.
使用14对银鲫(Carassius autatus gibelio Bloch)微卫星引物对同源雌核发育的银鲫子代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研究,探讨雌核发育银鲫的母本微卫星杂合位点在同源传代中是否有分离的情况发生。在所选用的14对微卫星引物中,有8对在父母本间检测出不同的多态性,在所检测的第1组银鲫自交的子代中,只有1个个体在所检测的8个微卫星位点均存在变异,有明显的父本特异性条带出现,表现出了大量父本遗传信息,出现率为4.55%;在第2组检测到1个个体只在SCM13位点上出现母本部分特异性条带的缺失、弱化,而在其他位点上没有发现变异,出现率为1.52%。此结果表明,雌核发育银鲫卵子大部分在配子发生过程中没有发生减数分裂,即使用同源精子刺激,也行雌核发育生殖;但是,有极少数卵子在配子发生过程中,可能发生了部分减数分裂,具有部分融合同源精子的能力,从而在子代中检测到父本以及在融合过程中重组来的特异条带,用微卫星分于标记证实了银鲫两种生殖方式的存在,即雌核发育生殖和两性融合生殖。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2014,(7):40-42
<正>A异育银鲫"中科3号"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选育,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异育银鲫(♀)与平背型(A系)异育银鲫(♂)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中选育出来,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培育而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审定情况:2007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1-002-2007。特征特性: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核基因组与A系异育银鲫相同,线粒体DNA与D系异育银鲫相同,生长速度较推广养殖的高体型异育银鲫(高背鲫)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灰,鳞片紧  相似文献   

10.
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L.)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属鲫鱼的一个地理种群。它与日本和东欧银鲫一样,是一个天然雌核发育种群,因而所产生的后代与母本相似。沈俊宝等用鲤鱼精子与方正银鲫受精时没出现杂交个体,蒋一  相似文献   

11.
异育银鲫养殖新品种——“中科3号”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桂建芳研究员等在刚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和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它是在鉴定出可区分银鲫不同克隆系的分子标记,证实银鲫同时存在雌核生殖和有性生殖双重生殖方式的基础上,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银鲫(♀)与平背型(A系)银鲫(♂)交配所产后代中筛选出少数优良个体,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经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评价培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异育银鲫是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黑龙江方正银鲫为母本,以江西兴国红鲤为父本,经人工授精繁育的子代,具有食性广、易饲养、生长快、抗病率强、耐低溶解氧和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贵州省普安县青山一带天然水体中的普安鲫(A型)作了细胞遗传学观察和血清电泳分析,发现它是天然雌核发育的鲫鱼,既不同于普通野鲫,也与已知的天然雌核发育方正银鲫和滇池高背鲫不是同一来源。  相似文献   

14.
刘国信 《齐鲁渔业》2009,26(2):41-42
异育银鲫是中国水产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原黑龙江方正银鲫为母本,以兴国红鲤为父本,通过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而培育出的仔代。该鱼具有良好的杂种优势,增产效果明显,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离水存活时间长,可在低温、无水条件下中短途运输活鱼。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与渔业》2014,(4):52-52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等经过十多年的长期研究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它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银鲫(♀)与平背型银鲫(♂)交配所产后代中筛选出少数优良个体,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经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培育而来。其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16.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是行雌核发育的三倍体物种,但在自然水域与二倍体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 L.)生活在一起,外形上无法区分,在群体遗传学的各种参数上两者也没有明显区别。本研究利用17个二碱基微卫星标记和51个三碱基微卫星标记对2次采样共6个样本组进行了基因型分析。通过对电泳图案及电泳结果的简单描述和比较来分析银鲫和普通鲫在群体遗传学上的差别。在2次采样所得群体的等位基因数和基因型数这2个参数上,普通鲫都明显高于银鲫(第1次所采样本普通鲫与银鲫的基因型数之比217∶175;等位基因数之比188∶163;第2次样本基因型数之比537∶349,等位基因数之比353∶282)。结果也表明在纯合子占优势的基因座,纯合子比例银鲫高于普通鲫,杂合子比例则是普通鲫远远高于银鲫;与此完全相反,在杂合子占优势的基因座,纯合子比例银鲫低于普通鲫,杂合子比例则是银鲫远远高于普通鲫。研究还通过比较普通鲫的基因座遗传平衡数据,讨论了银鲫群体基因座不平衡现象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异育银鲫于1985年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育成。采用方正银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应用"异精雌核发育效应"而获得的子代。异育银鲫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抗病力强、口味好、宜集约化养殖、体形体色正等优点,为市场适销对路的大众水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产生二倍体卵子的分子机制,实验采用PCR和cDNA末端快速分离法,克隆获得了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第三代(G3)、二倍体红鲫、三倍体湘云鲫和四倍体鲫鲤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c2基因cDNA全序列.结果显示,4种不同倍性鱼cdc2基因均编码含有302个氨基酸蛋白,而且编码的蛋白都含有与其他CDK激酶相当保守的序列PSTAVRE;同源性分析发现,4种鱼cdc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大于97.6%,说明Cdc2蛋白在这4种不同倍性鱼中具有高度保守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对cdc2基因在G3、二倍体红鲫、三倍体湘云鲫及四倍体鲫鲤早期卵巢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3cdc2基因比普通二倍体红鲫和三倍体湘云鲫表达要高,比四倍体鲫鲤的表达水平低.该研究从分子水平证明了G3早期性腺中存在着大量的多倍体卵原细胞.同时,研究表明,cdc2基因在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早期卵巢的高表达暗示着G3多次进入S期却不经历M期导致二倍体配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正>长丰鲫为长江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培育的异育银鲫新品系,2008年开始正式系统培育,目前已选育至第7代。该品系母本来源为异育银鲫D系,父本为鲤鲫移核鱼(兴国红鲤系),生殖方式为异源雌核发育。长丰鲫具有以下六个特点:1为四倍体,染色体观察总数为208条左右,较彭泽鲫和普通银鲫染色体数多50条左右。2可数和可量性状与普通异育银鲫无明显区别,外观与普通银鲫一致。3生长优势明显,较普通银鲫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鲫鱼属,俗称鲫壳鱼,系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个鲫鱼地方种,1991年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鉴定为营天然雌核发育的鱼类。兴国红鲤是江西省兴国县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个鲤鱼地方种,1985年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